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觉悟之路Ⅱ
个人日记
(修订版)
隆波帕默.帕默皎尊者 著
英译者:HataitipDevakul
中译者:当下即安
版权© 2013:WatSuan Santidham
隆波帕默.帕默皎尊者和SuanSantidham寺免费结缘本法宝,
泰文、英文网站:
www.wimutti.net; www.dhamma.com
中英对照文版 译者博客:
http://blog.sina.com.cn/3329780252
禁止为了商业销售、物质利益,以任何形式,部分或整体再版发行。
经过允许可以重印免费结缘流通,
请求许可重印免费结缘流通者请与如下机构联系:
Wat Suan Santidham
332/1 Moo 6, Baan Kongdara
Nongkham, Sriracha
Chonburi, Thailand 20110
爱之书2013.11.13整理自译者博客
中英下载:http://note.sdo.com/u/1187654031/n/6OyCf~kEczsB6u14A0014x
目录
目录 2
第一章 什么是佛教的目标 4
第二章 什么是苦? 5
第三章 什么是苦之因 8
第四章 灭苦之道 9
第五章 什么是正念禅修 13
第六章 怎样觉知现象 14
第七章 什么是现象(因缘法) 28
第八章 什么是“当下” 31
第九章 什么是如实知 33
第十章 正念的利益是什么 42
附加注释: 46
结尾语 51
前言 来自我内心的话
2002年7月30日我写了这本书《觉悟之路II》。随着时间的流驶,我认为它需要修订一下,使之更完整,有益于所有禅修者。
隆波帕默.帕默皎尊者
2006年7月30日
道路依然存在。修行人依然坚定地跟随这条圣道。在时间之风还没有吹走他的圣迹之前,今天就开始出发,这样我们不致于四处漫游太久而没有方向。
——隆波帕默.帕默皎尊者
第一章 什么是佛教的目标
1.1 佛教的目标是回答“我们怎样获得苦的止息?”的科学。
1.2 人们经常忽视苦灭,但却专注于追寻愉悦 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身心确实是苦的真相,没有永恒的快乐。一个人越努力寻找幸福避开痛苦,他就担负的痛苦就越重。不管一个人多么奋力 追求,幸福是永远无法圆满达成。另外,它总是消失得非常快。幸福象放在你前面的某些东西,等着你伸手去抓它,你几乎要抓着时,它就滑出你的手掌,再次跑到你前头了。它总是吸引
你敦促你不断去奋斗,希望最后得到永恒的幸福。
1.3 事实上,我们所寻求的幸福只不过是不可实现的假象。我们常常想只要我们得到它、拥有它、预防它,我们就会幸福。我们无知地坚信知识、财富、家庭、亲朋戚友、声誉、权力、快乐、健康等等会带给我们幸福。我们不惜代价地追求幸福却没有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1.4 佛教没有教我们寻找那假有的幸福,但教我们研究苦,它是生命的实相。唯有佛教直接回答了有关苦的问题,也告诉我们苦之因及苦灭的修行之道。如果我们研究苦,直至我们获得苦灭,那么,我们立即会通达幸福,它是势不可挡然的、完美的、当下就会现前在我们眼前。
1.5 有些人也许会认为佛教太悲观,因为它指出生命唯有苦。我们不在这里讨论这个主题,因为如果现在解释,它会引起一场哲学辩论。如果我们简单地从头至尾阅读这本书,依照佛陀教导的方法,开始学习苦,那么,我们会认识真理,根本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辩论。
第二章 什么是苦?
