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滴水的模子
个人日记
碾场,摊豌豆中。我和玉好在场边的草丛中偷懒。刮了一夜的北风,南飘的云彩干燥的就像过了中年的妇女,没有日,凉快不少。气候宜人的让我再一次想裸奔。因此,忙碌着,也快乐着。
玉好惊奇的说:咦!这是神马东东?瓦?滴水?
“做滴水的模子。”
只见他从草丛中拿起巴掌大的一块,古青色如岁月蚕食后遗弃在时光的角落里。太阳的照射下哪位艺术家精心雕刻的作品被人忘记,然后被我看见。难得的缘分啊?“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玉好说。
我接过来,刮去泥土,用一根稍微粗壮一点的红豆草杆勾勒出它的轮廓,放在场边的土墙上,拍照,目的是记住它。
有了它,也便有了瓦和滴水的记忆。记忆中的小时候,那个秋雨连绵的季节,一下雨就是多半月甚至一个月。雨水顺着瓦楞流到屋檐前,然后就是这个滴水,把雨送到地下。那时候我家的院子里还没有硬化,纯黄土的院子,被滴水送下来的雨水滴落成一排排大小均匀的窝窝。窝窝里的雨水满了,雨还不停,一滴滴下来,在窝窝里冒泡泡。我和姐姐当时就趴在门槛上数泡泡,数着数着我就瞌睡了,只有“滴答滴答”的冒泡声伴我入梦。这个梦境,占据了我的整个童年。
缓晌午的时候,我把这个滴水模子带到家里。从缸里舀了一马勺水洗干净,摆放在台子上一盆仙人掌旁边。妈妈看见了说,这是当年你姑父做瓦的时候留下的……
于是,我又想起了我的那个瓦匠姑父。我姑父有个绰号叫“狼”,他似乎很乐意别人这么叫他,所以我们当着面叫他“狼姑父”,他应的很响亮,这几年姑父老了,一帮小辈开始喊他“狼姑爷”,他依旧笑容满面……
那年头,十里八乡找个瓦匠,比现在找个瓦工难寻的多。所以瓦匠是吃香的。我们陇中这个地方的人和雨水有缘,他们宁可住烂房子,但房子上一定要有瓦砾,一排排一竖竖,整齐的让人觉得这些瓦砾曾经“军训”过。
我姑父做的瓦大小一致,美观个性。到现在,有些人家的旧房子上还有他的手工瓦。可惜那时候我太小,不知道具体的做法。我们一帮子小孩都会围着他转,嘴里的童谣开唱道:“啪啪啪,四片瓦,白雨来,下榻垮,你擀饭,我在啪……”,这里的“啪”读作“Pia”,是做瓦的声音,不是你想的那样。然后我们每人抓一把已经和好了的泥土,我姑父夺,我们跑,跑着跑着,我姑父又放弃了。我们用泥土捏成各种动物,丑陋不堪。姑父看到了,不忍心,又帮我们捏。他的手法娴熟,精湛。一会工夫,他的面前摆满了小老鼠,小鸭子,狮子,豹子,骡子……但他就是不捏一只狼,任凭我们怎么激将,他的意志坚定不移,妥协的总是我们。
姑父的“订单”完了,后期工程就是捏滴水。我模糊的影响中就是他拿着这个滴水模子,把泥土往里面一挤,一个滴水就做好了。至于后来怎么把这个滴水往瓦上面接,我的记忆到这里又模糊了。只记得他们把做好的泥瓦码在窑里面烧,几天以后,瓦便做成了,可以直接上房顶。直至屋檐上那一排美观而富有艺术气息的滴水点缀了一方居住地,欣赏价值不菲。倘若外地人来到我们陇中,一句流传千古的俗语便改成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抬头”。这种艺术“作品”,在如今繁芜的都市是见不到的。甚至好多人连“滴水”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一点我很自豪。
晚饭过后,我又拿起它观赏半天,那凹凸不平,错落有致的一个模子,看起来有些年代了,也许这种淘汰了的模子早就没有了它的利用价值。我要把你收藏住,看到的前辈会给我讲故事,我也要给后人讲故事……
文章评论
最深的爱,最沉默
回忆 回忆 回忆
随★…
让我想起了童年当时在舅舅家的一切的一切,哥哥文笔惊人写出了我们那时的顽皮,尤其是瓦匠“狼姨夫”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清风
记忆随着文字倒退,退回童年,再捏泥娃
云水谣
记忆从未走远,躺在时光的角落等你去翻阅......温馨。
deler
写的真好
悟
成熟了很多,坚持了这么久,很难得
〆 挚a1
你不说我都忘记滴水这个东西了,现在想起,老家家家户户盖房子都要用到,文采不错[em]e179[/em][em]e179[/em]你是甘肃哪里的,我是陇西滴[em]e113[/em]
月在荒城
我都记不得这东西了
か风云一剑
倘若時光依旧,我们无忧无语。倘若时光轮回,不知是喜是忧?留念是一生中最难得的,虽说不想不管不问,但在心底时不时的默记。
夏天梧桐树上无聊的知了
自从交海生为好友之后,便不去新华书店购买读者文谪了;自从不去书店买书之后,书店收银的小姑娘就相思成灾精神分裂了;自从书店姑娘精神分裂之后,我就意识到自己今人发指的帅气了;自从知道自己帅的今人发指之后,我就怀着梦想开始频繁出入各种夜总会KTV了——我想说的是,都说文笔如刀,可是海生,你可否知道你间接杀死了一个纯真无瑕的灵魂?!
小人物
好文章!动情处让人心静如水,幽默处让人忍俊不禁。
天街小雨
很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不错的文字……欣赏。
海生
@{uin:2313058406,nick:心已冰封,who:1} 江薇,我把姑父写的咋样!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