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需要得到的五种教育方式
亲子教育
美国父母对待儿童的不仅仅是爱和宽容,也有着非常严肃的时候。可是,在中国大多数家庭中,妈妈扮演着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的主要角色,然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妈妈必须考虑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其中,有五种教育是中国孩子们最需要得到的。
一、孩子做错事是要道歉的
例1,就餐的时候,客人一屁股坐在主人家的孩子想坐的位置上。小家伙就开始闹:“那是我的地方,我要坐那里。”女主人赶紧过来劝,小家伙还是闹,男主人变得严肃起来:“不听话,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小家伙还真倔,流着泪冲上了楼。
客人连忙说:“没关系,换一下位置吧!”女主人却说:“不行,这样会宠坏孩子的。”过了十几分钟,小家伙下了楼,男主人问:“准备好了吗?”小家伙重重地点了点头,低着头向客人道歉。
例2、在一家超市,一个美国母亲牵着一个大约两岁多的小男孩,小男孩拿着一个玩具冲锋枪坐在地上哭闹:“我就要这个!我就要这个!”妈妈哄了几分钟,似乎并不见效,于是双手抓住小男孩的肩膀把他提了起来,严厉地说:“小彼得,看着妈妈的眼睛,妈妈说不可以!”小男孩并不抬头。这位美国妈妈更严厉了:“彼得,把头抬起来!”小男孩缓缓地抬起了头,看着妈妈。几分钟后,小男孩似乎读懂了妈妈的眼神,乖乖地把玩具枪递给了妈妈。
在国内,妈妈是孩子的“护身符”,护短、宠孩子是妈妈的“专利”。然而,在美国却不是这样。 美国家长认为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妈妈对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在美国,孩子能不能吃巧克力、打电子游戏、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都事先需要向妈妈请示,并做出“预算”。
二、孩子们需要一个道德指南针
一位妈妈看到她4岁大的儿子骑着他的朋友——邻居6岁大男孩的车子。妈妈说:“汤姆不用这辆车,把车给朋友送回去”儿子辩解说,“是他放在门口的,我只玩一会儿”。孩子认为自己这么做没什么不对,因为他的朋友不会介意。但这位妈妈坚持让他的儿子把车子送回去:“在没有征得他人同意下使用他人的财物是不对的。”
孩子们需要一个道德指南针。这意味着不仅在重大问题上灌输是非观,而且在日常琐事上灌输是非观。 当一位妈妈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正直、忠诚给予足够的重视,她们就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价值体系,这将成为孩子的无价之宝。最好的道德指南是妈妈自身的行为,如果妈妈自身逃避责任,无视他人的权利,她的孩子就失去了行为的向导。
三、培养孩子的爱心
妈妈们有必要向孩子说明,亲切有礼地待人接物与学业方面出类拔萃同样的重要。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培养的孩子情感智商往往出众,他拥有较高的协调自己与他人需要的能力,这类人更容易在生活中遥遥领先。有位妈妈培养孩子的交友技巧:孩子在参加的一个团队里,那天一位队友受伤了,这位妈妈坚持要孩子给他的队友打个电话以示问候,问问那个男孩现在怎么样了。“妈妈,我们不太熟悉呀,有必要吗?”孩子反对道。“他会知道的。”妈妈边回答边递给孩子通讯录:“这个电话标志着亲密友谊的开始。”
其实妈妈是让孩子明白:友谊起源于你对他人所表示的关切,而不是要他人对你表示关切。
三、表扬孩子要说的具体些
表扬也有正确的方法与错误的方法。大多数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可以细数总总,而在表扬时却言语含糊——“你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这种评价会使片刻的光彩顿然消逝。因此表杨应具体些,与其说“你很勇敢”不如说“我为你摔倒了以后仍然爬上车而感到自豪。”这样明确地说明了为什么这种行为值得表扬,其实这是一种有形鼓励!
每个人都有一个“要害区”,这个区域一旦受到表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分钟一百次鼓励胜过一次作一百分钟的表扬。
四:谈论“禁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放眼接触到的尽是香烟、酒精与低俗的现象。一些妈妈担心谈论诸如此类的禁忌行为是在鼓励他们这么做。
但事实正好相反,调查发现:那些与父母作过坦诚交谈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与酗酒。家长无条件的爱孩子,并不意味着你不设定任何界限,这样,孩子自尊自爱的种子才会得以生长。这种无条件的爱设定界限是向孩子们显示社会是圆的,自己的生活应该是有棱角的。当一个孩子没有越界时,向他们明确说明对谋种行为是绝对不能涉及的。
五、与孩子一起玩耍
在短时间内,妈妈们通常关注重要的事——捕捉孩子们的情况,辅导功课。然而在我们这个生活节奏紧张的社会里,孩子们渴望的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更希望与妈妈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这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仅需拥有一种嬉耍的态度,一种愿意把做功课的时间变成嬉戏或把做家务转化为游戏的态度。
一位朋友允许她的孩子们与他们的朋友在厨房打闹,玩具、颜料与泥土不时地飞落到食物里。几年以后,她上大学的儿子带了一位老朋友回家吃饭。“我总想能来你们家实在太好了,”那位朋友说,“我们曾在这里拥有欢声笑语——汤里也飘落着玩具。”
做妈妈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但并不意味着是一种负担,有时你需要少一些责任感——让你对自己的要求见鬼去吧,与你的孩子玩在一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