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文谈艺】 管窥佛法与书法(三) 涅盤与变法
水云收藏
但由于这毕竟是一种境界,所以就形而下比作具象的话,不妨比作艺术家的变法,历史上凡是大的艺术成就者都有变法,可以风格与前同,也可以变得面目全非。如近代的弘一大师便是一个集大成的例子,在他的生活中夏丏尊《弘一法师的出家生活》中:“人家说他在受苦,我却要说他是享乐,他对于一切事物,不为因袭的成见所缚,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如实观照领略,就连莱菔白菜,他也尝到了个中的真滋味。”
叶圣陶先生在《两法师》一文中也介绍了他与印光法师的一次晤面场面:“他头一个跨进去,便屈膝拜伏,动作严谨且安详,我心里肃然,有些人以为他当是僧人中的浪漫派,看这样完全不对。”在谈话中,弘一法师请开示,并诚恳的说“慈悲,慈悲。”这四个字。当时的叶圣陶先生却是“对于‘慈悲,慈悲’感到具有深长的意味。”辞别时“屈膝拜伏,待我们都走出房间时,他伸出两手,郑重而轻捷地把两扇门拉上了,随即脱下那件大袖的僧衣,方正平帖地把它折好包起来。”在回去的路上,李石岑、周予同、叶圣陶十分感动,情不能禁,互诉对于两位法师的感念。事后,叶圣陶先生评价两位高僧说:“弘一法师与印光法师的并肩而生,正好是绝对的对比,一个是水样的秀美、飘逸,而一个是山样的浑朴凝重。”
在这里,我把弘一法师的为人为事提升到了一个非凡的境界,因为要想把佛法与书法之间的联系做一个梳理,就必须要从平时生活中谈起,因为所有的一切都不是虚空的,都是在人的实际生活中产出,弘一法师如果修行不到如此境界,也就不会有他的书法境界,他的书写皆出自经句,他的用笔用墨随遇而安,他的书写字体是悲天悯人,造就了一代高僧,一代大师。
回归内心和间隙的歇下行程最好也要变成书法人的必修课,在艺术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瓶颈难以突破,或在迷茫中不知对否需要印证的时候,都需要歇下你行者的脚步来观照本身。生活是生命,当生命与书法在同一高度的时候,就变成了所有的行为语言都在净化、提炼,创作的具象也就由心而发,具有感染力,被时代留下。有人说当代水墨,我想,这应该也可以变成当代水墨的课题之一。
文章评论
天寒远山净
常见姐姐在空间挥毫,功力日有益进,可以想见那让人艳羡的诗书人生,真好!打个招呼。
万里江山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当我们把心性参照大师的境界来考量时,那让人目炫神迷的思想高峰常常使我欣喜若狂,既尔沉静,安然。 红尘炼心,书法即人生。搜尽奇峰打草稿之后的淡定与从容,赋予万物鲜活的生命活力,不尽欣喜。
白居不易
举重若轻难,举轻若重就是境界。似拙实巧至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