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增尊者《四念处简介》

个人日记

       现在我简单地介绍一下《大念处经》,这部经是收在长部里面的(DN22),所以我们在学南传佛法的时候,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一部经,因为佛陀在《大念处经》里面的第一段一开头就说:为了有情的净化,为了他们能够达到涅槃,所以他才讲这部经。(“诸比丘!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

      既然这部经这么重要,里面讲些什么东西呢?它里面讲四种念处:身的念处、受的念处、心的念处和法的念处这四种。

      佛陀在这部经的结尾说:要是一个人修习四念处,他可以修七年会证果,如果他努力再努力,六年会证果,然后五年、四年、三年、两年、一年、七个月会证果,他的意思是指证到解脱,证到阿罗汉果,七个月。后来他讲,不用七个月,七天就可以证果。

       这些我都试过了,国内的那些学生里面有几十个有很好的成绩,但是我只是教一部分,只是教身念处而已,就已经有成绩了。由此可见,佛是不妄语的,佛讲的话是不虚妄的,是真的。因此我们就好好研究,学一下到底《大念处经》里教些什么东西,身念处教些什么东西,身念处就是教完全跟身体有关系的东西,因为整个法来讲只有两种东西,一切的现象,就好像我们刚才跑出去看那个瀑布,瀑布是流在什么东西上面?流在石头上面的,石头就是地大,瀑布是水大。你看外界这些东西,不管是山是河是树木,黄色的泥土,这些都是物理的现象,是什么知道这些物理现象呢?就是心,所以那个山河大地叫色法,知道的心叫作名法,整个世界就是这些东西而已。我们就是要一直观察这些东西,我们的心要能够调伏,使很散漫的心能够受到调伏,能够转向里面,向里面看,看自己的身体。

        所以我们每天念赞法:“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什么法?《大念处经》嘛,“须经学习和奉行,亲自体会和自见;是可奉行,可得成果,超越时间与空间,”就是能够出三界,“请来亲自查看,”他没有强逼你,你们自己要来学的,这个是免费,但是他不会去推销的,因为这是宝,“向内返照,”智者,就是证果的人,能够破身见,能够调伏烦恼的人,“智者皆能各自证知。”

       我在国内只是教一部分而已,只是四分之一,只是教身念处而已,就表示这部经是很重要的一部经,非常好的经,我不是第一次在国内教,我在马来西亚已经教了十多年了,一直教这个东西,里面内容很多,身念处里面有安般念,教你要注意四威仪——行、住、坐、卧,包括经行,包括站的时候要观察自己,坐下来的姿态要懂,然后你坐下来修安般念,卧也是,我们醒的时候,我一醒就观照32身分,睡的时候也是这样,你躺在那边做什么?胡思乱想啊?你想明天做什么?可能今晚就死了,你想明天有什么用?你当下就要观照,观照身体,不要去胡思乱想,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是在这里,还是在国内,都是一样。你的心要放在当下,现在这一刻,你是什么样的情况,你所看到的就是色法,就是身体而已,你就是用你的心,那个名法,来看那个色法,看身体的现象,看32身分,接下来佛陀就讲32身分,跟你讲你这个身体里面有20种地大,12种水大,32身分,就是用来帮助我们赶快先证初果。看完32身分,里面有分20个部分地大,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结膜、胃、粪、脑,每天都是这样看嘛,不会枯燥的,你每天看,每天你都得到答案,你就觉得它是谁?最后你得的答案是它不是我。

        四界差别也是这样,看完32身分, 20个部分地大,你就看身体的地大,坚硬的,软的,粗的,滑的,轻的,重的,流动,黏结,冷,热,支持,推动,这是四大嘛。怎么知道四大?你要看四大有什么特征,特殊的现象,所以,接下来佛陀就教四大,四界差别观。

        接下来佛陀就教九种不净观,人死的情况,这就是身念处的范围。从呼吸开始修,你从呼吸就能够看到无我了,看到身体是无我。你一直在看,你坐在这边静静的,你的两只眼睛看着头颅里面,然后眼睛往下看,你看见肺部膨胀、收缩、膨胀、收缩,这就是呼吸了嘛。然后你就看,它是谁在呼吸,马上就可以给你看到真相的,这就是身念处的范围。为什么要看到身体不是我?为什么不能够看成身体是我呢?看到身体是我,你就继续执着,继续执着就继续轮回,继续受苦,继续回来轮回,所以必须要看到身体不是我。

      里面这些法的内容都是用来看身体不是我,就是要帮助我们证初果,那些《长老偈》里面讲的,好几个都是用这个方法来证的,就是32身分,四界差别,不净观。最出名的一个就是目犍连,他证果的时候也是用这些法,他想这个身体是一个骨架,外面包着一层皮,里面蕴藏着老病死,憍慢和强梁,憍慢就是骄傲,我慢,强梁就是硬,脾气很硬,这是什么东西?是名法,这就是目犍连证果时讲的话。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种——受念处。受念处佛陀又分成两种:身体的受和心的受,又分成三种: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我们一直观察自己嘛,“向内返照,智者皆能各自证知,”证知什么?感受就是感受而已,有身体的感受,它就是感受,跟我没有关系,也有心的感受,名法,名法它接触嘛,法念处里面佛陀就讲到这个东西,根它会接触,眼耳鼻舌身会接触外头的色声香味触,它就会有感受,六入缘触,触缘受,这就是法念处。这边就讲到受,六入缘触,触缘受,他把受个别拿出来说,所以说起来就简单了,就是身体的受和心的受,然后各分成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其实在别的地方佛陀讲的时候很细的,有忧愁,这也是一种受,还有愁、悲、苦、忧、恼,这些都是属于受,有愁有悲有苦有忧还有恼。悲和忧是不一样的,忧是很细很长的,长时间的,悲是那时候遭遇什么损失,他悲伤了。愁、悲、苦、忧、恼,五种,详细地这样说了,这些受都是因为六入缘触,触缘受生起的,这是受念处。如果它是因为触而生起的话,怎么会是我的受呢?所以从受又可以看到无我。

