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的音乐时光:你不能错过如此优美的古典乐章

手机日志









 


       夏日的午后,阳光已不再肆虐,带着些许温柔的风,轻轻吹动着绿油油的树枝,难得的有鸟儿划过长空,留下了几声鸣叫。

       天空湛蓝湛蓝,浮动的白云悠然飘过,此时,安坐在温馨一角,沏上一杯清香的绿茶,聆听几首优雅的旋律,任时光在耳边轻轻流过,想来也是一件极美妙的事。

       
茶杯冒出袅袅的水雾,淡淡的茶香在空气中蔓延,仿佛它也在随乐舞动,或许你的心中会有些动容,当初爱上音乐,也许就是因为它带来的这刻轻松吧……







 
 
专辑曲目:
 
1、《水族馆》--圣·桑
        圣·桑在其著名的作品《动物狂欢节》里成功地塑造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动物肖像画:发威的雄狮、稚拙的大灵巧的袋鼠、迟钝的乌龟、旷野中毛驴的长鸣和空谷幽林中杜鹃的低吟……都传神地刻画出了动物的独特个性和习性。这首《水族馆》就是选自《动物狂欢节》的第七段音乐,双钢琴的琶音,展现了微波荡漾的水面、阳光在清彻的水中直射水底、千姿百态的鱼群在悠游,钢片琴则清晰地刻划了水中的波光鳞鳞。人们穿梭在双钢琴组成的水幕里,钟琴闪烁着耀眼的光泽,营造出一派梦幻般的情景。弦乐的主题深邃、忧郁,摇曳多姿,描绘着鱼们在深蓝的水世界里游来游去,浸透着无限的悠闲。加了弱音器的小提琴和长笛声音晦涩,更加衬托出后面钟琴华丽的音响,一切听感都建立在一种充满色彩又仿佛不真实的世界。


2、《致春天》--格里格
       《致春天》整首乐曲都充满了人们对春天的感激与憧憬,这也是描写春天的钢琴小品中最著名一曲。《致春天》的美是一种意境,是一种磅礴大气,就体现在那每一节细微的起落,蠢蠢欲动的生机里。倘若在春天里聆听这样的曲子,真的会非常惬意并富有诗意。作为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格里格创作了大量的钢琴小品类作品。他把挪威民族音乐与欧洲古典音乐曲风相融合,运用传统作曲技巧,搭配以灵活的民族乐风,形成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本曲就是风格清新,仿佛大地回春,冰雪消融的大自然美景呈现在眼前。


3、《D大调卡农》-- 约翰·帕赫贝尔
        约翰·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是巴洛克时期重要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影响了音乐之父巴赫。“卡农”是现今为止最受全世界的喜爱的古典音乐作品,曾称霸美国告示牌流行音乐排行榜长达百周以上。据有人统计,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重新演绎的卡农版本达2000余种!
        卡农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至极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卡农Cannon虽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样高潮起伏、惊心动魄,但在看似反复平常的进行中,却交相共鸣出多种音色效果。平凡的韵律脉动着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如同天使一般让人迷醉和沉静。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也常用卡农手法,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在卡农乐曲中,帕海贝尔的D大调卡农是最著名的一首,简单不过的曲调一再反复,高低声部遵守着严格的对位法则,各自规律地不断往前发展,和谐演奏出曼妙的旋律,最后光辉地结束,听起来却丝毫没有单调之感,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深远。


4、《月亮颂》-- 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歌剧《水仙女》是一部悲剧性的三幕歌剧,剧本由捷克著名诗人和戏剧家杰罗斯拉夫·克伐比尔所作。这部歌剧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包含四个基本的音乐主题,其中水仙女的音乐主题是悲剧性的爱情主题,贯穿于歌剧的始终。剧中最著名的唱段是第一幕水仙女所唱的咏叹调《月亮颂》,这首咏叹调表现了水仙女对爱情的渴望,是一首旋律优美、动人心弦的歌曲。
        德沃夏克在这首咏叹调中,并没有刻意表达悲哀的情绪,而是描写了一种深切绵远的感怀。正是这样一种值得回味的情感,打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


5、《云雀高飞》-- 沃恩·威廉斯
       《云雀高飞》是沃恩·威廉斯读过十九世纪英国诗人乔治·麦勒迪斯的诗句有感而作,也是典型的音喻画面的作品之一,这首交织着沃恩风格及其浓郁的乐曲,仅是开端就证实除了沃恩的声音之外再也无人替代,主题在小提琴尖婉的引子中展开叙述,小提琴一下子变成展翅高飞的云雀,一连串颤音穿梭在渐渐起伏的引序中,大段的琶音技巧艳丽惊人,而乐队加入圆号黎明般的召唤中又格外热烈地转入下一个画面:黎明在梦幻之中苏醒,晨雾夹杂着晶莹的露珠洒落山谷,一只云雀在朝阳下奋力伸展翅膀,带着希望和热情渐渐跃入澄净的云端之上……
        接下来长笛和双簧管引导出一段乡间舞蹈式的第二主题,乐队的渲染在这欢快和激动交织并融中穿插得到位和适当,整体的静谧气息一直保留,此起彼伏的小提琴以云雀的姿态再次冲入云端,乡村、田野、庄园……都在这富有的声音中渐渐醒来,当原始主题重复之后,全曲收尾在小提琴灵动、婉转的独奏中。让人不由得不惊叹这个尘世竟还有诸多如此自然而艳丽的声音,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6、《寂静的森林》-- 德沃夏克
        这是德沃夏克在他50岁的时候完成的一部作品。这首大提琴协奏曲原来的曲名叫《波西米亚森林》,由于德沃夏克的故乡捷克西部与德国和奥地利交界处的森林地带是吉卜赛人的聚集地。他们自由流浪,充满了神秘,他们从印度一直到欧洲漂泊,最终,大都定居在了波西米亚,由此得名。而德沃夏克从小便在父亲经营的旅馆中,经常看到各色民族,各色人群的即兴表演。在这种自然熏陶中,德沃夏克渐渐产生了对提琴的特殊爱好。在《寂静的森林》这首曲子中,大提琴演奏贯穿首尾,时而悠扬,时而欢快,时而低沉,演绎着自波西米亚森林而来的吉普赛人自由神秘、放荡不羁的真性情。


7、《乘着歌声的翅膀》-- 门德尔松
        1834年,门德尔松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他完成了他作品第34号的六首歌曲,其中第二首《乘着歌声的翅膀》,这是他独唱歌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这首歌的歌词是海涅的一首抒情诗。全曲以清畅的旋律和由分解和弦构成的柔美的伴奏,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乘着歌声的翅膀,跟亲爱的人一起前往恒河岸旁,在开满红花、玉莲、玫瑰、紫罗兰的宁静月夜,听着远处圣河发出的潺潺涛声,在椰林中饱享爱的欢悦、憧憬幸福的梦……曲中不时出现的下行大跳音程,生动地渲染了这美丽动人的情景。









 

 
日志素材来自网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