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自由之道

个人日记

 自由之道

目录

目录 2
第一章 让我们先聊聊 6
第二章 三学 7
第三章 戒的训练 8
第四章 心的训练 11
第五章 智慧的训练 24
结尾语 36

核心纲要
戒的训练
1
训练戒的目的
2
戒的种类
2.1
善行戒律
2.2
禅修戒律(根律仪)
2.3
贤圣戒律
3
持戒的方法
4
学戒的结果

心的训练
1
训练心的目的
2
学习心有哪些内容
3
善心的属性
3.1
善心所是所有善心的通性
3.2
节制身口不善业的善心所
3.3
无量心的善心所
3.4
四圣谛的实现
4
不善心的属性
4.1
无明类
4.2
贪类
4.3
嗔类
4.4
昏沉睡眠类
4.5
怀疑类
4.6
修禅定的心的属性和修内观的心的属性
4.6.1
心的品质
4.6.2
禅定和内观的不同
4.6.3
作者的观点
4.7
学习心的方法
4.7.1
从经典上学习心
4.7.2
通过禅修学习心
4.7.3
两种学习方法的对比
4.8
学习心的结果

智慧的训练
1
训练智慧的目的
2
智慧的种类
2.1
按品质分
2.2
按来源分
3
获得智慧的方法
3.1
智慧产生的因
3.2
觉知身体的训练方法
3.3
觉知心的训练方法
4
觉知身心时注意禅定的层次
5
通过内观禅修训练心智慧的结果
5.1
区分身和心
5.2
观察身心的生灭变化
5.3
清醒理解身心苦、非实体性的真相
5.4
对因缘法持心平等
5.5
获得法眼
5.6
理解缘起法的后半部分
5.7
理解缘起法的前半部分
5.8
实现涅槃
5.9
象不沾水的莲花那样生活着
5.10
苦的止息

第一章 让我们先聊聊
朋友,这本书将向你讲述解脱之道,也就是自由之道。它是简单的、愉悦的、导向涅槃,就展现在你眼前。这条路被无数人追寻,但直到佛陀才完全发现了它。如果我们学习佛陀教导戒心慧三学,我们就能很容易地跟随他。跟随这条圣道后不久,我们会感觉涅槃不只是一个希望。
在开始自由之道之前,我想邀请所有对佛法感兴趣的朋友请转变你们的观念,从禅修者转变为学习者。因为禅修这个词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它使我们感觉我们应该为了得到一些特别的东西而做一些特别的事,然而学习则表明我们所应做的是学习真理,我们将得到的是知识。在佛教中学习真理就是学习我们自己,也就是名色(身心)。我们学习真理的方式,称之为三学,也就是戒、心、慧,经由这三学,我们获得佛教的核心知识,洞察圣谛。圣谛在于理解苦谛,也就是认识身和心的三本质:无常、苦、无我。一旦我们清楚地理解了苦谛,我们将根除苦因,也就是离苦得乐的贪爱;我们立即实现灭谛(涅槃)。理解苦谛,根除苦因,实现苦灭,建立圣道。
让我们记得无论谁理解了圣道就是真正地从苦中解脱出来。

第二章 三学
洞察圣谛、明、正见是经由三学(或三种训练)培养发展而来的。三学由戒、心、慧组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戒、定、慧,但需更正为:良好的举止(戒)、心、慧。
戒的训练是训练心处于自然的状态,远离邪恶和粗重的烦恼,为进一步训练打好基础;心的训练是为培养发展理解圣谛的智慧做好准备。在此阶段,心必须是大善心,具有直觉的心理能力去看见一个现象的真相的,而且是自发地觉知和准确地忆起那个身心现象。这种心远离障碍、中等的烦恼,它是坚定的、轻快的、柔韧的、熟练的、正直的,它如实地觉知一个现象。
智慧的训练是训练心获得直觉性内观智慧洞察圣道。内观智慧消除微细的烦恼,也就是结,包括无明。唯有通过内观禅修,心才能洞悉圣谛。它是理解苦谛(名色/身心)的过程。理解了苦谛,因而心就释放了对名色的粘着。这样,心永久地得以净化,从诸多漏中和整个苦中解脱出来。这就是佛教终极目标。

