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记事(141)—相看两不厌,唯有太行山(第一回)

百合记事

                             —随飞翔户外穿越南太行侧记

    写在前面:由飞翔户外群主大伟精心策划,一行20人于201567~614日负重穿越南太行,在山与山之间用脚步丈量心灵,在水与水之畔涤荡自我,我骄傲成为穿越的一员,并把寄情于山水的情感码成文字,按照时间顺序分成七回,就当流水账一本,分享路上的精彩与感动。

                                                  

                        文/蓝心百合

第一回:67日,大庆大巴-哈尔滨飞机-郑州大巴-新乡小巴-双底村,游览村后的白径古道七十二拐。

              将登太行山做伴,予书相思水为笺。

              若无人生初相见,何来相看两不厌? 

                                              —题记

淅淅沥沥的小雨问候凌晨,昨夜雨疏风骤,轻睡难消滴漏,试问百度娘,却道太行依旧。挂在窗前像水帘洞,浸在玻璃上的蜿蜒成条条小溪,我对着阳台的花儿问候,没有雨露的滋润依然欣欣,谁是园丁? 背上重重的行囊,跟园丁说再见!

我落入大珠小珠轻弹的世界,所有的生命倾听着这样的馈赠,一如此刻的我,轻笑着出发。

 经过松花江大桥,哈尔滨的天空云急雨散,养育龙江儿女的母亲河温柔地怀抱青青,浓雾弥漫恰如江南。 

 云端印象。座位有幸靠近玄窗,当飞机像一只大鸟盘旋上升冲破云层时,我体会到了飞翔的感受,在地面上仰望的厚厚的乌云,俯瞰如棉一样洁白绵软,一朵一朵散开在城市的上空,像是为城市开了一扇蓝色的天窗,云层厚的地方,如梦似幻,雪山一样堆积,随着机翼的抖动,再次爬升,刚刚的朵花状白云,细碎成遥远的丝丝缕缕,而我的眼睛,沉醉在雪白的梦境里,云雁一样寄去谁的相思?河流道路切割着蓝色的星球,如同木板画,灼热的玄窗炙烤,我依然目不转睛,我怕错过,就如同错过你,一样的美好。

 飞机于1233分着陆郑州,地表温度32坐上去新乡的大巴,预计310分到达新乡国际饭店门口。

和别的城市一样,高速路边的防风林除了白杨还是白杨,只是刚刚在玄窗里遥望的木板画,是金色的麦田,河南新乡的麦子熟了,我们都是来收割的吗?亦或我们是来收获另一种幸福的感觉。 

从新乡火车站驱车奔宝泉旅游区,正在收割的麦田的烟尘与农家沤肥的气味混杂,任性的农人在田边的公路上晾晒金黄色的麦子,若不是不时往来的车流倒有几分陶渊明笔下的悠然见南山的闲适雅意。 

行不多时,就来到了连绵的太行山脚下,侧看太行,宛如许多的巨龙盘旋交织,青色的脊梁被蒸腾的雾气虚化,出海般矫健。

顺着蜿蜒的盘山道行进,仿若云深不知处的采药人,愈高愈险,断壁如刀削斧砍,峡谷底河流海一样幽深,弯弯折折似湿地特有的牛厄湖,道路切割群山,弯度奇大,司机不时得鸣笛以示对向警示,而我亦随着每一次的转弯,心被旁边的绝壁撞击,无限风景在险峰,所言极是。 车行下坡,谷底西沟村,那条河流轻缓地穿村而过,一条横跨河流的戏水桥,让眼底生辉,村旁的麦田还未收割,依偎在群山脚下,群山环抱的小村犹如世外桃源,美不胜收。 

 跨过山西省铜陵界,双底村是我们这次徒步穿越的起点,依山势而建的小村几十户人家,干净利落,那灰色雕花瓦片的屋顶与院墙,不知历经了多少风雨,依然安静如初。

更有村后的著名白径古道沧桑的岁月见证,传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古道,大小不一的鹅卵石,被脚步踢踏的油光锃亮,每隔一段就会铺竖起的鹅卵石做挡板,防止马车下滑,减少马的负力,七十二拐,右拐右拐,更容易攀登,古人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让险峻的太行有了灵气。

夜来了,没有星星月亮的夜,清和宁静,只留我们这些来自遥远的朋友怀抱群山,深情地凝视。 

夜深不能寐,站在店家的三层小楼露台边凭栏。月影出群山,露重湿轻衫。心怀三春暖,有爱不凭栏。 

311分,当双底村的第一声鸡啼叫响,整个村庄的是此起彼伏的呼应,太行山醒了,一如我指尖的字,一夜无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