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第一反应培训心得:
个人日记
6月17日第一反应培训心得:
昨天早上到下午八个多小时,每个环节都很紧凑。时间掌控得刚刚好,没有人有机会打瞌睡走神。虽然是从基础知识讲起,做法演练也有重复,但是助教指导和技巧掌握穿插得恰到好处,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氛围很好。
作为第一反应人,首先要掌握的是扎实的急救技能,要做到在慌乱有压力甚至阻力的情况下,仍旧能够不受干扰,实施有效救助。
复杂情况下,第一反应人又要能够掌控全局,指挥他人为我所用,需要有效的甚至是强势的沟通技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可能获得所需要的资源,需要灵活变通更需要能够说服他人。
这两件事情,分上下午操练,是极为科学合理的。上午,大家各自作为独立急救人,练习基本功。下午,每个人轮流实践一个高效指挥急救的第一反应人,如何在第一时间不浪费任何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顶住压力,统筹帷幄。
上午的训练,有封闭式正确答案。下午的训练似乎没有统一答案。只是教我们培养对危险的敏感度,对可用资源打开思路,对救治对象优先级别抓住评估关键。 但是一个人是否真的能有效实施正确答案的规范流程,很大程度上仍然决定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性格优势。有的人,只能做个体施救人,有的人只能做统筹指挥人, 有没有可能在这样精彩的演练过程里,也确定下来每个人更适合的角色,也算因材施教。这样在真正的险情来临的时候, 不至于担当不适合自己的重任,不应该要求所有人都急于宣称,我具备资格,我保证能救活他们,你们都听我的。这种模式,并不适合每个人。也许,现场评估每个学员的个性特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会对今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更有顺势而为的调用效果,(而对团队建设而言,也是一种破冰,在复杂施救过程里,迅速掌握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强项缺点优势劣势,也是一项隐藏的有用技能,关键时刻也是决策的依据,也许能优化整个团队的施救效果)。 比如我,我觉得我是一个很想冷静下来,一个个伤员去救治的人,如果让我对他人提要求做命令,一方面没有一定的身高和强势气场,另一方面也没有说服他人听从自己的底气,指手画脚反而显得杂乱无章,沟通起来一对一勉强,一对多绝对慌。因为不具备这样的资格,就无法担当。这种压力不可以硬着头皮上。在一个复杂的重大险情里,就不该鼓励我去调遣他人。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也许会更有用。或者,把考证级别区分一下,初级资质,只能做副手,高级资质,才能在任何情况下自告奋勇做指挥人。这样,第一反应人揽过来的责任,才担当得起,成功率也会更高。
就好像船员资格,和船长资格,决定谁来掌舵,谁来出谋划策,谁来实施具体工作。在有目的培训课程里,每个人得以了解自己,首先确定自我认识不偏颇,那么不论是学习重点还是日后学以致用的思路和实践,都会更加事半功倍。不过第一反应人,大概就是要训练成一个全能选手,才会更有价值。
一点建议,不成敬意。
Cheers,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