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提高境界比技术更重要 ,转

个人日记

 今天以股市以外的学问,来谈谈股市里取得进阶的学问。炒股高手们很重视提高自己炒股的技术。其实提高炒股的境界,要比提高炒股的技术来的更加重要,这是一个成就技师还是大师之间的区别。


【一】做事,做学问的境界


学习炒股的进程其实和学做其他的事情的原理是一样的。步骤都是从懵懂,到渐渐走出迷茫,走向开悟,渐次达到炒股的最高境界。
炒股与王国维先生的人生读书三境界相通。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蓄势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
专注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顿悟

第一句是晏殊的《蝶恋花》,第二句是柳永的《凤栖梧》,第三句是辛弃疾的《青玉案》。

古今中外,能够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都必需经过这三种进阶。我认为成就投资大师的原理也一是样的。


【二】炒股的最高境界


无论你做什么事,总有人做的好,也有人做的不好的区别。不同的人,做同样一件事,比如炒股,有的人可以做到得心应手,挥洒自如,游刃有余;而有的股民却做的焦头烂额,却仍是捉襟见肘。

股民们为何会有这种区别呢?毛泽东的一句话,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引自《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章第一节。谈论的虽是军事,但是其实天下万事万物,道理都是相通的。天下的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其理是相通的。

不论想要做好什么事,首先是兴趣,有了兴趣和爱好,可使你迅速的成为某方面的专家。那么,投资的境界与生活中的什么道理还能相通呢?不妨先来谈一下功夫(武术)中的境界。

喜爱武术的朋友,应该知道,中国武术中,有一门功夫叫形意拳的,曾有半步崩拳打天下,所向披靡的辉煌,风靡一时。该拳种的起源于心意六合拳。据说还是南宋岳飞所创建。形意拳中,有一句拳谚叫做“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意思是,我打出的拳,不是我所计划,我打出的拳,无需意识。只有在我无意识之中打出的拳,才是真正的拳。奇妙吧?说明白了,也就是无招胜有招的意思。

无招为何能够胜有招呢?大家可以想象,在形势瞬息万变的武术搏杀中,你凭什么才能克敌制胜呢?凭事先做好的计划?凭一些死板的招式?这绝不可能。你的对手也是个大活人,不但是在武术,在其他的一些激烈对抗的运动中,成败往往是在一瞬间之中,不可能会给你时间,让你考虑下一该用什么来接招。要克敌制胜,凭的是就是一种感觉。喜爱职业拳击或散打,击剑的朋友,都会明白我说的这个道理。炒股也是一样的。股市的波动,瞬息万变,不可能给你时间来想,该用那一招来接应。

李小龙也曾说过这样的一句名言:“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这话的道理,与传统的形意拳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道理是多么的相似。

可见,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招胜有招。不仅武术是这样,所有人类的技术,包括抄股票的最高技术,莫不是如此。

无招就是达到有感觉,这就是所有技术的最高境界!

德国的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曾有过这样的精彩描述:“无论任何事情,如果你有意识的去做,那么,它成功的可能就大大降低……” 股民都在有意识的想在股市里赚大钱,真赚钱的确实是少数,真赚钱的却是那些能把股市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凭感觉出来的副产品。

庄子曰“无为”无为并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无我的境界,因其无为,而无不能为。


老子曰“不争”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其道行之深,层次之高,炒股不就是在没人要的时候敢要,大家抢的时候敢给吗?不争正是一种无我的感觉。是炒股最高的境界。

无招是这样一种境界,是一种脱离了一切主观的成见、摆脱了奢望、贪婪、恐惧、和患得患失。摆脱所有的人类所具有的主观意识,达成浑然的忘我、与天地人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与股市融为一体,人股融为一体。于是就达到了最高的炒股技术。

操作能事先做个计划吗?你看到过非洲狮子捕猎的过程吗?它事先从来不做计划,它也从来不会事先做计划。股民事先计划能赚多少多少钱,就是胡扯的。那么狮子它凭什么会有捕猎中的成功率呢?还是靠它的技术、经验和感觉。

新股民会说,听说,炒股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招”,那我以后就用无招吧,就凭感觉来炒股行不?

