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荣生教授评课》阅读笔记(四)

我与网师

4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理据

——黄玉峰老师《世间最美的坟墓》研习

关于教学内容的理据,关于教学方法的理据

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阅读的主导文类是散文,写作的全副心思,几乎完全倾注在散文。何以如此?为何如此?

【我也认为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什么文学成就最高的小说不能纳为重点语文学习,而只是推荐课外阅读?这是否应该有所改变呢?】

迫切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语文课程目标的角度——以散文为主导文类对不对?如何使语文课程内容的构成与试图达成的目标一致一起来?

从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角度——以散文为主导文类给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带来了1哪些难题?如何面对这些难题?

从语文课程实施的角度——语文教师在教学散文时教学内容正确吗?一篇散文作品,教学哪些内容才是合宜的?(南帆《文学的维度》)

如果要合适的阅读,必须在“无特征”“无规范”的散文及散文读写中,找出一些能够揭示散文体性的特征,找出一些可具参考的规范,尽管这样的工作只能在散文的某些具体小类乃至个案的自觉限制中进行。

参考的标准,是其理据。

散文是真实人与事的书写,不联系到被写的人与事,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散文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离开了写作的这个人,也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

于是,就有了时间和空间。

散文是即情即事的产物;脱离了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就只能把作品当做言辞的技巧,犹如我们许多语文课所做的那样。

老师把“字里行间”的情绪,吧“某些词语”字面背后的意思,把由字面背后意思所牵连出来的人和事,当做《世间最美的坟墓》的教学内容,与我们阅读经验也相吻合,因而是妥当的。

语文教学的专业理据,理据妥当。

一、关于教学方法的理据

四个层面:

1 原理层面——教学方法观,体现特定教学理念

2 技术层面——教学策略,如讲授法等

3 操作层面——学科具体教学法

4 技巧层面——教学技巧,是教学方法的最终落实和实际呈现

(一)与内容切合程度问题

这堂课最引人注目的,一是“导入”,二是“串讲”。

老师是按教学内容有效实现这种用意,来选择调配教学方法的。

像《世间最美的坟墓》这样的散文,是供读的,而且只能由对文本有切身感受的人来朗读;教这样的散文是必须讲的,而且只能又对文本有深刻理解的人来串讲。

阅读散文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交感;若不如此,就把散文仅仅当做一种玩意儿,就会使散文教学失去它不允许失去的蓬蓬精神。

(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问题

教学内容有理据,教学方法讲理据,是这堂课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当一种教学方法被合适的人用于合适的地方并产生合适的效果时,它就有效,反之就无效。

【通过王荣生教授对黄玉峰老师《世间最美的坟墓》一课的研习,我收益颇多。

关于散文教学的内容,我和大多数语文老师一样,讲的比较随意,根本没有想过“理据”的问题,真的是经不起推敲的。

另外,黄玉峰老师在备课时的层层设疑,想方设法解疑,这种求真的钻研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以后,在备课时,能不能不再死抱着教参讲书本?能不能先让自己经历一番思考、质疑、解疑,这样的过程?

明天要备课了,好好备开学第一课,记得学以致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