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_美丽王后的前世今生

学习共享

 美丽王后的前世今生

  由于无明和爱欲的缘故,众生四处地追求欲乐、爱乐。《巴利三藏》《小部.阿沙卡本生经》的一个故事,可以很好的说明,众生是如何地四处追求爱乐。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住在祇园精舍时,他针对一位思念前妻的比丘,说了这个故事。佛陀问该比丘是否真的思念女人。该比丘答道:“是的。”世尊继续问道:“你思念的是谁?”该比丘答道:“我已故的前妻。”当时世尊说道:“比丘,你不只是这一次,对该女人充满爱欲而已,在过去世,她对你的爱,亦令你极端痛苦。”于是,世尊说了以下的故事。
  
  在以前,有一位名叫阿沙卡的国王住在迦尸国的波达里城,公正地统治着他的国家。他的皇后乌巴里是他极亲爱的人。她非常优美动人,只是比不上仙女之美而已,但已超越了所有其它的女人。在她死后,国王非常哀恸凄苦。他把她的尸体涂上油膏,置放在棺材里,然后自己躺在床底下,不吃也不喝,而只是悲泣。虽然他的父母、亲戚、朋友、国师及臣民都向他说一切事物终需毁坏的,所以不必悲伤,但是都劝服不了他。在七天里,他就只是悲伤地躺着。
  
  当时,释迦菩萨是住在喜玛拉雅山脚下的一位沙门。他拥有五神通及四禅八定。有一天,他以天眼通观察印度时看到阿沙卡王正在悲泣,于是立刻下定决心要去帮助他。他运用神通飞上天空,然后降落在国王的公园,犹如一尊金像地坐在园里的石座上。
  
  波达里城的一位年轻婆罗门,走进公园里时看到了菩萨。向菩萨问候之后,他即坐在一旁。菩萨友善地向他问道:“你们的国王是否是个公正的国王?”该青年答道:“是的,尊者,国王很公正。然而他的皇后刚死不久。他把她的尸体置放在棺材里之后,就一直悲伤地躺着,至今已经七天了。为何您不去解除国王的悲恸?像您如此具备德行的人应该解除国王的悲伤。”菩萨答道:“我不认识国王,年轻人。但是如果他来问我,我将会告诉他该皇后投生到哪里,而且还会令她说话。”该青年说道:“若是如此,尊者,请您在这里等候,我去请国王来见您。”
  
  菩萨同意了,而那青年婆罗门即赶快去见国王,告诉他这件事。他向国王说:“您应该去见见那位拥有神通的人!”国王想到能够再见到乌巴里皇后就感到非常高兴。于是他乘坐马车去到那公园。向菩萨问候之后,他即坐在一旁,问道:“有人告诉我说你知道我的皇后投生到哪里,这是否是真的?”“是的,国王,我知道。”菩萨答道。国王就问她投生在什么地方。菩萨答道:“噢,国王,由于她对自己的美貌过度自满而生活放逸、不做善事,因此,如今她投生在这座公园里成为一只粪虫。”
  
  “我不相信!”国王叫道。“好,那么我就带她来见你,并且令她说话。”菩萨说道。“请令她说话!”国王说道。菩萨命令道:“那两只忙着在牛粪里钻的粪虫,给我过来见国王!”通过他的神通力,它们来到国王面前。菩萨指着其中一只母粪虫,向国王说道:“噢,国王,你瞧,那就是你的皇后乌巴里!她刚刚跟随着她的粪虫丈夫,从牛粪堆中出来。”“什么?我的皇后乌巴里是一只粪虫?我不相信!”国王大叫了起来。“噢,国王,我将令她说话。”“令她说话吧,尊者!”
  
  菩萨即以神通力赐予她说人话的能力,然后说:“乌巴里!”“什么事,尊者?”母粪虫以人语问道。“你在前世名叫什么?”菩萨问她。“尊者,我名叫乌巴里,是阿沙卡王的皇后。”她答道。菩萨继续问道:“告诉我,现在你比较爱阿沙卡王,还是比较爱这只粪虫?”母粪虫答道:“噢,尊者,那是我前生的事。当时,我和阿沙卡王住在这公园里,一起享受色、声、香、味、触五欲。但是,如今我的记忆已经由于转世,而变得模糊,他对我来说又算得是什么呢?现在我甚至希望,以阿沙卡王的喉血,来涂我这粪虫丈夫的脚呐!”
  
