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诵)父亲的二胡
原创文学
(对诵)父亲的二胡
文/紫云烟
(甲)那把二胡,依旧静静挂在老屋的东墙上。
(乙)那是父亲生前最喜欢的一把二胡。琴杆是红木的。上部分有两个弦轴。上面 雕刻着精致的花纹。六角形的琴筒一端镂空,一端蒙着弹性十足的蟒皮。琴筒上,弦弓反复拉动留下的白色痕迹依稀可见。
(甲)父亲是一个中学教师。那所中学,绿树环绕,环境优美。学校前面,是一个 池塘。夏天的时候,开满了荷花。
(乙)傍晚时分,父亲喜欢坐在池塘边,拉一曲二胡。他左手在琴杆上上下滑动, 右手拉动琴弓,或轻快,或凝重。
(甲)那皎洁的月光,潺潺的流水,在父亲的二胡上,变成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在琴弦上跳动。琴声委婉连绵,似山泉从高山上淙淙流下,又似小溪在幽谷中蜿蜒流淌。让人只闻《空山鸟语》,只觉山谷清幽,鸟鸣啾啾。有时候,我也会和着父亲的琴声,背诵几句古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 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现在想起来,那种温馨,依然暖暖的。
(乙)在这里,我第一次在父亲演奏的《二泉映月》中,走进了盲人阿炳的世界。 第一次了解了阿炳饱经风霜,痛苦的不堪岁月中,表现出来的铮铮铁骨。以后的日子里,我每每听到这个曲子,眼前总能浮现出风雪交加的夜晚,灯光暗淡,阿炳演奏着这支凄婉哀怨的曲子,伴随着雪花飞舞。我小小的心灵,第一次认识到 了世间不仅仅有春暖花开的美丽,也有飞雪寒风的凄楚。
(甲)父亲钟爱他的二胡,我经常看见他认真的给二胡擦油保养。到现在我也没有明白,父亲为什么不允许我学拉二胡。小时候,我经常趁父亲不在屋里,偷偷的 取下他的二胡观看。我一直不明白,就是这么两根细细的琴弦,竟然能演奏出那么宛转悠扬的旋律。我也曾学着父亲的样子,尝试过。但是,我弹奏出的,却是不成调的咿咿呀呀。
(乙)这把二胡,陪伴了父亲一生。父亲去世后,它就一直安安静静的挂在了墙上 ,再也没有发出过声音。每次回家,我都会取下它,细细的将它擦拭,然后郑重 的把它放好。我也不会再像儿时一样淘气,将二胡琴弦拉的咿呀作响。
(甲)它像一个 卸甲的将军,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它不再一弦大江东去,不再一弦月游碧波。 它将父亲的忧愁与喜悦,将岁月的优雅与粗犷,深深的藏在它的琴弦里。
(乙)但是二胡琴杆上被父亲摩挲得发亮的淡淡印痕还在,父亲演奏的二胡的旋律 还在。它就藏在我的心里,藏在我的生命里。
云烟于2015.05.22
文章评论
潇湘夜雨
端午安康[em]e100[/em][em]e163[/em][em]e178[/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