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老师——写在教师节之后

个人日记

昨天是教师节,我没有对教师节的特别活动。我却有一股回想我的老师的冲动。
我记忆中的第一位老师是我堂叔,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课堂提问时的不点名批评。在老师提问完说,谁知道谁举手。其实我不知道,又怕人家说自己笨,就把手举了起来,当老师快要点名回答时,又把手放下了。我的这个动作被我堂叔看到了,并且不点名批评了我。从此以后我再没有那样做过,同时我明白了做人要诚信的为人标准。
我还有一个让我记恨一时的老师,其实她没有担任过我的老师,在六十年代的农村小学没有几位老师,不管担任不担任自己的老师,都知道姓名和熟悉。她叫李云芳,是位外村派的女老师,在学校住。有一年的夏天几个小伙伴图凉快相约露宿,天不亮就回家送草蓆了,有的根本没有拿草席,不用回家,就直接去了学校。他们可能是到教室嬉笑打闹把李老师惊醒了,李老师从宿舍出来正好碰到我也走到她门口,李老师不容我分说上前一把揪住我的耳朵就是几巴掌,还不停地说,叫你们吵吵,叫你们吵吵。显然是把我也当成吵醒她的人了。虽然没有容的我分辩,内心深处是那么的冤枉,那么地恨李老师错打了“好”人。打是不会白挨的,它会让人长心眼。当然受冤挨打的事没多久就淡忘了,小孩子是没脾气的。只是后来每每想起感觉幼时的幼稚和有趣。记恨早已经没有了。
我的堂兄张世英是我二年级的老师。毛笔字,小游戏,建立图书箱,管理图书箱,等等都是从他那里开始学习的。还有一个独特的生字、难字学习法。每一个同学花五分钱可以买三个牛皮纸信封,交到老师那里,他帮助同学们把信封一分为二制成六个小袋,分别写上1、2、3、4、5、6,星期一把当天不会和新学的生字写成小卡片,放在写有“1”纸袋里,有自习课时就按卡片练习,星期二同组同学相互提问,不会的仍留着继续练习,以此类推,效果不错。现在总结一下有几个好处,一是方法特别,容易引起兴趣,二是制作卡片就是练习,避免了枯燥的练习,三是同组同学互动,相互帮助相互提高,……。
后来“文革”开始了,这位堂兄老师不能当了。有一天,一个通着鼻屎,比我们大几岁的玩伴逼着我们到老师家们口,都得挖一把泥在那里等着,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等的时间不短了,还是要等。又坚持了一会儿,我的堂兄老师下工回家了,那个通鼻屎的家伙大喊一声:揉(扔的意思)。几个泥巴落在了老师的头上身上,我是看的目瞪口呆,没有扔。为此,事后还受到了那个家伙的呵斥。我印象很深,我的老师用有点破的白毛巾将头上的泥巴扒掉,低着头一声不吭地进了自己的豁口院。后来我是怎么离开的现在记不清。只是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对待自己的老师,我觉得老师很可怜,竟能一声不吭。停了一阵子(过了一段时间的意思)才从别人那里知道,这是无产阶级“造反”。“文革”动乱开始了,毁了老师的职业,毁了正常学习秩序。
我不忍心去说我的这位堂兄老师不当老师后的情况,他虽然不当老师了,我还能不断向他请教,他默默地当着农民,直到不能干农活为止,前不久患白内障,手术后我去看他,精神头儿很好,谈吐仍然令我敬佩。(待续)

文章评论

日月星辰

一个人的记忆里第一是父母,第二就是老师了。敬佩你的诚实和对老师的爱心!赞!

涟漪

堂兄现在可好?[em]e10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