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经》道经第五章的学习体会

个人日记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一、白话翻译

天地不仁爱,对待万物像草狗一样;圣人不仁爱,对待百姓像草狗一样。

天地之间(包括万物及其运行),像鼓风吹火器(橐)、管乐器(龠)、车(舆)一样,空(虚)是事物的本来组成部分,不能改变(不屈),越是鼓动,反应越剧烈(愈出)。

多次仔细倾听(多闻),努力计算穷尽(数穷),不如守于中。

二、理解、经验和应用

(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仁指兼爱,恻隐之心。刍(chú)狗指草扎的狗,古祭祀时用其替代活狗作为祭品,随扎随用,用新不用旧,祭祀时庄严神圣,祭毕抛弃。

解释一:首先无绝对的仁。以狼、鹿、草三者为例,对狼的仁,就是对鹿的不仁;对鹿的仁,就是对狼和草的不仁。对人类社会来说,士农工商,对士的仁,就是对农工商的不仁,反之亦然。不仁,不对某一类物偏爱,对万物一视同仁,才是真正的仁。这个解释虽然有道理,但是应该不是老子想表达的意思。

解释二:前面已经学习了: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见可欲,使民不乱。若一直带着对某一方面仁的心,往往就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如前面举的例子,对鹿的仁,把狼都杀死,鹿由于没有天敌,身体素质下降,繁衍的又多,吃光了草,最后因为饥饿,生病,死掉很多,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再以人类社会为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争做高考“状元”,造成人人争过考试的独木桥,一方面没有读书天赋的人才被扼杀,另一方面由于工农商缺少人才,也造成社会的停滞。所以圣人才不仁的。

以往经验:过去自己并不喜欢搞研究,因为被概念迷惑,为了学位,学的很辛苦,成效也不大。

将来应用:今后把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遵循自己的本心,不被外在的观念绑架。

(二)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指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龠,古代管乐器——排笛;舆,指车子。

吹火器中的空,笛管和笛孔的空,车子轴承(毂)的间隙,这些空(虚)本身就是物体的组成部分,没有这些空,就不能称为是这种物体了,所以不可改变(不屈)。实和虚都是事物的组成部分,仁和不仁是和谐在一起的,不能只注重仁和实,那将割裂整个平衡。

越鼓动橐,风越大;越吹龠,声越响;越推毂,车越快(动而愈出)。

实例:动而愈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三)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多次仔细倾听,努力计算吹火器吹了多少次,或吹的有多响,或车子跑多快(多闻数穷),不如看火的大小是否满足做饭需要,声音的高低是否满足乐曲需要,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守于中)。圣人不是考虑是否仁,或不仁,而要专注于是否平衡,是否违反原则,是否偏离目标(守于中)。另,刻意追求仁,会带来不仁的结果。

实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他的人生任务,发挥他的天赋,丰富他的体验(中),具体去做的时候,可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不能局限于仁或不仁。

清一道德经学习群,群号254084232

本群理念:平等、尊重、自由。

理念解读:每个人都是不可复制的唯一,新教育群群员更是清一山长近百万人选一,选出来的认同新教育理念,开始自我觉醒的队员。所以大家都不应该妄自菲薄,当然也不应该狂妄自大,大家都是平等的。尊重,包括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即不伤害别人范围内的自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