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觉悟之路Ⅰ

个人日记

 觉悟之路 

隆波帕默.帕默皎尊者

版权© 2013WatSuan Santidham
作者:隆波帕默尊者
英译者:HataitipDevakul
修订者:PunvadeeAmornmaneekul,
Michelle Asher,
Jess Koffman,
Rachanee Pongprueksa
中译者:当下即安

隆波帕默.帕默皎尊者和SuanSantidham寺免费结缘本法宝,
本书可在SuanSantidham寺获得,英文版电子书可在如下网站获得:
www.wimutti.net
www.dhamma.com
中英对照文版 译者博客:
http://blog.sina.com.cn/3329780252

禁止为了商业销售、物质利益,以任何形式,部分或整体再版发行。
经过允许可以重印免费结缘流通,
请求许可重印免费结缘流通者请与如下机构联系:
Wat Suan Santidham
332/1 Moo 6, Baan Kongdara
Nongkham, Sriracha
Chonburi, Thailand 20110


爱之书2013.11.22整理自译者博客
中英下载:http://note.sdo.com/u/1187654031/n/6OyCf~kEczsB6u14A0014x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第一章 致新学员:简单而平常的法谈 4
第二章 禅修简要指南 8
第三章 禅修指南 13
第四章 观察心:观察心的含义、方法、及修行的结果 25
隆波帕默尊者的简介 29
前言

佛教里所说的觉悟之道是指完全具足正念,除此之外,别无他道。具有正念是将我们自己解脱出来的最直接的方法,从这有条件限制的现实世界中解脱出来,从思考的世界中解脱出来,这些是阻挡我们看到绝对真理的障碍。一旦我们将自己从妄念的世界中分离出来了时,我们就能够看到事物本来面目,看到它们如何集起灭去的。心将发展变化,最后归于平衡,从所有烦恼中解脱出来。它将获得智慧,超越于条件作用的世界,领悟绝对真理。
然而,解脱的实现不是通过修信心而达成的,甚至也不是通过修善行而达成的,比如做供养、守持五戒、或修禅定等(如果做这些事时带着无明和贪爱,那么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善行)。例如:当吝啬心生起时,我们试图通过布施试图去克服它。当贪心嗔心生起时,我们试图通过持守五戒而阻止了自己身口上伤害别人。当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掉举)时,试图通过修禅定来平静心情。当感官欲望产生时,试图通过修白骨观来压制欲望。这些善行都是好的,但不能根除烦恼,就象用止痛药暂时克服病痛一样,没有从问题的根本原因处解决问题。
为了达到理解绝对真理的程度,我们必须从有条件的现实世界中醒过来,去面对所有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甚至种种极恶的现象。以完全不偏倚的中立的心,去面对一切,没有被贯通,没有迷失在念头中。这就是唯一的方法,通过这个方法,条件制约会达到最小化,最后完全根除,唯有那时绝对真理会呈现出来。但是从思考的模式里醒过来并不是我们过去习惯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以一颗开放的心来学习、理解、并开始正念禅修是如此重要的原因。
本书是隆波帕默尊者编写,于2001111日第一版发行。那时他还是一位在家居士,名叫PramoteSantayakorn,Santinun, and Ubasok Niranam 。全书四章共同阐述了一个主题:面对不同程度的困难挑战时正念禅修。第一章致新学员:简单而平常的法谈,适合于有兴趣的修行者,不包含佛教术语。第二章对禅修者的简要指南,是对第一章的详细阐述。第三章禅修指导,在隆波顿指导下正念禅修法的探究。第四章观察心:观察心的含义、方法和结果是对巴利术语正念禅修的解释,以便禅修者和阅读经典的人对它有一个通俗的理解。
愿所有佛教徒找到觉悟之路,这条佛陀已为我们仔细铺设好了的道路。