1)请注意:三学都是心理精神的发展。前两项是为内观发展作准备,最后一项是为从苦和烦恼中觉悟解脱。
2)三学分别制约、抑止、克服了粗重的、中等的和微细的烦恼。
3)尽管三学的主题不同,但它们的核心是相同的、一致的。唯有稳定的正念才能使心能够学习完这三学。缺少了正念,则不可能通过三学中任何一项。


第三章 戒的训练
3.
戒的训练
3.1
训练戒的目的
训练好身业、语业,是为正定的发展打好基础的。

3.2
戒的种类
戒有许多种,但我们可以简易地把它分为如下三类:
1)善行戒律
2)禅修戒律(根律仪)
3)贤圣戒律
3.2.1
善行戒律
阻止身恶业语恶业的戒有五戒、八戒、十戒、227戒。对于制约身体和语言的不善业,这些戒是肯定的有效的解决方法。持戒者在社会上过着一种平静祥和的生活,远离混乱。对于禅修者来说,持这些戒是非常必要的。至少他们应该下定决心持守五戒:不杀害人和动物;不伤害和暴力侵占他人的财产;不伤害或暴力侵占他人所爱和有高价值的东西,比如不伤害和侵占他人的配偶和孩子;不说谎、不说黑话、粗话、无益语;不饮酒,饮酒会导致分心混乱和浑浊没头脑。
3.2.2
禅修戒律
这是根律仪戒律,是善行戒律的进一步发展。它产生于正念,防护心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处被烦恼侵占。比如,当一个人看见一只钱包从一位男士的口袋中掉下来,对钱包生起贪求,正念忆起了这贪求心,结果,贪求心没有占据他的心,心保持了平常的平静和坚定,具有正念的这个人于是叫钱包的主人去捡起钱包,结果双方都快乐。另一种情形,当一个人被挨骂了,很生气,如果正念忆起生气,心就不会夸大生气的程度,它会保持如常的平静和坚定,不会吵架,不会恶口等。根律仪是发展正念的一个有效的工具,不仅是道德规则,而且也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正念有助于发展内观智慧。因此,它是禅修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持守的戒律。
3.2.3
贤圣律仪
贤圣律仪是根律仪的进一步发展。它是自动自发的制约,贤圣者不需刻意地持守。这是因为从须陀洹果到阿那含果的贤圣者不需担心他们的戒,不需一条一条地去核计,而是有法作为工具维持他们的心在平常的状态,也就是说,有了正念、正定、智慧。他们不会被粗重的烦恼征服而可能破坏善行戒律。对于阿罗汉圣者来说,他们的心已从所有漏中解脱出来;烦恼无法再占据他们的心,因而不必要修习任何法来使他们的心远离烦恼。

3.3
持戒的方法
普通人通过抑制和约束来持守戒律,远离邪恶,但作为一位禅修者应该以正念和智慧来持戒。当眼睛看到色、耳朵听到声、鼻子闻到香、舌头尝到味、身体碰到触、意根觉知到法尘时,如果愉悦感生起,正念应该忆起那感受;如果嗔恨生起,正念应该同样地忆起那感受;如果是中性的,正念也应该忆起那感受。忆起是正念的一个功能。无论何时,如果有正念,未生起之恶心不会生起,已生之恶心将消失,未生之善心将生起,已生之善心将更容易生起。觉知一个现象时如果带着正知和内观就会更好。愉悦、嗔恨或中性的感受是暂时的或外在的,它不时自动形成,不受控制。它生起、存在片刻,接着消失。内观洞察到这种真相,这是智慧的功能。

3.4
学戒的结果
学戒有如下几个明显的结果:
1)一个人能平和地生活在社会上,不会伤害自己和他人,在社会上将受他人尊重。
2)心处于平常状态,不会被粗重的烦恼所征服,准备朝正定和智慧进一步发展。
3)它本身就是内观禅修
4)心会越来越有力量,潜在的烦恼将渐渐变弱,因为粗重的烦恼是不满意等。总而言之,持守戒律能暂时地让心远离烦恼,但带着正念正知地持守戒律本身是内观禅修,它导向将来烦恼的根除。

第四章 心的训练
4.1
训练心的目的
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定力和大善心,那是随着智慧产生的,为进一步理解身心实相作准备。

4.2
学习心有哪些内容
有两点:何种心是善心,何种心是不善心?何种心是有益于修定,何种心有益于修内观?如果禅修者没有将这些时研究明白,那么他或她可能无知地培养了不善心,还误以为他或她在禅修。同样,他或她可能错误地修了禅定,还以为修了内观。

