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12.8,克拉玛依冬天里的一把火

个人日记

     今天,是1994年12月8日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事故20周年祭日。
    20年来,每年的这个日子,我们总会念起这件事,追忆那些熟悉的孩子,关注那些受害者家庭,回忆在那最悲痛的几天里我们参与遇难者遗体的善后处理,悲痛感同身受。
    在今天这个祭日,我将从网上(百度、维基、博客)收集到的部分资料整理于下,分析讨论火灾现场生死逃亡的那短短的几十秒钟,以及从部分亡者身体看到的伤情。
 
     一、火灾的发生
    这场造成了
323人死亡,132人受伤的火灾,发生在克拉玛依市中心的中苏友谊馆,那是一座翻修不久,全市最豪华的影剧院。
 
    中苏友谊馆是1958年始建的苏式建筑,后经整修,于1991年重新投入使用。馆内一共有810座位,主要有前厅、左右回廊、观众厅、舞台构成,观众厅与左右回廊和前厅分别通过两扇双扇木质隔音门相通,回廊与前厅则通过双向侧推拉折叠门连通。北侧回廊设有两个厕所,舞台北侧是后台,内有拉幕机和配电盘,后台与外界通过6号门相连,6号门较宽,为角铁框架木质门,主要供道具出入。

12月8日,克拉玛依市教委和新疆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在克拉玛依市友谊馆举办迎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团专场文艺演出活动。全市7所中学、8所小学的学生、教师及有关领导796人参加。在演出过程中,1820分左右,舞台纱幕被光柱灯烤燃,火势迅速蔓延至剧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由于友谊馆内很多安全门紧锁,从而酿成惨案。

  

友谊馆与外界相连的一共10道门,除靠近舞台的6910号门,起火时无法利用外,南北两侧回廊各有两道门,结构均为双扇木门内加装金属侧推拉折叠门;前厅有三道门,均为玻璃门外加装铝合金卷帘门。观众即通过前厅的三道门中的3号门入场。

 

克拉玛依大火逃生平面示意图。
甲、乙为用于分割前厅与回廊而加装的横开式钢制栅栏门,仅甲门开启。
1
23号门加装了电动卷帘门;4578门外侧加装了铁栅栏防盗门。
图中带锁图标的门当时均锁死。外侧门仅3号卷帘门正常打开,但火灾后不久,短路停电,该卷帘门下落6号门虽然上锁但被气流冲开
图中AF门为内厅木门,CD锁闭。
图中墙壁上的红色区域为窗子的位置,友谊馆的窗子也全部加装了金属防盗网。
图中X所示为遇难者的大致分布。

 

    1805分演出开始。约18时十几分,在表演第二个节目即克市第二小学的节目时,舞台后端的幕布因附近灯光过热而被烤燃。根据多位幸存者描述,第一个节目结束时已经有人闻到焦味,但没在意,第二个节目刚开始,舞台上就开始掉下来着火或没有着火的布条,有人以为是演出用的道具,然后有一大团着火的幕布掉下来,有人上去把舞台前端的幕布拉上。不久,火引燃了后幕的装饰用呼拉圈,热气使幕布膨胀如气球,继而向观众席掀起,巨大的热浪瞬间充满整个剧场。之后电线短路,灯光熄灭,人们在惊恐混乱中争相逃生,发生拥堵踩踏,来不及逃亡的人被烧伤、窒息致死。

  
   


 


    我们看到过克拉玛依公布的火灾调查报告,由几个关键点:
    灯距离幕布太近,曾在此前被消防检查要求整改但未落实。
    安全通道被封闭。
    剧场前部地板和第一排座椅严重烧焦。
    
    从一般物理化学常识分析,悬挂的后台幕布是易燃物,与空气接触良好,在烤燃后火势迅速蔓延,位置较高难以扑救,并迅速烧坏电线绝缘层引起短路使照明熄灭。燃烧使得空气温度迅速升高并急剧膨胀,掀起的数百度热浪扑向观众席,瞬间使人烧伤。幕布和座椅罩套以及海绵燃烧产生大量毒气,大量消耗氧气,使剧场里氧分压迅速下降。
    剧场两个纵向通道,由于后排的垫高,成为两道沟槽,逃生者跳下容易引发堆积踩踏。
    在人们争相夺门而逃时,不可能有人逆着人群进入救人。
    在数百度炙烤面前,不可能组织控制混乱局面。
    就这么短短几十秒决定生死。
 