第一章 致新学员:简单而平常的法谈
佛法(佛陀的教导)是简单而平常的,然而理解看到这点却很难。这是因为我们通常认为佛教佛法是不平常的。刚开始接触佛法时,我们会看到佛法的教学满是巴利语的术语堆砌,单单理解这些术语就是一个挑战。
当我们熟悉术语后,我们接着会面临另一个障碍,那就是各种各样的佛法教派及其门下的阐释。另外,当一个人真要开始禅修时,他会遇到另一个挑战:有许多禅修中心,他们都推荐说他们的教法最能准确地体现佛陀四念处或大念处的教导,有些组织甚至诽谤其他的组织背离了佛陀的真实的教导。
我们面临重重困难,这些困难促使我反问自己:是不是有一种更简单的学习佛法的方法?不用学巴利语,不用读书,不用到禅修中心参加课程。
事实上佛陀所教导的佛法非常容易简单,正如他的弟子所说, “师父您的教导是如此地直接清晰,就象将倒立的东西竖正一样。我们不必为此感到惊讶,因为我们都在佛法中出生,在佛法中生活,也将在佛法中死去,只是我们之前没有意识到佛法在哪里,直到佛陀的教导将它展现出来。佛陀的教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简单的追随之路。
我们会注意到另外一点,那就是佛陀他确实是何等地聪明,他能够将最复杂的话题简单化,易于人们理解。他有能力因材施教,用最恰当的方式将佛法核心传递出来给眼前的听众。语言不再是障碍,他能够不用复杂的术语而清楚地交流。然而后世的人则相反,许多人学过佛法后就把佛法弄得复杂化,高不可攀,不是灭苦的易行之道,甚至他们用普通人听不懂的语言教学。
真相是佛法离我们非常贴切,它是如此贴切我们可以说它就是我们自己,佛法的目标相当简单——怎样从苦中解脱。
当我们学习佛法时,我们应该直接地去研究苦在哪里,苦怎样集起,苦如何灭去。成功地学习佛法意味着修行直至苦完全根除,而不是获得大量的世间知识,或有能力将佛法解释得如何精致和漂亮!
真相是我们所经验的苦存在于我们的身心内。学习佛法实际就是向内求,我们向内观察自己而不是向外学习。方法很简单:密切地观察我们的身和心。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地观察这个物质的身体开始。
首先,我们放松自己,我们不需要紧绷或思考禅修。我们只要观察自己的身体就可以了。怎样观察都没有关系,只要尽可能地自然。
一旦放松自然了,我们就能看到整个色身。我们观察它,好象它是一个机器人,走路、行动、咀嚼、吞咽食物、排泄废物。
如果我们能作为一个中性的观察者,观察被称之为我们这机器人身体,执行它的任务,我们就能看到身体确实不是我们的。它是不断变化的某种东西,它的成分是由许多不断进进出出的物质组成,比如吸进呼出的空气、我们吃的食物和饮料、我们上厕所排出的废物。它是变化的和不稳定的。单单通过观察身体,粘着身体为我们的的错误的观念最终将会消退。接着,我们将看到其他的自然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它觉知这个身体,居住在身体内。
一旦我们看到身体只不过是不断变化着的元素的集合而非我们时,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去探究什么隐藏其中。
