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培训散记 5
个人日记
成都培训散记 5
4月21号
今天我们来到成都市高新区芳草小学听课。成都市小学教育有所谓的“五朵金花”,这所芳草小学就是其中的一朵。学校有点儿像我们綦江的实验一小,小,做得比较精致。无论是学校硬件建设,还是课程建设,课堂教学。
(教师活动室)
我们听了三堂课,第一堂是六年级的《当代神农氏》,第二堂是一年级的《冬冬读课文》,第三堂是五年级习作课。据教科室主任说,今天是学校的“专家进课堂”活动,学校今天邀请的专家是上海师范大学的吴忠豪教授,目的是通过真实的语文课堂的呈现,请专家找问题,找到问题才能改正问题,即他们所谓的“内部诊断课”。
以前在《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上见到过吴忠豪教授,这次有幸见到真人,很想听听他对今天三堂课的看法,没想到他“不和我们一般见识”,听完课转身就不见了。
今天三堂课的特点是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尽可能的让学生说,学生做,让学生多活动,多讲,即便是作文课,也都这样做,让学生唱主角。三堂课学生的表现都很精彩,训练有素,包括一年级的孩子。
课后,学校教科室的两位老师简单地跟我们做了短暂的交流。芳草小学的课程建设确实具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语文课程,每个年级排了8节语文课,学教材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包括读写交流、朗诵表演、自主合作;阅读与演讲占三分之一的时间,包括自主阅读与演讲训练;语文综合实践占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包括课外阅读、经典背诵、社团活动。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课有一套完整的操作环节,便于老师们教会学生真正学会自主。
五年级开始,教师在语文课上不讲教材,让学生只用一个月自主学完一本书的语文教材,然后每天保证一节语文课给学生读课外书,训练演讲,参加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内容非常丰富:
各种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加上提供给学生课外阅读的课堂,所以每个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很大,所以学生的语文知识广,语文能力强。
从两位老师匆匆展示的课件来看,这所学校的语文课程建设确实有特色,我也相信效果会不错,只是我觉得这学校的心胸和它的地盘一样不宽广,我们提出拷课件,仔细学学他们的做法,竟然以知识产权为理由拒绝了。既然好,既然有用,为什么担心别人学习呢,心虚什么呢,大家都这样做又有什么不好呢,又不是要和你竞争,更不会抢你的风头。狭隘,自私的学校,即便培养出了学生超强的文化功底和能力,恐怕也会很自然地把其自身的狭隘自私潜移默化给学生吧,这岂不是因小失大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双手紧抓住一把玫瑰唯恐别人抢了去,反倒会扎了自己的手。
结束听课活动,我们来到成都师范学院位于温江区的学校本部,感受大学校园的文化和生活。
文章评论
墨兰
这张拍的挺帅
化蝶
拜读池大哥的文章,也培训了一回。而且是全免费的[em]e12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