  
 

二、火灾后我们的经历
    火灾发生当晚六点半下班回家,在楼门口见本校的几个老师在议论友谊馆发生火灾,而他们的孩子去参加了活动尚未归来,大家在焦急中四处打探。住在二单元的李ym老师给婆婆打电话说发生火灾的事,刚说两句就泣不成声,我来替她说,同样被一股巨大的悲伤噎住喉咙,感同身受。在同一栋楼里,有四个就读于八小的孩子未归,他们是住在一单元的邱波、住在二单元的朱博、张蕾和住在三单元我家对门的孟娜。 这些孩子跟我家孩子差不多大,平时经常在一起玩。几个孩子都很聪明,学习很好,多才多艺,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朱博模仿费翔唱那首冬天里的一把火惟妙惟肖,张蕾是学校的小记者,邱波特别喜爱变形金刚,文静的孟娜经常来串门。
    卫校的老师们自发聚集在这四个家庭,帮他们打听消息,给他们安抚。家长们则发动亲友,跑医院,跑公安,跑殡葬管理所,到处寻找。这时的医院已经处于封闭的紧急状态下。直到第二天,在殡仪馆的悼念大厅,人们看到了从医院送来的一排排遗体,由于烧伤,许多已经面目全非,难以辨认。
    这是经历的最痛苦昏暗的一个夜晚。 

    第二天一早,在学校晨检时,我向自己担任班主任的96医士班同学讲述昨晚的惨剧,泪如雨下,话不成句,我多么熟悉的几个孩子一下没了,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课间操学生大会,学生科长许强同样悲痛的无法诉说。全校、全市都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中。
    这一天,96医士班全体学生集体去了职工总院为受伤者献血,并时刻准备听从召唤为救治贡献一份力量。

这一天开始, 解剖教研组和实验中心的老师们连续两天为二十多个遇难者进行了遗体整理和化妆。
       
    遗体处理从9日下午下班后开始,先是我们单位的几个小孩。
    他们的冬衣已经残缺,烧伤的皮肤大片的水泡,皮肤肿胀,剥脱的表皮呈暗褐色沾着烟尘。在解剖室教室的准备间,我和郝老师、俞老师一个一个为遗体清洗净身,除去残衣,清洗皮肤,整理肢体,穿上新衣;再由李老师、张老师等人为他们化妆。
    这个晚上,不断有各学校的人送来遗体,八小的,一中的,六中的,有老师,有学生,我们就不断地处理,处理,直到后半夜三点多。
    半夜,孟娜的父母给我们每人敬一杯白酒,空腹下去,火辣辣的像心在燃烧。
    我们看到张蕾的遗体没有烧伤,她是被压在人堆下窒息遇难的。
    八小的一个女教师,是玛纳斯人,当年才师范毕业分来,年轻美丽的她除胸部有一条6厘米宽的带状皮肤完好外,全身都不同程度烧伤,我们判断她最后是府身在了座椅的扶手上。
    那个一中的校长是叫倪正性,身材强壮,整个面部脱了一层皮,我们在他那面部的真皮上涂了厚厚的粉底遮盖。烧伤的皮肤,化妆是难题。
    脱下来的表皮集了一堆。    
    烧伤分度,一度烧伤是局部红痛,浅二度烧伤是表皮和真皮间起水泡,深二度则皮肤发白不起水泡,三度烧伤深及皮下组织。烧伤深浅取决于温度、时间和介质。在那个火灾高温现场,羽绒服会瞬间化为乌有,除了皮肤烧伤,吸入灼热空气还会导致呼吸道烧伤,有毒烟雾还能引起中毒,所以能逃出存活的是幸事。

