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古江流诗不断 浩繁斗转兴难移
个人日记
题记——
2014年的12月7日,是传统农历的大雪节令。但今天并无大雪,连小雪也没有。却有那暖暖冬日阳光的明媚辉耀。重庆建设诗社(以下简称诗社)2014年年会在这样的大好日子里,以“鹤皋诗脉今犹在”为主标题,在诗社顾问、诗友50多人济济一堂的热烈氛围里隆重召开。
年会在完成了组织发展、沙龙活动、诗词活动报告议程后,参会顾问在发言中,肯定了有着近30年历史的诗社对重庆市诗词活动六个方面的积极贡献;进一步细述了龙为霖在近300年前在现在建设诗社活动的土地上与先贤们雅集唱酬的历史情形,肯定了建设诗社的诗词活动对先贤留下的诗脉的传承和发扬。这些肯定和激励,无不是诗社同仁戮力前行的动力和方向。
亘古江流诗不断 浩繁斗转兴难移
——建设诗社诗词活动回顾和展望
2014年,诗社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调整和创新,通过积极有效的面向社会办活动和在组织上的吐故纳新,诗社诗词活动的社会影响和人员结构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在去年年会上提出的部分设想得以付诸并实现。现就诗社一年来的活动作简要回顾,并对2015年及今后的活动再提出新设想。
第一部分 传统活动持续开展,创新方式付诸实施
一、传统活动持续有效开展
(一)沙龙活动收获了启迪和意外之果
2014年4月13日和6月8日,诗社顾问、重庆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万龙生和唐元龙先生分别以《诗路历程六十年组诗并每首附记》和《我的文学之路》为题,通过对学诗途中各个重要环节的回顾,给我们展示了作为虔诚的诗者、歌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艰辛曲折、守望有成的诗路历程,其坚持坚守的信念令人感叹,更不无启迪。
2014年10月26日,诗社顾问、九龙坡区楹联学会会长李新华先生的《也谈九龙别墅》专题,不仅依据历年所辑资料为九龙坡补遗了乡土文学史料,更为诗社所在地再现了历史上龙为霖等先贤在鹤皋一带(现建设诗社活动所在地)欣然结社、诗词唱酬的风雅景象,令鹤皋这方地域的诗词活动历史前溯了近300年。
(二)社内诗歌朗诵会持续开展,并得到区文联的鼎力支持
2014年5月25日,诗社的端午诗人节诗歌朗诵会在诗社举行。诗社25人,应邀的重庆职业技术学院诗词协会5人,共计30名诗友参加朗诵。
2014年9月5日,诗社的中秋诗歌朗诵会在九龙坡区文联的鼎力支持和冠名下,在诗社如期举行。此次中秋诗歌朗诵会在年青诗友廖纹忻的策划下,在诗友们的配合下,在形式上进行了新颖的探索和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诗社及社会诗友共计35人按“亲情篇”、“国事篇”、“人与自然篇”等三个篇目分组依次朗诵,诗社的两位顾问——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万龙生和区楹联学会会长李新华分别作了精彩点评,九龙坡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胡宗伦先生莅临指导并即兴演奏葫芦丝助兴。《九龙文艺》对朗诵会作了图片报道。
(三)采风及外联外宣持续拓展
2014年1月10日至11日,诗社一行4人来到涪陵白鹤梁诗社,荣幸参加了该诗社的年会,两个诗社的诗友进行了有益的交流,增进了了解和友谊。
2014年4月4日至5日,诗社一行9人应约到酉阳与桃花源诗社进行了联谊。两个诗社互相介绍了诗社的历史和现状,互赠了诗集;同行诗友亦纷纷献上了各自的诗词,抒发了各自的感怀。酉阳电视台和报纸对两社交流的情况作了专题报道。
2014年11月1日,在重庆夕阳红老年服务中心成立20周年前夕,诗社一行10多人来到该中心,与该中心的志愿者们采访与交流结合、歌咏与诗联相应,为该中心20周年庆祝活动拉开了帷幕。
2014年11月22日至23日,诗社一行13人应约访问重庆市合川区诗词学会。在老船夫茶楼,诗社一行与合川诗词学会诗友交流联谊,吟诗赋词,即兴互动,凌泽欣会长更是兴致勃勃朗诵了他的“船夫杂诗”,并为到访诗友亲笔签赠了《凌泽欣诗选》。
2014年8月3日,重庆市诗词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反映诗社诗词活动历史的展板以《为公司经营发展加油鼓劲、为企业文化建设锦上添花——重庆建设诗社诗词活动简述》为题在大会上作了展示;诗社的邓庆伟、龙光复、尹国民、邓传斌等4人当选市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任杰当选理事,尹国民同时当选副秘书长,并被委任办公室主任。
(四)诗友在祝寿活动中如沐亲情,如沐春风
2014年10月12日,诗社为朱君祥、张永禄、彭国福、邓传斌、罗兴昭、帅永洪等6位满旬诗友举行了隆重祝寿会,诗友与寿星诗声朗朗,欢声朗朗。亲如一家的家味亲情味,让诗友们如沐春风一般。
(五)书画组坚持出刊《建设书画》,兼顾配合诗社相关活动
