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学习记(1/13)
个人日记
华东师大学习记(1/13)
当年中师毕业走上讲台的时候,特别羡慕那些能够带薪脱产去大学里面学习并且能够获得专科、本科文凭的同学或同事。想想自己,为了拿个专科学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不要说脱产学习,连参加函授、电大的机会都没有,只能选择最做不得假也最吃苦费劲的成人自学考试。而且,取得自学考试的机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想当初,报名的时候需要校长签字盖章,可当初那位从“工农兵”中推荐出来培训几个月就进入教育部门的校长大人,在我去求他的时候,正经危坐,冠冕堂皇,沐猴而冠,跟我大打官腔,说什么不是人人都可以去学习滴,是需要组织考察推荐滴,是需要研究研究滴,是需要看表现滴,不是随便想去就能去滴,这样的话会影响教学工作滴……把我气得够呛,没办法,我只能“曲线救国”,直接越过这个“工农兵”,找到学校的另一位领导给区教办负责报名的人写了张条子,才争取到参加自学考试的资格。自学考试是来不得半点儿假的,考试和高考一样严格,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勉强得到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科文凭。相比之下,本科文凭就拿得轻松多了,走的是电大这条路子,基本没怎么学,就参加几次考试,然后就蒙混过关了。
早已经不再奢望还能去大学校园里面培训学习的时候,机会却不请自来了。近几年,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对教师学习培训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不少,财政对这方面的支持力度也是不断在增强。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没想到天上竟然掉下馅饼砸到了我的头上。2010年,我有幸到重庆文理学院参加国培班脱产学习,在大学里面呆了三个月,自己静下心来读读书,还能听到专家学者的讲座,结识了一批老师和同学,感觉非常好,过程是愉快的,收获也是令自己满意的。
四年过后的今天,机会再一次降临。本月初,我有幸随干训班学员一起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短期学习培训。对于我们许多当教师的人来说,能去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等师范类名校学习培训进修,在某种程度上,就如同上世纪20年代很多入伍当兵的人想上黄埔军校一样,机会还是很难得的。
我们本次的学习时间是从11月4日到14日,来去一共11天时间,除去路程中的耽搁,其实只有9天半的时间。
11月4日早上,凌晨四点过我就起床了,洗漱完毕,收拾好行装,五点刚过就出了家门。来到体育馆的时候,看见昨晚联系好的两辆大巴车已经停在了公路边。干训班的大多数学员已经上车,我清点完两车人数,等了不一会儿,所有的学员就都到齐了。五点半钟,准时出发,赶往重庆火车北站。
我们在火车北站买了点儿干粮和水,用过早餐,再等了几十分钟,就检票上车了。我们乘坐的是从重庆北到上海虹桥的D2218次动车,8点15分准时出发,全程需要13小时30分钟。这是我第一次乘坐动车,车速虽然很快,但是确实感觉比乘坐一般火车要平稳舒适。动车在重庆境内经停的第一站是涪陵,然后停石柱,出石柱县境后,就进入湖北了,火车在湖北经停的城市比较多,分别是利川、宜昌、荆州、潜江、汉口、麻城等,在重庆和湖北地界上,动车时速好像都不曾超过200公里,原因是这两地山太高路太险。过了麻城,很快就进入安徽省了,先后经过并停靠了金寨、六安、合肥等城市。在天色渐晚的时候,动车进入到江苏,经过了南京、镇江、常州、苏州、昆山等城市。动车在后来的这段路上,时速就比先前在重庆和湖北加快了,最快的时候达到近250公里。
一路上,学员们因为人多且已经比较熟悉,所以就自由自在地聊天,打牌,我则开始听了一阵书,偶尔也去看看学员们打牌,有时也打一阵瞌睡,或者和相邻座位的几位来重庆旅游后返回上海的退休老人闲聊几句。
晚上九点半钟的时候,动车准时到达上海虹桥车站。提前一天出发的干训处张主任在车站出口处和我们这一大帮子人“接上了头”,清点完人数,把我们领上一辆大巴车,朝着位于上海市闸北区的富驿宾馆进发。
途中,一边听着张主任在车上仔细而耐心地讲着此次培训学习的大致安排,注意事项,一边透过车窗欣赏着上海市区的夜景,同时还在头脑里努力找寻着七年前第一次来上海时所遗留下的上海印象。
文章评论
七夕故事
池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em]e113[/em]
韩菲诗一级好姑凉
池老师,加油
开心每一天
老弟,真行!
阳光不锈
池老师到上海学习,安逸也。祝学习愉快!
紫竹
池总,祝贺祝贺,镀金去了嗦。
真
真为你高兴,祝心想事成、工作愉快!呵呵![em]e179[/em][em]e189[/em] [em]e113[/em]
朋子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回来当有学问的校长。[em]e10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