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汤池印象的评析 摄影爱好者值得一看

个人日记

对 汤池印象 的分析及总体评价


一。为什么会关注 汤池印象

其实我是消息比较不灵通的人,而且也不大愿意拿自己的团队去跟其他同行作对比,因为各有所长,各有风格嘛,但最近有很多的客户,在预定了我们的摄像跟拍后,不断询问我是否知道汤池印象,以及是否可以仿照汤池印象的风格进行拍摄,对汤池的评价相当的高,这让我有些许的不快,不快不是因为汤池印象有多好或者作为同行对他们就充满敌意,而是我们的客户希望我们能够仿照汤池印象,让我觉得我们自己仍旧有很多的不足,于是在网络上搜索很多汤池印象的样片以及相关信息,一搜索不得了,网络上是好评一片,汤池印象不仅仅目前是上海地区公认的第一婚礼摄像品牌,而且已经“空降”到江浙一代,甚至南方许多城市。并且网络上已经大面积形成了所谓“汤池风格”,且有很多摄像师在努力的模仿他们,看来汤池印象已经快成为名副其实中国婚礼摄像No.1了。作为同为婚礼影像提供者的我们,重视和关注是理所应当了。


二。汤池印象 拍摄风格的总体分析

对于客户而言,尤其是很多新娘子,对汤池印象的评价大多是从感性出发,例如:太浪漫了!好像电影!太唯美了!这种感性的语言自然在很多新娘群中是有足够煽动力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婚礼记录能有浪漫而唯美呢?抛开这些感性的语言,汤池印象的拍摄及制作手法,其特色,若做一个理性分析,是可以1\2\3来罗列的:(注:汤池的全片没看到过,仅以MV为分析素材)

① 推拉摇移

汤池印象的MV影片,给客户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无时不在的镜头移动,这种移动,结合汤池惯用的动感背景音乐,营造了最基本的MV风格。而摄像师都知道 推拉摇移 是摄像的基本功,不过,汤池印象算真正执行合格且应用广泛的。我见过的摄像师不少,真正踏踏实实把 推拉摇移 基本功用好,用够,用到位的,凤毛麟角,汤池这方面做的够用心,够尽力!

② 短镜头+角度切换

我们最常见的婚礼摄像,大多应用长镜头,镜头的构图方式,基本是中央区跟随事件核心,或者说谈不上什么构图,只能是最基本的记录。而汤池印象则大量使用不同机位对同一事物进行不同方式的构图,并且后期剪辑上,每个机位的镜头只有短短几秒,并不断切换,我们知道,电影和电视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电影的拍摄手法大多使用多角度频繁切换,以营造不同时空的所谓“蒙太奇”效果,而电视剧限于成本,大多一个镜头跟随拍摄比较长时间,这也是为什么汤池印象的样片让很多客户评价为“好像电影”的原因之一。

③ 变焦+长焦 VS 不变焦+广角

为了防止拍摄过程中的抖动,很多水平不够高的摄像师,大多采用全程基本都用广角端拍摄的操作方式。甚至很少变焦。说白了,手端不稳,打广角,能够避免可视的抖动,而汤池印象的基本功扎实,大量使用长焦端拍摄细节(特写镜头),我们知道,让摄像机拍摄出电影质感的有效方法,使用长焦端就是一例,一方面长焦端能够让背景充分虚化,营造朦胧的景深效果,另外一方面,长焦端配合手动调焦,还能够做足创意。长焦对空间的压缩能够营造非同寻常的画面感觉,这些都促发了“新鲜感”的产生,这就是为什么汤池印象的片子,很多新人评价为“唯美”的原因之一。在大量应用长焦拍摄的同时,汤池的拍摄上还会突然变焦,以营造一种强烈的关注感。。。这些所有的,又都回归到一个主题:拍摄的基本功- 稳定 和 推拉摇移。

④ 构图 & 创意视角

有一点不得不承认的是,汤池印象的构图还是有摄影基本功的,为什么说有摄影基本功呢,因为据我所了解的大多数的像师,是不太讲究构图的,画面中什么东西占多大比例,放在哪个位置,前景和背景如何搭配等等,都是不大考虑甚至是不大懂的,而汤池印象在这点上,应该说是做得比较好的,对画面的比例把握,视角安排等都显得比较成熟。这是汤池的片子能够看起来比较舒服的基础。构图不好,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会看起来多少有些别扭。另外就是在视角的创意上,汤池印象的机器位置设定不像很多摄像师那样几乎一直与肩膀平齐,而是低角度,中角度,高角度,经常的变换,同时特别注意前景背景的切换和关联。这使得汤池的镜头里面总是充满一些趣味性和可观赏性,说到头,这些仍旧是可以归纳为“摄影基本功”

