为了忘却的记念 06.29

个人日记

  《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先生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于一九三三年写下的。中学的时候学过这篇文章,具体内容在多年之后却是忘记了,倒是名字不曾忘却。想来是因为当时并不能懂鲁迅先生,而这个名字——有关“忘却”与“记念”的一些东西,却在我的生活中一直出现,于是,不曾忘却。
   今天早早睡下,却意外被蚊子妹妹吵醒了。这个柔弱却粘人、纠缠的东西,许久以来都不曾亲近我,今日却不知从何得知我的状况,差点让她得了手。从老牛处借来打火机,点了蚊香,我闪。鉴于天朝上下一片和谐,一切以人为本,人与动物友好交往原则,我关了窗,门开着。它们终究是活不长的,但还不必须死在我手里。

  其实我是想念鲁迅先生,然后盗用了他的文章名字。或许他会感应,然后从我右侧窗户外边飘进来,与我说话。我面对电脑,我左面45度是进来的门,右边挨窗,窗户半开,没有蚊虫进来。右边窗外其实是坟山,但是夜晚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很多棺坟,应有很多老人埋葬于此,只是他们从不与我说话。
  鲁迅先生也不与我说话。
  然后我拼命地想找他,而且印象中曾经结识他,只是当时就错过了。
  我还想与另外一个人说话,而且这个人或许我能够直面他。我的思想已经无法给我指引,上帝也无法拯救,我需要一个强大的灵魂,带给我广阔的天地。我从不曾见过他,只是一直听说他,很多人传唱他。我想,他应该是在毛主席纪念堂里静静躺着。或许有一天我可以与他见面,用我的思想感应他的灵魂。或许,他会给我一个指引。

  关于忘却。却是我的擅长。若是校园时代,把老师所教的课本上的知识立马忘却了,那定然是不太畅快的事情。幸而当时我的此擅长并未表现突出。只是在后来的岁月,一些别人以为我定会印象深刻的东西和事件,我却往往不记得了。我的关注重点永远不与别人在同一处,于是显得我格格不入起来。
  2006年我回锦屏。觉得熟悉而陌生。熟悉是因为她是锦屏,我是向家安,我们曾经交往过一段时间。陌生,是因为我们都变了。后来回忆、亲近,觉得我还是她的人。几个月后我从乡下返锦屏这个县城,在往城中心的街道上,觉得我已经与她完全脱离,我们其实已经完全陌生。我是没有跟一个环境融合在一起,我以独立特行为旗号,标新立异为安慰,一路走着孤单。其实更像项羽走在乌江、关羽走在麦城。

  而内心的温暖,来自于记念。是的,记念。记得的记,想念的念。所以,鲁迅先生这个时候并没有写错字。第一个冒出来的记念,却是关于一句话的争执:可以令
我感动的,都是值得我记住的。这句话我于2003年写在我QQ的个人说明里,后来并写在我自己出版(印了两本)的《莫漠的诗集》里,然后某一天我发现我室友kjwait的QQ上也有这么一句话,于是说你怎么盗版我的话?他说:我一直写在这里的。然后争执,看谁的年代更加久远。然而后来这句话一直不知道是谁的主权。刚刚查看他的QQ,依然写着”让我感动过的东西,都是我值得记住的东西“这样一句话。
  这是一些记念,关于青春的。那些青春已经不在了,那些时光已经流走,而且走得很远。其实在我年少的时候,并曾不敬佩过谁,而kjwait是我开始敬佩的第一个人。 他也是一个善于忘却的人,只是什么感动了他,他又记住什么,我或许从不曾知道过。就像没有人知道过我。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

文章评论

雪人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