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西安之旅(二)
个人日记
9月10日骑行路线:灵石—霍州——洪洞—临汾
今天的天气多云,出了灵石,我们先走108国道,快到临汾时,在桃临路改道走309国道,这一段路好无风,可以放肆地往前蹬车,而且县城之间也隔得很近,七点出发,九点到达霍州,在霍州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去了霍州署,10点多从霍州启程于中午一点半到达洪洞,说起洪洞大家都知道吧,进入洪洞县城,大街上到处是宣传根文化的横幅,营造出一种好像回到了家乡的感觉,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进入景区,到处是飘荡着的“根”字旗,入门,迎面一高大影壁,顶部为硬山式屋顶样式,雕饰繁丽,正中有一巨大隶书“根”字,两旁有篆书“饮水”“思源”,一下点明园子的主题,让人产生回到祖庭的感觉,又神圣又温馨,游客纷纷举起相机留影。
站在这里,我却想起了过去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最后来到祭祖堂广场,两边彩旗林立,建筑宏伟,拾阶而上,抬头看见一座庞大、做工精致、古色古香的建筑----祭祖堂。来到大厅,正面是祭祖的香案和各个姓氏的排位。整个布局错落有致,给人一种安逸、庄严的感觉。在导游员的指点下,很多游客找到了自己氏祖先的排位。香案前恭恭敬敬的上了四柱香,给祖先磕了头。我认为:人就是一种境界,寻根问祖也好,游览名山大川也罢,关键是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就行了,没必要拘泥于形式.我们出洪洞的时候看了看苏三监狱,由于正在装修没有进去,在门口随拍了几张照片,苏三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京剧《苏三起解》唱的就是她。而苏三蒙难,逢夫遇救的故事,则发生在山西洪洞县。从洪洞出来我们骑车直奔临汾,一路走一路想一个问题,全国不少地方的人都把洪洞大槐树看作是自己祖上的根,这个人群数量太大了,估计一下至少也有1亿人。洪洞大槐下当时真的能容纳得下这么多人的祖先么?呵呵,真得找一些学者好好考古一番了,一路骑行一路欢歌,我们于17:30分到达今天的目的地临汾。
9月11日,阴天,今天骑行路线是临汾—襄汾—曲沃—侯马,沿途景点有曲沃的四牌楼,新降的龙兴寺,今天的景点比较少,从临汾从来不久海滨的自行车中轴就响个不停,就这样走走停停,终于在曲沃找到了一家捷安特自行车店才换了中轴,店老板是是夫妻两人很热情地为我们修了自行车,不过要价挺高的,出门在外,能让自行车运动起来就算万幸了,再贵也得修,在快到侯马的时候遇到了当地的骑友卫大姐,大姐很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旅店,还打电话为我们联系,虽然比较简陋,但对于我们这样的骑车苦行僧来说很实惠,三个人住一晚才60元,为了节省明天骑行的时间,我们找到旅店后就又从侯马骑行到新绛,看了龙兴寺降州大堂,返回侯马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每人吃了碗面喝了几瓶啤酒,回旅店洗澡休息。
9月12日骑行路线是侯马—闻喜—夏县—平陆,时间是这样记录的:6:50—9:20到达闻喜、10:10—13:00到达夏县,13:30—16:40到达平陆、17:30—19:00在茅津渡口体验黄河的博大,今天几乎没有景点,就是在从夏县到平陆是一段山路,从时间上也看到几乎是将近三个小时骑车爬山,这是从平遥开始后第一次爬山,在快到平陆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帅哥和一个美女骑友,经过交流后得知帅哥姓唐、美女姓赵,由于认识了他们两个,为我们后两天的骑行增添了乐趣和得到了不少方便,由于他们是运城本地人,对这里的地理位置都熟悉,他们两个很热情地为我们找到了比较合适的旅店,还邀请我们一起吃晚餐,虽然在饭后我们三个还是执意坚持地买了这次单,但作为90后的他们能这样为人处世,我们已经很感动了.饭后相约明天一起骑行运城。
文章评论
落雨,听禅!
好了么还有年假,可以出去周游,羡慕啊
羊羊(采撷月光)
嘿嘿,什么骑行到贵州,我请你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