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了岁月 温柔了生命 那一抹诗情如月(李商隐)

个人日记

本文插图选自当代画家陈谋仕女图,与所配文字无关。 


美丽了岁月 温柔了生命 那一抹诗情如月
——千年诗情系列之李商隐


诗情李商隐 
 



图片    读唐诗宋词,唯李商隐的情诗最为含蓄,不夸张的说,李商隐的爱情诗继承了白居易的《花非花》的朦胧感,这里多说一句,白居易的墓志铭就是出自李商隐之手。白居易唯《花非花》一首具有朦胧的味道,而李商隐有很大一部分情诗,尤其是写给妻子以外女性的,都呈现出朦胧的味道,真正堪称中国朦胧诗之鼻祖。不是说李商隐故弄玄虚有意为之,完全是他朦胧的情缘导致了他朦胧的诗境。李商隐短短四十五岁人生,到底情遇几何,真爱属谁?没有那个史学家敢于断言确指。台湾作家苏雪林在《李义山恋爱事迹考》一书中,对李商隐的爱情经历做了有史以来最大胆的推测,这本书出版于1927年,1947年再版,更名为《玉溪诗谜》。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基本考证确定了传说中李商隐与女道士宋华阳的爱情,至于其他,苏雪林的大胆假设、肆意渲染,乃至天马行空的想象,都属自己的文学虚构罢了。综合正史、野史、传说及李商隐诗中朦胧的隐迹,可以说,李商隐应该有三段依稀可见的爱情辙痕。如果,再拓展思路,展开想象的翅膀,还可以加上一二,也未尝不可。


图片     
李商隐有两段夭折的恋情,至今人津津乐道。那就是女道士宋华阳和洛阳富商之女柳枝姑娘。在李商隐精致婉转的情感诗篇里,一旦牵扯到这两个人,李商隐的诗句就会自然而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令读者遐想联翩。李商隐是先遇宋华阳,还是先遇柳枝,我还真说不太清楚。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个人都是让李商隐擦肩不忘、刻骨铭心的真爱,也是李商隐诗中缠绵情愫的渊源。

李商隐二十三岁登临玉阳山修习道术,据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家道中落,境遇凄凉所致。还有说,李商隐科举考试屡遭挫折,心情郁闷,因而上山求道。不管怎么说,李商隐玉阳山之行,道教的真义是否取到,不敢说,但艳遇了一场流传百世的凄美爱情倒是不假。宋华阳是跟随一位公主在灵都观修行的侍女道姑,空灵如月,美艳如花,纯真大方,温柔可人。由此可见,中国历史上真有不少才貌双全的女官人或女道人。


图片     
李商隐在山腰遭遇一场不期而来的瓢泼大雨,正无处躲避一筹莫展之际,忽然,头顶的雨水停了。抬头一看,一把芳香的纸油伞遮住无情的雨水。再扭头一看,一位道士打扮的女子正用清澈幽深的眸子注视着他……李商隐的心不由怦然一动,在这料峭春寒的深山中,在这风雨交加的小路上,山景朦胧,心情迷蒙,年轻的诗人醉了。在女道士的引领下,两人一路无语结伴朝山顶的道观走去。路很短,他们慢慢而行,情突遇,他们细细品尝……在短暂的告别中,两人知道了彼此是谁。临别,宋华阳把伞送给了李商隐,相约再见。李商隐还伞时,在伞上题诗:“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表达了自己对此番美好邂逅的深深留恋。


