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的梦与悔

栀子读吧

 

图片

 

有时,读书也是缘,那天去图书馆,在一大堆即将回归书架的书中顺手拿了一本——《赋得永久的悔》,作者季羡林我知道得不多,他的作品也从未读过,对耄耋老人的永久的悔有点好奇。随意翻了翻目录,《梦萦未名湖》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一个在燕园生活了40载的老者与一个未名湖的过客有相似的感觉吗?

      在未名湖闲逛的时候,遇到两个学生在拍照,拍照的一个姑娘对她的同伴说:“我是你最好的朋友,你用发自内心的笑表达你喜欢我,愿意跟我一起玩……”觉得挺有趣的,以为她们是北大的学生,就上去跟她们聊了几句,没想到她们也是附近学校的毕业生,过来游玩的,说起北大的景色和人文气息便滔滔不绝,京城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未名湖的魅力来自哪里呢?

      未名湖的湖光塔影、巍峨红楼,永久的留在我的记忆里,却与季老笔下的苍翠的爬山虎、芳香四溢的丁香花、红绿皆肥的西府海棠、葳蕤茂密的藤萝花失之交臂。

     从自序始,一篇篇散文,随心所欲,杂而广博。生活的点滴、过往的经历、怀人之作无不流露出老人的真情实感。“说真话”、“有文采和深邃的思想”是老人对文学家的标准。文学的风格与做人的风格应该是相通的吧,季老的经历造就了他以杂见长的特征,率真的性格成就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挺喜欢他对自己创作风格的态度“别人不一定赞成,我也不强求别人赞成”。

       北大如磁石般的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学子,培养了五花八门的行业精英,未名湖的湖光塔影沉淀着个性与思想的灵魂,就象那一尾石鱼,历史赋矛它更多的价值。

       望九之年,“老人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六岁离开无立锥之地的家,母亲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子欲养而亲不在”,从懵懂少年到北大学子,母亲却在学业未成时永远宾离开了,这是何等深切的悔恨呢?

 

 

文章评论

绿洲

“子欲养而亲不在”。季羡林大师的悔对我们的启迪应该是深邃的、恒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