我们所看到的是感受,有时高兴,有时不高兴,有时中性。比如,当我们观察这个机器人——身体四处走动时,很快我们就感受到疼痛、饥渴、饥饿或其他不舒服的感受生起了。然而,一旦这些不舒服的感受过去了,我们再次体会到舒适的感觉,快乐生起了。或者当我们饥渴时,我们喝一些水,饥渴所带来的不愉悦感就消失了。或者当我们坐得太久了时,我们会感到疼痛,感到不舒服;我们调整身体的姿势后,不舒服感就消失了,快乐感再次生起。
有时我们生病了,我们会感觉身体的痛苦的时间在拉长。比如,我们牙痛数天,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疼痛,会发现不舒服感来自于牙齿和牙龈之间,尽管牙齿和牙龈没有生病。身体象机器人,它没有受伤害,但不舒服感却在那里。
尽管这些感觉来自于身体内某部分,但身体不会感觉快乐、不快乐或中性。另外,观察这些感受的方法和观察身体的方法是一样的。
当我们更深入地观察时,我们能看到身苦生起时心会焦虑不安。比如饥饿时我们更容易变得不安,劳累时我们更容易生气,发烧时更易感到不安,欲望未达成时更易发怒,面临痛苦时更易生气。
另一方面,当我们看到美景时,听到愉悦的声音时,闻到芬芳的气味时,尝到美味时,触摸到柔软的东西,或接触宜人的温度——不冷也不热时,或想起一些快乐的事情时,我们会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产生喜欢和满意感。一旦我们能觉知愉悦和不愉悦的感受后,当感受生起时,我们同样能觉知其他的情绪感受,比如:怀疑、仇恨、抑郁、嫉妒、蔑视、欢乐、宁静等。
当我们更进一步观察这些感受,我们会开始认识到它们本身不稳定。比如:当我们生气了,接着觉知生气,我们观察到生气的程度不断地发生变化,最后,它减退了,消失了。不管生气消失了没有,重要的事是生气作为观察目标被观察,它不属于我们,没有一个我们在生气里面。我们以同样的方式理解其它情绪感受。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身体象一个机器人。快乐、不快乐或其它感受则只是被观察的目标,不属于我们。当我们越能理解心的运作过程时,就更加相信有苦因就有苦果生的因果法则。
我们发现我们心中有一种自然的冲动或迫力。比如,当一位男士看见了一位美女,他的心就可能开始产生一种喜欢她的贪爱,这贪爱就创造了将注意力投向那位美女的迫力,他的心就焦聚于她,眼中只看见她,于是他忘记了他自己。
当我们产生了不知怎样禅修的疑惑时,我们会产生要寻找解决办法的驱动力,我们的心就会妄想纷飞,妄想纷飞时我们忘了我们自己。这机器身体还在,但我们忘记了它,好像它从这个世界消失了一般。此时其他的情绪感受也产生了,由于我们忙着为疑惑找答案沉陷于思考中,而可能没有觉知当下的情绪感受。
关于心打妄想(掉举)这个主题,对于一个只研究经典的人来说可能难于理解。然而,如果他同时禅修的话,他会看到心打妄想的程度是多大,正如佛陀所描叙的那样一字一个妄想。
如果我们经常观察自己,不久我们就能理解苦怎样产生,苦如何灭去,没有苦感觉怎样。我们的心会自动校正自己,不必去思考禅修、智慧或灭苦之道等。
我们可能对佛经或巴利文不熟悉,但我们依然能够从苦中解脱。尽管我们仍然还有苦,但它已从程度上减轻,时长上缩短了。
我写这篇文章,作为一份小礼物,送给那些对修行感兴趣的人,向他们传达这么一个信息:佛法是平常的,是学习我们自己,我们能够毫不困难地自我练习。因此当我们听到别人辩才无碍滔滔不绝谈论佛法理论时,我们不要气馁。事实上我们除了知道如何灭苦外不需要知道别的,因为这是佛法的核心,它确实是所有佛法中最重要的部分。