2.1 佛教中苦的含义,比我们平常理解的要深广得多,苦是:
2.1.1 苦受:它是众所周知的普遍的苦,也就是说,身体的苦和精神的苦。从来没有修过念处禅的人也许觉得苦很少出现,但对正念禅修者来说,苦经常生起。比如,如果我们念处身体,我们会发现疼痛象野兽一样总是追随在我们身后伤害我们。它迫使我们改变身体的姿势、吃喝拉撒、擦洗、抓、吸气、呼气等等,我们几乎动过不停。有时我们生病了,感到苦很沉重地压迫着我们。最终我们筋疲力尽而无法逃离苦,苦一直跟随我们伤害我们到死。
无论什么时候当一个痛苦的感受减轻了时,我们感到快乐,但不久后,苦会再次抓住我们。
如果我们有正念,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心几乎总是紧张不安的,紧张减轻了时心会感到快乐,紧张加重时心悲伤。
2.1.2 苦相(因缘条件制约下的苦,是本有的自然属性):这种苦不是人人所知的那种感官上的痛苦。它是指因缘条件制约下某一状态的总的特征(也就是说,身、心、及所有因缘条件制约下的现象(行蕴))- 因无常带来的苦。因而,依据这一定义,幸福也是一种苦,因为它是无常的。当一个人开始修念处禅后他会对苦的本有属性体会得更明显。在本阶段应该了解足够多关于苦的特征的知识。
2.1.3 因贪爱带来的苦:对于人类和所有动物来说,这种苦几乎一直存在,但只有少数人体会得到。禅修者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觉知到这种苦,特别当禅修者把心作为觉知的目标时。他们会领悟道“集起是苦之因”。如果我们贪爱和执取名色、生起的现象(目标)时,苦,也就是挫折和痛苦就会立即生起。如果心从对被觉知的目标的贪爱粘着中解脱出来,心就不会受苦了,并且保持心的突出显着、正念、清醒、喜乐、平和。禅修者的心若充分发展到这一水平后就会产生正定。他们的心将会稳定,根本不需要特别的照看。内观到这一阶段称之为不来果位(阿那含果)。有些圣者到达这个阶段可能自满了,他们不再坚持正念禅修,因为稳定而突显的心是他们的安全愉悦的庇护所。
2.1.4 苦谛或苦集
这种苦是最深的苦。只有那些完全透彻理解了它的人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因为理解痛苦的感受是所有人普遍都能理解的;理解苦相是内观禅修者已经可以觉知到,尽管此时他们仍在世俗层面;如果心仍然相信有些现象是愉悦的有些是不愉悦的,那么对贪爱是苦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圆满,到达不还果时,才会理解贪爱粘着生起苦就会生起。因而,不还果的圣者满足于心的坚固,不在寻求外在的目标,因为那是贪爱执取的来源,相反,他们可能转向于执取有正念的、觉醒的、喜乐的心本身。
只有内观智慧发展到成熟的时候,心才真正能够清楚地理解苦谛 - 集蕴、名色或身心本身就是苦,无论有贪或无贪,身心本身就是苦。唯有苦集起苦灭去。身和心有时是苦有时是乐,这不正确。它们是纯苦,只是程度多少的不同而已。当内观智慧发展到这个阶段,心会意识到五蕴皆苦,这时它就明了四圣谛。它将理解“集起导致苦生,对苦的无明导致集起。”因而,无止尽的生死轮回之环产生了。只有洞悉明了了苦谛,心就才舍弃苦。这样,苦之因自动灭去,涅盘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那一刻,生死轮回之链就断开了。”