       接下来心念处,那天我跟你们讲了,心里面有16种,觉知心的状况,16种,有贪没有贪,有瞋没有瞋,有痴没有痴,有上进没有上进,有狭小有广大,有集中没有集中,有定没有定,有解脱没有解脱,16种,这就是我们的心的状况,里面包括普通的心,凡夫的心和修行人的心。《阿毗达磨》里面所讨论的内容跟这个一模一样的,里面就讨论到心的状况,凡夫的心、修行人的心都在里面,就是我们要懂得有烦恼,我们懂得怎么样去对付烦恼,就变得没有贪没有瞋没有痴嘛。没有贪没有瞋没有痴的心是圣者的心,有上进有广大的心,有集中的心有定的心有解脱的心,这些都是圣人,解脱的人的心。相对的,都是那些有烦恼的凡夫的心,或者可能是初果,二果,三果的心,三果圣人的心有时候也有烦恼的,初果更多,二果也是很多的,这些都是心念处,就是从认识心念处知道这个心是怎么样生起的,是心还是心所,要分别它们。

       要学这些,我没有读过佛学院,这些全部是我自己学的,学了几十年。所以我才说,大学读四年一张文凭,跟这个没得比,这个学几十年还读不完,还没毕业,没这么容易的,一个人就是花一生的时间学也未必会毕业的,因为他没有把那个心调伏嘛。

       最后讲到法念处,第一个法就讲到五盖:贪、瞋、昏沉睡眠、掉悔恶作、怀疑心,这五盖一直到证果之前还缠住你,目犍连在证果之前还被昏沉睡眠缠住,所以你想五盖严重不严重?很严重的。不像舍利弗,舍利弗善根很好,他很快,两个礼拜就证了阿罗汉,目犍连还被昏沉睡眠困住,是佛陀帮助他:你要起来经行,你去洗脸,你去看天上的星星,你去数它,深呼吸,现在我加多一个:喝咖啡,就清醒了,你就不会睡了,这都是方法,这都是法念处的范围。“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法里面有很多,这么多经文到底学哪个比较好?《大念处经》是最好的,只要这一部经就够了,其它的不用去理它,这部经就能够一直帮助我们修到解脱为止,而且这部经是最详细的,它是放在长部里的,我记得是长部第22经。

       法念处第二个讲五执取蕴,一直到证阿罗汉果之前那些人都是执着五蕴的,执取于色,执取于受,执取于想,执取于行,执取于识。“为使追随者肯定通晓这五蕴,世尊住世时,常如是教诲追随者,于追随者间,世尊常对他们如是教诲,提醒与强调:色是无常,受是无常,想是无常,行是无常,识是无常,色是无我,受是无我,想是无我,行是无我,识是无我,”这个就是我们要明白,从哪里明白?先看它是无常,五执取蕴就是要用这个来破,这是很重要的修行工作。

       第三点就讲十二处,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头对味道,身体对触,心对法,这些全部是因缘生的东西,所以叫十二处,就产生了六种识,就成十八界了。这个讲完,接下来就讲七觉支了。这十二处就产生结,每一个会产生结,详细的在后面讨论,四圣谛就讨论这个东西,然后就讲七觉支:正念、择法、精进、喜、乐、一心、舍,为什么?你一直要注意你的七个条件,证果的条件,证阿罗汉果的条件,觉支嘛,能够觉悟的条件,这个很重要。就是要有正念,正念是最重要的,没有正念你就会粗心大意,正念是粗心大意的剋星,正念就是对付粗心大意的,做事情要有正念,专心做好你的工作就是正念,不是说坐在这边不动,看住呼吸才是正念,不是这样的。正念其实是很活泼的,不是死的,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做好它就是正念,煮饭也是,铺水泥地也是,盖房子也是,驾车也是……,择法就是用正确的法对付烦恼,然后精进,一直努力这样做,然后你会达到定,喜、乐/轻安、一心,这三个,然后才舍,舍就是你看到真相后,就放下执着,对五执取蕴的执着,七觉支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就讲四圣谛,八正道,最后一个法念处佛陀就讲四圣谛,八正道。苦,哪种苦?有八苦,生老病死苦,还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苦,这就是八苦。接下来苦的原因,苦集,苦集就是因为贪爱,但是佛详细讨论了十种,在十种地方生起贪爱,就是根、尘、识、触、受、想、思、爱、寻、伺,这十个地方都会生起贪爱,然后怎么样灭?你在这十个地方把贪爱灭掉,就是灭谛了,很详细说的。接下来讲道谛——八正道怎么样修,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念,也就是戒、定、慧学。

       这是整个的四念处的简单介绍,也就是整个完整的修行体系都在里面了,包括一切的东西都在里面,所以你哪里需要去学别的经?不需要学别的经,但是你看,这么好的一部经在汉传里也有,《阿含经》里也有,叫《念处经》,内容差不多一样,但是两千多年没有人去读,那是小乘!我们不要学它,你看那些人多么大的邪见,有眼无珠啊!有眼不识真正的宝!可怜哪中国人。

       我们现在有机会学到南传佛法,我们要赶快醒来,好好学,把这个东西学好,就证果了嘛,也不要去管它什么大乘小乘,我要学的就是佛法。你要讲什么大乘小乘是你的事,我不要跟你辩这些东西,我们只是要学佛法就是了,学佛法就是要证果,这个就是方法。

文章评论

月儿

[em]e163[/em][em]e163[/em][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