第二章 禅修简要指南
许多朋友来向我学习禅修时,他们遇到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有些人担心如果他们不在我身边他们会修不正确,曼谷人就放心多了,因为他们知道在哪里可找到我,而国外或边远地区的朋友因距离的遥远就多了些担心,于是他们要我写一个禅修指导手册,上面清晰地指引怎样正确的禅修,这样当我不在身边时他们仍然有信心地练习。
有些朋友听了法谈,但还有疑惑不能正确理解。有些人可能采用了我给其他人的建议,这样做往往不恰当,因为我给出建议的那个人可能处于与你不同的修行阶段,采用了其他人的问题的答案的结果就象服了别的病人的药一样,药不对症。就这个相关的问题,我的一些朋友证明:他们在不同情况不同时间下,采用我所给出的不同的建议,而获得了恰当的修行结果。
因而根据大家的要求我将我所有的法谈系统地归纳在一起,以便澄清任何错误的理解。我感觉需要出一本禅修简明指南,以总结我曾经给我同修朋友们的建议。这样一本指南就可以清晰地显示从最初开始到最后修行的整个蓝图,以便避免出现上述的问题。

1.
理解佛教的范围
对佛教了解甚少的朋友必须知道佛教不是包治百病的万金油。它不是生存于世的唯一的所需的工具。因而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你不必为了学习佛法而退学,因为世间的知识对于在社会上过普通常规的生活是必要的。一位佛教徒同样要在其他领域里处理圆融。佛教只教导苦和苦的止息,除此之外,没教别的,因此,不要误以为佛教会教其他东西。佛教不为如下相关问题提供答案:迷信、宿命、前生、来世、鬼、天人或其他神秘现象。
2.
禅修的工具
对于那些已经知道佛教的教导是关于苦和苦的止息的人,我将禅修工具介绍给他们,那就是正念正知(satiand sampajanna).
我建议大家觉知发生在我们心中的感受,比如:怀疑、贪爱、担忧、幸福、悲伤。这就是训练正念的工具,用来觉知生起的目标。
我鼓励大家保持觉知而不要迷失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处。人们常常容易在眼根和意根处迷失,眼睛去看时有目的地专注于所看的目标上了,或意根思考时容易掉入到所想的念头中去了。通过持续地保持觉知,不迷失于念头或过度专注,我们就能培养出正知,清晰的意识。
3.
四念处
一旦我们有了禅修的工具,接下来我邀请大家修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依个人的天性选择适合修哪种念处,去清晰地了知身、受、心、法。比如经行时觉知身体的移动,坐禅时觉知呼吸的入出。禅修开始时,我们可以修修禅定,全身放松下来,专注在身体上。一旦我们专注于身体的移动或呼吸出入息上时,我们能看到它们不断变化,不能停留一处,也不受我们控制。
通过正念练习,心获得正念正知。当一个心理现象生起时,心自动觉知。比如,当快乐、悲伤、善心、不善心生起时,心会知道。任何身体上现象生起时同样知道。
对于那些善于观察心理现象的人,持续地这样练习。另外只观察身体现象也是可行的。
当心持续地觉知身心现象,它将获得念力和洞察力。心自然地对身心现象作出满意、不满意、中性的反应,此时我们觉知这些感受,它们和我们所观察的其他身心现象一样会集起灭去,这样心就从这些感受中出离,最后心归于平等舍。最初对这种平等舍心可能只经历片刻。一旦熟练后,平等舍心更加经常出现,持续的时间更长,最终它将觉知平等舍心本身,此时它能够将五蕴区分开来,看到构成身和心的五个细分的集合:色、受、想、行、识。
正念发展到了这个阶段,许多禅修者常常出现如下两种反应中的一种:有些人变得厌离而停止了修行;另外一些人产生了疑惑,不知如何做,停下来思考答案。
事实上一旦心能觉知道这平等舍心了,我们所需要做的一切就是继续观察。一旦觉定慧成熟了,心就自动前进。
这就是禅修的简明指南。
4.
不正确的念处修法
