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千秋》,為中國遠征軍,為了少年中國

个人日记

 

 

碧血千秋
——祭偉大的中國遠征軍
 
 
 
 
 
曲:獨酌
詞:焰31
唱:焰31
開頭音訊:《我的團長我的團》(知識青年從軍歌)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
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
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
 
 
 
 

國殤陵園靜謐晚風
吻過無名英塚
微微螢蟲 一生點著長明燈
為他們 描了一個忠
 
 
遠征 誓死換寸山河
為了少年中國
歲月斑駁 刻下臉上的溝壑
有些事 他笑笑不說
 
 
六十年榮辱 怎堪回首
硝煙染透同袍血肉
滇西在嘶吼 怒江奔流
唱著 碧血千秋
(碧血千秋)
 
 
六十年寒暑 他也回首
硝煙戰火 輕描而過
只是墓碑前 常祭新酒
祭著 碧血千秋
碧血千秋
 
 
多年以後 誰再來祭這杯酒
斑駁的石碑 對誰說
那首碧血千秋


 

 

曾見過於老的一篇詩作,久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唯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
故鄉不可見兮,永不相忘。
天蒼蒼,野茫茫,
山之上,國有殤。





图片

图片

图片

 
 
幹道左右有展館陳列史料。
進去可細看騰沖會戰之種種。
也許有四個字可以貼切地來做一個形容——
“焦土抗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誠如閣下來書所言,騰沖士循民良民俗醇厚,實西南第一樂園,大足有為之鄉……他日閣下對騰沖將不復有循良醇厚之感。
——張問德(騰沖抗戰縣長)

為民族爭生存戰死沙場君無遺恨
痛國家猶多難追思袍澤我有餘哀


——顧寶裕

壯志競可酬名在旌常功在華夏
英靈終不泯下為河岳上為日星


氣壯山河成仁取義
光照日月生榮死哀
——何應欽

絕域遠征殲狂寇克堅城是薄伐首功攘夷奇跡
豐碑屹立妥英靈藏碧血留千秋忠義百(示邊+翼)馨香
——衛立煌

殲虜下名城重振國威驚世界
聞聲思袍澤頻揮熱淚悼英靈
——霍揆彰

劉楚湘序國殤墓園建成:
墓園廣辟鳳山岡
翼碣鱗鱗葬國殤
塔聳雲霄增輝偉
千秋浩氣傍龍光
反攻勝利著先聲
血洗河山克此城
中日興亡茲轉捩
諸君一死博英名
霍公家世繼嫖騎
士爭赴死戰功高
揮淚收骸同葬此
情添怨壯吼波濤
祠廟巍峨志報功
盈江與永鳳山崇
武勘禍亂文臣治
天下為公進大同




 

——————————生死線——————————以下是轉的——————


 

墓園,松柏森森,碧草淒淒。這裡幾乎沒有遊人,但忠烈祠的室內卻擺放著眾多的花籃。15000多英靈組成的烈士塚矗立成了一座山,將士們的墓碑看起來非常簡陋。抗日戰爭發生在大半個中國,歷時八年之久,中華民族犧牲了幾百萬抗日將士,有超過3000萬人在戰爭中喪生,有500多個縣國土淪陷。我們曾經歷了人類歷史上最為悲慘的災難,我們的犧牲遠比西方戰爭片裡描述的場面悲壯,但是在我們的歷史記載中,卻是蒼白的讓人絕望的文字,我們的文學作品中也只有地道,地雷,麻雀戰之類的近乎可憐的場面。我們英烈的熱血灑在自己為之獻身的國土上,但一場暴風驟雨把這一切洗刷的乾乾淨淨。曾經的焦土隨著歲月的更替由灰色變成褐色再慢慢變成綠色,英烈的熱血卻由紅色變成紫色最後成為黑色。一年一度春風,一年一度衰草,中華民族把自己最為悲壯的一頁輕輕翻了過去,撕了下來,用時間的塵土把它掩埋了起來。讓人以為整個民族有意遺忘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


 

在離中國都城萬里之遙,而離緬甸一箭之遠的邊陲小城,騰沖人把自己對歷史的理解和對死者的尊重非常人道的結合在一起。中國古語說有的人死了輕於鴻毛,有的人死了重於泰山。這15000多英靈在騰沖人的心裡就是一座無比崇高,不可逾越的高山,比高黎貢山還高萬丈的高山!


 

也幸虧有了騰沖人建的國殤墓園,中華民族想把歷史上這沉重的一頁翻過去,撕下來的行為被這座聳立的高山無聲的阻擋了下來。


 

雲南騰沖國殤墓園建成于1945年7月7日,占地88畝,主體建築以中軸對稱、臺階遞進形式,由大門經長甬道循石級而上至第一臺階,再循石級而上,至嵌有[蔣中正題李根源書之“碧血千秋”刻石的第二級臺階擋土牆,沿牆分兩側上至第二臺階,建有莊嚴肅穆的忠烈祠。忠烈祠為重簷歇山式建築,上簷下懸蔣中正題“河岳英靈”匾額;祠堂正門上懸國民黨元老、大書法家于右任手書的“忠烈祠”匾額,祠內外立柱懸掛何應欽及遠征軍二十集團軍軍、師將領的題聯;走廊兩側有蔣中正簽署的保護國殤墓園的“國民**軍事委員會佈告”,二十集團軍總司令霍揆彰的“騰沖會戰概要”、“忠烈祠碑”等碑記。祠內正面為孫中山像及遺囑,兩側牆體嵌陣亡將士題名碑石,共9618人。

文章评论

淩亂スde世界

很久很久以前,謊言和真實在河邊洗澡,謊言先洗好,穿了真實的衣服離開,真實卻不肯穿謊言的衣服。後來,在人們的眼裏,就只有穿著真實衣服的謊言,卻很難接受赤裸裸的真實.

前路坎坷不言弃つ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唯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 故鄉不可見兮,永不相忘。 天蒼蒼,野茫茫, 山之上,國有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