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送
个人日记
文/半个错别字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龙应台《目送》
【一】
明天是我的生日,阳历的。
小时候在农村,大部分节日都习惯过阴历的,长大后,随着升学,就业,工作,慢慢地习惯了日子都以阳历为准。
我户口本上的生日是阳历5月1日,但母亲从小只告诉过我是阴历3月23日,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同一个日子,后来某一天我心血来潮差了一下万年历,1978年的这两个日子其实并不是同一个日子。
虽然公开场合下我说我的生日是是5月1日,但其实在我心里,一直把自己的生日记做3月23日,因为我知道,母亲是不会记错的。
【二】
我是家里的老小,是兄弟姊妹中最幸运的一个孩子,在我之前,不仅仅是我的兄弟姐妹,包括我的父母们,生活的都很艰难。人穷命贱,生日并不像现在人们把它看的很重要,什么生日party了,聚会了,统统没有,如果要过最多吃顿白面馒头,吃肉也得是过大年的时候才摊得上,所以从儿时起,生日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日子。老婆也一样,平时没事的时候,我们偶尔会想起彼此的生日,但一到真的生日,都不约而同地互相忘掉,或许我们都有相同的经历吧。
对于过生日,大多数人都吃蛋糕,送礼物,可我对这些也不感兴趣,这好像也是促成我记不得自己生日的一个原因。去年看《徒步中国》,德国人雷克为了庆祝自己26岁生日,决定搞一次特别的活动,那就是从北京徒步回德国,当时把我震惊了,原来生日也可以这样过啊。他的举动,好像正在我的兴奋点上,在我心里,生日是自己的,与别人的庆贺无关。生日那天,我们选择了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选择了与众不同的人生之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所以庆贺生日的方式也应该是独特的,应该是契合自己心灵需求的,雷克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户外徒步,而我呢?去年生日正好是东营马拉松,虽然晒掉一层皮,但我觉得很与众不同,比千篇一律的烛光蛋糕和啤酒k歌有意思,所以去年这个时候我就想,以后的生日我要选择自己的方式。我爱好跑步,所以暂时从跑步上找点新花样还是可以的,去年听说一个78岁的老哥用操场78圈跑步庆贺自己的生日,我觉得非常棒,所以我想今年何不来个37公里跑庆贺自己的生日呢?不过4天前正好是高温东营马拉松,我感觉身体还没有恢复过来,便选择了赤脚跑操场37圈,虽然跑步的过程中,没有人为我喝彩,始终是我一个人在晨光微明的操场里刷圈,但我觉得这个生日过的还是蛮有意义的,它像我的生命一样,应该永远不苟于众,做独特的自己。
【三】
但是我知道,所有这些自己内在生命的独特体验都是来自母亲,来自母难日那一天,所以谈起生日,自然要说起母亲,因为她和我们的生日是一体的。
母亲1935年生,今年整80岁,我是她的老来子,所以的我记忆里只留存了她的后半生,她最艰苦的前半生基本都是我成年后每次回家,听她讲述得来的。
母亲16岁进入父亲的家门,所有的聘礼全部折价成50块大洋,外婆自己留了30块,母亲10块,姨姨10块。而父亲家里,除了一张盖不住土炕的草席和一大卷打满补丁看不出颜色的被褥外,家里就只剩下几口瓮了,这并不是说父亲穷,其实那会刚刚建国,经过几十年的战争和动乱,整个社会满目疮痍,老百姓的家基本都被掏空了,大部分人家都差不多。
于是,16岁的母亲,便用她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父亲家里的大部分家务,也开启了她未知的一生。
