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算是个打工仔
个人日记
2015年7月17日 星期五 晚 小雨 南京浦口
通常,晚上走路回来后,洗洗就睡的,不再打开电脑的。
今天,例外。
有些事,觉得要纠正一下,有些话,要记载一下。
一边走路,一边听旁边的老者讲故事。
老者,通常都是沉默的,今天,打开了话匣子。
老者,每天都走路,已经坚持了十年了,每天走10公里,风雨无阻。
我给他算了一下,十年来,正好绕地球一周,我把这个惊人的发现告诉他,他听了,很淡然的说了句:地球不大嘛。
我听了,笑了。
他说,80年的时候,自己就出来了,带着木匠工具,怀里揣着公社、大队、生产队的三级装证明,三四个人一起,到河南的回民村干木匠活儿。
走街串巷,一家一家的做门户,在一家结束前三天,就必须找到 下一家,于是,叫同伴悠着点干,以拖延时间,派出一人拎着工具,蹲在路边揽活,必须要有活儿,否则会被主人家赶出来,谁还会收留已经干完活儿的匠人,那时,还没有有出租房的说法,真正的露宿街头啊! 河南的夜,很冷!
说起回民村,经常吃的羊肉和牛肉,汉人买了猪,要借道回民村时,要把猪用草遮起来,否则,回民看见了会勃然大怒,被打一顿也未尝不可。 可,也有例外的,房东家的儿子,从劳教所回来,当他单独跟匠人们在一起时,就会说,你们汉人做的红烧肉真好吃! 自己也偷点猪肉尝尝。
我问,河南人听说很野蛮? 不!河南人很好的,甚至比我们家的人要好,只要你尊重他们。他们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客人,宰羊待客是常有的事,有一家女主人自己宰羊,用嘴巴在羊腿上吹气,像男人一样的干粗活。
80年,国家刚刚开始搞改革,像春天的万物复苏,各地闻风而动,人们开始出外寻找活路,火车和汽车班次少得可怜,坐一天的汽车到南京,再转火车,要走两天一夜才到郑州,火车上完全靠挤,走道都站得满满的,人多得一只脚拔出来,就插不进去了,两天站过去,裤裆里就溃烂了。
做木工活,除了带被褥,还要带工具,师傅的锯子在火车上锯坏了一解放军的呢子大衣,却没钱陪,只好说,我也没钱,那你就把这套工具都拿去好了,结果,不了了之。被褥是老棉花做的,沉沉的,肩膀上的皮都磨破了,到了终点站时,是夜里两点钟,不知往何方,只得在没有暖气的火车站等天亮,这时,才知道郑州特别冷,冻得人直哆嗦,像筛糠一样,只得跳啊跳啊,一直跳到了天亮。
那时候,打一张衣橱,5元钱,打一张写字台也是5块钱,一个工2.5元,是家里做农业工挣公分的两倍,一年才回一次家,能挣一千元,回家盖房,盖5间瓦房,只要300元。出门像花子,回家就成大款了。
给我讲故事的人是我们这个工程的土建项目经理,今年五十有五。
他掏出一盒小苏烟,抽出一支,吸了两口,继续给我讲。
说也有的主人家,干完活是不赶他们走的,干部越大的人待人越好,曾经就遇到过一个小学校长,特别的好,就怕那些不大不小的干部,人品最差。
又说起给河南的部队,59049汽车团干活的事情,正逢越南自卫还击战,一个晚上,突然一个紧急军号,除了离休的和家属,一个团的人马,600辆解放牌汽车,全部出动,去云南拉战士的尸体,半个月后回来了,只剩400多辆,很多都翻在滇藏公路上的山沟里,回来后,军营里一片哀嚎,部队给他们开了探亲的证明,他们也回家了,人都没了,还要家俱干什么?
在河南干了四年,后来,便没再去河南,跟着县城的建筑公司干,一干就不想走了,只因为晚上有睡的地方,不用担心明天没活干就没地方睡。这一干就是三十年,一直干到这个香漫山工程。
老经理说到这里,感慨!说现在幸福死了,出门有车,晚上出来走路,也觉得幸福无比,不愁吃喝,不愁没地方睡,当年吃了晚饭还要加班,主人家的黑白电视机想看个新闻都不敢看,还要加班到10点钟,人真的要满足! 我赞许的点点头,是啊! 幸福感,只是一个自己前后比较的过程,道理虽然简单,但我们就是感受不到……回宿舍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脑,把新浪博客上,“第一代农民工 ”这几个名不符实的签名删除了,并为自己曾经吹过的牛,道歉!我算不上是第一代打工仔,自己根本就没吃过多少苦,甚至,连打工仔也算不上,充其量,只是一个跟单位外出,流动工作性质的职工而已,二十五年的经历,也不是个值得大惊小怪的漫长过程。
惭愧!