无论谁若明了五蕴身心是苦(断无明,得明),就能够完全彻底地放弃对五蕴身心的贪爱执取。五蕴身心还在,它只是苦的现象,但没有了受苦者。因此,使“我们的身心”幸福和从苦中解脱的贪欲也就自动灭去了。寻求幸福避开痛苦的奋斗或心的造作(业习/行蕴14)就中止了。心不再抓取任何名色来再形成一个“我”。它将洞悉涅盘,也就是说,苦的止息,因为它已经完全从五蕴烦恼中出离。
培养正念是通达四圣谛的唯一的道路,明了四圣谛之后,心会渐渐地变得公正、中立,不再被贪爱迷惑,不再粘着被觉知的目标,直到它到达最后的阶段,完全从身心之苦中出离。
2.2 佛陀所教导的苦就是五蕴本身,通过禅修导向解脱。一旦心断除了无明,它就会认识到名色(身心)是无常的、苦的、无我的,它就立即舍弃苦(五蕴/名色/身心),将永远不再抓取苦或任何名色。身体上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适时地根据情形消除和缓和疼痛是必要的。在那种情形下,“尽管身受苦,但心不再受苦。”只有在从五蕴中分离,不再有新的五蕴生起时,圣者完全地获得苦的止息。
第三章 什么是苦之因
3.1 一般来说,人类和动物认为是未满足的愿望导致苦产生。比如,一个人变老时却希望年轻,这时苦就产生了。一个人希望健康,却生病了,很痛苦。一个人希望长生不老,却正在朝死亡迈进,很可悲。一个人想要什么,却得不到,很令人沮丧。相反,一个人得到所希望得到的,他就感到快乐。
3.2 是贪爱导致苦产生,这一点禅修者会理解得更深刻。贪爱导致心挣扎、日夜不停地努力工作,以期望能使得“我们”离苦得乐。没有贪爱,心不必奋斗,它本身唯有平静。
3.3 认识了四圣谛的人将会发现五蕴本质是一个苦的集合。有贪无贪,五蕴本身是苦。是无明(对五蕴构成苦集的真理的无知,就是无明)使我们相信身心有时苦有时乐。因而,集法生起,也就是说,使身心永久离苦得乐的贪欲生起。接着,精神上的奋力追求的迫切感生起,使得心一直在这个贪欲驱使下燃烧,导致苦产生。尽管那时身体是分开的,无明驱使心制造新的蕴业,使得心再次受苦。因而,对圣谛的无明,对身心实相的无明确实是苦的根源。无明导致对名色(身心)的执取,而名色(身心)不过是一个苦之集合而已。接着,心竭尽全力地去除身心之苦带来身心之乐。新的业继续无止尽地生起,因而,苦无止尽地再生。
第四章 灭苦之道
4.1一个人既然知道了苦之因,就不难理解苦之灭。那就是克服无明,或对圣谛的无明,特别是对苦谛的无明,对身心不是“我”的无明。无明源于贪爱或者寻求乐避开苦的贪欲,这个贪欲影响着身心。对身心实相的明了是非常重要,如佛陀所说:“认识了真理,就会生起厌离心;厌离心生起了,平等无偏的中舍心生起。透过中舍心,心就完全解脱了。随着解脱,“所作皆办,不受后有”的解脱智生起,轮回中止,圣道完成了16(佛法学习已完成)。
4.2 最直接如实观察现象的方法,就是如实念住当下的现象。(在本文中,念住是指正念,随着正定、正见或智慧而生起的。对于感兴趣的初学者,没有向他们解释这些名词的不同含义,以免让他们感到太复杂。)这个直接的方法是最明智的最合乎情理的。比如,当我们想真的了解一个人时,我们要不带偏见地观察他的行为,这样我们能够如实地知道了解他。佛陀肯定地说正念观察身心是净化我们的唯一的道路,因为它能够根除世间的贪爱、错误的见解(对现实的错觉),还有偏见(愉悦和不愉悦的分别心)。这里“世间”单指身心或名色。
4.3 有些禅修者也许会对“观察身心的正念禅修是灭苦之道”这个观念感到疑惑。他们曾听到过一个教导,那就是八正道是灭苦之道,缩写为戒定慧。他们之前所听到的也正确,但他们应该更清楚地明白八正道(戒定慧)是觉悟解脱的助缘,而正念禅修则是直接灭苦之道。