  随后,母粪虫即以人语,在国王的面前诵出以下的偈语:“阿沙卡大王曾经是我亲爱的丈夫,我们相亲相爱地走在这座公园里。然而,如今新愁新欢已令旧的消失,我的粪虫丈夫远比阿沙卡更亲近。”阿沙卡王听后,即刻对自己的作为感到懊悔。他当下即命人把皇后的尸体移掉,并且清洗自己的头。他向菩萨顶礼之后就回到城里。后来,他娶了另一位皇后,公正地统理国家。而菩萨在教导国王、解除他的悲伤之后,就回到喜玛拉雅山去了。
  
  说完这个故事之后,释迦牟尼佛再开示佛法。在开示结束之时,那位思念前妻的比丘,证悟了初道与初果。随后,世尊说明那世的人物:“你已故的前妻就是乌巴里;你这思念前妻的比丘就是阿沙卡王;舍利弗就是那位年轻的婆罗门;那沙门就是我。”http://story.zgfj.cn/FDGS/

 
 
绝世美女毅然出家传奇故事
 
六国君王出兵逼婚 绝世美女毅然出家

  曾有一段时间,释迦牟尼世尊在舍卫城弘法。当时,鹿野苑有位著名的国王——梵施国王,他在位期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整个国家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梵施国王如理如法地掌管着这个国家,人们过着祥和的生活。
  
  不久,王妃怀孕,后来生下一个美丽端庄的女孩,宫庭内外为她举行隆重的贺生仪式,准备给她取名时,因为王家种姓是嘎希,而她又天生丽质,故取名嘎希美女。国王特地为她请了八位姨母,八位姨母分门别类,从吃喝拉撒睡到玩耍戏乐,无不精心地照顾抚养她,她如海中的莲花很快地成长,自幼便学习文武理数、经史诗赋,并对释迦牟尼佛有无比信心,还经常借父母之力供养三宝。
  
  当时,嘎希美女青春芳龄、窈窕贤淑,天生丽质,堪称世间第一,以至于六国的国王都想把她据为己有,各派信使往梵施王那里求婚。梵施国王听后心里很是不安,心想:“我只有这一个女儿,如果答应其中一位国王,其余五国必定不满,势必危及举国臣民。”梵施国王有些担忧,并未答应任何一位国王。六位国王都按捺不住内心的不悦,各自统帅军队向鹿野苑进军,准备抢夺嘎希美女。
  
  这天早上,梵施国王登上鹿野苑的城墙,出现在眼前的竟然是六国的军队,他觉得一切都完了,内心万分焦急,拖着沉重的步子无精打采地回到房中。
  
  这时嘎希美女来到梵施国王身边,看见父王满面愁容,忙问:“父王为何心事重重?”
  
  梵施国王答道:“都是因为你啊!”
  
  “莫非是我容貌不够美丽?”
  
  梵施国王苦笑着说:“不是因为不美,而是因为你太美了,六国竞相争娶,我都一一回绝,以至今日兵临城下,这可如何是好?”
  
  嘎希美女略作思索,又问:“父王,女人有没有自己选择婚姻的权力?”
  
  国王痛快地回答说:“有自己选择的权力。”
  
  嘎希美女得到答案纸后,就宽慰父王宽说:“父王,请您不要担忧,您去告诉六位国王,我将亲自挑选他们。”
  
  国王听完女儿的话,心里轻松许多,就派六个信使告诉六位国王,请他们收兵等几天,准备参加候选。
  
  六个国王都骄傲地认为嘎希美女必会选中自己,因此都不约而同地答应退兵。
  
  信使把情况如实地禀告国王,国王心想:“女儿肯定要出嫁作王妃,但是不管怎样,只要国泰民安,吾心足矣。”他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那六位候选的国王,各自兴修宫殿,身着各种宝饰,带上大象财宝及眷属等,几乎倾其所有,准时来到了鹿野苑。他们各自为阵,坐在狮子座上,等候着嘎希美女的到来。
  
  嘎希美女穿着妙衣宝饰,骑着大象,徐徐从每一位国王面前走过,最后真诚地告诉他们:“我不愿意与任何人过世间真真假假的生活,我愿意礼拜释迦牟尼佛!”说完这一番话,嘎希美女就离开了。
  
  六位国王及眷属都看着她姗姗远去的背影,深感失望,但又觉得稀有:她是这般年轻美丽子,却不愿贪恋世间的生活,又不愿享受人生的荣华富贵,居然情愿皈依佛陀。
  
  梵施国王及眷属们也目睹了嘎希美女这一举动,他们半信半疑地尾随着嘎希美女。
  
  嘎希美女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到了佛陀那里。看见佛陀之后,她就顶礼佛足,合掌祈求:“世尊!我愿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净戒,唯愿恩准!”
  