   10日上午我们继续处理。下午,教育局有领导来找我们,希望能去殡仪馆帮助处理自治区评估验收团的遇难专家。尽管大家很累,还是立刻答应。
    我们一伙人被接到殡仪馆,停尸房的景象令人震撼。
    只见偌大的停尸间,一字排开的十多个台子上摆满了人。他们僵硬的躯体呈各种姿势,冷冰冰地躺在那里。我们分成小组,给他们除旧衣,清身体,正姿势,换上一色的西装,修饰受损的容颜。
    这些人是我们的同行,为了教育事业献身。
    
    在遗体处理过程中见到几个人的手表(指针式电子表)都停在差不多的时间,那是高温损坏了表里的零件,表和主人的心脏同时停止,他们的生命定格在了那个时刻。当时很想留下这些表做文物纪念那个时刻和那个人,考虑再三还是给他们戴到天堂。但当时曾抄下他们手表的时刻,后来这个纸条交给了好像是什么青年报的一个男性青年记者。也许成为确定火灾时间的一个证据。
    在一个自治区评估专家紧握的左手中,还紧握着一张纸的残边,掰开手指取出,仍可辩出节目单的字样。多么想拍成一张照片,成为那个事件那群人的典型记忆,考虑再三,也没拍照。
    这遗憾的事,记在这里。
    火灾警钟则长鸣于心。在此后,凡进入大型公共建筑,必注意通道设置;凡在建筑内闻到塑胶异味,必寻源判断避之唯恐不及;凡拥挤不堪处所必先抽身远离。
     
    经过后来长期的康复治疗,那些身心受了严重创伤的幸存者慢慢长大。卫校曾开办一个医院财务专业班,其中就有几个这样的孩子,他们面容和手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毁损,但他们很坚强,学习用功。
    八小一个叫王雪原的老师,八十年代有几次在石油夏令营里合作过,她担任辅导员,有着百灵鸟般的美妙歌声,活泼热情。在这次火灾中严重受伤,令人痛惜。

    失去孩子的家庭经历了漫长的无以弥补的痛苦,家人的生活陷入混乱。许多人已经不适合再生育,二十年后的今天,这些失独老人仍在坚强地承受火灾的伤害。
    一些在经历痛苦后再生育的家庭,更是给孩子双份的爱和呵护,这些孩子现在大约18岁了。
    时间,带来痛苦,带走痛苦。
    经过了一代人的时间,那些在火灾中故去的人,有家人亲友的牵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定会有好的来世。
      
    当年还曾有一个12月9日在友谊馆举行学生成人仪式的计划。
    后来我问许强,如果不是12.8发生火灾,而是你12.9带着我的学生去参加成人仪式时发生火灾,那是怎样的后果? 
    不堪想象! 

    我在一张八开纸上向市政府写了关于将友谊馆建为火灾遗址博物馆的建议,提出其纪念意义,警示教育意义等,学校凡知道这事的同事当时都踊跃签名,由校工会李主席向上呈递。后来克拉玛依市拆除了友谊馆主体,保留了门厅,那高高的建筑耸立在广场上,成为对那个不幸事件的永久纪念碑。
 
 
          
 
    网上流传的一些关于火灾发生时现场中各色人等的表现情节,绘声绘色,似是而非,极具煽情动容功效,且待时日看解密,用逻辑头脑去评判真相。大火临头,大祸临头,逃出一个是一个呀,且活且珍惜。

