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

个人日记

图片

    小时候听的最多的故事,就是妈妈讲她们小时候到田地里摘豌豆吃的事,妈妈说在她们那个年代,是吃食堂的时代,各家的劳力都挣公分,可是她们家姐妹多,挣的工分少,幸亏姥姥是一个会持家的母亲,她总能变着法子做各种各样的吃的,姥爷去外面开会带回来的白面馒头都抵不上姥姥做的吃的,妈妈和姨妈们一起到生产队的地里把豌豆连根拔起,姥姥把嫩的豌豆苗搀和玉米面做汤,老的叶子喂猪,嫩嫩的豌豆煮了吃,有时候也用石磨磨成粉,加上黑芝麻叶,做成粉浆面条。妈妈说豌豆浑身是宝,豌豆苗嫩的可以做菜,做汤,豌豆可以熬粥,炒菜等,好吃又营养丰富,在她们出生的60年代,豌豆不仅可以填饱肚子,还是一种比较奢侈的吃食,比起红薯、玉米面要香很多,尤其是经姥姥的巧手一加工立马就变成了一道菜。
图片 

每次听妈妈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就想起姥姥的笑容,听着豌豆的各种吃法,再加上妈妈记忆的香味,我的口水直往下流。可是小时候妈妈却从来没有给我们做过有关豌豆的任何食物,她说一看到豌豆她就会想念姥姥。

后来上大学了,我有一次在学校吃扬州炒饭,里面有豌豆,我吃起来嫩嫩的香香的,我相信了妈妈讲的豌豆的香味,也想起了妈妈对姥姥的留恋。等到我自己学会做饭的时候,我偶尔也会到菜市场买来新鲜的豌豆炒牛肉粒,或者用鸡汤做上汤豌豆尖,鲜嫩的味道受到全家人的喜欢。

到了北京后,我有机会吃到豌豆黄,甜儿不腻,吃在口里即化,尤其是搁在冰箱里片刻,入口凉凉的,吃火锅后用牙签扎一小方块放进嘴里,爽口的很。
图片 

去年到了杭州,最难忘的不是西湖美景,确实外婆家的豌豆泥,我连续三天到外婆家点这个豌豆泥,还是体育馆路的外婆家做的最地道,稀稠适度,甜味适度,火候刚好,没有豌豆的青气,倒是多了几份香味。西湖店的豌豆泥就显得加水多了,没有豌豆泥的粘度,也少了豌豆本身的香味。偶尔我在家也试做这个豌豆泥,第一次尝试做成了碗豆浆,第二次做成了牛奶豌豆汁,最后只能放弃。不过还是不死心,总想做成在杭州体育馆路外婆家豌豆泥的味道。
图片 

每次去菜市场,看了生菜、白菜、芥蓝这些常吃的青菜头疼时,我就买些豌豆尖回去做菜,有时买不好,老的不行,炒了菜就咬不动,只得倒掉,有时买到新鲜的,上锅扒拉几下就好了,香嫩入口。偶尔我也会熬点鸡汤,放入豌豆尖煮一会,像是把豌豆尖在热汤里炒一下,鸡汤的香味渗进豌豆尖里,豌豆尖的滑嫩融合在汤里,我端上桌时,妈妈闻到这道菜就说,好像姥姥做的豌豆尖,但是现在都是大棚里种植的,没有那时候的清香味道,我说妈妈是现在吃的多,那个饥不择食的年代什么不好吃,妈妈说是我把豌豆尖的原汁原味做没了。我见执拗不过她,干脆不说话,夹菜给她让她先尝尝再说。妈妈吃了一口,一改她刚才的说法,直夸香嫩无比,其实我知道她是回过神来,知道老打击我不好。夸我之后,妈妈的眼泪就掉下来了,她说如果你姥姥在就好了,等我们什么都吃上的时候,她早已不在了,听着妈妈的一席话,我心里酸酸的,夹起的豌豆尖带着苦涩的眼泪,虽然我一直对姥姥的记忆比较模糊,可是妈妈的念叨,早已给我勾画了一个个姥姥的笑容和生活图像,我对姥姥有着深深的思念,就像我对豌豆的特殊情结,我和妈妈对着豌豆尖掉眼泪时,妹妹捅了捅我,赶紧吃菜吧,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我问妈妈我和姥姥的厨艺谁高,妈妈说我是遗传了姥姥的善良和勤劳,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原来在妈妈心中我还有这么多优点。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