4.3
善心的自然属性
善心必定伴随着善心所,有了这些善心所,心是完美无瑕的、正直的。有25种善心所(《阿毗达摩》指出一个心所就是一种心所的状态,象心的状态那样)。这些善心所可以分成如下四类:
4.3.1
善心所是所有善心的通性,共有19种:
1)信:明智地相信所学应符合佛陀的教导
2)念:正念,不是指被后期广泛译为的默念标记。
3)忏:羞于作恶
4)愧:对导致产生烦恼苦果的恶,生起恐惧
5)无贪:无贪心
6)无嗔:无嗔或慈心
7)中舍心:心平衡、平等地对待现象(因缘),这经由智慧而产生的殊
胜的心所
8)身轻安:平静的心所,如感觉
9)心轻安:心平静
10)身轻快:身体的轻快
11)心轻快:心的轻快
12)身柔软:身体的柔软
13)心柔软:心的柔软
14)身适应性:身体的适应能力
15)心适应性:心的适应能力
16)身熟练:身体的熟练性
17)心熟练:心的熟练性
18)身正直:身体的正直
19)心正直:心的正直
知道了解了这些必须相伴随的善心所后,就不会困难去确定何种心是善的何种是不善的。简单地说,如果心处于任何没有正念的状态,那么肯定是非善的;如果心沉重的、紧张的、僵硬的、昏暗的、呆板的或被烦恼所占据,或试图去干预,而不是积极地觉知目标,那么明显是非善的。
4.3.2
制约身口不善业的善心所是三种伴随某种特定心境的善心所,也就是:
1)正语:离四种不善口业:妄语、两舌、恶语、无益语
2)正行:离三种身不善业:杀或伤害人或动物、盗窃他人财产,混乱性行为
3)正命:离错误的谋生方式,其中包含着错误的言行。
4.3.3
扩展无量爱心的善心所,有四种(四无量心):
1)慈心:慈爱他人
2)悲心:同情他人,愿帮助他人止息苦
3)喜心:当他人幸福时随喜
4)舍心:当他人受苦而不能帮助时的中性的心。事实上,在《阿毗达摩》中指出只有两种心是无量心:悲心和舍心,因为悲心是慈爱无嗔,而舍心是对一切现象持心平等,如所有善心的通性那节所说那样。
4.3.4
四圣谛的实现:
1)理解苦谛:理解名色/五蕴/身心是一个苦集,是苦的根源;明了苦的功能是去看清身心的三本质。
2)理解集谛(苦因):理解贪或精神上的奋斗导致苦产生;明了集谛的功能是去根除苦。
3)理解灭谛:理解贪和苦灭尽的状态;明了灭谛的功能是去实现它。
4)理解道谛:理解八正道;明了八正道的功能是去修行或培养发展它,根据内观原则培养发展四念处中的正念。

4.4
非善心的属性
非善心是根于恶,伴随不善心所产生,共有十四种,分成如下五大类:
4.4.1
无明类:这些心所能伴随十二种不善心,也称之为所有不善心的通性,可以分为如下四类:
1)无明:无明,或者说隐藏被觉知的目标的真相而使得心不能如实了知目标的属性
2)无惭:对身恶业、口恶业、意恶业没有羞愧心
3)无愧:不害怕犯過失所带来的恶果
4)掉举:焦躁不安,心不能稳定在一个目标上,同时,既然这个心所同属于四种类型,被称之为无根心

4.4.2
贪类:这些心所能伴随八种非善心,根基于贪心,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1)贪欲:对感官目标的贪爱看得见的物体、声音、气味、味道、可触知的目标物和心理现象
2)邪见:错误信念
3)骄慢:自负,同时,既然这个心所同属于三种类型,被称之为“lotikacetasika”

4.4.3
嗔类:这些心所能伴随两种非善心,根基于嗔心,可以分为如下四类:
1)嗔心:嗔恨或生气
2)嫉妒:妒忌他人的长处或功德
3)悭吝:悭吝自己的财产和功德,或小气
4)恶作、后悔:对过去已做非善行生起后悔心、对未做的善行生起担心、不安。同时,既然这个心所同属于四种类型,被称之为“docatukacetasika
4.4.4
昏沉睡眠类:这些心所能伴随五种非善心所,前四种根基于贪心,后一种根基于嗔心。(细节不在这里讲述,因为那样会使文章显得很复杂,会对以前从没有学习过高级论典《阿毗达摩》的禅修者来说会感到很困难)它们可以分为如下二类:
1)昏沉:懒惰,心情抑郁或沮丧的属性。
2)睡眠:觉知目标时,麻木迟钝,昏睡闲散。同时,既然这个心所同属于二种类型,被称之为“thidukacetasika”