婚后,母亲除了管好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外,还得同男人们一起去田间劳作。搁在现在,一个不到20岁的花季少女如果是这样,简直是不可想象,但在那个时候,她只是众多中国妇女的一个微小的缩影而已。
她们从小叫被告知,男尊女卑,相夫教子,延续香火,这是女人们的天命。
天命不可违。
19岁,母亲生下大姐,此后一共怀孕12次,其中因为干农活流产5次,包括一次双胞胎,后来有一个哥哥9个月夭折,一个姐姐18岁病逝,现在还剩下我们兄弟姐妹5人。最遗憾的是那个去世的姐姐,她是我们兄弟姐妹里面学习最好的一个,常常在全公社考第一,而这个第一还是在天天放学干农活的基础上得到的,实属不易。她走的时候我才6岁,刚刚上学几天,记得有一天,放学回家,听说父亲带着她看病回来了,我欣喜地跑到家,却看见她躺在炕上,面容憔悴,身体虚弱,我从自己的小布兜里,用泥乎乎的小手拿出一块自己好几天舍不得吃的水果糖地给她,说,姐姐吃糖。可是她那会因为脑部肿瘤已经压迫到眼部神经,眼睛已经不大容易睁开,她只是摇了摇头,然后抓住我的手,微弱地说,泉儿,你吃吧,姐不吃。那个年代,人们都不敢得病,得了病最多挂个点滴,能好就好,不好就听天由命,姐姐的病要是在现在根本不算大病,所以她本该美好的一生就因为贫穷而断送。母亲说,几个哥哥姐姐,你三姐是最疼你,每次下地,都是她给你穿衣服,带吃的,怕你在外边冻着饿着,而因为行动迟缓,还常常遭到父亲的呵骂,只是很可惜,她那些对我的疼爱对我的好我都没有任何印象了,只记住了她去世前的这一个唯一的场景。
三姐在家后来住了几天就被送到县医院了,而我每天依旧上学放学和小朋友疯玩,并不知道她此一去就不再回来了。记得母亲说,后来终于有一天,我可能感觉好久没有看见她了,便问母亲姐姐什么时候回来,母亲被我忽然一问,一时嗫嚅着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一再追问,母亲一急就抱着我哭了,母亲一哭我就不敢问了,之后,时光就慢慢地模糊了我对于姐姐的记忆。现在成年了,年纪越大越能体会到亲人的重要,所以常常会想起母亲给我讲诉的那些儿童旧事,想起疼我的,而我却总记不住模样的三姐。
【四】
说起生日,说起母亲,自然忍不住想起老家农村里母亲一辈的妇女生孩子。在老家,如果谁家生娃了,门口就要悬挂一把用红布条系着的谷草,男孩子挂在左边,女孩子挂在右边。我起初不知道为啥要悬挂谷草,也是后来才知道它的含义。
那时候女人产后,为方便产妇血水和婴儿便溺的清理,都是在炕上的一角铺一层黄土,黄土上面铺一层谷草,婴儿的小便通过谷草渗漏下去,上层土湿了就翻到下面,然后烧炕烘干,于是月子里大部分的污秽物都搅合在泥土谷草里,隔一段时间就起炕,集中清理一次,这种生育条件与现在猪马牛羊也差不了哪儿去。
那时候的女人大多都很彪悍,基本没有什么孕期的护理,从怀孕会一直干农活到临产,有的时候产期算的准在家里生,在家里生的时候是找村里的产婆全权操作,能够顺产的女人大都是好命,孩子和大人都不用受罪,有的母亲生一个孩子都得生三天,最后不是孩子出事,就是母亲过去,所以小时候听过太多的这样悲惨的故事,所以我对母难日有着深刻的感受。
更有一些彪悍的,如果产期算不准,说不定赶着农活就把孩子生在了田间地头。请你试着想一下,一位腆着肚子的母亲,一只手操着镰刀,一只手伸着去够向日葵,忽然一阵剧痛,伴随着豆大的汗珠滑落,她下意识侧腰躺倒在向日葵田地里,片刻功夫后,一声洪亮的啼哭隔空传来,响彻整个金黄的田野,而此刻晚霞尽染,夕阳血红,所有的向日葵都不约而同地绽开了笑脸……
单单想一想这样的场景,就忍不住让人喜极而泣。
不过,新的生命带来也不总是欢喜。那个时候,人们不懂得节育避孕,怀孕大都不是计划内的,而且那个时候重男轻女很严重,有些家庭生了不想要的孩子,往往马上就处理了。这个时候孩子母亲当然是不忍的,扮演侩子手角色的大都是孩子的父亲,想想那时候的男人真是狠心,所以母亲每每和我讲这些血泪屠杀的故事,我都除了震惊还是震惊。远了不用说,单单是我老家房后的邻居甄家,就处理掉好几个孩子,而处理的方式极其不人道,母亲说,他家至少处理掉四五个孩子,生下来后一看不是男孩子,就直接把孩子头朝下扔在尿缸子里溺亡,或者直接挖个土坑卖掉,而他家这样的行为并不是个例,只有最善良的男人们才会把孩子裹上旧衣服放在街边让需要孩子的人去捡,不过那个时候好像缺孩子的人家很少,所以大多放在街边的孩子哭着哭着就没声了。
