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的开示
手机日志
一,认识本性不疑惑;二,绵密保护不忘记;三,在不忘记保护中,不死,要活泼泼地。三难能透过,一定成就大道。人人都能成道,哪个不能成道啊!个个都能成道。之所以不能成道,第一,不认识本性,执著外相。迷住不放,就完了。我们坏就坏在一天到晚,妄心颠倒,那怎么成道啊;第二,不知道诀窍,修法怎么个修法,不得诀窍。修道不难,要有决窍。第三,晓得诀窍不去做。王阳明先生说:‘知而不行,是为不知。’你知道了不去行,不去做,等于不知道。若行而不知,还可以致知。所以行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把诀窍公开地跟大家讲,就是大家不肯去做。我们要在行住坐卧、时时刻刻地保护它,看住它,经常要提醒自己:‘主人翁,惺惺著’,不是打坐一个时光,别的时间都忘记了,放野马了,那怎么能成道啊。历代祖师都是保护,绵密保护,都是这样子的。就是六祖大师自已,悟道之后,隐藏在打猎的队伍中保护自己,做工夫呵!六祖以后,都是保护啊。后来的‘牧牛行’,也都是这样子。‘牧牛’,就是放牛,鞭子高高举起,牛鼻绳抓得紧紧的,它只要犯人家禾稼,就把鞭子抽上去。‘禾稼’就是动念。念头一动,就把它扭转过来。都是这样子的。所以祖师们常向弟子:‘你怎么样了?’有的说:‘我三年之后,一切都做得了主了。’又有的说:‘三年之后,有如蚊子叮铁牛。’都是这样做工夫。所以古德说:‘皮肤脱落尽,唯露一真实。’都脱光了,时时刻刻显出真心。这都是保护成道。不是一悟就成道了,就发神通了。学道人要知道先后,要先悟后通,不是一悟马上就通。‘但得本,不愁末。’祖师们都这么说,你只要悟到根本,不愁神通不发生。你现在求,求不到,求到了也是假的,所以求神通是很害人的。坏就坏在我们放不下,真要一切放下,一切能舍,决定成道。
学佛,是大丈夫事业。大丈夫,慷慨豪放,能舍、能放。小根小器不行,他执著的很,所以难成道。我们师父说,越是那些被人看不起的人,比如妓女、戏子,在这些人当中,倒有些慷慨之士(当然不是个个都是呵),而越是达官贵人,哦哟!越是执著得利害,一点都碰不得的样子。所以莲池大师说:‘下等人有上上智。’人品都不是一样的,有的人慷慨豪放,大方的很,有的人却小气的不得了,根器都不是一样的。
说到‘定’,实在说来,就在于能舍不能舍,知道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都不粘著,那就是‘定’,假如你样样都作为真的,不能放,怎么能定啊?定不下来。比如,有钞票的人,很苦哦,苦在什么地方呢?苦在他要想方设法怎么样保护这些钞票,保值啊!很多人就是这样:‘我现在有50万,物价这么涨,再下去就只成5万了,再过些日子,连5万也不值了。哦,买金子,可金子不生利息啊,而且,现在的金子,只出不收进。烦心,买美钞?美钞也会贬值的,干脆!把钱存到国外去……’阿弥陀佛!其实财产是流通的,要保是保不住的。之所以保不住,其一,兵荒马乱的兵灾,遇到这种情况,连命都保不往,何况财产;其二,国家的法令,法一变,或被抄家抄了去,那些想把财产存到国外去的人,恐怕就是这个心理;其三,火灾、水灾,所谓水火无情是也;其四,盗贼刀枪,遭绑票;其五,留给子孙,若子孙后代不孝,花天酒地,不但害了子孙,其结果仍然是倾家荡产……你们看,保不住财产的因素太多了。哎!人就是想不开,免不了要做守财奴,死了以后,还要做个守财鬼。真的,有件真实的故事,讲给你们听哦:以前有位银行家,叫徐蔚如,是位大居士,当时是和印光大师在一块弘扬净土宗的,因为有钱,做了很多的好事,在他的金库里,都是锭器啊、有价证券啊、什么钻石、美钞、法郎、英镑,都是这些东西。