⑤ 对内容的把控

汤池的片子能够感染新人的很大一方面是他们拍出了在以往“新闻联播式”传统摄像当中无法看到的大量细节,这些细节不仅仅是吧画面拍大的特写镜头,还有细节本身所承载的一些含义。这对摄像师对婚礼当天各种内容的把控能力提出了相对比较高的要求,因为如上述绝大部分的摄像师,还是只知道用“新闻联播”式拍法来拍摄人肉眼所见的直观场景,而没有吧注意力特别集中到一些能够体现人微妙情感的细节之上。这点,汤池是做到了。我们知道,“细节”式的镜头语言,是电影里面经常用,而传统电视剧里很少用到的。


⑥ 操作方式分析

上面分析了表象,现在来分析或者说猜猜汤池的拍摄操作方式,一方面,多角度切换,意味着两种可能,一是多机位,二是安排。多机位意味着拍摄的分工和配合要默契而无缝,这要求每个摄像师对自己的素材拍摄要有充分的把控能力以及尽职尽力的职业精神。可能是两个到三个机位都兼顾细节(特写)和场面,也有可能某一个机位只拍摄细节,而另外的机位只拍摄场面,这取决于摄像师的功力程度。假如如汤池某些样片宣称“单机位”拍摄,那么这些样片的拍摄必然贯穿始终“安排”,即安排新人所有的流程和动作。没有听见过新人对汤池拍摄操作的讲解。也不得而知,但,假如单机位要拍摄出多机位多角度的切换效果,只能有一个办法,安排新人,并且可能不止一次,每一次换一个角度和构图拍摄。对于这种操作方式,我们有一些单独的见解留待下面分析。


三。对汤池印象的评价及总结

假如以对一名用心并且尽职的摄像师来讲,汤池印象,做得很合格!因为从硬技术角度分析,汤池印象,也只是把摄像的基本功:稳定,推拉摇移 应用的比较好而已。在这些以外的,就是汤池印象摄像师的个人修养了,例如:对摄影构图修养,对客户尽职的修养,对婚礼当天各种承载含义细节的关注等等。这些可能是游离于目前传统摄像硬技术之外的软实力。除开汤池印象目前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感觉他们也并没有这么强大到可作为标杆的程度。或许他们真的形成了所谓“汤池风格”,但我相信婚礼影像仍旧存在多种“风格”的可能,关键要看你用不用心,尽不尽力,当然,这跟整个行业的地位和普遍水平有关,在大多数婚礼摄像报价仅为不到千元的行业现状下,能够靠齐汤池印象,或许已经是大多数摄像师的奢望。同时一个地区的新人如何看待婚礼摄像,也是这个地区婚礼影像发展水平的基础标志之一。总而言之,汤池印象现象的出现是一件好事,他带动了整个婚礼影像向高品质的方向发展,对摄像师、剪辑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是我们希望能够看到百花齐放,而不是某种风格的垄断。影像的创意无限,关键还是要看你:用不用心,尽不尽力!

四。对导演式拍摄模式的多说两句

对于导演式的安排,并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要看放到什么样的地缘环境下来考量,对于我个人拍摄北京的婚礼而言,假如执行导演式的安排,则有一些闯入式的不安,什么是闯入式的不安,因为假如当我打断或者安排新人做一些我的大脑里面而不是新人大脑里面呈现的东西的时候,不论新人是否乐意被这么安排,我总觉得多少含有那么一点虚假的成分。假如这些看似唯美的画面是以些许虚假为前提的,那有违于我内心对捕获自然流露的初衷,当然我承认,这些画面对商业宣传有极大的好处,而且某些巧妙的安排,甚至能带动新人的情绪,但,我害怕,一方面怕时间长了,会让我因为自己的不断安排而丧失拍摄的欲望和激情。另外一方面,我无法确保我每次的安排对每对新人的情绪都会有正面作用,假如某次安排对新人的情绪没有正面作用,那我会觉得对新人多少有些不公。或许,这个看法将来我会改变,但至少目前,我还不能完全投入到这种操作方式中。上述我个人的思维,是要从地缘和民俗上来分析的,汤池从上海成长起来,上海的婚礼日,是从早到晚的,有充分的时间来拍摄外景,甚至婚礼日的婚纱照,愿意的话,甚至还可以拍拍闹洞房,这点跟国外到有几分相似,我们知道国外有很多摄影师、摄像师的拍摄模式是以安排为主的,这起源于西方国家没有婚前婚纱照的传统,婚纱照大多在婚礼当日拍摄,因此安排也就无可厚非了。而上海也因得天独厚的民俗优势,使得影像拍摄宽松宽容很多。有比较多的机会来进行拍摄中的思考和安排。而北京的民俗传统,婚礼就是半天,而且多在上午。很多安排了大量婚礼流程的新人基本上是紧赶慢赶,每个环节时间掐得非常的紧,假如因为摄影师摄像师为了拍摄好看的画面而安排新人,很多时候会得来负面的结果。在这一点上,我们除了羡慕上海等城市的民俗更贴心,还要苦练对瞬间的把握,在基本接近完全纪实的操作方式上,同时捕获唯美的镜头,这对北京的摄影师摄像师来讲,或许要求会更加的高一些。

文章评论

i4lying.

[em]e183[/em]伟哥搞的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