  佛陀欣然应允,叫来众生主母,亲自交予(译者:众生主母乃众比丘尼之首)。众生主母给她剃度出家,授具足戒,传授佛法。嘎希美女受戒之后,积累资粮,精进修持,断尽了三界轮回的根本,证得了阿罗汉果位。
  
  尾随的人们看见嘎希美女真的出家并证得果位,觉得非常稀有。
  
  当时,众比丘问佛陀:“世尊!以何因缘,嘎希美女生帝王之家?以何因缘,相好庄严?以何因缘,于如来教法生大信心?以何因缘,速证圣果?”
  
  佛陀告诉他们:“这是她往昔的愿力。在贤劫人寿两万岁、迦叶佛出世时,鹿野苑有一位施主,富如多闻天子,他们家儿媳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她长大后,对迦叶佛生起极大信心,借父母的力量修了一座经堂供佛及僧。经过父母同意,得以出家,一生严守净戒,精进闻思修行。临终前又发愿:愿我今生中布施、供养、持戒、闻思等功德,能于生生世世中生于富贵家、相貌庄严,并能在释迦世尊教法中出家、证罗汉果。这位发愿的比丘尼就是嘎希美女,以其往昔愿力成熟,今世生于富贵之家、相好庄严,对我生起信心,出家为尼,证得圣果。”

 
扫地有大功德
 
 扫地的功德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清晨,给孤独长者都会来到只洹精舍,顶礼佛陀后,便用心地打扫精舍各个角落。
  
  有一次,长者因忙于其他事情而无法到精舍。世尊经行时,看到地面脏乱,便心想:‘要如何才能让帝释天主从香醉山持扫帚来呢?’诸佛有一常法,如果佛起心动念,即使是蚁子都能了知佛意;但是,如果佛起的是出世心念,即使是声闻、独觉圣者也难可测知。因此,帝释天得知佛的心意,便想:‘世尊为何需要扫帚呢?’再仔细观看,发现世尊正要拿扫帚亲自打扫精舍了,帝释天便即刻到香醉山中,拿了五百把轻软如绵的扫帚,赶到精舍。
  
  佛陀希望乐于修福的众生,都能在殊胜的福田中,种下清净的善业。于是,率先拿起扫帚开始打扫,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及阿难等大声闻弟子一看,赶快也拿起扫帚一起清扫园林。
  
  当佛陀及弟子们打扫完毕后,一起步入食堂中,各自就座。佛为比丘们开示:‘扫地有五种殊胜的功德,一者,自心清净;二者,令他人内心清净;三者,诸天欢喜赞叹;四者,植下来世相貌端正庄严的善因;五者,命终往生天界。’
  
  给孤独长者忙完事务后,来到精舍,听说佛陀及大声闻弟子们亲自清扫园林的事,心想:‘世尊和诸圣比丘亲自拿扫帚清扫的园林,我怎么敢踩在上面行走呢!’因此心生惭愧与惶恐,不敢前行。
  
  佛得知长者的心念,便故意问比丘:‘站在外面的是谁呢?’比丘回答:‘是给孤独长者,因为听到世尊和大弟子们亲自清扫园林,所以心生惭愧与惶恐,站在外面不敢往前行走。’
  
  佛告诉长者:‘只要口诵佛所说的法,就可以往前行走了。’因为佛陀敬重法,诸阿罗汉弟子也都敬重法,因此,长者便以恭敬佛法之心,一边诵偈一边往前行走,来到佛前,至诚顶礼佛足后,退坐一旁。佛陀为他开示法要,并劝慰、赞叹长者。长者闻法踊跃欢喜,作礼而去。
  
  典故摘自:《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省思:
  
  修行在平时,不管是诵经、礼佛、禅坐、听经闻法,乃至出坡作务,只要专注用心,都有无量的功德。‘扫地、扫地、扫心地’,在扫地的当下,专注一心,这念心清楚明白,没有妄想,心定下来,心中的烦恼、执着自然被洗涤,心就跟着清净了。
  
  清扫道场,使之回复清净,不仅护持佛法,亦令自己的心能感到清净,同时也让参礼道场的人感受到清凉法喜,无形中便与大众广结善缘。所以,在佛寺内清理环境,是启发菩提心、长养善根的‘心地功夫’,生活中随时把握因缘落实佛法、精进用功,就是修行的智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