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门神”的讲究、 中日韩筷子文化

网络转载

 


 

  春节为什么要贴门神?贴门神是很多地方过春节的习俗,那么春节为什么要贴门神呢?关于春节贴门神的说法有很多,今天小编为您介绍春节为什么要贴门神,一起来看看贴门神的来历吧!

  春节为什么要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

  门神之神诞之日为正月十五日,民间多有在新春时节,祭祀门神并於大门口张贴(以进门者为视角,贴于门两侧,画中门神以对脸相视为正确的传统贴法,反之则为民间流传的“贴错门神”)门神的习俗。

  关于门神的来历,战国时代的一部着作里有这样一个神话记载,东海度朔山中,有一棵盘曲3000里的巨大的桃树,其枝伸向东北方的鬼门,所有的鬼怪来往皆从此出入。树下有二神,一名神荼,一名郁櫑,专门监视鬼的行为,发现哪个鬼胡作非为,便用草绳捆起来喂老虎吃。于是,人们就在两块桃板上,画上神荼和郁櫑的像。置以门侧,以御百鬼骚扰。这是传说中最早出现的门神形象。

  经过历代演变,门神的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唐代的门神已不是神荼、郁櫑,而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敬德。

  秦叔宝、尉迟恭二门神,是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武将门神,至今兴盛不衰。二门神像的样式也最多,有坐式,有立式,有披袍,有贯甲,有徒步,有骑马,有舞鞭锏,有执金瓜,还有对秦琼、对尉迟(即一对门神都是秦琼或尉迟敬德一人,分画两幅成为一对)等多种。在二门神的两旁,有时还贴上这样一副对联:昔为唐朝将;今作镇宅神。

  相传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因恶梦而生病,半夜三更时分,常听到鬼叫。这事被大臣们知道后,秦叔宝闻言奏请太宗允准,他愿与尉迟恭戎装执剑,立于门外伺护。当夜李世民即能入睡了。一连数夜,安然无事。

  李世民称赞秦叔宝与尉迟恭说:“你们二位真是门神呀。”在感激之余,又觉两位将军守夜太苦,于是就命画师给二人画像,将画像悬于皇宫左右,以替代两位将军。至此后,再无闹鬼之事。

  后世人不知李世民因视听幻觉而生病的原因,以为贴门神就可镇邪驱祟,保家平安,于是就沿袭了李世民的作法,过年时将秦叔宝与尉迟恭的画像作为门神贴在门上镇宅护院。后来人们又推而广之,不仅仅只贴秦叔宝与尉迟恭的画像,也贴哼哈二将或其他古代武将了。此习一直延续至今。

 
  门神分三类,不同建筑“门神”有讲究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

  据资料记载,门神形象一般被划分为三类,即文门神、武门神、祈福门神。文门神即是身着朝服的文官,武门神即武艺高强的武将形象,祈福门神即为福、禄、寿三星。

  而门神还因建筑类别的不同,让其看守的大门也相当讲究。如,民宅门神多是神荼和郁垒,佛寺中的门神为四大天王,帝庙门神为“双护太监”,衙署门神则为朝官和武将,神庙门神多为尉迟恭和秦叔宝。而在泉州的东西塔中还有一对守塔门神为哼哈二将。

  在大户人家,以及农村的院门外一般贴武门神,如神荼、郁垒,秦叔宝、尉迟恭,赵匡胤、李克用,张飞、关羽等武将;有影壁的还要在影壁冲街门的一面贴上钟馗;而文官门神主要贴于院内堂屋门上,以天官居多,最受百姓欢迎。

  有的门神画中天官慈祥地携带五个童子,五童子手中各持鲜桃、石榴、佛手、春梅和吉庆渔灯,俗称“五子登科”。另外还有文财神、五路财神、麒麟送子、加官俸禄等,都为百姓喜闻乐见。

 

快过年了,收集了这十来副羊年春联奉献给广大榴友:

 
 
 
 
 
 
 
 
 
 
 
 
 
 



 
 



 

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据历史学家考证,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毗邻的日本和韩国,在效仿中国筷子的同时,又出现了符合各自国情的筷子。
  
筷子是东亚文化圈普遍使用的餐具,其造型设计十分适合东亚的饮食习惯。受古代汉文化的影响,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居民也学会了用筷子进食。使用筷子进食是一种文化,尽管今天中日韩三国都有使用筷子进食的文化,但由于历史和本土化的影响,筷子在三国之中均不尽相同。

 
中日韩三国都是用筷子,但是相互之间有一些不同。
  
日本:日本的筷子是相当短,而且筷子尖非常的锋利。他们使用的是木筷子。
  
中国:他们的筷子很长很厚重,筷子主要是木质的,当然有些地方也会用塑料筷。
  
韩国:筷子很扁平,一般是金属筷子。
  
为什么他们的筷子长宽各不相同?
  