   谨以此文纪念火灾遇难者,祝他们的亲人身体健康。
   愿世人远离火灾。 


    后记:
    火灾后,听到对门失去孩子的孟娜的母亲在悲痛地哭喊:“他们怎么那么聪明呀,他们怎么知道把孩子转走呀!”
    她指的是我们在当年9月将孩子从八小转到了十一小,而八小是市教育局直管学校,是这次火灾中遇难人数最多的。
    1994年秋季开学不久,孩子回来说,班主任在班里说了,要求跨区的学生按规定转出去或缴纳跨区费,我家孩子在其中。当时考虑八小与卫校一墙之隔,我单位有几个孩子在八小,没在意。过几天孩子回来说班主任又为这事点了她的名,感到委屈。于是第二天我到八小办理孩子转学手续。王雪原当时还说我家孩子学习挺好的,别转了。我说既然有这规定,我们就不破这规矩,孩子在哪里读书都可以。
    带着孩子到十一小办理入学,十一小接待的那位老师冷冷地说:”不是都觉得八小好吗?转过来干什么!“
    我说原来住卫校,孩子上八小,现在住园丁新村,所以转来十一小。
    那老师拿出一份考试卷要我孩子做,做后说成绩不好,试读一学期,不行的话要留级。
    我说孩子学习很自觉,成绩错不了。
    十一小是教育学院的附属小学,教育学院与教育局是平级单位。那场大火前,准备节目参加汇报演出的通知转到教育学院,学院领导觉得时间紧,决定不参加,躲过一劫。事后没人可以批评十一小,十一小反倒可以庆幸。
   我们那栋楼里的四个遇难的孩子,不知是否同样收到过转学的通知。或许他们缴纳了跨区费留在了八小。
   后来我的孩子在十一小不断进步,当了班长,当了少先大队长,老师同学都很喜欢她。
   有时我想,这是不是听天由命,感谢上苍眷顾。
 

 

附录资料:

克拉玛依“12.8”特大火灾事故323名因公牺牲者完整名单(2007-05-20 17:10:25)

   作者:陈耀文
 
    2004年4月5日,天下华人的清明节。
 
     雨纷纷,欲断魂。泪纷纷,生者忍。

    自从我在自己的博客发出关于1994年12月8日克拉玛依特大火灾的相关文字和图片以后,得到了大家真心地关注,一些遇难者的家属通过各种方式与我联系,为我提供了更多的资料。这些年来,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来说,事故中丧生的那323条生命究竟都是谁,他们是谁的儿女,是谁的父母,是谁的亲人,亲自赴克拉玛依采访的我,也是只知道几个孩子几个老师的姓名以及他们亲人的姓名。在网上,有过纪念堂,有过鲜花和烛光,但是,没有准确的呼唤,他们能听到吗?没有姓名的“信件”,他们能收到吗?

    这是他们离开世界之后的第十二个清明节了……

    我们都有过灵前跪拜的经历,我们都有过默念亲人名字的时辰。

    犹豫再三,我还是决定,在今天,在2007年的清明节即将过去的时候,我负责任地把我收集到的1994年的正式公告的全文公开在这里,公告里有323名死难者的名单。在15所学校的名单里面,谁是老师,谁是学生,我还没来得及分辨。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感谢我的好友“燕子”,是她帮助我把那张冰冷的复印纸上的字迹转换成了电子版。

 

向"12·8"特大恶性安全责任事故中因公牺牲的

同学和同志表示最沉痛的哀悼!

   中共克拉玛依市委员会  中共新疆石油管理局委员会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   新 疆 石 油 管 理 局

讣                        告

    市局党委、市人民政府、石油管理局向全市人民沉痛宣告:1994年12月8日,在克拉玛依友谊馆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委"两基"评估验收团汇报演出时,发生特大恶性安全责任事故,克拉玛依市区7所中学、8所小学的284名学生、17名教师,22名有关方面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共323人不幸因公牺牲。

    这起特大恶性安全责任事故因公牺牲的中、小学生、老师和工作人员,是因工作需要到友谊宾馆参加演出和活动的,他们中间的大多数是中、小学生,是各族石油创业者的后代,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好孩子,是各校品行兼优、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希望。因公牺牲的教师、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是热爱和关心教育事业,热情关心少年儿童成长的教育战线上的骨干、优秀教师和好家长、好同志。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火情发生后,奋不顾身、积极救助别人,把生的希望献给同学、同志,把死亡留给自己,极其英勇、极其悲壮,表现出高尚的集体英雄主义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们。

    他们的不幸因公牺牲,是市局教育事业的巨大损失,使新疆石油工业失去了一批优秀的接班人,市局各族人民蒙受了极大悲痛。市局党委、市人民政府、石油管理局代表全市22万各族人民,12万各族石油职工及其亲属,向因公牺牲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向因公牺牲者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