每月坚持1次集中交流活动;坚持出刊1期《建设书画》专栏,全年共11期,展示了书画影作品154幅,其中,书法119幅,画14幅,摄影21幅。
配合诗社、组织人员在春节前夕,到新厂区为公司职工书赠春联200多幅;在端午诗会、中秋诗会和重阳节祝寿会活动中,书写会标,缮写诗联,既营造了活动氛围,又磨练了会员技艺。
组织7位会员参加了3月份九龙坡区电大杯书画赛,1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在11月举行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书画展中,5人获优秀奖。
二、借力、开放办活动的思维通过诗教入校方式付诸实施
2014年5月28日下午,由诗社倡导并联合东方诗风论坛、重庆三十九中举办的“甲午年(端午)诗人节诗歌朗诵会”在重庆三十九中文德楼隆重举行。来自我社、东方诗风论坛、时新诗社、仰止诗社的30余位诗人与39中的师生共计300多人参加。2个小时的诗会朗诵了原创作品40余首。重庆华龙网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9月29日下午,由诗社主导,九龙坡区文联冠名主办,我社、区作协和杨家坪中学承办的“2014金秋诗歌朗诵会”在杨家坪中学初中部隆重举行。诗社10多位诗友、区作协多人和杨家坪中学初中部近2000师生参加,九龙坡区文联和作协领导光临指导。
诗社为搞好这次活动,事先征集、筛选了作品,确定的朗诵者认真进行了演练。杨家坪中学将此列为该校的一项重要活动,精选了篇目,组织了排练。由于双方准备充分,当天的多个精彩节目,令听者热血沸腾。九龙报、九龙电视台和重庆晚报对此分别作了报道。
总之,一年来,诗社的活动生机勃勃,活动的辐射面日渐拓展,在主城区和区县产生着不同的影响。这都归功于诗友们的协力,归功于骨干们的奉献,归功于友邻诗词组织的协同,归功于市诗词学会的指导,归功于区文联和作协的支持。对此,诗社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未能实现的愿望和存在的问题
诗社的日常沙龙活动尤其是对外交流没能够引来新厂区诗友参加,至今也还未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很遗憾的事。
诗社社员的结构尤其是年龄结构的改善,还任重道远。
诗社诗歌作品的概念化、大而空问题依然存在,诗歌的艺术性和朗诵语言标准化、感染力的缺乏,仍是诗社同仁需要共同面对和改善的现实问题。
第二部分 诗社2015年活动的安排及今后活动的一些新思考
一、鹤皋沙龙活动着力于现身说法
2015年,诗社的鹤皋沙龙活动要着力于通过不断邀请诗歌创作和朗诵方家的现身说法,以资诗友借鉴诗歌创作中的谋篇、布局、遣词、用句、表现手法和诗歌朗诵的技巧,包括语言的标准化、艺术的感染力等。
二、诗词活动和组织发展继续面向社会,更要力所能及与市诗词学会的诗教和区文联的要求相结合,以期取得广泛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市学会的团体会员和基层组织,诗社有责任和义务为诗教工作尽力所能及的绵薄之力,这有利于诗社尝试通过诗教入校或就近与学校联合办活动,以发现并尽可能吸纳新鲜血液。
作为九龙坡区唯一历史悠久的诗词组织,尤其要参考区文联给诗社提出的“开展活动、自我宣传、自我造血、培养人才”的“十六字要求”,力所能及结合九龙坡区文联工作实际,开展有效的诗词活动,以进一步取得区文联、区作协、区楹联学会及其它艺术社团、社会单位及个人的广泛支持。
三、诗社诗脉的承继、弘扬与光大,是明年起乃至今后长期的重点
诗社的诗脉承继、弘扬与光大,要与本地域文化史上九龙别墅主人和结社召集人龙为霖在近300年前创办诗社和张之洞创办本企业的文化史结合并举。诗社今后的重大活动都将冠名为“鹤皋诗脉今犹在”+副标题,以突出诗社所在地和所在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使诗社的诗词活动诗脉长继,诗力勃发。
各位诗友,我们所在的地域,有着“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国特有的诗脉,我们所在的企业,有着“师夷逾夷制扼夷”军工特有的文化,在这样深厚的文化氛围里,吟诗赋词、发抒情感成为我们自发选择的共同爱好和生活方式,我们因诗歌结缘,我们因诗歌愉悦,我们因诗歌自豪!让我们继续携手,循着先贤的诗脉,擎起诗歌的薪火,戮力前行,以更勃发的诗心催生更多更好的诗歌,愉悦我们的身心,感应我们的周遭!
文章评论
白鹭--春哥哥
俺以为,参加这样的会,尽是些老头老太们,没想到还有年轻美女哩!就是没帅哥。没水果,没花生?建议以后这个会弄到乡村中古镇上的老茶馆里开。一杯老茶,一条老街,一群发烧友,有一个网群!
白鹭--春哥哥
俺点三个赞!!!
白鹭--春哥哥
俺们提倡AA制![em]e100[/em]
白鹭--春哥哥
另外多说一句:喜欢诗歌的人,不能太有钱!钱多了,精神世界就空虚了,就没有诗歌了。建设诗社虽没钱,精神世界很富有。[em]e113[/em][em]e148[/em]
晓兰
祝贺建设诗设2014年会圆满召开!
晓兰
二十五年释古今 承前启后鹤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