 

我的答案却是肯定的:还没到无招的境界,所以,不行!

这是一个你所处层次的问题,就是本贴开头的那三段古词所形容的层次。无招是炒股最高境界,无招源于有招,有招源于哪里?有招又始于无招。抵达无招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无招有招无招。

无招的境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要经历心灵上和肉体的一个艰苦历程。无招是一切技术的最高境界,但无招,是由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一个学习,消化的过程。需要靠你后天的不断磨练、还要历经千百万生死的劫难,方才可能达到,还要有一定的感悟性,因此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大部分人群即使终身追求,也不一定能够达到。

吉州青原惟信禅师,上堂: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了一个休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大师清楚的展示了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的心旅历程。就是我贴头所说的三个境界。可见天下万事万物,其理相通,无论佛学、武学、还是炒股学,其道理大多都是相通的。我常说的,炒股的学问还在股市以外,一点都没有说错。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一种懵懂的状态,类似于一种新股民未入门的眼光和层次。属于 “无招→有招→无招”中的 “无招”的层次。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在佛学里,这个境界属于“色即是空”的层次。在炒股中,该水平相当于股民经过一段炒股的实践过后,对技术分析,对基本面分析,对心理分析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股民的感觉。为何“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了呢?因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感悟,发现原来自己当初对股市的认识,实在是幼稚的很可笑啊!此刻,这个股市也就变得“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了,实际上这是在第一个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层次上的一次升级。属于 “无招→有招→无招”中的“有招”的一种境界。 于是炒股不再那么盲目。

“而今得了一个休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你明白了吗?第三个境界,与第一层境界在表面上看似相同,都是见山是山、见水还是水。这第三个境界,也就是 “无招→有招→无招”中的第二个“无招”,好象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大错也。第三个境界,在佛学里属于“空即是色”的层次,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与懵懵懂懂状态下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在炒股里,这个层次就是我常说,炒股中的最高境界 “无招”。从无招,到有招,再从有招,到无招。是一个反璞归真的过程,是心灵得到自我超越的过程。此无招非彼无招也。

搞教育的人都知道华罗庚谈到读书的三个境界,“读书是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初学不懂是嫌书厚,从厚变薄,说明已经掌握了书中的知识,再从薄到厚,说明你能创新了,为所在的学科能添砖加瓦了。

 

能有原创,发现规律才能成为大师,抵达无招的境界。

新股民总有一种对高手的依赖,佛说“人类啊,能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炒股能使你赚钱的,只有你自己!做任何事,想要成功,都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所谓师傅领进门,造化在个人。

股民特别不能去轻信股评,如果股评家真懂得炒股,他干嘛不自己炒股赚钱?干嘛要推荐股票让你赚钱呢?这个浅显的道理是如此简单,简单得不值得一驳。

要达到无招的境界,没有人能不交学费就能获得成功。而且,你必须是一个有心人,有足够的耐心和兴趣。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勇于实战。

 

当你经历了至少2个牛熊轮回以后,也交足了学费,如果悟性还行的话,你会有那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根据我的经验,这时候的你,也未必能达到“无招”的最高境界,而只是达到“有招”境界中的那个层次而已。

结语,无招的境界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境界。既要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还得有时机的配合(经历股市牛熊得配合你的成长),更得有一定的悟性,是把三者合而为一,天人合一的结果。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即,人群中出现大师是一种很偶然的事件。大多数高手也许只能成为炒股的技师,而成不了大师。

  

注:以上为之前我收藏的MACD论坛中同舟共济的一篇贴子,每读一遍总会有不同的感悟,现转贴于此,与大家共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