    323名中、小学生、教师和工作人员不幸因公牺牲,是严重官僚主义、严重形式主义和对人民极端不负责任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酿成的惨祸。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负责人将依照法律受到严厉制裁,依照党纪、政纪受到严厉处分。给因公牺牲者和伤残者家庭带来的困难和问题一定能得到妥善处置,并负责到底。对这次发生的惨祸,一定做出公正、明确的交待。市局党委、市人民政府、石油管理局相信,各族职工、各族人民、因公牺牲者亲属,一定能化悲痛为力量,相信党,共同维护大局,做好各项工作,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以告慰因公牺牲者的在天之灵。

    "12·8"特大恶性安全责任事故中同学们、同志们的血不会白流,我们将永远记取严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带来的惨痛教训。

    "12·8"特大恶性安全责任事故中同学们、同志们永垂不朽,他们将永远活在油城各族人民的心中。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因 公 牺 牲 者 名 单

一     中

倪正性(男)汉  赵 蕾(女)俄罗斯 苏 菁(女)汉

朱晓文(女)汉  李 萌(女)汉   王小婷(女)汉

龚 雯(女)汉  张 媛(女)汉   张 蕾(女)汉

王 晶(女)汉  张晓婧(女)汉   卫 威(男)汉

王 琦(女)汉  刘怡琼(女)汉   罗 鹏(男)汉

崔 磊(男)回  于 航(男)汉   李跃骥(男)汉

李 敏(男)汉  郭 冰(男)汉   刘江峰(男)汉

崔 波(男)汉  周 磊(男)汉   罗晓丹(男)俄罗斯

罗晶晶(男)回  李蓬勃(男)汉   朱明强(男)汉

糜 鑫(男)回  石 磊(男)汉   解丽娟(女)汉

朱 颖(女)汉  王 涛(男)汉   吴 彬(男)汉

二       中

阿米娜·达吾提(女)维  阿里木江·阿不都哈克(男)哈

阿地里江阿(男)维       皮尔东·库尔班(男)维

满苏尔江·阿不来提(男)维

三      中

刘 敏(男)汉  刘 钰(男)汉  袁 媛(女)汉

刘 耘(女)汉  何 勤(女)汉  马晓晶(女)汉

孟 凡(男)汉  李 萍(女)汉  刘玉霞(女)汉

四      中

周 萍(女)汉  潘 艳(女)汉  王峥嵘(女)汉

刘 芸(女)汉  潘进军(男)汉  聂俊荣(女)汉

谢玉凤(女)壮  刘伟伟(男)汉  张 臣(男)汉

刘琳丽(女)汉  尚春花(女)汉  董万荣(女)汉

易爱华(女)汉  朱万疆(男)汉  朱 叶(女)汉

秦玉君(女)汉  胡小山(男)汉

六      中

李 根(男)汉  方 华(男)汉  白剑强(男)满

李 兵(男)汉  王 涛(男)汉

七      中

周 健(男)汉  王 东(男)回  李小彪(男)汉

刘 童(男)汉

八      中

艾克拜尔·买买提江(男)维  艾斯卡提·阿扎提(男)哈

艾克白尔·马合木提(男)维  努尔买买提·吐尔逊(男)维

乃衣木江·木合塔尔(男)维  帕尔哈提·阿不来提(男)维

一      小

陈桂兰(女)汉  孙作为(男)汉  托里盖(男)哈

郑亚伟 (男) 汉  罗 鹏(男)汉  闫综岸(男)汉

疼 疼(男)汉  王 翔(男)汉  胡燕燕(女)汉

郑小颖(女)汉  闫 莉(女)汉  张冰雪(女)汉

蔡 静(女)汉  韩 娜(女)回  田 娜(女)汉

