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男人视江南女为心中永远的情梦

个人日记



 图片
 

江南地,神仙地。

江南女,神仙女。

……

自古而今,江南女子江南地实在不知迷煞了多少文人骚客:金庸笔下的黄蓉,十五六岁的双髻少女,一身鹅黄柳绿的衫儿,立在船头轻巧一笑;戴望舒雨巷寻美,丁香似的女子丁香似的衣衫,一把油纸伞回眸一望,结满了丁香似的愁怨;曹雪芹笔下的钗黛湘,各有各的异彩纷呈,宝姐姐的细致周全,林妹妹的轻灵出尘,云丫头的憨然可爱……江南,填满了近半的中国文学史!

文人爱江南,除了女子,则是风俗。江南风俗最是养人。不是养身,而是养心。江南的水土,花样翻着新的更迭,能让你一年都尝不到寂寞滋味。最有名的江南女子民俗不外乎花朝祭花神。二月十二百花生日,闺中女子做好五色彩笺用红丝线系于花木之上,一则恭祝花神生日,二则祈求一年来花木繁茂四季分明。然后直到芒种,同样的仪式要再演一遍,因为这一天是标志着夏日来临,花神退位,花落水流红,许下明春再见的契约。这样的江南仪式,被曹雪芹写进了《红楼梦》,成了万千南北少女心中的经典,落红春尽,湘妃泣红,黛玉葬花写尽百年妙笔,这是江南女子的一点恋“红”心。

素爱江南少女,有她疼人的娇;亦爱江南的少妇,有她动人的俏。亦如黛玉有黛玉的空灵,凤姐有凤姐的辣俏!江南娘子,出嫁前后,有各自不同的味道。

书中女子不足以论尽天下人。江南娘子,不见得美如仙,但她有独具一番的妙处。单论面庞,江南女比不过湘妹子的俏,赶不上川妹子的媚,甚至一见之下略嫌平淡,像是一幅素净的丝绢,有质地的柔腻,却无有色彩的张扬。江南娘子不是胜在颜色,而胜在姿态,一弯藕臂,泛着瓷白,吴侬软语,透着青蔬素馔的原汁鲜甜。初次见面,带着三分的骄矜,不太热络,也不会排斥,她给你一个展示的余地,同时退后一步给自己一个可观看的距离,剩下的就是细细品冷眼瞧,评断你的分数。

这就是江南娘子,不似北方女的豪气干云憨热爽直,她为自己预留了几分回寰的余地,话说不到尽,路走不到绝,即便交情不成,再见亦不会脸红。难怪男人视江南女为心中永远的情梦,爱的就是那份掺满了清醒的柔情。

来来往往的人生中,总有些江南娘子络绎不绝。

第一次接触江南娘子,还是小学前一年。父亲单位的一个客户,接了全家来北方定居,他的妻子,是个地地道道的杭州媳妇。这个江南娘子人前话不多,凑在聊天的女人中间,手里总是挂着一团绒毛线织衣,脸上时常吊着浅浅的笑,不大开口。不见得是不爱讲话,也是因为一南一北方言间差异太大,说了,外人常常听不明白,要用手比划着一字一句再重复一遍。那时候,爱她那伸着兰花指勾绒线的姿态,一双笋尖儿似的白手,衬得毛线团格外的红。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江南,在我的心中定下了色调——一抹正宗的红。

后来,慢慢就迷恋上了电影画报里的江南新嫁娘,最妙是古典的造型,红裙,黑髻,会煮一壶浓浓的新娘茶。茶碗里氤氲的热气,仿佛透着纸张,扑鼻散来香味。

至今,影视剧里常常有新妇成婚第二天向公婆敬茶的镜头。影视剧里大多省略了茶的滋味,大概只留下那么一个仪式而已。但真正的江南新娘茶,煮得有讲究,首先得是新娘从娘家亲身带来的茶,其中还要加入冰糖,橘皮,柳芽,姜丝,香椿叶等十几味辅料,细细的熬精精的煮,熬出一个女人为人媳妇的耐心。

一壶喷香的新娘茶,一身红妆的嫁娘低头举碗过头顶,掺进了娇怯和恭顺,也倾注了对未来婚姻生活的决心。

随着接触江南娘子越多,发现江南娘子心中也总有个解不开的嫁妆情结。婚后的闲散日子,江南娘子间爱唠叨唠叨当年娘家的陪送物。

江南人家嫁女,从来不是含糊事,这是古来已有的规矩。古时候讲究是“良田千倾,十里红妆”,大红的嫁妆一担一担由娘家挑到婆家,豪门富户嫁女甚至可以绵延数十里!两旁是油油的稻田,中间一条狭道流动着朱漆红木……红绿的色泽间,溢满的是女人对未来的期许!

当然,江南式的嫁妆,在中国是有渊源的。南宋年间,宋高宗被金兵追击逃到宁绍一带,幸被浣纱的村姑所救。后高宗换朝,为感江南娘子的救命之恩,特下令宁绍平原女子出嫁时可以享四抬大轿、描龙画凤的礼遇。从此后,朱漆嫁妆红顶大轿,成了江南嫁娘的风光礼遇!

不管故典是假是真,江南娘子的嫁妆确实毫不含糊的精致,家什摆设全用朱砂调和大漆涂刷,再粉饰以金箔,大红加炫金,那是皇家才有的尊贵,也是江南嫁娘自以为傲的矜贵!如此精描细画出来的江南红,如此大张渲染出来的出嫁曲,艳过百年也福过百年!

不得不说,江南娘子,自始至终是这样一枝“别样红”。

常年居住在北京,对红色当然不会陌生,红墙朱瓦红灯笼红国旗……北京城的红,红得气势磅礴,红得厚重凝稠。偶尔涉足于江南,对红色总常会有些不一样的触动,红盖头红喜蛋红轿顶红衣红裙飞红的脸蛋……江南的红,红得具体,红得生动。

北京的红,是种仪式;江南的红,是份生活。故而,故宫的城墙必然要有些许显灰,那是份历史的沧桑厚重;而江南的景致永远鲜活生动,这是种生活的常过常新。

江南的娘子,江南的红……不妨靠近一些,再近一些……当然也不要贴得太近,保留寸尺的距离,生活定然会更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