图片     
正统的礼教怎么会允许这样离经叛道的事情暴露在阳光下呢?他们只能在暗中传书递签,只能在暗中相约幽会……总之,两人的一切交往都只能在“暗中”进行。虽然这甜美的爱情见不得天日,但这阻挡不了他们干柴烈火般的真情挚爱。爱就在眼前,什么看破红尘,什么青灯守念,什么禅尘超然,什么神仙境界……是啊,在爱情面前统统都是浮云。然而,两位忘乎所以的恋人似乎忘了,爱一旦无所顾忌,爱也就走到了尽头,这也是佛与道的禅宿。李商隐与宋华阳的“犯规”恋情,被公主察觉,惊恐与愤怒的皇家公主,即可下令将李商隐逐出山门,并带宋华阳离开玉阳山回宫去了。爱情是那么的绵长缱倦,结局是那么的简单干脆。李商隐望着远遁于山涧迷雾的恋人身影,他无法预测她的结局如何,或是终身囚禁于密室,或是赐三尺白绫……从此宋华阳就像这玉阳山的飘忽迷离的雾瘴,再无清晰的身形容貌,永远无踪可寻。李商隐凄凉无比的心境,从此只能在绵绵不尽的回忆中,去体味宋华阳那缁衣飘逸的身姿,娥眉如黛的娇美,眸水清淡的静好,温柔体贴的感动……一阵清风佛面,李商隐感谢宋华阳留给自己短暂而温馨的爱情,心中不禁低吟“但愿与君知,不求与君老。”仿佛这就是宋华阳留给自己的诀别话,李商隐顿时泪水滂沱,大呼苍天不眷我也!对于这段情感经历,李商隐在诗中是这样描述的:“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李商隐带着无限的惆怅,告别了玉阳山,再次登上赶考的征程。年轻的心并没有被痛失吾爱所完全击碎,心中那份深情之花将陪伴他一生一世,永不凋零。


图片     
第二年,二十四岁的李商隐再次来到都城洛阳,参加科举考试。期间,李商隐认识了富商之女柳枝姑娘。柳枝姑娘十分仰慕李商隐的才华,也非常喜欢李商隐的诗词,尤其是对李商隐的《燕台四首》尤为欣赏,常被诗中所描述的爱情故事深深感动。在《燕台四首》里,李商隐借助春夏秋冬四季的轮转,讲述了一个具有浓厚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抒发了对所思慕的美丽女子一年四季的相思之情。《春》:在春光烂漫中寻觅娇魂,在追忆初见美好中陶醉往昔,在杳远阻隔中浩叹无常……在春天将逝的伤感中,目送她身着单绡、肌衬玉佩、渐行渐远的身影。《夏》:雨中的石城,凄清的景色,心中的她,已渺无踪迹……遥想她或许在南方瘴花木棉之地,独守闺帏,孤寂无伴。不由得忆起当初两人曾经的短暂欢会和凄然分离,多么祈望她再次来到自己身旁。《秋》:想象中的眷美女子,秋夜含愁独坐,相思念远……再想其夫亡室空,孤寂凄冷……最后又想象她秋夜弹琴,衣衫冷薄,怀思旧情,独对爱情旧物,潸然泪下。《 冬》:身处孤冷之境的女子,芳心已死,爱情幻灭……回想当年佳人之美,远胜嫦娥。而今唯独处空城,歌舞早歇,唯余纤腰,美好往事已随烟云消散。苦命女子在风雨冬夜独对残烛,倚坐朝寒,破鬟松散,空流红泪,容颜已非……李商隐这组诗,以奇幻的想象构筑迷离朦胧的意境,用艳的词采表达炽热痴迷的情感,哀感缠绵,一唱三叹,令人低吟不尽,堪称唐韵情诗中绝佳精品。难怪能让柳枝姑娘爱不释手,百读不倦,完全被诗人的才华横溢所征服。柳枝倾心于李商隐,表现出的明朗大方,让刚刚经历了情感挫折的李商隐感动不已,犹如一股暖流淌过冰冷干涸的心田,倏然温润了全身。如花似玉,知书达理的柳枝,主动约会李商隐,令李商隐受宠若惊。他挣脱前情带来的伤感低迷,决心再次赶赴一场风花雪月的美丽情约。然而,或许是阴差阳错,或许是世道捉弄,或许是情缘未到,或许是命运注定,总之,李商隐失去了与柳枝约会的机会,错过了对他一见倾心的红颜知己。待到他回首寻觅时,柳枝早已嫁作他人妾,远走异乡,从此再无相见。


图片     
民间传说,李商隐还遇到过两位女子,但都是昙花一现短暂的情感波纹,尚未开始,结局已定。一个是他恩师令狐楚的侍儿锦瑟,是他在令狐家求学期间相识的。还有一位叫荷花的女子,据传两人感情很好,可惜在他又一次离家赶考前,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陪伴她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这段情感经历,也化作李商隐诗词创作的素材,他常以荷花为对象,来述说对旧情的眷恋。

