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屋
个人日记
终于盼来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放学的孩子在小区的院子里开心的玩着打雪仗。透过窗户,看着嬉闹的孩子。不仅想起了小时候下雪的日子,想起藏在记忆深处的老屋。
记忆中的冬天,雪下的总是很厚。走在雪地里,鞋子会被埋住。现在的气候越来越暖了。冬天似乎没有记忆中那么冷了。最近几年,冬天似乎越发吝啬,雪也下的很少了。 也许因为年纪也大了,看惯了四季轮回,春花秋月,体味了人间的冷暖薄情。越来越不会悲秋伤春了。这个冬日的下午。孩子无邪的笑声,却勾起了记忆中的老屋。
老家的屋子,大多是狭长的院子。用老家人的话说,就是一间宽的屋子。不像现在回去,看到新盖的房子,都是三间宽的屋子。那时的屋子都是土坯房。每家房前屋后总是种着各种树,尤其是各种果树。
老屋的前院种了两株杏树。小时候物质的贫乏,没有什么零食吃。春天来时,我们最大的盼头就是杏树开花结果。三月里,杏花便开了。心急的我们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杏花落了没?看结了小杏没?奶奶总是对我们念叨,麦子上场,青杏变黄。等收麦子时,你们就可以吃杏了。不等麦子上场,杏子还是毛绒绒,酸涩的青杏时,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捡落地的杏子吃,一口下去,酸的呲牙咧嘴,还不忘骗别人说不酸,等她一口下去,也呲牙咧嘴时,大家就狂笑着跑开了。等杏子慢慢黄了,每天早上,起床后,就到院子捡熟透落地的杏子吃,落地的杏子,酸酸甜甜的。长大后,再也没吃过记忆里那么好吃的杏子了。
后来分家,爸爸作为老大,搬出了老屋。一株杏树就被挖了,给我家做了案板。杏树木质硬,是做案板最好的木料。杏树对我家,也算鞠躬尽瘁了。后来上学后,便很少像小时候那么馋了。奶奶摘了杏子,就会给我们送一小篮子。
记忆中最深的是老屋后院的合欢树和石榴树,还有枣树。合欢树,不知是何时种下的?小时候的我,是抱不住的,大人才能抱住。 一到春夏之交,粉红色的花,落一地。记得那时奶奶叫绒线花。所以直到几年前,才搞清了,老屋的花树学名叫合欢树。才知道那时我喜欢的花树竟然有这么有意义的学名。那时,常常和堂姐妹,捡拾落花,看谁捡的多,看谁捡的花好看。一到五月,石榴花开时,又开始捡石榴花,红红的花,捡了插在发际,大家就闹,笑着说看新娘子了。被笑的人,赶紧把花扔了,满院子追着打。
等秋天了,石榴快熟了。我们就惦记着后院的石榴,还有慢慢变红的枣子。那时小,个子矮。我们就拿木棍打枣子。趁家里大人不在时,我就带了堂姐悄悄跑到后院,拿了棍子打枣吃。慈祥的奶奶看到了,不但不责骂我们,还帮我们打树顶先红的枣子。
冬天下雪时,就在院子里抓鸟玩。冬天的田野,一派荒凉,麻雀没什么吃的了。就成群的在村子里觅食。我们拿了筛子,用木棍支起来,在木棍上绑上长长的绳子,筛子下撒上玉米或小麦。一起藏在树后 ,等麻雀一个个走到筛子里埋头吃时,就猛的拉绳子,贪吃的麻雀就被扣到筛子下了。我们女孩子,用细绳子帮了麻雀腿,拉着麻雀玩,或者给年幼的弟弟妹妹玩。等玩的没意思了,就放了麻雀。堂哥们可没有这么仁慈,他们抓了麻雀,就跑到野地里,用火烤了吃,回来后常常向我们吹嘘,麻雀可香了。并许诺下次带我们去烤麻雀,等下次吃时,早忘记我们了。
等我考上大学时,就很少回老屋了。老屋的房子,因为年久漏雨,成了危房。后来叔叔就拆了老房子,家里盖起了青砖红瓦的房子。房前屋后的树都被挖掉了。后来,奶奶生病去世。老屋的记忆也随着奶奶的离去被我尘封。
