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行灾区,救援在岷县

走过

——记宝鸡应急救援队

作者:雷子   

     公元2013072207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北纬34.5度,东经104.2)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震中附近连续发生3.43.03.5级余震。 国之殇!甘肃之殇!!人民之殇!!!

图片

    灾情就是命令!无论你是否是一名军人,只要你是一名志愿者!宝鸡市应急救援协会这支属于民间公益性组织的所有应急救援队队员时刻以“虽非军人,甚似军人”勉励着自己,让自己时刻准备着!面对如此国之殇,怎能无动于衷?他们紧急集合,赶赴灾区!

图片 

 宝鸡应急救援队立刻集结队伍,着手准备抗震救灾物资,以及所有的救援工具和后勤保障的物资!各队员主动请缨参与抗震救灾,并立即从各自工作地赶往救援队队部集结!

图片
    宝鸡市应急救援协会会长狼王携宝鸡应急救援支队副队长大圣”、秘书组果子保障组山鹰、雷子、零点、花果医疗组幸福、海棠搜救组永恒、小娟、野马、张杰一行十三人临出发时,宝鸡日报记者刘斌主动请缨,要求积极参与灾区救援任务,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全体都有:登车出发”随着一声命令,所有人登车出发!在高速公路和总队、西安支队、咸阳支队的队友汇合后,直赴重灾区!

图片

    这是灾后的第一个夜晚,夜无尽的黑。救援车队在前行的道路上,虽然已是深夜,但所有队员丝毫没有睡意,这是黄金救援最佳时间,队员恨不得自己插上翅膀立刻出现在灾区。

图片图片

    盘山公路没有尽头似的绵延着伸向灾区。不!这不是一条盘山公路,这是一条救援通道,这是一条生命通道!甘肃挺住,我们来了!岷县雄起,我们来了!

    虽然是高速,可一路不是穿隧道就是过大桥,时不时出现滑坡路段,救援的车队为了保险期间只能控制车速。但队员看着暴涨的河水不免担心起灾区逐渐所有车辆开始提速,在赶赴灾区这条坎坷不平的路上得亏救援队队员个个都是艺高胆大,都以最快速度到达灾区 图片

    在车队前行的一路上,无线电全部静默着。突然对讲机里传来 “各车辆注意,各车辆注意:前方右道有泥石流发生,请靠左安全行驶,各车是否抄收?”,“2号车抄收”“3号车抄收”......“尾车抄收”!所有人员都在焦虑和担心中行进着,在后期的道路中时不时的传来"前方水毁道路,请安全驾驶”“前方发生山体滑坡,请快速通过!”“前方右急转且有大雾,各车保持车距前行!"由于前往灾区最近一条路被泥石流冲毁无法前行,车队只好选择绕行,这一绕让车队绕了一夜,大约三百公里的山路,一路到处可见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冲毁的道路,路况极其不好,在这条山路上宝鸡应急救援队颠簸着继续前行赶赴灾区......

图片 

图片 


 凌晨4点半的时候,救援队逐步接近了灾区边缘,沿途落石滑坡泥石流随处可见,路上也能看到一些群众自己搭建的抗震帐篷。

图片
    救援仍在持续,希望灾区人民挺住!今晚宝鸡应急救援队奋斗在灾区一线,不离不弃!加油!

图片

  凌晨6点天渐渐亮了,可是雾气愈来愈重了,能见度不到10米,车队缓慢的前行着......
    车队
行驶至山顶的时候,看见一位妇女在路边拦住救援队的车辆求助,原来是她家的三轮车陷入了泥潭!救援队全体队员下车后,不顾寒冷(所处地界气温低下,大约15度左右,小雨连绵不断,雾气弥漫严重)冲进泥潭,救助受困车辆!

图片 

 在救助受困车辆后,队员对那条道路进行了修补,以保证在车队通过后,后面如果再有大车过来也能通行!

图片

修完道路,所有队员全身湿透而且到处是泥巴,鞋子湿透,车队要继续前行,没有时间休整。队员都明白:因为救援队要把时间给灾区的人民救援,所以只能自己把衣服用身体暖热!

 图片

    救援的车队在这样的道路上车队继续前行......
 

