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六章的学习体会——守静至虚 知常不殆

个人日记

 

原文:致虚,极也;守静,表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一、白话翻译

达到虚的状态,是极高深(极,极点,顶点)的层次;保持静的状态,是相对较浅(表,表面)的层次。

万物一起运作,我得以观察其(万物)复返(复,返,回归)。天下万物众多,但都返归到他的根本,即静。静,也称为回归本来自性(命)。

回归本来自性,就是真常之道(常,自然法则、定律或真理);知道“万物回归其根本”这个常道,就能明晰;不知道这个道,就乱(妄);胡乱作为,就有不好的结果(凶)。

知道常道,就能包容;包容就会公正;公正就拥有领导力;拥有领导力,就能法天行事;法天行事,也就符合自然之道;符合自然之道,才能长久,即使身死,符合道的东西(事业、影响力等)依旧不会消失。

二、理解、经验和应用

(一)致虚,极也;守静,表也。

保持静的状态,是相对较浅的层次,是相对致虚状态来说的,相对普通层次,静也是较高的层次。如认为一米的物体短,是相对于更长的物体;若相对10毫米的物体,一米的物体就是长了。

引申一:禅与静。《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本章中的静,指“天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也是离了表面的相(天物芸芸),而归根。守静,指离相归根,但对某一件事情,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离相,就会有不同的根,甚至会相互矛盾;致虚,就是能把这些都包容。

引申二:见山不是山与见山还是山。禅宗三层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第一层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没有经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人云亦云,只看到表相。第二层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就是有自己思考,觉察,不仅仅看见表相,还能看到产生表相的根源,即离相归根,也就是“守静”。第三层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最终明了产生“山水”各种根源,各种根源又完美的体现在“山水”中,即致虚。

例子一:偷窃者是好人吗?一个人偷窃10元钱,给自己的母亲买食物吃。若好人指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在物质的层次上,对于被偷者,偷窃者不是好人,因为让人损失10元钱;对于偷窃者母亲来说,偷窃者是好人,因为获得食物。在精神的层次上,作为母亲知道自己孩子要靠偷窃给自己买食物,一定会伤心,所以偷窃者又不是好人。从社会的层次上,若一个社会需要人偷窃才能拥有食物,至少不是一个有道的社会,偷窃者无所谓好人、坏人(另,社会层次也有很多角度,这里只是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在轮回的层次上,若根据佛教理论,被偷者曾经偷过“偷窃者”10元钱(或类似的事情),则偷窃者无所谓好人、坏人,都是因果。个人理解,守静的状态,就是抓住某一角度,某一层次,判断偷窃人是好人或者坏人,类似于一元思维。致虚的状态,就是念念分明,知道判断偷窃人是好人,或者不是好人,或者即是好人又不是好人的根据所在,类似于三元思维。

例子二:角色与身份。一个人可以有很多角色,但只会有一个人身份。以A先生为例,相对父母,A的角色是儿子;相对子女,A的角色是父亲;相对于妻子,A的角色是丈夫;相对朋友,A的角色是朋友;相对于领导,A的角色是下属;相对于下属,A的角色是领导;相对于其他的职业,A的角色是其职业……,但A先生就是A先生。明晰某种角色,就是守静;明晰身份,就是致虚。

(二)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殆,本义:胎死腹中,引申为危险。没,本义:沉没水中,也可做终,尽讲。没身不殆有两种解释:一是终身不危险。这个解释也有道理,按道而行,终身不会陷入危险之中。二是身体死亡,(符合道的东西)不会死亡,即死而不亡者,寿也。正如老子身体已经消失,但《道德经》依旧发挥巨大影响力,帮助很多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根据上下文,个人更认同第二种解释,为了解释久的意思。

 

 

清一道德经学习群,群号254084232

本群理念:平等、尊重、自由。

理念解读:每个人都是不可复制的唯一,新教育群群员更是清一山长近百万人选一,选出来的认同新教育理念,开始自我觉醒的队员。所以大家都不应该妄自菲薄,当然也不应该狂妄自大,大家都是平等的。尊重,包括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即不伤害他人范围内的自由。

 

幸福蒲公英(总群),群号89015542

群名寓意:像蒲公英一样,随缘把幸福传满人间。

建群目的:建立一个互联互通互帮互组的平台,通过自我觉醒、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实现财富自由、身体健康、内心安宁、家庭和谐、幸福绵长。

鼓励群员:承担责任,争做经营者;觉察生活,传播正能量;感恩生活,分享亲身体会;参与讨论,发表真实想法;赞美他人,培养包容心胸。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