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我的快乐
个人日记
校园“周伯通”
上河溪学校的石绍循老师是一位从80年代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老教师,年轻时候的他,口才文笔俱佳,吹拉弹唱也玩得转,再加上一手娟秀的毛笔字,使他很受学生的欢迎,一度成为学校里的“大忙人”和“大红人。”或许应了“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这条古训,石老师的春风得意,曾经招致过同事的诟病,有人暗地里说他爱显摆,好出风头。石老师得知后往往洒然一笑,依然我行我素。“我就是个爱出风头的人。”性格耿直的他说话从不拐弯抹角,不止一次在人前坦露自己的个性:我喜欢在学生面前出风头,唯其如此我才能感受到教书的乐趣。
我们不知同事们对他这种论调持何反响,但有目共睹的是,在学校各种文艺活动中,石老师所带的班级绝对是全校中最活跃最惹眼的。每每排练节目时,其他班级都是学生自排自演,积极一点的班主任会在一旁跟梢指导,而石老师却亲自上阵,扮演角色全身心融入情景当中,特别是在儿童剧表演中,石老师更是放得开,豁得出,他一改老成持重的样子,转眼间便成了一个活脱脱大孩子,论声调,论动作,论神情,无不充满了童真童趣。这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可爱情状,总会令场外观望的人忍俊不禁掩嘴而笑。背地里大家给他取了个挺逗的外号:校园“周伯通”。
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是石老师在《三个和尚》的节目排练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逼真,他不仅动员学生剃了头,自己也毫不留情地将一头黑发剪了个净光光。表演时,当头顶锃亮、憨态可掬的他领着孩子们在台上蹦来跳去,观众们硬是给逗得眼泪花子都笑出来了。
难能可贵的是,石老师不仅自己爱出风头,也特别看重班集体的荣耀,在这个方面,他有着近似一根筋般的偏执。在某次全校学生朗诵比赛上,石老师就为了给班级挣面子而做了一件“出格”的事,按同事们的话来说,“老石耍了一次赖。”
那是一次全校性的学生作文朗诵赛,比赛之前石老师在人前夸海口,“卖弄”他班上的选手如何如何,整个一副踌躇满志、舍我其谁的样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他的学生比赛的时候,一开始确实不错,台下的人都听得兴致勃勃,尤其是石老师更是喜笑颜开,当朗诵进行到分把钟的时候,状况出现了,该学生突然间闹起了肚子。闹肚子虽然没什么大碍,但折磨人可不轻,只见那学生一只手死死地捂着腹部,一只手不停地揩试额头渗出的汗水,脸上的肌肉由于痛苦几乎扭成了一团。而台下的石老师呢,眉头紧锁地看着台上,严峻的神色中一半是焦急一半是期待。就这样苦苦坚持了一会儿,最后那学生大概实在受不了了,便不再顾及什么,咕噜一声,陡然将手里的麦克风往桌上一扔,就三步并两步慌慌张张地跳下台,然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厕所奔去了。在一片哄笑声中,石老师摸摸头,表情黯然地走到评委席,向评委一个个地解释情况,恳求他们重新给学生一个机会。按照规则这样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受到拒绝后,石老师似乎不甘心,仍然软磨硬泡,然而三番五次之下还是行不通。石老师当时很难堪,低眉耷眼地立在地上不知所措,他歪着头听评委们报出比赛得分,结果显然是令人失望的,石老师得意的种子选手名落孙山。就在人群中嘁嘁喳喳的时候,石老师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他冲评委们叫道:“学生不行我老师来吧!”话音刚落他就旁若无人地大步流星踏上了朗诵台,或许出于激动,上台之后石老师的胸脯上上下下不停地起伏,圆胖的面庞呈现一片潮红。他吁了一口气,向台下的人群环视一圈,沉沉说道:“刚才出现了意外,我是来代替学生朗诵的,希望不让大家失望……”
台下瞬时安静了,即使这样的情况看上去有些唐突,但谁也不会去破坏一个老师的兴头,更何况石老师在台上有着天然般的风度,当他一拿起麦克风,一种摄服人的气场便无形产生,接下来的朗诵犹如行云流水般的顺畅,结束时台下报以一片爆竹般的掌声。