以上的故事,只因我在以往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里,鲜有人提起。虽然,我知道那时候的人很苦,但苦的方式,各有各的不同。
也许,比起出门在外千千万万个打工仔,我敬重的这位老大哥算是幸运的了。但,我还是记下了这段尘封的往事,记下了它,它便不会消失。
通常,晚上走路回来后,洗洗就睡的,不再打开电脑的。
今天,例外。
有些事,觉得要纠正一下,有些话,要记载一下。
一边走路,一边听旁边的老者讲故事。
老者,通常都是沉默的,今天,打开了话匣子。
老者,每天都走路,已经坚持了十年了,每天走10公里,风雨无阻。
我给他算了一下,十年来,正好绕地球一周,我把这个惊人的发现告诉他,他听了,很淡然的说了句:地球不大嘛。
我听了,笑了。
他说,80年的时候,自己就出来了,带着木匠工具,怀里揣着公社、大队、生产队的三级装证明,三四个人一起,到河南的回民村干木匠活儿。
走街串巷,一家一家的做门户,在一家结束前三天,就必须找到 下一家,于是,叫同伴悠着点干,以拖延时间,派出一人拎着工具,蹲在路边揽活,必须要有活儿,否则会被主人家赶出来,谁还会收留已经干完活儿的匠人,那时,还没有有出租房的说法,真正的露宿街头啊! 河南的夜,很冷!
说起回民村,经常吃的羊肉和牛肉,汉人买了猪,要借道回民村时,要把猪用草遮起来,否则,回民看见了会勃然大怒,被打一顿也未尝不可。 可,也有例外的,房东家的儿子,从劳教所回来,当他单独跟匠人们在一起时,就会说,你们汉人做的红烧肉真好吃! 自己也偷点猪肉尝尝。
我问,河南人听说很野蛮? 不!河南人很好的,甚至比我们家的人要好,只要你尊重他们。他们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客人,宰羊待客是常有的事,有一家女主人自己宰羊,用嘴巴在羊腿上吹气,像男人一样的干粗活。
80年,国家刚刚开始搞改革,像春天的万物复苏,各地闻风而动,人们开始出外寻找活路,火车和汽车班次少得可怜,坐一天的汽车到南京,再转火车,要走两天一夜才到郑州,火车上完全靠挤,走道都站得满满的,人多得一只脚拔出来,就插不进去了,两天站过去,裤裆里就溃烂了。
做木工活,除了带被褥,还要带工具,师傅的锯子在火车上锯坏了一解放军的呢子大衣,却没钱陪,只好说,我也没钱,那你就把这套工具都拿去好了,结果,不了了之。被褥是老棉花做的,沉沉的,肩膀上的皮都磨破了,到了终点站时,是夜里两点钟,不知往何方,只得在没有暖气的火车站等天亮,这时,才知道郑州特别冷,冻得人直哆嗦,像筛糠一样,只得跳啊跳啊,一直跳到了天亮。
那时候,打一张衣橱,5元钱,打一张写字台也是5块钱,一个工2.5元,是家里做农业工挣公分的两倍,一年才回一次家,能挣一千元,回家盖房,盖5间瓦房,只要300元。出门像花子,回家就成大款了。
给我讲故事的人是我们这个工程的土建项目经理,今年五十有五。
他掏出一盒小苏烟,抽出一支,吸了两口,继续给我讲。
说也有的主人家,干完活是不赶他们走的,干部越大的人待人越好,曾经就遇到过一个小学校长,特别的好,就怕那些不大不小的干部,人品最差。
又说起给河南的部队,59049汽车团干活的事情,正逢越南自卫还击战,一个晚上,突然一个紧急军号,除了离休的和家属,一个团的人马,600辆解放牌汽车,全部出动,去云南拉战士的尸体,半个月后回来了,只剩400多辆,很多都翻在滇藏公路上的山沟里,回来后,军营里一片哀嚎,部队给他们开了探亲的证明,他们也回家了,人都没了,还要家俱干什么?
在河南干了四年,后来,便没再去河南,跟着县城的建筑公司干,一干就不想走了,只因为晚上有睡的地方,不用担心明天没活干就没地方睡。这一干就是三十年,一直干到这个香漫山工程。
老经理说到这里,感慨!说现在幸福死了,出门有车,晚上出来走路,也觉得幸福无比,不愁吃喝,不愁没地方睡,当年吃了晚饭还要加班,主人家的黑白电视机想看个新闻都不敢看,还要加班到10点钟,人真的要满足! 我赞许的点点头,是啊! 幸福感,只是一个自己前后比较的过程,道理虽然简单,但我们就是感受不到……回宿舍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脑,把新浪博客上,“第一代农民工 ”这几个名不符实的签名删除了,并为自己曾经吹过的牛,道歉!我算不上是第一代打工仔,自己根本就没吃过多少苦,甚至,连打工仔也算不上,充其量,只是一个跟单位外出,流动工作性质的职工而已,二十五年的经历,也不是个值得大惊小怪的漫长过程。
惭愧!
以上的故事,只因我在以往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里,鲜有人提起。虽然,我知道那时候的人很苦,但苦的方式,各有各的不同。
也许,比起出门在外千千万万个打工仔,我敬重的这位老大哥算是幸运的了。但,我还是记下了这段尘封的往事,记下了它,它便不会消失。
文章评论
云中小蛇
喜欢这篇
梅之雪
80年的火车很挤,从如东到河南郑州,要开两天一夜,????
梅之雪
写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