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芭蕾似近亦远

个人日志

第一次近距离观赏悉尼歌剧院,还是在六年前,只在它的外围转了一圈,驻足近3个小时,已让我惊喜不已,心想如有机会在里面看歌舞,那将是怎样的精神享受啊!

事随人愿,今年“五、一”起澳洲国家级芭蕾舞团要在歌剧院演出两周,我们选了根据普希金的名著《奥涅金》改编的芭蕾舞剧(同时上演3个),并购买了五、一当晚730的首场票。下午五点出门,直奔市中心,先在悉尼大桥旁边的PANCAKES ON THE ROCKS 吃了披萨饼及巧克力蛋糕。然后一边欣赏着港湾的夜景一边向歌剧院走,正与女儿互换着照像,一个帅气十足的高个小伙子从身旁走过,殷勤地询问是否帮忙拍合影,恰恰需要。他热情地又随我们往回边走边选景,交谈中得知他有四分之一的意大利血统,已去中国的许多大城市旅游过,难怪这么热心开朗,剧还未开场,已让我们开心了一把。

提前一刻钟进剧场,发现眼睛有点不够用,果真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了。且不说歌剧院的内部结构,墙上的壁画都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光看人物及着装就装满眼球了。人群虽熙熙攘攘,但多而不乱,他们或三五成群地围成一圈,端着酒杯愉快地交谈;或两仨个坐在排掎上窃窃私语;亦或是站在玻璃幕前欣赏夜景。男士们大多西装革履,举止彬彬有礼,绅士儒雅;女士们的着装则花样繁多,银发白首者庄重典雅,着套装或不拉吉;中年们雍容华贵,珠光宝气;年青人则艳丽时尚,光彩照人。就像在来的路上观摩的时装秀。因为大多数是外国人,所以有点置身于《荼花女》章节里所描述的上流社会群体中。

找到座席,右前下方正对着乐池,女指挥家精彩亮相,场内立马响起一片掌声,维幕徐徐拉开,人物一如小说中所刻画的相继登场,服饰及道具富丽堂皇,场景绚丽多彩。为了能更好的看懂剧情,在家里事先做了功课,找到带有中文字幕的同名电影先预习:一个「急于生活、又忙于感受」的贵族青年,和一位可爱的理想少女。当年他拒绝她的爱,再遇才知真情谁属,奈何心上人已嫁予表亲。这段十九世纪爱的错位,在普希金的笔下纠结感情尤为突出。了解了故事梗概,所以欣赏起来入情入景,观察可精可细,体验入微。感受到芭蕾舞还是金发碧眼的跳起来更出味。三千人的剧场内,除了音乐声与演员们舞鞋与台面的摩擦声,再也听不到其他的琐碎动静,更无人交头接耳。观众们不时地为女指挥家干练洒脱的动作与演员们的精彩表演爆发出阵阵掌声。就像京剧迷们听到好调要喝彩一样。整场演出,我感觉最累的要数女指挥了,演员们可交替上场,乐师们亦可轮番休息,唯有她,前腿弓、后腿蹬,上身微前倾,双手不停地在空中打着节拍,待剧情发展致高潮:台上两位男士要为自己心爱的女人决斗了,姊妹俩个不顾一切的奋勇上前阻挡,但两个血气方刚的斗士已失去了理智,毫不怜惜地把娇小的心上人推倒在地,各自迅速地拨出手枪指向对方。这时观众们也屏住呼吸,为两个青年(其中一个必死无疑)捏把汗。音乐也随着剧情愈演愈烈。再瞥一眼指挥,嚯!她简直是在拉纤,一步一趋,步步给力,浑身的劲都凝聚在指挥棒上,汗根本顾不上擦,的确是在“忠则尽命”。因为看的真切,我被吸引地时常将目光从台上移向她。

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加上中途休息),女指挥家登上舞台,在鲜花簇拥中率众演员三次谢幕,掌声仍然经久不息,演出的成功得到了观众们的高度认可及赞赏。

裹着高雅文化艺术的氛围,走出剧院,踏着半轮月色,听着港湾微浪拍岸,和棕榈树叶子的沙沙作响,回味着舞剧的片断,想这大概算是古人所说的“阳春白雪”吧。

                          写于二0一二年五月五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