就算我们采用了上述禅修指南,当我们开始实修时,我们常常面临许多不同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不正确的念处修法。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越精进修行,就越出现一些境界转移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分心。其中最大的一个错误是我们有可能创造了一个新的目标,粘着它,没有如实觉知现象。
当我们认为我们的心太散乱了时需要先修定时,这种情况可能发生。接着由于练习不正确,培养了邪定,没有发展出正定,专注在一个目标上,心投入其中粘着目标,没有轻松舒适地觉知,迷失其中,或过度专注其中。
由于是错误的定,心粘着它所造作出来的目标。一旦我们要从禅定过渡到念处禅的时候,由于粘着的缘故,心不能如实观察实相。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许多人强迫心警觉,特别地保持在当下,以为这就是正念,他们的心处于过分紧绷防卫状态,象在起跑线上的赛跑者。正确的方法是以一种简单而自然的方式觉知任何生起的现象。
第三种常见的障碍是带着贪心练习,比如想炫耀一下、想获得表扬、想得到朋友的接纳,或想快速觉悟等等。我们越想获胜,就越会加快努力,而没有让正念正知自然持续地发展。(事实上,禅修上的正精进是指自然地、持之以恒地培养正知正念)。带着贪心练习时,练习会紧绷,它看起来象进步了,但心不平和。
这三种错误使得我们迷失或粘着现象上,误以为自己充满觉性而实际上没达到。现在我们能够明辨这些错误了,回到课程要点,就是去觉知当下所呈现的现象。
让我讲一则有趣的故事。我的一位学生,他专注于某一个心理现象。我提醒他注意这点,为了从专注中走出来,我让他注意外在的现象,希望让紧锁的心放松下来。这位年轻人听了后感到很难理解,他以为我要他不要保持正念,让心放任去胡思乱想(掉举)。幸好他再回来和我澄清误会。否则,如果他向长老提到此事,我可能要被从寺院驱逐出去。
事实上,当一个人粘着一个心理现象时,心就已经偏离正念了。我尽力帮助这位年轻人看到他正在让心放任去胡思乱想(掉举)了,这是由于他过度专注禅修目标所造成的。
另一个问题是有些人迷失到禅修的副作用中,如迷失在禅相中、内在的光、颜色、声音,甚至身体的颤动。这些现象生起时,有些人对这些经验感到愉悦,有些人感到不愉悦。我必须进一步引导他们对这些现象保持正念,反复训练,心最终会处于中道,不再愚痴地专注在这些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上。
为了避免修行上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地坚守规则,当烦恼生起时觉知它们,直到最终某天内在智慧生起克服烦恼。如果我们修行是为了满足我们贪求欲想知道、想看见、想得到、想出头、想出名,甚至想觉悟,那么就走偏的风险就加大,因为心通常会不时地杜撰出一系列的新的故事,而没有简单地如实觉知现象。
我们需要成为心的观察者。比如,如果心变得比周围的环境更沉重,这就意味着心无知地粘着某些东西。自然状态的心不会沉重,它会和周围环境相同。如果感觉沉重,那是因为它负载着附加的重量,放轻松,朝四周看看,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不沉重,如建筑物、桌、椅、树,我们不必背负着它们。事实上,心有时感到沉重,有时感到轻盈,这是由于粘着的缘故。我们越粘着,心就变得越沉重,正是这沉重使心显得不自然。当心没有注意到这些烦恼产生了时,心就创造了额外的重量。
心一旦会熟练地觉知了时,它会观察得更深入,会看到心怎样对外境起反应,喜欢或不喜欢。继续练习,心会对所有被觉知的目标无分别地平等地对待,直到内在感觉的重量和外在自然的重量一致,直到最后不再需要背负任何重量。
佛陀教导我们:假合成我们身心的五蕴是沉重的,负载着五蕴的重量将永远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他的教导是绝对的真理。对那些能看到的人来说,五蕴确实是沉重的。