事实上,佛陀赞叹善的行为。在未获得正等正觉之前佛陀他自己广修菠罗蜜。比如,出生于毘输安多罗国作王子时,他广行布施。在他的许多前生,他曾布施自己的生命。在某个前生他修禅定获得五神通,再生于梵天界。某一生,他出生作一名学者,名叫,培养了完美的智慧。然而,为什么在前面许多生他没有获得觉悟,而最后一生他经由修法念处而获得正等正觉?无容置疑,如果他没有累积足够的菠罗蜜,他不会获得正等正觉。然而,如果他只修菠罗蜜,没有发展正念,他同样也不会获得正等正觉。圆满的菠罗蜜为他正念禅修打好了基础和做好了准备。比如,既然在他的前生作为毘输安多罗国王子时他能够布施出他的妻子儿女去寻求觉悟,那么,在他的最后一生他就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舍下爱妻耶输陀罗和娇儿罗睺罗去追寻觉悟之道。
4.5 所有善行 — 如布施、持戒、禅修、培养智慧到某一水平,这些善行都不是有助于觉悟,而只是作为善行或美德会带来幸福的善果。某些时候,做善事的那刻,心可能非善,如下面的例子:
4.5.1 布施:若没有正念和智慧,布施可能导致更多的烦恼产生。比如,带着错误的知见布施,如:“我”布施,下一生“我”会得到果报,“我”会获得这布施的果报,“我”会因这布施获得觉悟。另一情形,带着贪婪布施:“因着这布施,我希望得到更多的果报。”
4.5.2 戒的培养:一个人单持戒而没有正念和智慧,他就会很容易执着戒律和仪式。比如,一个人可能会误以为持戒是通过压制心来减少烦恼。那样,一个人越持戒烦恼越多,如骄慢心可能会增强,他可能会想“我持戒,我比别人好。其它人不持戒,比我差。”
4.5.3 修定:没有正念和智慧,一个人越禅修他就越可能专注于宁静与轻安中而忘了自己。以某些个案为例,一个人可能在愚痴和贪欲的掌控下越修越发展出更多的邪见。比如,当一个人禅修时,他可能如此沉醉其中而忘了自己,许多心理影象可能会生起;有些禅修者甚至看到“涅盘”是他们头脑里的一座城市或者一个水晶球;有些人可能会获得某种知识或见解,他们为此感到自豪;另外一些人也许会认为心是我,因为它可以控制。
4.5.4 内观智慧的培养:由于缺少智慧和正见,禅修者可能犯很多错误。比如,一个人不知道止禅和观禅的差别,他就容易无知地修练,以为他所练习的就是内观禅。比如,有目的地思惟动物、人类、自我、他们自己、别人、目标、事情、人们等等这些东西的三本质,如此练习只不过是修止禅,只会带来心的平静。有时,不是获得平静,反而心随着法尘而散乱了(掉举生起了)。对某些禅修者而言,他们越思惟三本质,他们的我慢和自我越大,这是因为三本质不是通过思考而能理解的,必须带着正念正定洞察身心实相而认识到的。唯有那样,一个人才能经由内观洞悉三本质。另外一些人,不是通过觉知身心来发展内观智慧,而是试图建立或冥想“空”来代替身心,他们不知道在内观禅修练习中,被觉知的目标必须是身和心,相反,他们认为放下身心而去冥想空,这是修法上的捷径。
4.6 有助于觉悟的善行必须增进正念的禅修,或者在做的那刻必须带有正念和智慧,如下面的例子:
4.6.1 布施: 布施前、布施时、布施后心都应该具有正念和智慧。如果布施时带着忠信与智慧,不是带着为自己或他人的烦恼,那么这才是恰当的善行。如果布施使得他人幸福和快乐了,正念应该随念(回忆起)这幸福和快乐,因而,布施也能成为发展正念的工具。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因贪婪和愚痴而疯狂地布施,那么,这种布施不会有助于正念禅修的。
4.6.2 戒的培养:没有正念,纯净的戒体几乎不能得到。相反,如果一个人念住自己的心,那么,根律仪戒就会自动生起。当生气生起时,正念觉知生气了,心就不会被生气所控制,这样,第一条不杀生戒就完美地持守好了,因为心不会想杀或伤害任何人。同样,当贪爱生起时,正念忆起它,人们自动就持守了第二条不盗戒和第三条不邪淫戒。