老屋虽然不在,甚至连一张照片也没留下。那个承载着我童年记忆的地方,却常常在某个时刻,闯入我的脑际。老房子的炕连着锅。冬天一做饭,炕就暖暖的。上学后,每次寒假回去看奶奶。奶奶都让我坐炕上,离灶头近的地方,热乎乎的。炕和锅灶中间有堵墙,墙上开了小洞,记忆中我们总是趴在洞口,看奶奶在厨房做饭。烧起的烟气,弥漫了满屋。
偶尔外出游玩时,碰到和老屋相似的房子,总是感觉亲切。有次去楼观台,在一户人家讨水喝。山里的房子还是以前的土坯房。和我家老屋的房子一样。那家的老人家,和我的奶奶很像。老人热情地给我倒水。临走时,又给我的水杯装满水。并叮嘱我,下山渴了再来。遗憾的是,没带相机,没有留下映像。因为走的穿越线路,回来时从另一处下山。
也许因为年纪大了的缘故吧,常常想起小时候的事情。那些在老屋里一起玩耍的堂姐妹们,早已出嫁,和我一样离开了老家。只有在老家的老一辈爷爷奶奶过世时,天南地北的我们才回到老家,相聚在一起,话话家常。
现在的家乡,再也看不到土坯房了。一回去,看到的都是青砖瓦房,更多的的是小洋楼。老家的年轻后生们,家里装修的比我们城里还好。冰箱电视已经是家里必备的电器了。厨房里也是现代化装备,电磁炉,沼气灶。奶奶用的大锅再也没了踪影。奶奶做饭的大锅,每次够我们家十几个人吃饭了。没分家时,一家多的十几口人,少的也七八口人,做饭得用大锅。现在人少了,年轻的外出打工,家里做饭也用不上大锅了。
现在的孩子,再难体会一大家子在一起的热闹了。也没有了我们小时候和自然如此的亲近。他们也体会不到雪中抓麻雀的乐趣了,更没有一大帮的堂兄妹陪着玩了。
岁月流转,记忆里的老屋只剩下回忆了。时光变迁,家乡也变得越来越美,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了。
记忆中的冬天,雪下的总是很厚。走在雪地里,鞋子会被埋住。现在的气候越来越暖了。冬天似乎没有记忆中那么冷了。最近几年,冬天似乎越发吝啬,雪也下的很少了。 也许因为年纪也大了,看惯了四季轮回,春花秋月,体味了人间的冷暖薄情。越来越不会悲秋伤春了。这个冬日的下午。孩子无邪的笑声,却勾起了记忆中的老屋。
老家的屋子,大多是狭长的院子。用老家人的话说,就是一间宽的屋子。不像现在回去,看到新盖的房子,都是三间宽的屋子。那时的屋子都是土坯房。每家房前屋后总是种着各种树,尤其是各种果树。
老屋的前院种了两株杏树。小时候物质的贫乏,没有什么零食吃。春天来时,我们最大的盼头就是杏树开花结果。三月里,杏花便开了。心急的我们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杏花落了没?看结了小杏没?奶奶总是对我们念叨,麦子上场,青杏变黄。等收麦子时,你们就可以吃杏了。不等麦子上场,杏子还是毛绒绒,酸涩的青杏时,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捡落地的杏子吃,一口下去,酸的呲牙咧嘴,还不忘骗别人说不酸,等她一口下去,也呲牙咧嘴时,大家就狂笑着跑开了。等杏子慢慢黄了,每天早上,起床后,就到院子捡熟透落地的杏子吃,落地的杏子,酸酸甜甜的。长大后,再也没吃过记忆里那么好吃的杏子了。
后来分家,爸爸作为老大,搬出了老屋。一株杏树就被挖了,给我家做了案板。杏树木质硬,是做案板最好的木料。杏树对我家,也算鞠躬尽瘁了。后来上学后,便很少像小时候那么馋了。奶奶摘了杏子,就会给我们送一小篮子。