想起那个年代的这些小小生命,真的是心疼的不得了,放在现在那是严重违法的,是要判刑的,但在那个人如草芥的年代,生命贱如粪土。
【五】
而母亲是极其善良的,她一生不吃肉,从不杀活物。我大一点后,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逢年过节,家里可以杀一只鸡改善一下,这些活都是父亲干,不过肉出锅后,母亲虽然不吃,但愿意给我们去剔肉,我们啃不尽的地方,她都想办法弄下来,让我们知道一只生命的供养不容易,要懂得感恩和珍惜。
母亲也是极其节俭的,记得我上大学后,因为父亲的离世,所以供我上学除了哥哥姐姐的帮助外,母亲也是不遗余力的,但是我上大学那会,母亲年龄已经六十多,已经不能干太多地里的农活,没有经济收入怎么办,只好从牙缝里省,所以我大学四年里,母亲连块豆腐都很少吃,一瓶酱油几乎能用一年,记得我上班第一个月实习工资500块钱,给母亲寄了300块,想着母亲终于熬出头了,可以改善一下生活,而她却赶紧安装了一部电话,问她这么急安电话干啥?她说为了方便我给家里打电话,因为我白天上班一般没时间打电话,都是晚上打,而她觉得晚上通电话老是去邻居家不方便,便抓紧时间安了一部。
母亲一生疼我们,付出巨大,理应儿不嫌母丑,可我年少的时候并不是懂的这些,只是知道自己的面子。记得我刚上初中那会,和同学去村子里看戏,远远看见母亲还有意避让,因为那时觉得自己的母亲身形微偻,头发已经些许花白,会让同学看不起,便心生间隙,想想那时候真不懂事。再大一点忙于学业,再加上日常也较贪玩,常常住校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姐姐提醒过几次,说父母年纪大了,要常回家看看,但我那时总当做耳旁风,直到高考那一年,父亲病逝,才真正地体会到了亲人离去的心痛。
上大学后懂一点事,为了节省开支,每天伙食控制在5块钱以内,后来菜价涨了,超支,就让母亲从老家将晒干的咸菜寄过来几斤,第一次吃的还行,第二次没有吃了几天就不了了之了,毕竟晒干的不新鲜,吃久了,发腻。后来就自己学着腌咸菜辅助伙食,居然还有的同学吃着不孬,母亲知道后,言语中还表扬了我,说我懂事,我也对自己满怀信心。之后,勤工俭学,暑假打工,我力所能及地想为母亲分担一点,不过每次春节回家,都在发现母亲白发皱纹日渐增多,才六十几的人,牙齿没有几颗能用的了,咀嚼功能丧失,也影响肠胃功能,后来姐姐给做了假牙,才好一点,一笑一口白牙,虽然是假的,但显得要年轻很多。
工作后,谈恋爱,结婚,生子,在每一次的人生抉择中,当我迷茫焦躁的时候,母亲都安慰我,不过,她很少讲什么大道理,大部分时间只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人嘛,有时候就是憋得慌,说一说,讲一讲,心里的烦恼往外倒一倒,心情自然而然就好了。
07年秋,母亲脑出血,幸运的是出血量不是很大,而且医生抢救及时,终究化险为夷,唯一遗憾的是左边有点不灵活。母亲忽然从一个忙里忙外的家庭主要劳力变成了需要人照顾的病号,起初一段时间,她不大适应,于是情绪也比较低谷,大概是觉得这样拖累了儿女,后来我们劝她,一辈子都是她在伺候别人,这次也该儿女们孝顺她老人家了,她就会难为情地笑笑不作答。
这之后,我有时候一年回一次家,有时候回两次,回家一般只能待半个多月。在家里,一般是陪她说说话,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时候给她洗洗头,剪剪指甲,我明显地能感觉到她的头上已经没有一点脂肪,只是一层薄薄的皮包着一个硬硬的头颅,她的脚趾甲不知道什么原因,两侧总是往里卷,有时候陷入到肉里很深,后来上网,发现这是人老衰老的迹象,缺钙。母亲有时候淋尿,但因为我是男孩子,会觉得不方便,有时候便溺到裤子里也不说,就自己忍着,当我知道后,我和她说,人家陈毅都给老娘洗便溺的裤子,我怎么不能,这时,她就会像一个做错事情的孩子一样,腼腆地不说话。