4.6.3 定的培养:正定是八正道的一个元素。因而,佛教中的定必须与八正道中的其它元素组合。比如,它必须与正念和智慧相随,没有正念与智慧的定也许确实会带来幸福和其它愉悦的事情,但对正念禅修没有用,因为心不是真正稳固地念住在身心上。心不稳固时,戒和慧就不会圆满。
4.6.4 内观智慧的培养:最圆满而正确的内观智慧禅修将在正念禅修的章节中解释。在这节里只提智慧的基础阶段,也就是经典里所写的部分。佛教徒、禅修者不应忽略经典。至少,他们应该学习经典,以了知佛教的基本原理。否则,他们可能会崇拜其它宗教的经典,还自以为他们是佛教徒。
4.7 戒定慧的培养看起来要三个分别培养,但经由正念的培养,戒定慧会自动生起。比如,在《法句经》中有这么一则故事:一天一位比丘去见佛陀,他向佛陀申请还俗,佛陀问他为什么要还俗,他说太多戒律要持守了。佛陀告诉他修念处禅代替持戒。这位比丘按照教导去做了,他净化了,持戒圆满了,后来甚至获得了解脱。如果我们修念处禅,如实觉知当下的因缘,那么那刻我们自动就有了正定。心是坚定的,正念觉知当下的因缘条件,没有愚痴地干预。 接着,洞察身和心的自然状态,也就是说,洞察身心的三本质,甚至四圣谛。因此,从正念禅修中培养出来的内观智慧随着正定生起了。因而,我们可以作如下结论:灭苦之道是八正道,简而言之,是戒定慧三学,或用最简单的话说,是正念禅修。正念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戒定慧和八正道的培养。
第五章 什么是正念禅修
5.1 如前所说,佛教里苦之根源是对苦谛的无明,也就是对名色、五蕴、身心的无明。它导致贪爱、执取、有,并希求身心是永久的、幸福的、可控制的,这种希求是双倍的痛苦,在原本的物质与精神、五蕴、身心的痛苦上加多一层苦。如果心能够认识到身心实相 – 无常、苦、无我 – 它就会放弃对身心的粘着,贪爱、执取、有就会自动终止,心就从构造一个苦的集合的五蕴中解放出来,就通达真正的平和,或涅槃。因而,唯有以明或智慧去除苦之因,即对名色五蕴身心的无明,才能根除苦。
5.2 关于智慧或知识的培养,我们习惯于传统方式的学习,比如(1)通过阅读或听讲接受别人传递来的知识或经验。(2)思惟那个主题的事物。这两种方法可以用之于其他领域的学习。为了理解佛法的核心,一个人必须在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再加上运用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3)不断地如实观察身心现象。因为听来的智慧只是一种记忆,思惟的智慧只是一些想法,记忆和想法都不是真理。在最初阶段,我们得通过阅读和听闻学习经典和佛陀的教导,接着思惟它们使我们对正确观察身心时有个导向。
5.3 通过阅读、听法、思惟来获得知识,这些方法非常普通,我们已经知道了。因而,接下来将会谈论正念禅修这种寻找真理的唯一的方式。它是持续不断地、具有正念地、如实观察当下的身心现象。
第六章 怎样觉知现象
6.1 一般来说,一个人能自然地觉知当下的目标(即现象)。比如,觉知当下站着、行走、坐着、躺着;觉知当下高兴、悲伤、中性;觉知当下爱、贪、嗔、痴、疑、掉举、抑郁、懒惰、忠信、精力充沛、平静等。然而,人们常常有两个弱点:(1)人们常常忘了觉知当下的身心状态,因为人们无知地陷入到思考某些故事中,或者陷入到所看所知的目标中而忘了自己当下的身心。(2)人们常常带着无明去觉知身心目标。没有看到究竟真实法,而只看到念头想象所造作出来的世俗法。比如,一个人会认为是一个人行、住、坐、卧,事实上,是物质或一堆元素在行、住、坐、卧。一个人也许会认为某个人贪、嗔、痴,事实上,是心或意识在贪、嗔、痴。这是因为他不明了究竟法或身心实相,习惯了这种“身心是我自己”的感觉,这是世俗法或带着错误知见的念头。
