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写好“这一幅”

水云收藏

图片
 


■董念学
 
  这两年,参与了几次书画展的组织工作,有机会和大量书法作品打交道,见识到的除了一幅幅书法作品之外,还有作品背后的一位位作者。从一幅幅书法作品,寄来作品时附言的字里行间,以及打来的电话中,领略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的真谛,看到不一样的人物性格,不失为书画展活动中的一件趣事。

  这中间,有这么两类作者令人记忆犹新:一类是寄送的作品
中,还夹带着一段附言,附言除略有的几句寒暄外,主要是一段个人简介,罗列拥有的头衔、历数参加过的展出、获得过的奖项、发表过作品的期刊杂志名称;一类是在电话里欣欣然自夸、信息中屡屡自我表扬,一旦得知自己的作品没有入选,极端地甚至不惜以评委不辨良莠、评选有黑幕等过激言语相加。当然,这样做,也不失是一种求得他人认可、他人尊重的方式。但是,对自己以往的成绩倘若列举得过于事无巨细,对自己作品的定位倘若缺乏正确的预判,则未免有失矜持与风度。甚至有过这样的附言:满篇长长的个人头衔,作品曾被有关单位收藏的清单,洋洋洒洒三五百字,但观其作品本身,翻来覆去欣赏几遍,实在感觉不到要选中它的理由。

  拥有的成绩,固然可贺,过往的辉煌,固然可喜,可是,评委与艺术家之间打交道,终归靠的还是眼前的“这一幅”作品说话。对参与书画组织活动的评委来说,
纵使“那些幅”作品再精彩,却与我无关,它不是我要审评的,与我相关且需要我作出判断的,仅仅就是“这一幅”。

  道理实在是再浅显不过:除过度矜持与风度之外,尤为重要的是,寄送来的“这一幅”作品本身,远比“简历”标明的“那些幅”更有说服力,更具吸引力。

  所以,念念不忘“那些幅”,而忽略手里的“这一幅”,这样的艺术作品无需他人评判,其结果自己应该预知一二。

  各行各业,全凭实力。
三百六十行之中,或许真的有那么少许行当,凭借以往的名气就能撑得起一个从业者的所有。然而,书法艺术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功夫是要显山露水的,而且功力与才情还要达到完美统一。心无旁骛,不存杂念,写好“这一幅”,才不失为摈弃往日毁誉、钟情艺术品位的更好选择。

  书法作品最看重“这一幅”,愿与诸位方家互勉共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