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培训散记 3

个人日记

成都培训散记 3

这次培训项目的总设计师——成都师院的杨东老师那天来和学员们见面的时候有个提议,我们每天早上9点开始上课,上课前能不能大家都提前半小时到会议室,一起交流互动,谈谈前一天听课的感受、想法。我和何老师都觉得这个提议很好,学员们也都赞成,于是我们决定,从19号上午开始,我们每天早上8点半就集中,大家围绕头一天的讲座发表感想,畅所欲言。

19号上午,我八点半准时来到会议室的时候,学员们基本上到齐了。于是我走上讲台,倡议大家踊跃发言。毕竟是头一次,没人举手,于是我发动群众,我们班上哪些同学是最勇敢最善于表达的,不用协商,大家众口一词就推荐了两位女老师,于是我把话筒递给了她们。有人带了头,后面就简单了,大家都是平常滔滔不绝惯了的,这几天没登讲台,可能都快憋坏了。于是后面举手发言的人层出不穷。说实话,这次我们这个班上学员们的学习态度挺端正的,大家听得专心,记得认真,互动积极,发言除了踊跃,还很有质量。完成简讯的量在逐渐增多,质也在提高,才布置下去,18号晚上,第一组的简报就已经弄出来了。

19号上午来作讲座的是泸州市江阳区教师培训中心的熊生贵老师,他讲课的题目是《语文“练能”式课堂》。熊老师的开课阶段放视频,放课件,东拉西扯的讲了很久,我却没搞清楚他究竟要讲什么。过了好长时间才搞明白,他讲的不过就是我们綦江教师都熟悉的自主合作学习,特别像隆盛中学的那种教学模式,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然后上讲台展示。所谓的练能,就是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分组训练,把自己训练的成果展示出来,讲给全班同学,让全班跟着练。这样的训练久了,学生摸着门道了,教师就得到解放了。图片

具体的组织、操作层面的东西,熊老师讲得很少,不过他推荐了他写的一本书《练能教育与自主课堂》,听他这么一讲,他带来的20本书,很快销售一空。

19号下午,来自泸州市天立国际小学的邓伯勇老师讲《语文减负增效策略》。邓老师和上午的熊老师都是七十年代末的师范生,他们还是同学,不过他们的教学风格差异很大,所开设讲座的内容也大相径庭。

邓老师非常忠于教育事业,几十年下来,他总共只请过半天假,请假的原因是孩子出生。邓老师的家教很成功,他女儿是中科院的数学博士,女儿初中高中的数学都是他自己辅导的,所以他有个观点:语文教学为什么不像家教一样教学生呢。像家庭里面辅导自己孩子一样教学生,就会去掉很多无用功,用邓老师的话说——“节约时间,迅速把学生带入知识的内核”。他反对上午熊老师那种教学语文的方法,他说,“看似热闹的课堂效率极端低下”。学生讲给学生听,有老师讲得清楚吗?讲不清楚还不是需要老师再去讲,岂不是耽搁了很多时间,所以看似热闹,未必有用。

邓老师说,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低段教学,要重视写字、书法教育,让学生把字写好。他反对中高段集中识字教学,主张在语言环境中去学习生字,经常反馈,不经意间掌握生字。邓老师说,他现在教三年级,他不喜欢花过多时间去纠缠语文书上那几篇课文,几个周就把语文书上的课文草草教完了,无非是让学生把课文读完,简单理解文本内容。那一个学期其余的时间干嘛呢,他提到一个观点——“重拾分析”,他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缺乏系统的阅读知识的训练,而我们语文教师,应该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语文阅读课,仍然不能离开分析,但是不是长篇大论地分析课文内容,可以根据阅读的相关训练点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让学生掌握方法。为什么现在学生阅读题答得差,就是因为我们老师没有教,或者没有系统地教,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在这点上,我们语文老师要像数学老师学习,不要在课堂上漫无目的,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要有训练点。我觉得邓老师这些观点没错,很对,他说他的班级语文教学一般分几大块:语文书上的新课几个周完成,然后有针对性的教学阅读知识,接触大量的文本后落实阅读训练点,这要花几个星期的时间。再用几个星期专门教学古文古诗词,让三年级的孩子就开始接触古代的经典,大量背诵积累。然后再花几个星期用于期末复习,让孩子们取得一个家长和他自己都满意的分数。其中,每个星期要间插让学生写三个作文,有时候,在作文前详细地进行写作指导,有时候先写后评讲。在作文教学上,邓老师的方法很多,他建议二三年级孩子可以多读多看多抄写,积累一定量的词句后,才有语言材料。低段作文不能忽略老师的启发和指导,努力发现学生作文的优点,允许低段孩子开始阶段适量的抄袭别人语句。他特别强调,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会描写,所以他不太赞成写流水账似的日记,没有描写,没有写作的技术含量,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没有什么作用。如果让学生掌握了多种描写方法,作文能力自然提高了,所以指导学生写作,要在指导描写手段上下功夫,教学生描写细节,细节才能打动人。由于这么做,所以他班上的学生作文普遍写得好,他班上学生的语文成绩也相当好。图片

最后,邓老师讲了古诗词的朗诵,他谈了五言诗和七言诗不同的朗诵技巧——“五言以穆颂,七言以浩歌”,因为两者的表达风格不一样,一般来说,五言诗朗诵要低吟,婉转,七言诗朗诵要高昂,激情。邓老师满怀激情地给大家作了示范,人不可貌相, “小老头”邓老师的朗诵水平相当的高,吐字清晰,字正腔圆,中气十足,铿锵有力,充满磁性,感情充沛,激情澎湃。教师队伍,还真是藏龙卧虎之地。 

文章评论

马到成功

记录详细,评价经典,非常值得一读。

过眼云烟

台上那点功夫,非一日之功啊。时时学习,时时总结,定会收获不小。采纳

裕儿

池老师好辛苦哟,每次都写这么长!可以把内容浓缩一下吗,这样读起来老幼皆宜吧。

心随雨飘

一个是培训老师的老师,一个是一线教师,教学风格差异很大,池总评价到位啊。

单翅飞蛾

我决定以后也像邓老师这样很快教完教材,然后再带孩子们多读多积累课外经典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