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茶
个人日记
前天,老五上县城来,准备在我家住一个晚上就出发去打工。他不仅捎带来家里刚烘好的腊肉,还给我带来一小袋娘煮好的豆茶糖豆。
豆茶,顾名思义,就是用豆子制作的茶。虽然娘家和婆家都在本县,但很多习俗却还是不尽相同。娘家联民人,从来不知道黄豆还可以制作成待客的茶。结婚后,随老公回东山婆婆家过年,看到婆婆煮制糖豆以及筛了豆茶去迎接客人的过程,就感觉有趣得很。
虽然看着婆婆煮过很多次糖豆,但具体的细节我还是并不十分清楚 。煮糖豆的时间一般在大年三十,只看到婆婆选用自家种的黄豆,清洗干净,泡发数小时,倒入一个小鼎罐里,加入较多的水放到火塘边煮。煮上大约二个小时,煮豆的水所剩不多时加入大量白糖,边煮边搅拌。当鼎罐里的水全部熬干,融化的白糖也渐渐凝固成褐色的糖浆,很均匀地包裹在每一粒黄豆上。此时的黄豆,已变得酥软蜜甜。移除火旁,待冷却,糖豆就算煮制好了。
大年初一,婆婆早早地把茶盘、筛豆茶的瓯、喝豆茶专用的小勺清洗好备用。筛豆茶的瓯,大小和形状介于碗和杯子之间。娘的瓯使用时日久远,有好几个已经出现残损。2015年春节前我想在网上淘一套新的瓯回家,却因搜不到类似的而只好作罢。娘曾经的豆茶专用勺,有点接近现在的咖啡勺,细细的柄,较小的勺,光滑而不太平整,让我有点怀疑是手工的东西。
话说,大年初一,待邻居或者亲戚一拨接一拨地前来拜年时,就看到娘和弟媳在灶屋里很迅速地筛豆茶,把瓯和小勺摆放到茶盘里,每个瓯里舀上一、二勺糖豆,冲上大约七分满的开水,豆茶就算筛好了。弟媳就端了茶盘出去,一一请大、小客人喝豆茶 。有的客人很直爽地接了,有的客人也许会稍作推辞,但经不起主人劝,就还是接了过去。小孩子,喜欢喝的就毫不客气拿过去,吃完不敢跟主人提要求就只跟家长说“还要”,不喜欢吃的就理也不理主人,自顾玩儿。等客人三两口吃完,弟媳就看着情形赶着依旧端了茶盘去接空瓯。后来,当弟媳在外打工有时候没有回家过年时,我也会在婆婆的指导下,认认真真筛了豆茶,象弟媳一样端着去迎前来拜年的亲戚邻居。
前些年在婆婆家过年,有时候,等院子里的男人和小孩子一拨又一拨地相互拜完年后。我也许会跟着家里弟媳去院子里再走一遍拜年。这时候,我们又会享受到别家女人给我们筛的豆茶,弟媳也许会很客气地推辞一下,而我,却总是很欢喜地接过来。因为,一方面我本来就喜欢吃糖豆,甜甜的、软软的,吃不厌,另一方面,我还很想看看别人家筛茶的器具跟娘的有什么不一样。果真,我发现有老人的人家,筛茶器具跟娘的差不多,旧的瓯,老的小勺。而那些大嫂们当家做主的人家,多就是用瓷杯子代替,勺子通常就是小孩子们吃饭用的普通不锈钢勺。但是,那年当我接过自己家大嫂筛来的豆茶时,不管是茶还是器具都让我惊喜不已,大嫂筛的茶里不仅有甜甜的糖豆,杯子里还有二根完全就是艺术品一样的冬瓜蜜饯。而那造型优美的杯子,大嫂竟然说是二十多年前她的陪嫁!因为我的喜欢,大嫂后来还把她家存得不多的冬瓜蜜饯给我送了一份过来。
想起这些有趣的故事,我就非常期盼2015年春节,因为这个春节我终于不用值班。可是,大年三十我竟然听到娘不知道在跟谁说“我是想今年干脆不煮糖豆算了,现在的人都不喜欢吃,前两年煮了吃不完都得倒掉了”。我着急了:“啊,不煮糖豆了?”娘看我这样子,才想起我可一直是豆茶的忠实粉丝,就说:“那就煮,吃不完的你还可以带一些回城里去。”