日本:日本人在吃饭的时候喜欢用筷子夹碗,所以他们不需要长筷子。
  
中国:日本和韩国很少使用传统的餐椅,但是在中国,吃饭和坐都是用传统座椅(西式)。所以,由于盘子离的比较远,人民使用很长的筷子。跟韩国人吃米饭使用勺子不同的是,中国人甚至在吃米饭使用的也是筷子。因此他们的筷子不仅长而且很厚实。
  
韩国:韩国筷子,既没有中国筷子长也没有日本筷子短。既可以夹起豆子又可以在小碟子里面撕开泡菜,筷子更细。
  
为什么这几个国家的筷子制成材质有所不同?
  
日本:日本人经常吃鱼,用筷子的时候没必要用很大力气,所以筷子尖很锋利。并且木筷子很结实,能够满足日本人的需求。
  
中国:在这三个国家中,中国吃的是最油腻的。木筷子夹住食物的时候,可以防止打滑。
  
韩国:韩国人吃饭的时候,除了米饭和汤,其他全都用筷子。所以他们在使用筷子的时候需要用很大力,因而韩国人习惯使用金属筷子。
  
三种筷子中哪一种使用难度最大?
  
日本:由于日本筷子很短,所以很好掌控。再加上,制作筷子的木质不是很光滑,所以对外国人来说日本筷子是他们当中最方便使用的。
  
中国:因为中国的筷子较长所以不方便使用。然而他们一般吃的比较多,所以夹起食物不是问题。
  
韩国:韩国筷子细小又重,所以对外国人来说是最难使用的。不过如果使用韩国筷子对你来说很容易,那么中国日本的筷子那就绝对不是问题。

号称深谙“筷子文化”的国人每每在提起“筷子”的话题时,就会自豪地忽悠世界曰:早在距今3000年前,吾上邦中华就已经出现了由象牙精工而制的象牙筷云云。
  
中国是筷子的鼻祖,相传大禹是世界上使用筷子的第一人。作为一个文明、一个时代的象征,大禹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大禹时代的人是最早使用筷子的”。
  
由古之“箸”到今之“筷”,筷子经历了漫长的三千年演变史。筷子流传至今,国人所赋予它的讲究也颇多。
  
中国人使用筷子很讲究,有礼仪上的讲究,也有禁忌上的讲究。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不要用嘴含住筷子,不要用筷子指着别人,不要把筷子插在米饭中等等,这是礼貌,祖先传承给我们的礼貌。
  
与筷子有关的民间禁忌也有很多,比如在用餐过程中桌面上不能摆放长短不一的筷子,造成“三长两短”的局面。这是很不吉利的,寓意着“死亡”;又如用筷子敲打碗盘,民间就有“敲碗敲筷子,讨吃一辈子”的说法,寓意着“贫穷”。

中国使用的筷子长而直,末端是钝的,这大概是体现了汉民族普遍不具攻击性的特点吧。

 
  
日本也是用筷大国。研究日本人的筷子文化,让我们颇觉欣慰的是,在今天的中国年轻人已不知“箸”为何物时,是日本人替我们守护了这份筷子文化的传统。
  
不过筷子到了日本后,在使用上已渐渐地有别于中国了。首先,在造型上已短于中国筷子,并且以圆尖头的居多。
  
日本的筷子比起中国是要短一些的,从粗到细,到了末端就成尖的了。这跟大和民族的特性也很相似,他们很有攻击性。
 
比中国筷子短,据说是源出日本人大都是吃“定食”即份儿饭,用不着长筷之故。而筷子演变为尖头,则是由于日本人善食鱼,用尖筷易于剔鱼刺之故耳。
  
其次,关于筷子的禁忌更多了。日本人关于筷子的禁忌不是源于迷信,而是日本人的繁文缛节太多了,连吃个饭的礼节也比别人多。
  
据说日本有25种有关筷子的禁忌,国人和日本朋友吃饭,一不留神就可能犯了别人的禁忌。
  
再次,日本人用的筷子以木筷子为主,也有使用卫生筷。但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人不会用自己国内的树木制作一次性的筷子。
  
