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教育真的很难

学习园地

 

教育改革,从心开始

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从一场绵远的酣睡中醒来后,正昂然走在改革的路上。改革创新像一款摩登的时装,招惹得所有人都想弄一件来穿上。

改革创新是批判的继承,而非全盘否定。很多时候,我们喜欢“重新”开始,或者“从新”开始。一幢楼旧了,拆掉“重新”修,一条路走不通了,换条路“从新”走。就像小孩在地上涂鸦,随意乱画,肆意抹掉。有人说,这是转型期“必然的原罪”,是改革“必要的丧失”。我却心存疑忌——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视同儿戏,或当成沙盘演练。

比如说教育,其实就用不着那么多创新。一方面,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传承,教育的最终结果,必定是形成某种文化,“课改深处是文化,必须是文化。”文化需要积累,需要沉淀,需要时间的酝酿和发酵。就像一坛好酒,需要安静,需要安定,需要一种不被影响和打搅的从容与优雅。或者像许多植物,只有在不被破坏和叨扰的生态里,才能根深叶茂,自成天地。

另一方面,教育的要素,更多是固定的、恒常的、变动不居的。教育关乎生命的成长和培育,无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生命的成长都是缓慢的,教育的变动和变迁,也必然是缓慢的。它需要耐心的浸润,而不是猛烈的冲刷;它需要恬然和淡定,而不是急躁和冒进;它需要沉稳渐进的变化,而不是摧枯拉朽的革命——自然界的狂风暴雨,或许可以洁净空气,教育界的狂风暴雨,往往只能破坏水土,败坏风气。

所以,我始终觉得,那些昨天一个主张,今天一个想法,明天一个理念,不断推陈出新、不断“从头再来”的人,无论他表现或表演得如何热爱教育,如何倾心和倾情教育,我都觉得形迹可疑,面目可憎,因为他们往往“心术不正”:要么是功利心太强,要么是牟利心太盛,至少也是责任心缺失——这些年来,我们在“课堂”方面出现的“新概念”,如有效课堂、优质课堂、高效课堂、魅力课堂、生本课堂、学本课堂……很多很多。其内涵和外延,就是专门的研究人员恐怕也难以厘清,要让一线教师去理解、执行,更是难上加难。

感觉最痛苦的,是教师。没有革故鼎新的意识,没有高屋建瓴的能力,也没有表达看法和感受的平台,他们只有默默承受的份儿。但改革的力度和频度,变化的强度和烈度,总是像未经预报和批准的大地震,远远超出他们的“承受”极限:前一个概念还没闹清楚、弄明白,后一个概念、再后一个概念,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破空而来,接踵而至——很多时候,与真正喜欢教育、愿意用心经营课堂的老师交流,他们总是满脸困惑,满眼迷茫:“为什么安安静静做教育会这样难?能不能让我们安安心心地教书?”

教育是培孕心灵的事业,需要每个教育者有心、用心、尽心——有心才有真爱,用心才能懂爱,尽心才是会爱。当然,前提是真正安心:安心才不会被外境所迷,才不会被乱象所困——我甚至愿意说,对今天的教育,与其不断地“重新开始”,或“从新开始”,不如让我们稍事停顿,静下心来,梳理教育的本源规律,发现教育的本质问题,然后“从心开始”。

一颗安宁的心,一颗坚定的心,一颗安顿的心,对教师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急功近利的今天,面对乱象纷纭的教育现状时——我曾多次感叹,没有哪个时代的教育,会像今天这样,特别需要教师的内心力量,特别需要教师回到自己的心灵:看护好自己的心灵,关照好自己的心灵,调养好自己的心灵。在心灵改变的前提下,我们自然会对自己的行为和方式做出调整和改变——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相信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甚至大有作为:我们对自身的任何一次“微革命”,都可能造成身边“小世界”的“大改观”。

心灵改变,世界就会改变。如果每个人都能真正“从心开始”,我们也就不必再有那么多“重新开始”和“从新开始”的折腾了。

文章评论

云中漫步

中国的学生,在不同对象眼里便有了不同的功用:有将其作为某主义接班人培养的,有将其当成摇钱树看待人,有望其成龙成凤、学而优则仕的,少有人真正认识到教育的本质。长此以往……你懂的!

秋之韵

“从新开始”是一种浮躁,“从心开始”是一淡定。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