事后,有人以开玩笑的口吻问石老师,学生的比赛你掺和个什么劲儿呢?石老师咧嘴笑笑,又习惯性地摸了摸头,答道:“学生的文章写得辛苦,我不能让它就随便给埋汰了。”
师生“鱼水情”
在学生的眼里,石老师是个很好交往的人。平易、随和,没有一点威严的架子,虽是师生关系,但更多的时候是同伴,是朋友。
“上石老师的课,很轻松,很有趣,课堂上没有这要求那要求的,有时还可以跟他开开玩笑,他从不生气的。”很多学生这样评述。
生活中,石老师和学生们的关系似乎很“庸俗”。但凡他在市场上称回一块肉,刚刚走到校门口,便有眼尖的学生发现了,一个呼哨,立马引来一大帮同伙,大家端着碗举着盘一窝蜂来到石老师家里打牙祭,大伙儿烧火的烧火,刷锅的刷锅,切肉的切肉,忙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等到锅里香气四溢时,学生们也不等石老师发号施令,就迫不及待地伸出筷子,翻拔夹插,十八般技能齐齐用上了。这时候,石老师就在一旁眯着眼,嘴里乐呵呵地笑着,那快乐劲儿要多美有多美。
当然,学生们也有回报的时候,譬如有哪家过年过节了,杀了大肥猪,忘不了要拉上石老师一块儿去吃肉,虽然每次都会遭到婉言谢绝,可家长们不罢休,架不住他们在逢集赶场的时候,总要捎上一大块精挑细选上好的肉块,趁石老师不在家,悄悄从他残破的窗户缝里塞进去。
石老师很在乎他与学生这种鱼水之情,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做老师最大的精神慰藉。在他家有一个硕大的旧式檀木衣箱,里面收藏着几十年来学生赠送的小礼物,说是礼物,其实是一些纸花贺卡以及模型之类的手制工艺品。由于时间已久,很多都已散发出一股酽酽的霉菌味。有人很纳闷,问他为何将这些不值钱的小孩子玩意儿当成宝贝疙瘩,石老师咧嘴一笑,一如既往地露出他特有的憨厚,“东西虽小,却有价值,有时无事时看看它们,心里头很温暖。”
永远的“地下印刷所”
八十年代时,上河溪学校教室一楼的拐角处有一间阶梯房。狭小、潮湿、昏暗,不明究里的人还以为是杂物间,但从里面不时飘荡出来的悠扬琴声证明了这是人居住的地方。你诧异地朝门上一看,便看见了门面上贴着的一张白纸条,上面写着九个龙飞凤舞的毛笔字: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
这就是当年石绍循老师的住所,一个不足8平米赖以蛙居的地方。
据知情人透露,由于当时学校条件差,老师的住房很紧张,很多人为了分到像样的房子费了不少的心思。而石老师对于这一切看得很淡,当领导问他对住所有什么要求时,他说,没啥要求的,只要能放下一张床就行了。
这样简单的要求几乎不是要求,学校轻而易举地就给解决了,于是教室的阶梯房便成了石老师的栖身之所,于是“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也便应运而生。
这一切,看似风轻云淡,然而对于石老师、对于石去老师的一帮学生来说,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不知始于何时,也不知出于那次契机,老师与学生之间,一次次关于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对话,便在这简陋的斗室里展开了——
在这里,学生们跟石老师学书法,一张张临贴,堆满每一个旮旯。
在这里,学生们找石老师学写作,一条条批注,铺满每一页文稿。
在这里,学生们看石老师改作业,一个个细节,是关怀,是心血。
在这里,学生们和石老师谈人生,一句句话语,是鼓励,激荡人心;是开导,点亮远方的行程……
有谁会想到,在这里,石老师一呆就是七八个年头,寒来暑往,学生一茬茬地从他的斗室里进出,一批批地从稚嫩走向成熟,走向丰饶。
多年以后,学校的教室新修了,老师们的住房也重建了,很多东西都在时光的消耗中日益褪色,渐行渐远,唯独那间陋室,那间写有“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的木板房,依然时常被人提起,关于那段往事,石老师本人回想后也唏嘘不已,他说那是一段难以忘怀的日子,那里盛载着他的青春、热情和与学生的情谊。
近年来,那些已经长大成材的学生从外地回来,不管事情多紧多忙,都要抽时间去一趟上河溪学校,探访当年指导他们求知的石老师。颇有意思的是,见面时,那些学生自我介绍不说是某某班的学生,而是别具情趣地这样说道:“老师,你还记不记得,我是您当年地下印刷所的学生啊!”