董 竞(女)汉  黄 斌(女)汉  于 洁(女)汉

二      小

罗 勇(男)苗  纪 元(男)回  张晓丽(女)汉

三      小 

冯丽敏(女)汉  孙桂梅(女)汉   杨 璐(女)回

严 成(男)汉  刘 静 (女)汉   周 洋(男)汉

张 维(女)汉  张 宁(男)汉   赵强强(男)汉

谢 玮(男)汉  何 欢(女)汉   张 磊(男)汉

方 焜(男)汉   陈 鹏(男)汉   切力扎提(男)哈

袁 玎(女)汉       帕哈尔丁·阿不拉(男)维

周 彬(男)汉  王 睿(女)汉   赵 玮(女)汉

穆丽丹·格依木(女)维        彭 鹏(女)汉

颜世伟(男)汉  周丽娟(女)汉   胡 博(男)汉

申 毅(男)汉  谭 菲(女)汉  佟晨洁(女)锡伯

刘 凯(男)汉  毛中原(男)汉   郑登峰(男)汉

胡西米盖尔(女)维           马尔哈尔巴(女)维

李 莉(女)回  胡晓东(男)回   熊 蕾(女)满

张 乐(男)汉  龚 明(男)汉   杨 帆(男)汉

李 婕(女)汉  付 亮(男)汉  叶尔扎提(男)哈

四      小

哈力切木·依不拉普(女)维        古丽米娜(女)维

阿迪拉·斯提瓦尔地(女)维     帕提曼·肖开提(女)维

皮洛热(女)维 木合塔尔江(男)维    艾斯卡尔(男)维

阿不力克木·阿不来提(男)维   艾尔肯江·吾买尔(男)维

沙根别克(男)哈 吐尔逊江(男)雄  古丽巴哈热木(女)维

玛拉提(男)哈 阿不都热西提(男)维   米合来依(女)维

阿里旦(女)维

五      小

高茹惠(女)汉  王 利(男)汉  侯 培(男)汉

汪 旭(男)汉  张 晗(女)汉  孙妍婕(女)汉

张媛媛(女)汉  尹思敏(女)汉  陈 楠(女)汉

田 甜(女)苗  马 婷(女)回  张 静(女)汉

何翔飞(女)汉  陈丽娟(女)汉  冯 艳(女)汉

齐 甜(女)汉    韩建国(男)汉

六      小

王素岩(女)回  彭月芳(女)汉  李月霞(女)回

唐文婕(女)汉  关 莉(女)汉  邱文娟(女)汉

张 娟(女)汉  房 静(女)汉  崔 俊(女)汉

刘敏娜(女)汉  范国强(男)汉  胡小月(女)汉

张颖鑫(男)汉  马菁菁(女)汉  郭 峰(男)汉

李 伟(男)汉  马 跃(男)回  贾 宁(女)汉

陈 伟(男)汉  马 英(女)回  陈浩敏(男)汉

李 洁(女)汉  史 玲(女)汉  王 上(女)汉

毛秉贤(男)汉  王 成(男)汉  邵淑霞(女)汉

七      小

吴海燕(女)汉  朱春霞(女)汉  纪晨晨(女)汉

刘 洁(女)汉  张洁凤(女)汉  曹 璐(女)汉

李 洁(女)汉  阿丽玛(女)蒙古   秦 喆(女)汉

李 佳(女)汉  杨文杰(男)汉  哈依努尔(男)哈

李 龙(男)汉  刘 飞(男)汉  胡 强(男)汉

路灵彬(男)汉  张 磊(男)汉  卡力哈尔(男)哈

八      小

张 莉(女)汉  张惠玲(女)汉  张 艳(女)汉

周 王真(女)汉 孟翠芬(女)汉  黄 静(女)汉

古丽曼(女)哈  马 婷(女)回  许 洁(女)汉

翟箐箐(女)汉  马尔旦(男)维  薛东亮(男)汉

张 阳(男)汉           德都勒·孟娜(女)达斡尔

张 蕾(女)汉  刘 亦(女)汉  杨雪婷(女)汉

陈 琳(女)汉  白 雪(女)汉  吴晨曦(女)汉

白 洁(女)汉  邱 波(男)汉  巨 嘉(男)汉

陈 鹏(男)汉  兰莹莹(女)回  朱 静(女)汉

刘 挺(男)汉  鲁 军(男)蒙古  田洪波(男)汉

石 磊(男)汉   房 翔(男)汉  高雪淙(男)汉