第三章 禅修指南
作者:隆波顿尊者
编辑者: UbasokNiranam
1.
简介
隆波顿尊者是阿姜曼尊者的最杰出弟子之一。多年的游化生活后,他定居住在春布里省的直到圆寂。隆波是一位虔诚而严谨的佛教徒。他慈悲慷慨,不知疲倦地教导出家僧人和居士,在他们究竟解脱的道路上获得诸多成果。实际上,他的教导不是他的,也不是他的师父的,是佛陀的教导,隆波只是从经典中熟练地为他的弟子们挑出适合他们个人的部分。
隆波特别教导观心,这使得人们误以为他只教导观察心念处和法念处,事实上,他的教导是多样化的。如果一位学生擅长于观察心,他就教导观心;如果不擅长于观心,他就教导观身念处和受念处,这和他的导师,阿姜曼尊者一样。事实上,修身念处的人数远远多于修心念处的人。

2.
修心念处的原因
隆波看到所有的事物都在四圣谛法则中,四圣谛则可以通过观察心而领悟。这是因为苦生起于贪爱,而贪爱起源于心。一旦贪爱根除了,就可以从苦中解脱了。八正道,缩称为戒定慧,都是起始于心。戒是不被条件所影响的心的平常状态;定是指心平稳坚定;慧是指心已获得智慧。隆波大胆地作出结论:通过理解心能够学会所有的佛法。这就是为什么在他的教法中修心念处是如此重要的原因。

3
观察心
3.1
观察心前的准备
师从于阿姜曼尊者实修派比丘都强调这样一个观点:为了修毗婆舍那,我们需要一颗坚定平稳的心,即以定作为基础,否则心被贪欲所覆盖而不能如实看到事物。隆波顿教导相同的原则,他常常建议念诵佛陀来修定,有时配合正念呼吸或安那般那,吸气时念,呼气时念
成功禅修的关键是平静。我们不要想着获得智慧,以放松的方式简单地练习呼吸及念诵咒语。我们不要想要得到平静,因为自然的心不能被控制。通常越想平静,心就越焦躁不安。
一旦心处于平静状态,它就自然不需要咒语了。这种情况发生时觉知它,直至心最后回归到平常状态。

3.2
区分能知的心识与被觉知的目标
当心到达一种平静状态时,咒语消失了,我们应该继续观察这平静,把平静看作被另一个被观察的目标,心此时作为观察者。现在学习区分能觉知的心识和被觉知的目标。
如果持咒或其他禅定方法难以区分这点,我们选择另外的方法:
思惟咒语佛陀或类似咒语,观察头脑里的咒语,注意咒语是被观察的目标,从观察者分开。我们甚至能觉知我们的念头在头脑里反复出现,注意这些念头是被观察的目标。这样,观察者,也就是能知的心识,独立分离出来了。
另一个方法是持续地觉知身体的运动,或随生起的感受而觉知,如快乐、不快乐或中性。(总而言之,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身体内任意目标,持续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任何正在被观察的就是被觉知的目标,觉知的心就是观察者。
阿姜贴,阿姜曼的一位大弟子,教了到一个技巧:屏住呼吸一会儿,觉知宁静的感受,经常觉知这感受,最后能知的心识和被觉知的目标就区分开了。一旦掌握了这个方法,下一步是进一步培养正念正知。

3.3
培养正念正知
继续轻松地观察心。我们不要过度专注、寻找、测试能知的心识,只是简单地觉知。心后来会专注于一个新的目标,我们要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个转变过程。比如,心不专注了,接着想起某个人,紧跟着爱或恨这个人的情绪生起了,我们要觉知到这情绪,知道这情绪是被觉知的目标,能觉知的心识临在了,但它是分开的、独立的。继续觉知生起的任何目标,同时不被思惟过程所卷走。心不再迷失于任何目标的那一刻,就称之为觉知,或正知。
正念并不难以理解,即注意生起的任何目标。比如,当我们阅读一本书时,我们必须专注地阅读,以便理解书上所写的内容。或者我们开车时,我们必须积极地集中注意力在开车上。这样,自然地,无论何时心注意一个目标时我们知道。但正念,仅当与正知同在时才产生。正知指没有迷失于被观察的目标上的觉知。
这种觉知是最难理解的。当我们问一个人是否他知道他正在做什么时,他常常会回答说知道,尽管事实上他的心常常被无明遮盖着。在正念禅修中的正知是指清楚地了知,不带有无明愚痴。
比如,当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肥皂剧时,眼睛见到色,耳朵听到声音,心理解故事情节,那刻,我们在看电视,但我们可能并没有正知,因为注意力跑到眼根、耳根、意根,我们忘记了身体正坐着,在看电视,这意味着我们没有正知,没有觉知自己。
有时,经行时,专注在脚步和身体的运动上,我们可能有觉知,但没有正知,因为心投入到脚和身体上去了而忘记了自己。那一刻,自己和能知的心识好象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觉知,并且没有迷失在外在的目标上,我们才称之为正知。要达到正知的最佳方法是修禅定,如诵佛陀,直到心稳定而平静,接着继续在这个状态下觉知,当一个现象在六根出现了要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时,我们继续禅修,不迷失在六境上或忘了我们自己。