娘煮的豆茶是吃到了。可是,这个春节,五弟媳在外打工,因为晕车厉害就没有回家过年。没有她陪,我就不敢一个人去院子里拜年喝别人家的豆茶了。大嫂在外打工,这个春节,也没能在年前请到假回来,我亦未能如愿品尝到用她的陪嫁茶杯筛的冬瓜蜜饯豆茶。
回城时,因为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亲戚,我和娘都忘记了兜糖豆的事情。如今已近元宵节,老五上来,娘却又煮了一次糖豆,只为我,这个爱吃豆茶的媳妇。
瓯是我说的旧的瓯, 勺子不是豆茶专用勺
这是橙子蜜饯,冬瓜蜜饯造型一样
大嫂的陪嫁茶杯,拍这个照片时没有蜜饯放
豆茶,顾名思义,就是用豆子制作的茶。虽然娘家和婆家都在本县,但很多习俗却还是不尽相同。娘家联民人,从来不知道黄豆还可以制作成待客的茶。结婚后,随老公回东山婆婆家过年,看到婆婆煮制糖豆以及筛了豆茶去迎接客人的过程,就感觉有趣得很。
虽然看着婆婆煮过很多次糖豆,但具体的细节我还是并不十分清楚 。煮糖豆的时间一般在大年三十,只看到婆婆选用自家种的黄豆,清洗干净,泡发数小时,倒入一个小鼎罐里,加入较多的水放到火塘边煮。煮上大约二个小时,煮豆的水所剩不多时加入大量白糖,边煮边搅拌。当鼎罐里的水全部熬干,融化的白糖也渐渐凝固成褐色的糖浆,很均匀地包裹在每一粒黄豆上。此时的黄豆,已变得酥软蜜甜。移除火旁,待冷却,糖豆就算煮制好了。
大年初一,婆婆早早地把茶盘、筛豆茶的瓯、喝豆茶专用的小勺清洗好备用。筛豆茶的瓯,大小和形状介于碗和杯子之间。娘的瓯使用时日久远,有好几个已经出现残损。2015年春节前我想在网上淘一套新的瓯回家,却因搜不到类似的而只好作罢。娘曾经的豆茶专用勺,有点接近现在的咖啡勺,细细的柄,较小的勺,光滑而不太平整,让我有点怀疑是手工的东西。
话说,大年初一,待邻居或者亲戚一拨接一拨地前来拜年时,就看到娘和弟媳在灶屋里很迅速地筛豆茶,把瓯和小勺摆放到茶盘里,每个瓯里舀上一、二勺糖豆,冲上大约七分满的开水,豆茶就算筛好了。弟媳就端了茶盘出去,一一请大、小客人喝豆茶 。有的客人很直爽地接了,有的客人也许会稍作推辞,但经不起主人劝,就还是接了过去。小孩子,喜欢喝的就毫不客气拿过去,吃完不敢跟主人提要求就只跟家长说“还要”,不喜欢吃的就理也不理主人,自顾玩儿。等客人三两口吃完,弟媳就看着情形赶着依旧端了茶盘去接空瓯。后来,当弟媳在外打工有时候没有回家过年时,我也会在婆婆的指导下,认认真真筛了豆茶,象弟媳一样端着去迎前来拜年的亲戚邻居。
前些年在婆婆家过年,有时候,等院子里的男人和小孩子一拨又一拨地相互拜完年后。我也许会跟着家里弟媳去院子里再走一遍拜年。这时候,我们又会享受到别家女人给我们筛的豆茶,弟媳也许会很客气地推辞一下,而我,却总是很欢喜地接过来。因为,一方面我本来就喜欢吃糖豆,甜甜的、软软的,吃不厌,另一方面,我还很想看看别人家筛茶的器具跟娘的有什么不一样。果真,我发现有老人的人家,筛茶器具跟娘的差不多,旧的瓯,老的小勺。而那些大嫂们当家做主的人家,多就是用瓷杯子代替,勺子通常就是小孩子们吃饭用的普通不锈钢勺。但是,那年当我接过自己家大嫂筛来的豆茶时,不管是茶还是器具都让我惊喜不已,大嫂筛的茶里不仅有甜甜的糖豆,杯子里还有二根完全就是艺术品一样的冬瓜蜜饯。而那造型优美的杯子,大嫂竟然说是二十多年前她的陪嫁!因为我的喜欢,大嫂后来还把她家存得不多的冬瓜蜜饯给我送了一份过来。
