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终身未婚的天才们

个人日记

 

牛顿 (1642-1727) 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的一生,几乎没有亲近女色的记录。虽终身未娶,但据说他还是有过爱情的:1、斯托瑞:克拉克夫妇的女儿,在牛顿中学时代的好友,因为牛顿的性格比较内敛,所以她可以说是牛顿的唯一的朋友。2、牛顿的表妹:牛顿在家乡躲瘟疫时认识的,二人在一起据说也很快乐。牛顿把自己有关物理的想法告诉她,她虽然不懂,可还是认真地听。

贝多芬 (1770-1829) 贝多芬一生坎坷,苦涩的童年,爱情不顺,壮年失聪。 失聪后的贝多芬,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他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

西蒙·德·波伏娃(1908-1986) 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存在主义大师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其最重要的作品《第二性》,被认为是女权运动的“圣经”。

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 无妻无子。 他说,只有哲学家的婚姻才可能幸福,而真正的哲学家是不需要结婚的。 叔本华继承了父亲的丰厚财产,这使他一生过着富裕的生活。他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 终生未婚,无子嗣。 他并非没有想过娶妻,但一直不幸运。一次当他还在盘算自己的财产时,爱恋之人却被人捷足先登;另一次则是邂逅了一位来家乡旅游的年轻女子,当他还在对是否求婚进行哲学论证的时候,这位女子离开了此地,从此芳踪难觅,只能不了了之。 康德自小身体不好,他几乎一生没有离开过家乡方圆40公里的范围。

让-保罗·萨特(1905-1980) 法国哲学家、作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1964年,让-保罗·萨特凭著《呕吐》(或译作恶心)一书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主动回绝该奖项,成为第一位拒绝领奖的诺贝尔奖得主。他是1970年代女权运动的重要理论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伴侣,他们的哲学思想非常相近又各有千秋。

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 24岁的恩格斯已经写出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28岁的他更与马克思一起,发表《共产党宣言》,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大革命,搅得半个地球都鸡犬不宁。恩格斯22岁与爱尔兰纺织女工玛丽同居,直至1863年玛丽去世,而后恩格斯与玛丽的妹妹莉希同居,他一直不办理结婚手续,因为在《家庭、婚姻与私有制》中他曾经说:结婚,那些经过国家批准并在教堂举行的仪式都是多余的,没有必要。

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英国女王 一世的伊丽莎白青少年并不怎么走运,三岁时,母亲被父王赐死,她继承王位的机会也很渺茫,除非前面的弟弟和姐姐全都绝后才能轮到她,而这一切就这么发生了,弟弟爱德华10岁登基,16岁夭亡,然后姐姐玛丽继位,不久也抑郁而终,于是25岁的年轻漂亮而且开明的伊丽莎白走上了英格兰之颠。但不幸的是,她为了巩固王位,纵横捭阖于当时的强国西班牙与法国之间,放弃了婚姻,最后以老处女的身份绝后而终,换来的是大英帝国的崛起。

木心(1927-2011) 原名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诗人、文学家、画家。木心一生未婚,始终孑然一身,惟有文学与艺术相伴。木心虽没有眷属子女,却有着一群“大牌读者”,堪称“作家中的作家”。对木心的文艺成就,陈丹青、梁文道、陈子善、蔡康永、陈村、孙甘露、骆以军、小宝、杨泽等都甚为推崇。“一段词语、一句话,就能透射光芒,直指人心,先生正是这样的作家。”

金岳霖(1895-1984) 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情痴。很多年后的一天,他突然招呼朋友吃饭,席间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举座皆然。晚年,曾有记者套老先生的这段‘绝对隐私’,他想了好久,才略带伤感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说,我自己不能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说了,所以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