4.4.5
怀疑类:对一个目标不能决定不能肯定的心所,只随意识产生,根基于怀疑。怀疑这里单指非善心所,比如,对三宝的功德的怀疑,对五蕴的怀疑,对星体及元素过去、现在、未来的怀疑,对缘生法的怀疑等。其他的怀疑,比如,对技术的怀疑,或对街道名字的怀疑,这些不被看做非善怀疑,只是对错怀疑或相似疑惑。只要禅修者的心伴随着这些心所中的一个,都将看做非善心。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伴随着每一个非善心的非善心所,都是无明,也就是对被觉知的目标的真相的无知。特别是对修内观的人来说,由于无知,心从名色分心落入到世俗心或念头,接着心就困惑了。因而,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困惑,它是经常光顾内观禅修者的敌人。任何时候,困惑也许引导出关于某些善的想法,但那仅仅是世俗善法,或者顶多是为修禅定,不是为修内观。内观要求心如实觉知身心,如实觉知身和心是指本质上的无无明和智慧。

4.5
总结
总而言之,禅修者应该清楚地知道善心和非善心。否则,他们可能会无知地错误地培养了非善心,还以为他们在修内观。请看如下的例子:
1)如果觉知一个目标时,心变得沉重、紧张、僵硬或昏暗,那一刻心肯定是非善心
2)如果想起一些不善的事,心显然是非善心
3)如果心想起一些善事,比如,想帮助他人,想念诵佛陀,想默记腹部起伏运动,想起三宝,想这色身是不净的,想起吸气呼气,忆起色身不是我而只是名色,它是无常的、苦的、无我的等等,那一刻心是平常的善心,然而,它还不是内观。
4)如果心没有带着目的性地如实觉知当下的因缘,心轻松、柔软、有适应性,熟练、正直、有正念、清醒、欢快、平和、干净而明亮,那一刻心是善心,适合于内观禅修,进一步的细节将在4.6节讲述。

4.6
修禅定的心的属性和修内观的心的属性
我们已经讨论了善心和不善心,接下来,我们应该学习修禅定的心和修内观的心。如果我们将修禅定的心来修内观,那么我们就不会成功。如这节标题所说,我们要学习理解的主题如下:
4.6.1
心的品质:高级论典《阿毗达摩》陈述了禅定的心和内观的心必须是大善心,有知识的慧心,也就是善心与知识联合。善心有四种:
1)伴随着喜乐、与知识联合的、自发的心
2)伴随着喜乐、与知识联合的、有为的心
3)伴随着中道、与知识联合的、自发的心
4)伴随着中道、与知识联合的、有为的心

4.6.2
禅定和内观的不同
尽管经典里认为禅定的心和内观的心是同一种,但仍有一些不同之处区分如下:
1)禅定适应于世俗法,内观适应于真实法
2)禅定的培养经由专注于所缘,称之为ārammanupanijjhāna,而内观禅修则通过识别理解身心的三本质,称之为lakkhanupanijhāna

4.6.3
作者的观点:我确实同意经典,但就个人意见来说,经典象一张地图。禅修过程中禅修者会遇到有各种各样的细节,这是经典未提到的。如下一些观点我的学生应该注意:
4.6.3.1
心:我的观点如下:
1)内观禅修的心必须是善心,如4.3.1节所述那样。你可以容易地识别,如果内观禅修过程中,心变得有压力、紧张、僵硬、昏暗、试图干预目标、那就表明心是非善心,不再适合于内观禅修;
2)适合于内观禅修的心必须非常有力。正念自然自发地生起,没有有为地造作。正念生起的因是thira-sannā,也就是对身心现象强有力地觉知,不是重复某个词,心理默念,盯着和强迫什么。另一方面,适应于禅定的心是有为的,因为禅定需要通过刻意默念、盯着来维持心持续地专注单一目标。