    经过一夜的颠簸,宝鸡应急救援队终于在7月23日早上到达灾区边缘,在行驶途中,路面多处积水而且毁坏比较严重,会长“狼王”亲自带头下水探路,经探路得知水最深处达30cm左右,“狼王”带领车队尽量从水浅的地方通过! 
 图片图片图片
    所有车辆通过水毁路段后,原地休整15分钟。附带吃早餐,早餐相对简单,但没有队员嫌弃,因为他们的心就不在早餐上,早已飞到灾区了。
图片图片
   简单休整后,由“狼王”继续带队,赶往重灾区......
图片
   一路风景如画,却无心看风景。
图片 
    继续颠簸着,中午时分已进入灾区,根据周围情况判断已到达重灾区附近。该小镇由于5月份发生泥石流灾害,正在重建。
图片
    沿街没有卖饭的,队员只好找个阴凉地方原地休整,同志们没有怨言,发扬着革命精神啃馒头,泡方便面,吃压缩干粮。当地人民看到队员在进餐,邀请去家里吃饭,队员婉言谢绝了,但是他们回家却提来的热水,让所有人感动。
图片
   进行简单的休整时,和当地群众了解到:最多就是五公里的路程就到震中心了,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
图片
   休整完毕,队员立即上车赶赴灾区中心,不多时救援队到达定西市岷县禾驮乡拉路村(站在这个位置就能看见对面山上的滑坡,下图滑坡地为此次地震中心。根据救援队和武警部队同志的交谈中得知对面山上的滑坡就是此次地震的中心,直线距离不过一公里)。
 图片图片
   通过和当地的政府联系,得知:失踪人员正在搜救中,其余人员已基本安置!救援队接到的任务就是在该村进行救援工作!
图片
图片
   拉路村位于海拔 3000米的高原上,有 193户、930口人,这次地震造成全村九成房屋倒塌,10人死亡,30多名群众受重伤。宝鸡应急救援队一进村子,没顾得上喝一口水就直接投入紧张的抢险救灾之中。3000多米高海拔,剧烈运动就会导致高原反应,幸亏队员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和野外拉练在强烈的劳动下才没有高反。
图片
    
在宝鸡救援队负责人
“狼王”的指挥下,挨家挨户查灾情,并帮助村民抢运被埋财产。村民石秀霞在这次地震中,家里的厨房和三间平房变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她丈夫是个残疾人,在地震中受伤,家里只有她一人在抢运被埋的财产。到他家查看灾情后,救援队做好防护准备后,几名队友毫不犹豫就冲进屋内,几个人有的帮忙往出搬她家里的贵重物品,有的帮她寻找存折,经过不到一个小时的抢运,危房内能用的物品全部搬出!
图片图片
    救援队的同志们没有休息片刻就直接到村民董积世家,他家也遭受了巨大损失,四间房屋和猪圈全部倒塌,四间新房成危房,他老伴和四岁的孙子在地震中,不幸被埋房中,多亏了村里群众的及时救助,才保住了婆孙俩的生命。队员来到他家,兵分两路,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一路挖土,掏出被埋农用三轮车,另一路将他家近 500斤的中药材抢运出来,减少董积世家里的损失。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同是灾难,不同是受灾情况。忙完一家又匆匆的赶往下一家,看着这些残垣断壁每个队员心有感而不发,沉默着奔向另一家。就这样一家又一家,一堆药材又一堆药材,一辆又一辆三轮车从倒坍的房屋中重见天日。也许一个衣柜在我们看来不值什么,但是在灾民哪里却是他一年多血汗钱。队员不顾个人安危,硬是从危房中将衣柜挪出来。有人说:他觉得那个衣柜没有队员的生命钟重要!在此刻看来是那样的!可是队员为什么还是执着将它挪出来?因为只有他们能体会灾民的感受,了解灾民的心!这种大爱无疆,将个人生死置身事外只有在应急救援队队员的身上显现!!!
图片图片
    灾情还在持续,救援荏苒进行。当队员来到一户老人家里不禁黯然落泪,这户人家7岁的孙子地震时还在睡觉,不幸被泥土掩埋,当抢救出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呼吸。无情的灾难吞噬了孩子的生命。灾难无情人有情,孩子走了,活着的人终归还要坚强的活着!此刻我们只能祈福:孩子,但愿你在天堂没有忧伤,只有快乐,没有灾难,只有幸福,希望你能在天堂遇见疼你爱你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孩子,安息吧!天堂会因你而温暖。
图片
 