去年6月,母亲早起上茅房,就是因为感觉肚子里不舒服,急着上茅房,结果不小心跌倒了,本来不大灵活的左半身,又遭厄运——左腿股骨粗隆断裂。幸亏现在医术还可以,母亲手术比较成功,出院后一直在姐姐家修养,春节的时候,我回去探望她,她才刚刚能下地。我搀着她在地上走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她右胳膊想要紧紧挽着我的胳膊,可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天下午,我或着姐姐,搀着她会从床的南沿往北走六步,然后往东再走六步,这短短的十二步,她只能走两个来回,便好像耗尽了浑身的力气。
姐姐家院子南面紧挨着一座小寺庙,叫果正寺,据说建于明朝。院子里前年香客们捐造了一尊汉白玉菩萨,从姐姐家的玻璃上正好可以看见这尊菩萨的背影,这座寺庙虽然香火不是很旺,但却多了几分安静。近几年,我外出去过几处寺庙,大多香火太旺,游客太盛,商业气息太浓,感觉不到一丝佛家应有的清明寂静。到是这家寺庙,尤其是这尊菩萨每次看见她安静祥和的身影,都会心生欢喜。母亲不能下床的半年天气里,她视线能及的世界除了姐姐家的半个院子,便是这尊菩萨,我想她每次望向菩萨的时候,菩萨是知道的。
前几天,和姐姐通电话,说母亲已经可以搀着走出院子了,虽然整个院子也不过三十米,不过对于母亲来说,这已经是大大的进步了。
姐姐说,母亲说等我夏天回去,一起去拜拜果正寺的菩萨,我说按照母亲现在的康复进步,肯定没有问题啊。
和姐姐通话的时候,窗外正有阳光钻进屋子里,光线迷蒙中,仿佛看见母亲的背影正渐行渐远,向果正寺走去……
那尊让人心生庄严的菩萨慈祥地微笑着,那么清净,那么祥和。
文章评论
时之沙
[em]e168[/em][em]e177[/em][em]e157[/em][em]e178[/em][em]e163[/em][em]e176[/em]
冰蝶
生日快乐!看别字的文字,仿佛看见了自己。。。
锦瑟
其实我们的母亲就是在我们身边的菩萨……
玫若篱
生容易,活不易。沈甸甸的幸福!!
清琴心莲(拒闲聊)
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感人至深[em]e179[/em][em]e177[/em]
我是你的2
生日快乐!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
飞鱼
感人的文
六月泳儿
[em]e177[/em][em]e177[/em][em]e177[/em][em]e168[/em][em]e168[/em][em]e168[/em]
唯美[em]e257868[/em]火狐狸
跟随天涯而来,生日快乐![em]e163[/em][em]e177[/em][em]e160[/em][em]e168[/em]
玉冬
不管阳历阴历还是祝你生日快乐。。。
墨香蝶语
母爱的宽广与温暖是无与伦比的
塞北的雪
看哭了
风景
在母亲的目送下离开又归来,归来又离开,你越来越结实了,母亲越来越苍老了,可不管在天涯还是海角,都有母亲温暖的目光追随和殷殷的爱,祝福你的母亲安康!
雪儿
文思如泉涌,感情真挚
平心静气
今天静下心来读完了吾兄的五段文字,给俺的感觉:真实压过了文采。虽然u的文采木的说,但是只有真实才是真谛。哎!还想说点啥呢?只有到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贫乏,满肚子话不知道用哪些语言表达。还是不要在这里献丑了,我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