很多时候,甚至连我们的学员也不能如实理解什么是正念禅修。事实上,正念禅修就是简单地以自然平常的心觉知当下存在的究竟真实现象。禅修者经常误解正念或忆起是心的一种特别的状态。因而,不是用平常自然的心去觉知一个目标,禅修者试图培养出一种特别的心及特别的目标来代替,这是相当不正确的。
本章将会论述自然的觉知的心,它对培养内观有益,它是具有正念、正定、洞察力。有些禅修者称之为“能知的心识”。
6.2 要识别什么是正念或正确的觉知的心,这很困难。如果简单地以我们的观点说它是这个那个,那么我们立即就偏离轨道了。相反,如果我们谈论什么是不正确的(它们因贪爱和错误的知见产生),我们就不难理解正确的觉知心了。请看如下一些错误的例子:
6.2.1 知道不是不知道(困惑茫然/疏忽怠惰)
6.2.1.1 知道的反面是不知道,意味着想入非非、困惑茫然、疏忽怠惰、粗心、做白日梦。它是疏忽怠惰的状态,六根接触六境时,放任心沉溺于感官娱乐中或想入非非中。比如,当眼睛看到一个目标时,心认出那是一位美女或俊男,眼睛就转移去盯着他/她。或者独处时,心就茫然散乱了。有时知道念头起了,更多时候也许不知道在想什么。
6.2.1.2 这种困惑茫然或疏忽怠惰的状态是忘记了自己的身心的状态,好像从世界上消失了一样。那一刻,人不知道自己是高兴还是悲伤,是好还是坏。因而,我们困惑茫然或疏忽怠惰的那刻,我们没有觉知身、受、心、法。
6.2.1.3 无论何时心困惑了,心回忆起刚才我们困惑了,那么困惑就消失了,觉知就立即生起了。因而,仅仅记起我们曾困惑,这就是正确的知道。
6.2.2 知道不是思考
6.2.2.1 知道不同于思考。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在想什么,却忘记了我们自己,如困惑茫然那样。知道是如实观察所发生的,思考则是期望什么该发生。(然而,如果我们有事情要思考时,比如,学习或工作,我们必须思考以履行我们的职责。)
6.2.2.2许多禅修者不理解正念禅修,他们误以为思考或冥想他们的身心是名色,是无常的、苦的、无我的,这就是修正念禅修。事实上,在正念禅修或内观禅修中,一个人必须如实地觉知当下呈现的现象。它不是对现象的思考,因为世俗谛的思考往往有偏向的,是基于各种各样错误的见解。比如,认为“身体是无常的,但心是常的,当身体死去时,心会舍弃这个身体去再投生。”另一种说法,比如,认为“自我是存在,但死后就消失了。”这些想法都不是内观。隆波曼尊者的最杰出的弟子之一,隆波塔特.德撒冉斯,说:“观想身体是不净的,来克服贪欲盖,这是修止禅;观想死亡,和观想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或五蕴,以防止某些心理反应,这也是修止禅;唯有禅修产生的内观智慧深入到我们的内心时,禅修者才可洞悉修法的核心。”另外,隆波普.泰尼育常常强调说:“止禅起于不带意图;观禅起于没有思考。”隆波顿也说:“无论你多么积极思考,你不会知道;停止思考,你就知道。”他的教导与经典里的教导“生灭智”一致,内观的前提基础是远离思考。
6.2.2.3 无论何时我们思考了,接着,回忆一下我们刚刚专注于思考了,那一刻念头会消失,当下临在的心立即取代了念头。因而,简单地回忆一下我们思考了,这就是正确的知道。
6.2.3 知道不是设定修行