夕阳正红时
不久,石老师就要退休了,即将离开他喜爱的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与很多离退前的老师不同,他没有丝毫的职业倦怠感,相反,他有些不敢正视自己即将离去的现实。
“我不知道退休了该去做什么,虽然也可以帮别人写写对子刻刻碑,甚至打打牌,但终归不是我的乐趣。我的乐趣还是在学生身上。”
这是石老情动于衷的感言,这也是他大半辈子工作的真实写照。工作中的石老,虽然已届花甲之年,却依然勇挑重担,现在他还肩负着高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和多个班的音乐课,除此之外,他还抽出休息时间辅导爱好写作和书法的学生,经月不辍,寒暑不歇,丝毫不减年轻时的干劲和热情。对于他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他辅导的学生发表作品了。今年八月的时候,他指导的学生作文《天国有个美丽的新娘》在一家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这足足让石老高兴了好几天,一个丽日黄昏,他为该学生写了一张红晃晃的大喜报张贴在学校大门口,逢人便说:“要让学生出出风头,也让自己跟着沾沾光。”
、
“这是你的学生伢子呀,厉害,厉害。”有人由衷地夸道。
石老师不好意思地摸摸头,脸上又露出憨憨的笑容,在斜阳的映衬下,红通通的像极了醉陶陶的弥勒佛。
文章评论
秋晨
一生只做了一份工作,把时间精力一切都献给了教育事业!你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em]e179[/em]
秋晨
[em]e179[/em]你的文笔也非常好!
紫蝶
向石老师致敬!向所有躬耕于农村的老师致敬!
Daisy
很抱歉说来的一直没来/因为我朋友这些日子一个人上班走不开
被遗忘在渡口的摆渡人
老弟把石老师写得有板有眼。钦佩!
时光村
@{uin:1104729546,nick:纷飞雨} [em]e181[/em]
时光村
@{uin:36776343,nick:lily女汉子} [em]e181[/em]
时光村
@{uin:1431315990,nick:冰心} [em]e181[/em]
时光村
@{uin:297113136,nick:飞扬} [em]e113[/em][em]e181[/em]
时光村
@{uin:76946836,nick:⌒.⌒} [em]e113[/em][em]e181[/em]
时光村
@{uin:735311261,nick:紫蝶} [em]e113[/em][em]e181[/em]
时光村
@{uin:694834486,nick:用'Smile'无视一切} [em]e113[/em][em]e181[/em]
天涯明月潇湘书生
我想说的是:文笔再好,也不能打动我!因为怎么也不能胜过鲁迅的文笔!但文字中所蕴含的深邃的哲理与闪烁人格道德的光芒,不仅感动了我,也感动了苍生!石老师的为文,为人,让我想起了中国教育报上面的一句话:80年代的中专生——中国教育的最后的大师!我为同龄同战线的石老师鼓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向时光村的道德良知致敬!做事高调,因为要入世服务社会!所以他才好出风头!又因为要出世修行身心,所以他才长期呆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