想起这些有趣的故事,我就非常期盼2015年春节,因为这个春节我终于不用值班。可是,大年三十我竟然听到娘不知道在跟谁说“我是想今年干脆不煮糖豆算了,现在的人都不喜欢吃,前两年煮了吃不完都得倒掉了”。我着急了:“啊,不煮糖豆了?”娘看我这样子,才想起我可一直是豆茶的忠实粉丝,就说:“那就煮,吃不完的你还可以带一些回城里去。”
娘煮的豆茶是吃到了。可是,这个春节,五弟媳在外打工,因为晕车厉害就没有回家过年。没有她陪,我就不敢一个人去院子里拜年喝别人家的豆茶了。大嫂在外打工,这个春节,也没能在年前请到假回来,我亦未能如愿品尝到用她的陪嫁茶杯筛的冬瓜蜜饯豆茶。
回城时,因为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亲戚,我和娘都忘记了兜糖豆的事情。如今已近元宵节,老五上来,娘却又煮了一次糖豆,只为我,这个爱吃豆茶的媳妇。
瓯是我说的旧的瓯, 勺子不是豆茶专用勺
这是橙子蜜饯,冬瓜蜜饯造型一样
大嫂的陪嫁茶杯,拍这个照片时没有蜜饯放
文章评论
雨竹
[ft=,3,][/ft]煮好的豆茶糖豆包含了老人对儿女的深深爱意!!!株株喝了肯定甜到了心里。[ft=,3,][/ft]
雨竹
豆茶我们这里没有,南北方的风俗、食物有好多差异,株株,第二盘里装的是什么我也没看出来。
愚不可及
很新鲜的感觉,不管是糖豆还是蜜饯都是第一次听说。你大嫂的杯子,倒是熟悉,和我陪嫁时的那一套差不多。
愚不可及
喜欢株株这种记叙式的行文,文字如行云流水,言词真挚朴实。
如歌
很喜欢株株讲这样充满温情爱意浓浓的亲情故事[em]e163[/em][em]e163[/em][em]e163[/em]
ˊCatheRiNe.
我阿婆娘也有过年煮豆茶的习惯
暖咖啡
看着心里感动的,有人惦记你这个媳妇喜欢吃什么,你惦记没回家的嫂子,亲情如这样的蜜饯,始终是甜的
..漩沐.~
[em]e102[/em]想吃!
南来北往
第一次听说,但对于我们南方长大的人来说也是很好吃的美食!
心语漫步
蜜饯的造型都那么别致[em]e179[/em]!这种浓浓的情谊让人暖暖的!
君子兰
年初二时我也尝试着煮了些糖豆子茶,虽然自己尝了一下味道没有老人煮的那么香甜绵稠,却得到了刚回到家的儿子的赞不绝口,甚至第二天他的好几个同学都要求再添一次糖豆子茶。
大地清风
你好福气呀
旧时光
喜欢你这种质朴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浓浓的亲情溢于言表。
疾风劲草
这样的特色食品倒是第一次听说,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Wish
我们这边吃食上,就没有你们南方这么讲究复杂,好像越往北,饮食做法上就越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