3.4
修念处禅我们将获得什么?
继续轻松地觉知我们的心,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现象经过我们的心,每一刻心将选择最明显的现象来觉知。因而四念处中任意念处都能修习。相反,如果我们不能将能觉知的心和被觉知的目标分开时,那么修四念处就会困难。定是慧的基础,是智慧生起的因。错误的定会使心受目标(现象)影响;正确的定会使心获得正知,使心中立,不受目标(现象)影响,从而它可以清楚地看到现象的真相,看到现象怎样集起与怎样灭去,详细陈述如下:
3.4.1
身念处
觉知身体,比如感觉呼吸的进出,或者注意冷空气接触皮肤,或天气热时感觉身体劳累和汗流浃背,或者经行时观察身体的移动。那些觉知的心已得到培养了的人会将身体看作一个机器人,是一个可以行走的元素的集合体,没有任何一个部分可以称之为我们。行禅时腿走痛了,我们看到腿本身是不会抱怨的。身和心明显地区分开了,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身体的三本质。
3.4.2
受念处
有时我们觉知心,有时觉知受;有时觉知身,有时觉知心,这根据当下那刻哪一个更突出明显些。比如,当我们经行时,我们的腿变得僵硬,如果能觉知的心识临在,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僵硬的感受不是腿,是隐藏于腿内的某些东西。又或当我们坐在一个炎热的地方,此时一股清凉的风吹过,我们会感到舒服和放松。这种舒服和放松的感觉生起于身体内某一地方,但不是身体,身体它本身不会感觉到舒服。或者当我们牙痛时,如果觉知的心临在时,我们将清楚地看到痛的感觉不是来自于牙齿,也不来自于心,是另外的东西,另一蕴(受蕴)。痛不会持续,痛的程度不断变化,显示着受蕴的三本质(三特征)。
我们可以通过心清楚地观察感受。比如,疼痛可以通过身体感受到,如牙痛;有时也可以通过心感受到,如感受悲伤、担忧。有时当我们吃我们喜欢吃的东西时,甚至还没有吃到口里,我们就已经感受到快乐。
当觉知感受时,与此同时觉知能知的心,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感受的三本质。
3.4.3
心念处
实际上,觉知心不是指觉知能知的心,也不是指绝对的心(禅宗中称之为一心”“真如心),而是指觉知生起的心理活动、念头和情绪,即行蕴,比如观察生气、贪欲、疑惑、快乐的集起与灭去。这些心理活动(行蕴)不是心,只是被觉知的目标。觉知行蕴时,与此同时觉知能知的心是可以最清晰地看到三本质的方法。
3.4.4
法念处
如果我们能觉知能知的心识,那么所生起任何现象都将显现三本质。比如,当我们有正念时,心想起某一个所爱的人,心就掉进思维里去了,接着我们将清楚地看到心粘着法尘(所想),把法尘当作,因为它无知地把被觉知的目标当作自己,这样、蕴、沉重感就从最初的空无中生起了。然而,任何时候心抓取某些东西时,苦就生起了,如果我们能觉知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回到正念上来,五蕴、沉重、愚钝、苦最后会消失。这就是四圣谛的实现。我们将看到:当贪爱生起时,就会有要抓取一个目标的驱动力,自我的感觉就会生起,苦就跟着产生了。如果没有贪爱,苦就不会生起。
觉知自然现象,与此同时觉知能知的心识,这就是看到三本质的最清晰的道路。我们将看到心不受我们控制,它跑出去,自动抓取一个目标。当心认识到抓取会导致苦产生时,它最终会停止下来。没有任何东西是受我们控制的。