图片
 
图片

   经过了解,家里还有还几百斤药材全部坍塌在屋内,也是持续救援中坍塌较为严重的一家。所有队员轮流上阵,全面开挖,有的队员连手套也不戴就赤手上阵。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其他队员都奋战在挖掘现场时,救援队医疗小组的人员一路接诊,一路分发药品,挨家挨户为灾区人民的健康生活做最有力的保障。
 
   天,渐渐黑了。救援工作还在持续着,队员还在奋战着。经总指挥“雪龙”和现在指挥“狼王”商议后,这位老乡家救援完毕后让队员吃饭休整,所有车辆补充油料和必备品。毕竟打铁还须自身硬啊!经过队员两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将药材全部清完。驱车几十公里来到岷县县城,进行简单休整后并且吃晚饭补充体力。由于县城所有宾馆、旅社全部爆满,连续奋战的队员已经疲惫不堪,没有办法只能自己支帐篷或者睡在车里。 
    这是灾后的第二个夜晚,大多灾民和我们一样住着帐篷,可是有的人失去了自己这一生最亲爱的人。愿逝者安息,生者健康。岷县挺住,我们和你在一起!定西雄起,我们陪伴你!甘肃平安,我们祈福你!!!我的祖国挺住!!!!


    经过一夜的休整,队员看起来比昨天精神多了。各自陆续收拾自己的帐篷、补充后备物资以及给车辆补充油料。让队员为之感动是灾区的灾民在得知是救援的队伍后,拎着几个大饼送了过来,队员们再三拒绝下,灾民放下吃的转身就走,追都追不上,队员们甚至连买饼的钱都来不及给她。在自己危难的时候想着他人,这是多么伟大的爱!“爱容天涯‘四个何以能够释怀?
图片
 
图片
 
图片
  “所有队员上车,准备出发”刚吃完饭就听见这一声命令,我们赶紧蹬车出发。赶往重灾区:梅川镇。此时已经距离地震整整48小时,在过去的48小时里,有恐惧、悲哀、害怕、难过、伤心........却没有高兴、没有幸喜,而拥有最多就是感动......一幕幕大爱无疆的情景出现在眼前......
图片
     救援队到达梅川镇后,协会会长“狼王”去当地政府沟通接受命令,有一辆车去修车了(由于连续几天的奔波,车辆不慎损坏)其他队友在等待任务。
   “亲爱的给位队友同志请注意:今天是我们副支队长猴哥的生日,我们一起祝他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对讲机里突然响起的这首祝福的歌让所有人愕然!原来是宝鸡应急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大圣”今天过生日。这个特殊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生日就这样开始了。大家平时亲切的称呼:“大圣”为“猴哥”,当猴哥从对讲机里听见大伙祝他生日快乐的时候,不经眼眶湿润!由于灾区执行救援任务,没有蛋糕,只有小小的蛋挞,大家只好作罢!在伴随着猴哥的生日祝福中我们车队出发,赶赴梅川镇车路村进行救援任务。
图片
    经过一段山路后进入河道内行驶,刚从河道内通过又是山路,而且坡度较大,全是细末的黄土,前车过去后车就看不见路了,车队只好一辆一辆慢慢通过! 
图片 
 图片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跋涉,救援队到达目的地。岷县 6.6级地震主震区在岷县和漳县交界处,其中梅川镇受灾最为严重,该镇车路村是重灾村之一。该镇驻村干部周明介绍,车路村有 486户 2500口人,这次地震共有 7人死亡, 40多名群众受伤,家家都有房屋倒塌,旧房全部倒塌,近年来新建的一些房屋成为危房。该村居住在塬上,村民吃水靠车辆到 15公里之外的河里取水,如今房倒了,部分路段被滑坡堵塞,村民吃水成了目前的头等大事。 
图片
 