      李商隐情感的最后归宿,就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夫人王氏。王氏的出现,没有李商隐以往那些奇异的艳遇色彩,是在极其传统的媒人介绍“相亲”的形式下,完成了他的婚姻归宿。从此,李商隐漂泊浪荡的心再无波澜,再无曲折,再无浪漫,再无迷离。李商隐与王氏之间的关系演变,很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那种“先结婚后恋爱”。开始,李商隐只是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这场婚姻的到来,只不过是“男大当娶”的一种不得不走的形式而已。但随着他与妻子王氏相处下来,王氏的兰质蕙心、贤惠舒雅,纯绵如水般融化了李商隐冰冷麻木的感情。他不知是感激还是怜悯抑或是爱情兼亲情,总之,他心中的那潭死水开始涟漪微澜。
    为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家,李商隐开始四处奔波,两人聚少离多,李商隐把万般柔情化作了思念的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水涨池离别了谁,巴山夜雨思念的谁,夜雨寄北牵挂的谁,西窗剪烛重逢的谁。然而,李商隐怎么也不会预料到,本以为可以白头到老的妻子,却意外患病离他而去。悲痛欲绝的李商隐回想起妻子的好,早已是泪洒衣襟。王氏虽身为节度使的千金,但与具有独立文士精神的丈夫志同道合,既使日子过得清贫,但也绝不依附娘家的权势享受“拿来”的富贵荣华。最让李商隐感到悲痛的,就是在妻子病中和亡故期间,自己却远在外地,没能亲自照顾和见最后一面。每当想到此,他的心,都被一种撕心裂肺的追悔莫及揪扯着。他常面对妻子的亡灵,用他饱含悲恸的诗句,诉说对妻子的怀念……《李夫人三首》《西亭》、《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正月崇让宅》等这些悼念诗词喷涌而出,如:“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风起月晕,朦胧迷茫;露寒花闭,老鼠翻窗。恍惚间妻子余香犹在,似真似梦。唯有天地间至情,方显神灵可通;唯有人世间至爱,才能独悟心语……是啊,老宅破败本无可留恋,但却执意要回去看看,这是为什么?因为那是亡妻曾经生活多年的地方……


图片     爱情之重让人难以承受,生命之轻让人难以承受,这一重一轻,涵括了人类情感世界最不堪承受的人生两极。让我们在重温李商隐经典爱情诗篇的同时,感受中华古之情韵唯真唯美的气质,一朝真情相拥终身牵挂不悔的笃定,一旦两情相悦便有了白头到老的结局,任凭年轻的心乱云飞渡,但终归要寻一处可以安放爱情的港湾。

在李商隐的诗词中,我尤爱这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纵观李商隐短暂的四十五年人生历程,《锦瑟》是李商隐四十三岁时写的,也就是说,在他写完这首诗后两年,他就驾鹤西去了。试想正值壮年,就疾病缠身的李商隐,孑然一身,独上西楼,秋风佛面,如烟往事滚滚而来,伤感之情不由得充满心怀。那情感深处的三位女性,会清晰的来到自己的眼前……追忆,成了他生命最后岁月里最频繁的事情;惘然,是他人生感叹中最触心的情绪。正如现在一句流行语所说:爱上一个人只需要一秒钟,忘记一个人却需要一辈子。我们可以从李商隐的情诗中深深体会到,不管是情窦初开邂逅宋华阳,还是遭遇诗中知音柳枝姑娘,和后来相濡以沫的妻子王氏,构筑了李商隐情感长河里三个港湾,也是挽系了令他惆怅一生解不开、理还乱的情结。那一份份深情,当年相遇已惆怅,今朝想起亦惆怅,留待后忆,更惆怅。读李商隐,由衷感叹,诗人那一份份挥之不去的惆怅,将何以安放?


图片     
最后,用几首我比较喜欢的李商隐诗文,作为本篇文字的结束语吧。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文章评论

Cat

总能从你的空间学到些东西。谢[em]e100[/em][em]e100[/em]

归棹

春心莫共花争花,一寸相思一寸灰。义山一生情路坎坷,爱得隐讳,爱得情苦。是个真正懂女人,懂爱的人。非常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