日本使用的卫生筷多从中国或者东南亚进口,日本人在本国的环保上很会打小算盘的。

 
  
我们的另一位或可说是两位邻居南北韩,也是用筷大国。只不过是筷子到了半岛,半岛人抛竹弃木,把它全弄成金属制的了。
  
在半岛上,过去是大王、大臣和富人用金银制筷子,而普通百姓只能用铁制的筷子。而今天则改为了以漂亮的不锈钢制筷子为主流。
  
虽不知金属制筷子有何高级,但据韩国朋友讲,过去的朝鲜,即使再穷的人家也要拥有一套金属制的筷子、碗和汤匙儿等。
  
不用木筷和竹筷,据说是因为半岛料理以“红色”见长,长期使用木筷或竹筷,会使筷子头部染上红红的颜色而遭废弃之故。
  
也有的说是因为半岛人爱吃烤肉,才发明了最适合吃烤物的金属筷子。不管怎么说,半岛上人用的餐具刚一接触,还是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虽然吃起来是辣辣的、热火朝天的。
  
据韩国朋友讲,与中日不同,朝族人吃饭从不端起碗来,而是以筷撮起碗中饭进食。因为在半岛“捧碗”即“要饭”之意也。
  
我们用不惯韩国筷子的原因主要是它的造型。韩国人的筷子不是中国的圆柱体,也不是日本的上粗下细,而是扁平的长方体。
  
初次使用很容易在夹菜的时候,筷子从手中丢落。说实话,每次看到韩国人用的筷子,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两个字:棒子……

 
  
以桌上用筷来看中日韩的用筷习惯也颇有趣。中国人向来是家族混用筷子的,非但如此,家庭成员之间更是以自己的筷子互相夹菜让菜,看上去好像有点不卫生,但却透出了一股浓浓的亲情。
  
日本人家庭则与中国正相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餐“专筷”,是绝不可乱用的。都是定食,也就没有了互相夹菜谦让的习惯。卫生了,但感觉亲情也被“卫生”掉了。
  
韩国人在桌上则与中国人很近似,一顿饭会吃得热火朝天亲情四溢,情至浓处,又管他筷属何方。

 
  
中嶋嶺雄在其《日本人和中国人在这里大不一样》中分析道:日本人之所以钟情一次性卫生筷,是因为日本人骨子里有源于安土桃山时代的茶人山上宗二发明的“吃茶”心得的“一期一会”之心境。
  
而中国人喜欢用用了洗洗了再用的长筷,则说明了永不绝望的具有忍耐力的民族性、持续性和强力的粘着性等。
  
至于朝鲜半岛普遍使用金属筷,则反映出了居于大陆和岛国之间的半岛的折冲性和半岛地带的悲情情结。
  
中国和朝鲜半岛如何暂且不说,只说日本人竟然把用一双一次性卫生筷子吃饭都提升到了“一期一会”的近似于“一生只有一次”的认识上去,那这日本人活得倒确实够悲情的了。

 
  
不过,在使用筷子的某些习惯上,比如,中国忌以筷敲碗,日本也有忌敲筷一说,韩国则干脆吃饭就不端碗了。
  
中日韩倒是极其相似。说穿了,都是忌讳变成“要饭的”或“乞丐”之说。看来,在这一点的认识上,三国倒是高度地统一了。

 


另外,给大家分享一下用筷子十五忌:

疑筷:忌举筷不定,不知夹什么好;

脏筷:用筷子在盘里扒拉夹菜;

指筷:拿筷子指人;

抢筷:两个人同时夹菜,结果筷子撞在一起;

刺筷:夹不起来就用筷子当叉子,扎着夹;

横筷:这表示用餐完毕,客人和晚辈不能先横筷子;

吸筷:即使菜上有汤汁也不能嘬筷子;

泪筷:夹菜时不干净,菜上挂汤淋了一桌;

别筷:不能拿筷子当刀使用,撕扯肉类菜;

供筷:忌讳筷子插在饭菜上;

拉筷:正嚼着的东西不能拿筷子往外撕,或者当牙签;

粘筷:筷子上还粘着东西时不能夹别的菜;

连筷:同一道菜不能连夹3次以上;

斜筷:吃菜要注意吃自己面前的菜,不要吃得太远,不要斜着伸筷够菜。

分筷:摆筷子,不要分放在餐具左右,只有在吃绝交饭时才这样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