4.6.3.2
目标(所缘):我的观点如下:
1)修禅定的目标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任何东西,包括:
a)世俗目标,比如,以重复佛陀为前行,心理默记腹部的升降,忆念佛陀的功德,忆念经典的功德,忆念团体的功德,忆念自己曾布施持戒的功德,忆念身体的不净等等。
b)身心作为被觉知的目标:正念觉知身心,如果没有伴随着内观智慧来洞察三本质,那只是目标专注法,也就是修奢摩它禅定。
c)涅槃作为被觉知的目标:在获得灭尽苦的那个阶段,阿那含圣者和阿罗汉圣者可以用涅槃作为被觉知的目标,来获得灭尽定。阿罗汉圣者娴熟于无色界禅定。
2)内观的目标仅限于身心。这是为了消除错误的见解:视身心为我、人、众生而粘着。世俗法不能采用因为他们不是真实的;涅槃也不能作为目标,因为涅槃既不是常规的心也不是某个人的身心。

4.6.3.3
禅定和理解目标的属性:我认为在奢摩它禅修和内观修行中,正念、禅定和智慧执行着不同的功能。修奢摩它时,禅定导致目标专注;在内观禅修中,禅定导致向内观察目标的三本质。
4.6.3.3.1
正念
1)在修奢摩它禅定中,正念必须持续不断地专注在一个目标上,这可以通过冥想、默记、盯着的方式使心舒服地粘着在目标上。这样,这个目标适合于这个禅修者。心应该放松,如果心有压力,就表明目标不适合他,心不会安静。当心持续地舒服地专注于一个单一的目标,心自动会平静下来。
2)内观禅修中,心必须积极地觉知当下的身和心。禅修者应该作为外围的旁观者来觉知身和心,象一个人在球场的边缘看足球赛或舞台前的观众位上看表演那样。正念自发地、无为地、不带目的或毫不费力地产生。因为强有力地觉知身心现象,正念自然生起。它产生于有目的地盯着或心理默记那些修奢摩它的方法。
4.6.3.3.2

1)止禅中的定是指心坚定地专注在某一目标上,它粘着、被吸引在一个目标上,不会脱离目标。比如,当心正念于呼吸时,心专注在呼吸上。当心正念于腹部的起伏运动时,它会粘着于腹部。当心正念于感觉时,它粘着于感觉。当心正念于心识时,它粘着于空。当心重复某个词作为修定的前行时,它粘着于那个重复的词。
2)内观中的定是指心坚定地专注在对身心的正念上。心和被觉知的目标是独立的、分开的,两者之间好像有一个距离。心象远看舞台戏的人或看球赛的人,或站在岸边看流水的人。心积极地正念于身和心,从而获得洞悉三本质的内观智慧。也就是说,当眼睛见到色时,看只是看,心看并心从目标中分离。当心去感觉时,感觉只是感觉,心感觉并从所感觉的感受中分离出来。当心觉知心时,觉知只是觉知,另一个心忆起前一刻消失的那一念心。当心觉知一个现象时,心理解它只是一个现象,觉知的那个心从现象中独立离出来。

4.6.3.3.3
1)产生于禅定的智慧有如下重要的特征:
a)它产生于思考,包含思考,是思慧。尽管所思考的是真理,它只是世俗真理。比如,佛陀是真正仁慈的人,但我们是通过思考和回忆而获得这个认知的,思考后,心安静了。身体是不净的,这是真的,但我们是通过不时地思考和回忆而获得这个认知的,思考后,心安静了。死亡是真的,但我们是通过不时地思考和回忆而获得这个认知的。生命、身和心确实有三本质,但我们是通过思考和比较过去的身心和现在的身心才注意到它们的不同的,才理解三本质的,(这种理解称之为思惟智),思考后,心平静了。
(b)
心明智地熟练地运用特定的方法压制住五盖(五盖是心平静的天敌)。比如,对感官愉悦的贪爱生起了,心明智地修不净观,来暂时地压制它。不善愿望生起了,心明智地冥想善愿或修慈心观来压制不善愿望。当心掉举了,心明智地念住于呼吸来暂时压制掉举。
2)产生于观禅的智慧有如下重要的特征:
a)它通过觉知或正念或修慧得以发展,不包含思考。内观智慧产生于正念觉知一个现象,也就是当下的身心,一次又一次地,带着正定觉知。(正定指心积极地觉知身心目标)
b)内观深入观察名色/身心有三本质,从而心对身心生起中舍的态度,舍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