图片
    孩子若有所思在坐在自己已经废弃的家园里,或许他在想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或许他在想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在重灾区以0001“雪龙”同志为总指挥0006“狼王”同志为现场指挥的带领下,队员今天兵分三路出发!搜救分为两个小组;医疗一个小组,原地进行医疗接诊。
图片
    搜救一组到达车路村五社一户村民家中,得知他有大约一顿左右的药材全部被压在房里,那可是他一年的收入,队员立即现场勘查掩埋情况,经勘查发现他家处于低洼处,由于地震时高处两家的房屋倒塌在他家的房屋上,导致整个房屋及屋内物品被掩埋。不幸失去一名家人。队员为他惋惜,同情他。同时希望他坚强的生活,满怀希望的走向以后的人生!
    由于“三家变一家”了,这对于队员抢挖药材来说无疑增加的很多强度。队员商量研究决定先拆卸上边所有木制门窗等物品,接着铲除浮土,最后抢挖药材。前期的拆卸门窗费事但是没有危险性,最后抢挖药材的危险系数较大,没有队员退缩,个个争先恐后的钻进危房内帮助房主抢挖药材!经过3个多小时一吨多的药材全部清完。一看已经过了饭点了,队员该撤回前指的时候,村民三挽留让吃饭,却被队员婉言谢绝了。
图片 

图片
     搜救二组去另外一个村开展救援工作,车路村 52岁的邓衡义就为全家人吃水愁眉不展。他说,这次地震造成全家五间旧房倒塌, 1人死亡。目前,家里用来拉水的一辆三轮车被埋,新建五间大房尚未竣工就已成危房。邓衡义介绍,他有一个儿子,已结婚生子,孙子今年刚三岁。在地震到来之时,家里人都在外面干活,孙子在老房的炕上睡着了。面对老房即将倒塌的险情,家里人都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但孩子母亲侯晓芹却不顾一切地冲进屋内,用瘦弱的身躯护住了孩子,随后房屋瞬间倒塌,两根碗口粗的木头落下来,砸在了侯晓芹的头部和背部,她头部顿时血流不止,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孩子最终安然无恙。伟大的母爱再次显现,希望我们所有的父母安康,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队友们得知邓衡义家的不幸遭遇后没有过多的言语就展开救援。邓衡义老人说:“我们这里没有水吃,拉水车被埋在倒塌的房中,把车弄出来,活着的人就能活下去。” 10多名队员随即开始挖掘拉水车,他们铲除覆盖的土,清理杂物,个个汗流不止,终于,拉水车被完整地挖了出来。
图片
    车路村今年 31岁的任有强家五间房全部倒塌,任有强望着一片废墟,绝望地说:“我 6000元血汗钱还埋在土里,今后的日子可咋过呀?这是我今年的全部收入呀!”听了任有强的话,我们的队友二话没说,立即开始了挖掘。面对大量垮塌的土方,大家毫不畏惧,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挖出一个两米的深坑,为任有强找出了埋在下面的6000元钱。当任有强接过挖出的钱时,不禁眼角湿润,在场的群众欢呼起来、掌声雷动,纷纷说:“宝鸡应急救援队,好样的!”我们的队友有的感动的黯然落泪,为之高兴!当队员要撤回队部的时候群众纷纷请吃饭,但是没有一个人去,因为地震已经给他们带来伤害,吃出已经成了问题,队员怎么还能去吃他们的饭那?他们宁愿饿着肚子回家。

文章评论

海棠无香

雷子…手机看的了半天…你娃写的太好了…很具体…我相信我们一起经历的那三天…会是我们以后永久的回忆。地震无情,人间有爱…让我们一起继续努力前进…

幸福王

风雨难挡慈善心 山高路远献爱心[em]e185[/em] [em]e185[/em] [em]e185[/em] 传递正能量~~~~~

幸福王

雷子兄弟,写的不错,哥哥佩服很,宝鸡应急救援队的兄弟姐妹咱们一起岷县梅川镇的3天2夜我一生难忘。[em]e185[/em] [em]e185[/em] [em]e185[/em]

An

哥 我也想去,下次去记得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