记忆中最深的是老屋后院的合欢树和石榴树,还有枣树。合欢树,不知是何时种下的?小时候的我,是抱不住的,大人才能抱住。 一到春夏之交,粉红色的花,落一地。记得那时奶奶叫绒线花。所以直到几年前,才搞清了,老屋的花树学名叫合欢树。才知道那时我喜欢的花树竟然有这么有意义的学名。那时,常常和堂姐妹,捡拾落花,看谁捡的多,看谁捡的花好看。一到五月,石榴花开时,又开始捡石榴花,红红的花,捡了插在发际,大家就闹,笑着说看新娘子了。被笑的人,赶紧把花扔了,满院子追着打。
等秋天了,石榴快熟了。我们就惦记着后院的石榴,还有慢慢变红的枣子。那时小,个子矮。我们就拿木棍打枣子。趁家里大人不在时,我就带了堂姐悄悄跑到后院,拿了棍子打枣吃。慈祥的奶奶看到了,不但不责骂我们,还帮我们打树顶先红的枣子。
冬天下雪时,就在院子里抓鸟玩。冬天的田野,一派荒凉,麻雀没什么吃的了。就成群的在村子里觅食。我们拿了筛子,用木棍支起来,在木棍上绑上长长的绳子,筛子下撒上玉米或小麦。一起藏在树后 ,等麻雀一个个走到筛子里埋头吃时,就猛的拉绳子,贪吃的麻雀就被扣到筛子下了。我们女孩子,用细绳子帮了麻雀腿,拉着麻雀玩,或者给年幼的弟弟妹妹玩。等玩的没意思了,就放了麻雀。堂哥们可没有这么仁慈,他们抓了麻雀,就跑到野地里,用火烤了吃,回来后常常向我们吹嘘,麻雀可香了。并许诺下次带我们去烤麻雀,等下次吃时,早忘记我们了。
等我考上大学时,就很少回老屋了。老屋的房子,因为年久漏雨,成了危房。后来叔叔就拆了老房子,家里盖起了青砖红瓦的房子。房前屋后的树都被挖掉了。后来,奶奶生病去世。老屋的记忆也随着奶奶的离去被我尘封。
老屋虽然不在,甚至连一张照片也没留下。那个承载着我童年记忆的地方,却常常在某个时刻,闯入我的脑际。老房子的炕连着锅。冬天一做饭,炕就暖暖的。上学后,每次寒假回去看奶奶。奶奶都让我坐炕上,离灶头近的地方,热乎乎的。炕和锅灶中间有堵墙,墙上开了小洞,记忆中我们总是趴在洞口,看奶奶在厨房做饭。烧起的烟气,弥漫了满屋。
偶尔外出游玩时,碰到和老屋相似的房子,总是感觉亲切。有次去楼观台,在一户人家讨水喝。山里的房子还是以前的土坯房。和我家老屋的房子一样。那家的老人家,和我的奶奶很像。老人热情地给我倒水。临走时,又给我的水杯装满水。并叮嘱我,下山渴了再来。遗憾的是,没带相机,没有留下映像。因为走的穿越线路,回来时从另一处下山。
也许因为年纪大了的缘故吧,常常想起小时候的事情。那些在老屋里一起玩耍的堂姐妹们,早已出嫁,和我一样离开了老家。只有在老家的老一辈爷爷奶奶过世时,天南地北的我们才回到老家,相聚在一起,话话家常。
现在的家乡,再也看不到土坯房了。一回去,看到的都是青砖瓦房,更多的的是小洋楼。老家的年轻后生们,家里装修的比我们城里还好。冰箱电视已经是家里必备的电器了。厨房里也是现代化装备,电磁炉,沼气灶。奶奶用的大锅再也没了踪影。奶奶做饭的大锅,每次够我们家十几个人吃饭了。没分家时,一家多的十几口人,少的也七八口人,做饭得用大锅。现在人少了,年轻的外出打工,家里做饭也用不上大锅了。
现在的孩子,再难体会一大家子在一起的热闹了。也没有了我们小时候和自然如此的亲近。他们也体会不到雪中抓麻雀的乐趣了,更没有一大帮的堂兄妹陪着玩了。
岁月流转,记忆里的老屋只剩下回忆了。时光变迁,家乡也变得越来越美,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了。
文章评论
临窗对雨
看着你的日志,又回到从前,儿时的乐趣一幕又一幕,那时虽穷,但很幸福很快乐!现在一切都好,孩子们却少了我们那时的天真轻松快乐。
春寒料峭
也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