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希望”
我与网师
——网师一周观察(127)
(2013年12月2日——12月8日)
文\青风竹简
曼德拉走了,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这个星球上,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婴儿呱呱坠地,也有成千上万的人,犹如一粒粒灰尘悄然消失在茫茫太空,无声无息,永远消逝。只有少数人,因彰显了人性的高贵与庄严,因为印证了人类在某一领域抵达的高度与深度,因影响了人类的历史进程,所以,在人类历史的天空中,他们虽然犹如流星一样短暂滑过,但“星光”永远璀璨。
“他们都走了,音乐还在,故事还在,而且过滤成为传奇,成为未来人们意义的源泉。”(干国祥语)
在微博上不断刷新的关于曼德拉生平简介、趣闻轶事、精华语录中,一则短短的话打动了我——
生命中最伟大的时刻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我从中读出了:信念与希望。
一
希望是需要学习的。
回顾走过的路,在校园长大,在校园求学,然后在校园工作。当初,选择教书这份工作,既谈不上十分喜欢,也谈不上十分讨厌,只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而已,前六年工作,每年皆有新变化,新挑战,从班主任、团委书记,到校报主编、年级主任,角色不断变化,从高一、高二到高三、高补,挑战不断增加,外在的的变化逼迫你不断调整姿势,以最佳的角度切入不断变化的轨道中,这一阶段的生命特征是:新鲜与激情。
然后,也就是从第五个年头开始吧,随着工作的不断重复,自身没有实质性的提升,逐渐心生对教育的倦怠:教学基本是把教学参考书原本复制到课堂上,说一些连自己也觉得索然寡味的话;工作的全部目的就是培养几个能触及高考线的学生,然后赚取学生、家长和领导廉价的赞扬;教育变成了“维稳”,学生成了筹码,工作成了劳役,而自己也变成了沦落为一个愤青,对工作不满,对教育不满,对生活不满,而根源上,其实是对自己不满。
对世界的不信任,根植于对自身的不信任。
从自身身上看不到未来,也就失去了存在与挑战的勇气。
带着对自身的不满,选择了改变环境,但再肥沃的土壤也孕育不了干瘪的种子。就这样,在彷徨中踟蹰,在沉沦中挣扎,在迷惘中摸索。这一徘徊,就徘徊了三年,直到有一天开始倾听那些卓越者的声音:从孔子、王国维、叶嘉莹、朱永新、干国祥、魏智渊、李镇西、王荣生、王晓春一直到苏霍姆林斯基、怀特海、阿德勒、怀特海、海德格尔、巴雷特......
生命的种子开始湿润并逐渐饱满,逐渐散发出自然的芬芳。
还记得09年那个在乡下支教的冬日,窗外原野苍茫空旷,雪花飘洒纷飞,寒风凛冽,屋内温暖如春,自己俯在课桌旁,一字字敲出阅读李镇西老师《从批判到建设》后的感触:
“几年过后,学生带了一两轮,成绩也稍微有点了,对学生的抱怨多了,对教育制度的指责多了,对学生的一些行为也麻木了,组织活动也没有兴趣了,觉得教书也就那个样了,慢慢对这周而复始的工作有点懈怠了,棱角磨圆了,环境熟悉了,日子平凡了,这时,开始慢慢向教书匠靠近了。此时,从学校流水线上滑出的不仅是一个个缺乏个性的学生,而且也复制了一个个匠气十足的老师。而李镇西老师没有沿着这个轨迹前行,他一次次击碎岁月在心灵上结下的老茧,一次次在教育的前沿阵地发起攻击,有彷徨,更有呐喊;有理论,更有实践;有批判,更有建设。一期期班级日报仍如当初那样新鲜,一次次活动让李老师永葆青春活力,一次次教学上的探索和突破,一篇篇文章的问世,一本本书籍的出版,年龄在增长,心灵永年轻。”
真实的希望不是一种认识,不是认识到就能够获得的,不是我知道希望很重要,就可以拥有希望。真实的希望绽放于失望与挫折的废墟中,突变于危机与威胁的胁迫中,“它只由经历了沉重的生命危机之后,学会了放弃其固有愿望而把自己完全寄托于无法预测的未来的人产生。只有当这种希望摆脱了对种种将发生的事物的特定想象之后,才是真实的希望。”(《教育人类学》)
唯有放弃了对一个个具体目标的希望(因为只要是具体的,就有失败的可能),而从内心生发出抽象的,仅是对自我生命的希望时,这种希望才会产生巨大的力量。这种希望不同于《犟龟》中的希望,犟龟的希望是一种对自己生命的绝对信任,坚信生命能遇到庆典,即使遇不到28世狮王的庆典,也会遇到29世狮王的庆典;而真实的希望是生命在遭遇了危机、挫折、失望之后燃起的对自我和未来的绝对信任。真实的希望,是对信任的信任,对希望的希望。如果说犟龟的希望处在怀特海所说的浪漫阶段,那么,真实的希望则处在综合阶段。
当存在主义为我们描述出了一个存在即虚无、他人即地狱的世界,当存在主义告诉我们人生本无意义与价值时,人之高贵处正在于能在虚无的废墟上,通过自身的行动与创造重新燃起希望之光: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二