6.2.3.1 知道不是设定修行。当我们一想起修行,几乎100%的修行人都快速地准备修行,因为他们误以为修行要去“做”些什么。实际上,修行除了直接地自然地觉知当下的身心外什么都不用做。如看眼前的一张图片,简单地睁开眼睛去看它。当被蚊子叮咬时,就觉知被咬的感觉。内在的觉知力自然地存在于我们之内。当我们不理解正念禅修的原则时,我们设定我们的心要禅修,象100米跑运动员准备在起跑线上,身心绷紧,而没有舒适地自然地觉知当下呈现的目标。
6.2.3.2 如果有意去禅修,禅修者经常会强迫他们的心,这样一些心理业力产生了。比如,禅修者可能觉知到了内心的某个深点,心就跑过去想寻找某些目标来冥想。禅修者可能发现他的心跑出去了后,他就控制它让它静下来,等待观察什么会发生。这些严重的错误都是因为带着贪心禅修或带着错误的知见在禅修:禅修就是如此这般地修,因而“我”了解禅修。
6.2.3.3 以这种观点去禅修时,那些喜欢以身体为冥想目标的禅修者常常会开始干预身体的自然活动。比如,当他们观察呼吸时,他们会控制呼吸的循环。当他们观察身体的运动时,他们会设定手、脚、腹部运动的时间。如果这是修禅定或他们想以冥想身体作为修正知的前行,这样做没有错。然而,如果他们有目的地练习身体的动作,还以为他们在修正念,没有注意到贪爱或错误的知见已在他们心中,这就是另一个严重的错误。
6.2.3.4 事实上,如果我们想发展正念正知,我们完全不必干预身和心的运作。比如,当眼睛看见色,就只是看见色。见色后起了反应,心愉悦或不愉悦,简单地回忆确认一下就可。那刻身体是什么姿势,知道它。站着时,知道这堆物质站着。感觉僵硬了,想要转变姿势时,回忆想转变姿势的欲望生起了。回忆后,他可能因为需要改变了姿势,或者他想要先看见身体痛疼的真相没有改变姿势。当他休闲地坐着时,念头出现了,此时他应该回忆思考发生了。思考后,有善心或不善心生起,他接着简单地回忆善心或不善心的生起。
6.2.3.5 然而,如果禅修者不能自然地知道当下的现象,不必惊慌。刚开始时,禅修者可以先为禅修作一些保持平衡的准备工作。比如,如果心掉举(焦躁不安),他先修止禅。但是,要当心不要太沉迷于止禅以免忘了自己或太紧张。简单而舒适地觉知一个目标,不管是什么目标,即便是一句重复的话也可。当心平静舒适时,接下来觉知心的自然变化。另外,禅修者可以调整开始觉知腹部的起伏运动,或经行,或手部动作等等。总之,禅修新手可以以任何方式开始练习,不带目的地发展觉察力,朝者正知前进。
6.2.3.6 任何时候我们为禅修作均衡的调整工作时,回忆起它,回忆的那刻那个心理状态就会消失了,当下临在的心立马会呈现。因而,简单地回记起我们所做,这就是正确地知道。
6.2.4 知道不是心理上的注释(标记)
6.2.4.1 知道不是心理上的注释(标记)或观想一个目标当作名色。它是以自然的平常的方式注意当下的现象。许多禅修者以为知道是心理注释(标记),因为他们常常听到标记名色,标记当下的目标。因而,他们假定“知道”必须包括做些什么,比如心理标记,或冥想。因而,觉知一个目标后,他们快速地作下心理标记,“抬”、“走”、“生气”、“声音”等等。这是“心理标记”,不是“知道”。(初学者开始时作标记是必要的,但不能停顿在这个阶段,因为它不是内观禅修。)有些禅修者一再喜欢冥想。那不是知道。比如,当眼睛自然地看到某个目标时,禅修者可能刻意地思惟“这只是色的集合,它不是动物、人、我、他等”。或者,禅修者可能思考“颜色是色法,知道是心法。”所有这些都是带着目的性去标记,是在知道现前的目标之后去做的,因而,这个“知道”是不纯洁的、不自然的、不平常的。
6.2.4.2 事实上,“正念”这个单词在三藏经典中意味着“回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