王 悦(女)蒙古  汪雪峰(女)汉  贾 洁(女)汉

李 慧(女)汉  李 炫(男)汉   古丽皮拉(女)哈

刘 玥(女)汉      田 斌(男)汉   朱 博(男)汉

方 明(男)回  周 仪(男)汉 合玛提·波拉提(女)哈

刘 洁(女)汉  阿克巴尔江(男)维  锁 平(男)回

程 成(女)汉  李 翔(男)汉  徐冬玥(女)汉

刘聪鹤(女)汉  郑筱雪(女)汉  李 翠(女)汉

周 婧(女)汉  陈小庚(男)汉  青 欢(女)汉

兰 希(女)汉  刘 璐(女)汉  马 鑫(女)汉

石 蕾(女)   邹 倩(女)汉  孙文静(女)汉

孔立俊(男)锡伯 刘 莹(女)汉  张 杰(男)汉

王 茹(男)汉  陈 瑞(女)汉  毕艺娜(女)汉

高晓寅(女)汉  张 川(男)汉  马 玎(男)回

曹 婧(女)汉  陈 玲(女)回  艾孜买提(男)维

赵 兵(男)汉  李 睿(女)汉  宋 涛(男)汉

李 业(男)汉  陈 钰(女)汉  王云川(男)汉

徐 超(男)汉  许 妙(女)汉

   

党校电大 刘志军(男)汉

局运输公司 李月菊(女)汉

局生活总公司 朱 华(女)汉

克区民政局 阿提坎木·吐尔洪(女)维

 

自治区教委

李岳汉(男)汉  阿克木江(男)维  买 迪(男)哈

乃比江(男)维  王新康(男)汉  张建新(男)汉

夏尔班(女)哈  乔长荃(男)汉  艾尔肯(男)维

赵连玉(男)汉  李劲松(女)汉  梁君怡(女)汉

冯 江(男)汉  阿里木(男)维  哈自艳(女)哈

艾尼热西提(男)维  吴文斌(男)回

 


文章评论

难忘

血的教训。痛心的回忆。至今想起,仍然是心脏的疼痛。文章真实的还原了现场,是花了精力的,谢谢你,

斐浩

非常感谢振义的用心用情,又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我也是那一段难忘岁月的见证人,想起来心里都发抖,真的是感同身受,不堪回首。为此事件,我连续跟踪了事态发展近两年时间,完成了我的心理咨询研究生论文《克拉玛依死难者心态录》,我的导师给这篇论文评了94分,说是他带研究生以来给的最高的分数。后来他认为此篇论文仅仅作为论文有点可惜,因此自作主张发表在了西南商报,并给我寄了一份发表的报纸,非常可惜,当我的家从新疆克拉玛依迁到广东汕头以后,这份报纸现在不知放在了何处。那个事件也深深地影响到我的人生态度。很幸运,我的女儿逃过了那一劫,我觉得,活着就是好!就是最大的幸福!其他都不重要了。因此,这么多年来,我没有像其他的母亲一样严格要求女儿努力学习,我只要她健康快乐地活着就好,而且她确实也是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了,就在参加高考的日子里,她还每天踢毽子玩耍1~2个小时,自己复习、自选专业、自选学校,几乎没让我俩操点心,就考上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如今已经是一位很受学生欢迎的心理学讲师了,是爸爸妈妈的骄傲。 其实,这些年来,在我的心里,我一直非常牵挂那些克拉玛依死难孩子们的父母们,尤其是其中我的同事和朋友们,因为在我这里,还有这几位孩子最后在我家玩耍时的照片,但我却一直不敢和他们联系,也不敢请他们到我的家来,怕勾起他们的伤心。我只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们,希望他(他)们能走出心理的阴影,感念那个曾陪伴他们度过人生一段快乐时光的孩子--天使的孩子,正在天堂里关注他们的父母,祈祷他们的父母能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