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上学路
经典收藏
清明节前,回沈阳给父亲扫墓。利用闲暇时间,重新走回五十年前的上学路。
我家原来居住在和平区的南市场附近。距离我的学校不是太远,上学.放学有南北两条路可以任意通行。恰好都要从和平北大街穿过。那时。和平大街给我的印象是特别的宽阔,马路中间的隔离带上栽种着稀有珍贵的银杏树。
如今,当我又走在这熟悉而又陌生的街道时,时间仿佛又回到了五十年前......。想起了在南道结伴而行的“小伙伴”有:苏敏.陈淑贤......。马路湾的新华书店,是那时标志性的建筑,也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由于囊中羞涩,看着琳琅满目的各种书籍,只能望书兴叹。偶尔也会花上几分钱,买一张折叠起来的小歌篇,上面印着好几首歌呢!
但是,我上.下学大多还是走北道的次数要多一些,因为结伴同行的同学要多一些。路过电影放映发行公司的门前,还可以看到最新公演的电影海报。路过和平区武装部时,也曾经佯装进去打探一下什么时候招女兵的事宜。高丽华,周阳.阎熹煜:你们不会忘记我吧!哈哈....
到了这里,往南一拐,就到学校了。当年医科大学的北门,是畅行无阻的。大学的校园里,整洁.干净,林荫小道两侧有桃花.丁香花......教学楼错落有致,爬山虎有序地依托在墙体的外侧。秋天,礼堂门前的花池里盛开着火红的“美人蕉”。这里在“文革”期间有过硝烟弥漫的打.砸.抢.造反派曾经械斗的“战场”,无辜的天之骄子的亡灵。当年我们的“造反总部”就在位于西侧的解剖楼里盘踞着。经常和用于教学待用解剖的尸体.四肢“共舞”。记得。刚刚入学不久,我和毛玉文放学后,来这里采集爬山虎的叶子,据说能治疗什么“病”来着。我还“伙同”张素媛一道各自夹着一本书,爬上不太高的桃树丫上面,装模作样的看书。
本来还想重点的看看二十三中学的旧模样 ,每当经过这里,最想看的就是校园内的“植物园”,诱人的西红柿.紫色的茄子,紫色的花,我猜想那一定是为了上植物课做实验用的吧。可是非常遗憾的是人非“物”也非了。
这是我的中学母校校址,(离开了若干年以后拍摄的)昔日的辉煌,朗朗的读书声,上课.下课的铃声,同学们在操场上嬉戏打闹声,同在一个校园里的南京六校小学部的学生.......。我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的中学生涯。也是我们生不逢时,赶上了那个动荡的年代,还没有完成一年级的学业,就永远的告别了学生时代。
我们在这里加入“红卫兵”造反派,破“四旧”批斗老师.校长.“资产阶级教育路线”,从这里随波逐流地到祖国各地“大串连”,在这里参加“军训”“复课闹革命”......。也是在这里冠冕堂皇的成为了没有知识的“知识”青年,“光荣”“豪迈”的奔向了“广阔天地”去实现我们的“大有作为”了。
时间都去哪了?学校去哪了?这是我们原来的学校——旧貌换新颜了?一跃成为“重点”名校了!当年赫赫有名的二十中学,是多少小升初的学生可望不可即的呀。
原来的和平大街小学,三十九中学,岿然不动,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幸好有这两个地标示的参照物,才让我很顺利找到重走的上学路。
我家原来居住在和平区的南市场附近。距离我的学校不是太远,上学.放学有南北两条路可以任意通行。恰好都要从和平北大街穿过。那时。和平大街给我的印象是特别的宽阔,马路中间的隔离带上栽种着稀有珍贵的银杏树。
如今,当我又走在这熟悉而又陌生的街道时,时间仿佛又回到了五十年前......。想起了在南道结伴而行的“小伙伴”有:苏敏.陈淑贤......。马路湾的新华书店,是那时标志性的建筑,也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由于囊中羞涩,看着琳琅满目的各种书籍,只能望书兴叹。偶尔也会花上几分钱,买一张折叠起来的小歌篇,上面印着好几首歌呢!
但是,我上.下学大多还是走北道的次数要多一些,因为结伴同行的同学要多一些。路过电影放映发行公司的门前,还可以看到最新公演的电影海报。路过和平区武装部时,也曾经佯装进去打探一下什么时候招女兵的事宜。高丽华,周阳.阎熹煜:你们不会忘记我吧!哈哈....
到了这里,往南一拐,就到学校了。当年医科大学的北门,是畅行无阻的。大学的校园里,整洁.干净,林荫小道两侧有桃花.丁香花......教学楼错落有致,爬山虎有序地依托在墙体的外侧。秋天,礼堂门前的花池里盛开着火红的“美人蕉”。这里在“文革”期间有过硝烟弥漫的打.砸.抢.造反派曾经械斗的“战场”,无辜的天之骄子的亡灵。当年我们的“造反总部”就在位于西侧的解剖楼里盘踞着。经常和用于教学待用解剖的尸体.四肢“共舞”。记得。刚刚入学不久,我和毛玉文放学后,来这里采集爬山虎的叶子,据说能治疗什么“病”来着。我还“伙同”张素媛一道各自夹着一本书,爬上不太高的桃树丫上面,装模作样的看书。
本来还想重点的看看二十三中学的旧模样 ,每当经过这里,最想看的就是校园内的“植物园”,诱人的西红柿.紫色的茄子,紫色的花,我猜想那一定是为了上植物课做实验用的吧。可是非常遗憾的是人非“物”也非了。
这是我的中学母校校址,(离开了若干年以后拍摄的)昔日的辉煌,朗朗的读书声,上课.下课的铃声,同学们在操场上嬉戏打闹声,同在一个校园里的南京六校小学部的学生.......。我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的中学生涯。也是我们生不逢时,赶上了那个动荡的年代,还没有完成一年级的学业,就永远的告别了学生时代。
我们在这里加入“红卫兵”造反派,破“四旧”批斗老师.校长.“资产阶级教育路线”,从这里随波逐流地到祖国各地“大串连”,在这里参加“军训”“复课闹革命”......。也是在这里冠冕堂皇的成为了没有知识的“知识”青年,“光荣”“豪迈”的奔向了“广阔天地”去实现我们的“大有作为”了。
时间都去哪了?学校去哪了?这是我们原来的学校——旧貌换新颜了?一跃成为“重点”名校了!当年赫赫有名的二十中学,是多少小升初的学生可望不可即的呀。
原来的和平大街小学,三十九中学,岿然不动,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幸好有这两个地标示的参照物,才让我很顺利找到重走的上学路。
文章评论
高丽华
看你的文章,回忆上学的年代,愰如回到了那个年代,可是如今我们己老了,愿同学的友谊长存。愿我们的同学永远健康!
悠悠钢铁
跟着作者从小学走到工作岗位,一步一个脚印!真实,坚实!
茉莉花
我2012年球天也这么走过一次,寻找我们的学校和过去。
网事随缘
[em]e1000058[/em]
牡丹之福
美好的学生时代,让我们永远怀念,对知识的渴求,学习的愿望,我们遗憾在那个时代。记忆美好吧!她会让我们心安,爱生活,享乐晚年。
忆江南
岁月悠悠五十年,每当追忆逝去的年华很是激动,同学之间情深似海终生难忘,五十年后的今天还能时常相聚,确实是前世缘分,愿来生我们还做同窗!
文邃
我们这年纪的人特别好怀旧……
东北黑土地
图文并茂 只是字小 其它都好 赞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