正念禅修的一个例子
1
先生正在洗衣服,突然想起了他的女朋友,他的心起了贪念,眷恋的情感生起(尽管他的女朋友不在眼前)。觉知心念并不意味着先生只觉知手在洗衣服,先生应该看到烦恼在心中生起。他不必讨厌烦恼的产生或者想要去除烦恼,相反,他应以平等心观察一切,这样烦恼会自动消失。烦恼消失了时,先生也要觉知到这点。
2.
就上面的例子,如果先生想起他女朋友时内心起了贪爱,有时烦恼太强烈,甚至觉知后,它还是不消失,而且,他的心由觉知者转到迷失在想念她的妄想中去了,这个阶段,先生应该知道他的心不再是能知的心(观察者),而成为了粘着于目标的心。此时,所有他所需要做的事只是简单地知道。
3.
一旦先生有了贪爱,迷失在被觉知的目标中,先生可能会想是不是他应该觉知身体,以便帮助心从这强烈的贪爱中出离。对于修身念处的人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去除贪爱。但对于那些修心念处的人,我们不应该跳过这思维过程,宁愿继续觉知心。真相是心是一直不断变化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会看到贪爱有时强烈有时虚弱。想起所爱的人的念头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心有时抓取被觉知的目标(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有时回到有正念的状态。我们可以在所有一切法中能够看到三本质。
4.
当先生没有跳过思维过程而继续觉知时,他,一位习惯于解决问题的有才智的人,可能会想:单单通过觉知可能获得智慧吗?如果只是观察,他会不会变得沉默或健忘?此时,先生应该觉知到怀疑已产生。不需要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只要觉知到怀疑已产生就可以了,最终怀疑会消失,它和所有其他的被觉知的目标一样会消失灭去。
真相是能以平等心去观察所有目标的心能时时看到三本质。它也能看到四圣谛,那是让从苦中解脱的终极的智慧。先生,或其他象他一样的知识分子习惯于通过正式的学习过程而获得智慧,这种通过学习思考所得的智慧,即思慧,不能使人们从苦中解脱的。但是通过精神上修持所得的智慧,也就是修慧,通过培养正念正知而得的智慧能让人们从苦中解脱。这就是两种智慧的不同点。
由于先生洗衣服洗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的手和手臂开始疼痛,他将体验一种不愉快的身体感受,或者说是苦受。进一步观察后,我们会看到,事实上,不是先生的身体在痛,痛觉是隐藏于身体内的一种东西。能知的心是另一种东西,即使身体疼痛的时候,它平静而知足。这就是看见五蕴的实相,五蕴被拆开成单独的部分,当我们单独地看每一部分时,我们可以看到没有一个部分可以称之为先生。修习念处禅,看到分开的五蕴并不难。

3.5
正念可能在禅定与内观中摆动
当我们观察心或身时,能知的心识可能会在禅定和内观之间来来回回地转换。
许多经典中,禅定和内观根据禅修的主旨不同而区分开来。比如,如果我们练习40次禅修,其中只有10次回忆念住,那么我们就是在修禅定;如果我们修四念处,觉知身、受、心、法,那么我们就是在修内观。如果觉知的目标是习俗的或相对现实的,那么我们就是修禅定,但如果目标是究竟实相的,那么我们就是在修内观。
实际上,有更进一步的细分,那就是区分禅定和内观是基于心的活动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