对世界的希望源于对自身的希望,对自身的希望源于生命的不断丰满、提升与成长。希望的大小取决于生命的厚度与高度,取决于精神格局。相比之下,狮子要比绵羊更对世界充希望。
只有自己不断提升,不断擦亮观察世界的眼睛,才能真正洞察种种扑朔迷离的现象,才能全面理解形形色色的他人;
只有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敏锐捕捉问题症结之所在,并提出最优化的应对措施;
只有历经一次次艰难的突破,才能理解生命的奇妙与魅力;
只有运用智慧突破一个个纷纭复杂的难题,才能对自己产生强大的信任与希望。
很难想象一个对自己也失去信心的人能对他人能充满信心,理解不了自己也难以理解他人,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也很难和他人相处。一个生命干瘪的教师,教育教学总容易在“术”的层面徘徊,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对自我本质身份的认同与自我生命的完整性,教育家与教书匠的区别在于,前者自身与学科融为一体,自身就是语文课、数学课......,而后者往往把自己置身于所教科目之外,疏远了学生,疏远了学科,也疏远了自身。
希望是一种根本的姿态,它在绝望中绽放与自我证明,这种姿态会体现在每一件具体的事上。
拥有“真实希望”的人会非常自信,他不再迫切地追逐外在声名和荣誉来证明自己是行的;他会非常从容,对儿童充满无限信任,拥有极大的耐心,不会把自己的惶恐投射到教室里和生活中;他会非常优雅,不再单纯把此生的意义建立在他者的身上,而是力求让生命散发出自然的芬芳;他将异常坚韧,即使遭遇挫折、失败,也敢在失败处信任;他依然对这个世界保持怀疑,但“看透这个世界,依然爱它”。
周四研讨《教育人类学》时,魏智渊老师与另外一个网师学员的对话深深击中了我:
“有时候,我们要体会一下我们的生命气质与经典之间的微妙的关系,以免除某些无效学习,不过一般人经常会不自觉地落入陷阱,从而很难让读书成为打开自己的过程。你有个优势,是愿意学习,愿意反思。但生命类型的原因,很容易导致选择性反思。你可能一直在阅读,但很难出现质的突破,因为你无法自觉地引入异质的元素进入到自己的生命。”
所谓“异质的元素”就是和自己生命气质不锲合的知识,文学的气质很难融合理科的严谨,人文的气质很难兼容技术主义的逻辑。很多时候,如果不注意打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所谓的自由和希望,可能只是在封闭的逻辑中自我陶醉,气球虽然可以吹得足够大,飞得足够远,但一根针就能将其打回到地面。
在网络师范学院的学习,之所以让许多老师畏惧,就是因为其学习内容和路径与日常的专业发展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对绝大多数一线老师来说,吸收的是“异质元素”,所以,其过程非常艰难,但只有穿越这种艰难,才能重塑对自我、对教育的真实希望。
新教育就是在培植这种根本的希望。朱永新老师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发现了中国教育的弊端,而在于能在千疮百孔的教育现实中,提出清晰的理想路径,重新点燃众多一线教师的希望,激发出寻找理想教育的信念,从而在教育生涯中体验幸福与自身价值。
新教育研究中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开发出了多少理论,出版了多少书籍,而在于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在生源薄弱的条件下,通过一步一脚印的行动与创造,在塞外创造了乡村教育的奇迹,让众多对教育失望者看到希望。
曼德拉的伟大,也不在于其是理性睿智的思想家和治国有术的政治家,而在于其自我牺牲(战争时,牺牲了人身自由,和平时,牺牲自己的权威)和宽容他人的博大胸怀,正是崇高人格让南非土地上的黑人和白人摆脱了奴役循环,看到了明天的希望。
三
怀特海说,教育的本质在于它那虔诚的宗教性。
学习希望,就是要在内心确定一个原点,但这个原点不可能通过论证推理求得,而只能以宗教的方式确定。当内心真正确立这个原点后,你的人生态度、教育态度将焕然一新。
这种真实的希望将内生出做人的责任和社会责任,内生出对人、对生活、对世界的神圣的宗教般的崇敬,内生出对世界、对事物发展过程和其整体存在的潜在活力的领悟力量;内生出自我智力发展的不竭动力。
眨眼又是年终,又是岁末,2013年初的梦想还散发着余热,而一年已经匆匆而过,回想一年,大多时光仍然在琐碎、庸常、忙碌中消磨,岁月不会因你的梦想就会显现出过多的温情,但不管怎样,在这个即将辞旧迎新的寒冷冬日里,我仍然会像一个任性的孩子一般——
向着未来述说梦想,拿出蜡笔画下明天!
文章评论
静墨
挣扎着生长的教育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