他死了之后,就守在这个金库边上。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他和我们师父王骧公还有亲戚关系,又是净土宗的学人,心想他一定是往生了。我们密宗有个法,能把中阴身勾来,为他说法,送他到西方去,如果已经生西了,就没有中阴身。我们师父就查找,一看,没有中阴身。好!那一定是往生了。不过又一转念,他是银行的总经理呀,金库都是他的家产啊,再看看,就到金库边上去寻,一找,找来了,哎呀!你还守在金库边上啊,太可怜了!你怎么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这个样子,你不成了个守财鬼了吗?这是徐蔚如,是位蛮有名气的大居士。
还有,我们江苏镇江,有三大寺庙,就是金山寺、甘露寺、还有焦山的宝慧寺。听我们禅宗师父庄慈老法师讲,就是当时定慧寺的方丈,讲经说法能得到天人雨花的供养,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法师,非常有名气,所以四面八方都供养他老人家。他的金子多得不得了,都是一箱一箱的金条,都存放在库房里,库房的钥匙,总是攥在手里不放。他圆寂了后,那些弟子们可乱了套,都说,库房的金子,师父在时不好去拿,现在可以去拿了,一看,库房的钥匙还紧紧地攥在师父的手里,掰也掰不开。是啊,人死了以后,尸体都僵硬了,掰不动了。有的人说:‘现在不好掰,还是先给师父做做佛事……’有的说:‘时间越长,越掰不动。’有的说:‘不要紧,可以用热手巾捂,捂软了就掰开了。’七嘴八舌,大约了过了三个‘七’,等不及了,赶快用热手巾来捂,捂著捂著,总算把攥在手里的钥匙拿出来了,急急忙忙到库房去,门一打开,‘轰’地一下,从库房里窜出一条大蟒蛇。可怜,这位能讲经说法的大法师,竟堕落到畜牲道里去了。为什么?因为掰他的手,一时起了嗔心,嗔心一起,就聚集成毒性,于是就堕落成一条大蟒蛇。哎!贪、嗔、痴三毒,是学佛人的大忌。
我们平常总是说,要除‘五盖’即财、色、名、食、睡。第一个就是‘财’,要舍,要放,看来也是蛮难的。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在这些地方用功、做工夫。座上,要心念耳闻;座下,要紧密观照。我们禅宗有两句话,叫做:‘生处放叫熟,熟处放叫生。’生处,就是我们做工夫,很生疏,常常忘掉了,这要熟起来,时时刻刻不忘记保护,心空无住。熟处,就是我们著相,顶熟,一下子就碰上去了,就粘著了,这个爱著相的习气,要在做工夫的过程中,让它生疏下去。
其实做工夫,只要知道诀窍,肯做,大家都能成就,人人都是佛,哪个不能成就啊,所以说学佛、成道、没有难处!
修法一段时间后,看禅宗的东西,有点理解了,那是理上的悟道。文字理解没有多大用处。因为没有亲证,定力不够,道理虽然明白一些,但是事情来了就挡不住了。所以解悟不能了生死,一定要证悟,亲自见到本性才有力量。‘见到’当然不是眼睛见到,而是心地法眼亲证本性,本性是没有相的,眼睛只能见有相的东西,那时候你人也没有了,还有什么眼睛?还有什么看见?法身虽无相可见,但不是断灭空,它是真实的大功能,大能量,世界上举凡一切事相、境界都是它显现、变幻的。比如电,眼不能见,但离开它,世界就不能运转。又如‘海水中盐味’,人能看见海水,海水里的盐味却看不见,但它确实存在!
修法一段时间后,看禅宗的东西,有点理解了,那是理上的悟道。文字理解没有多大用处。因为没有亲证,定力不够,道理虽然明白一些,但是事情来了就挡不住了。所以解悟不能了生死,一定要证悟,亲自见到本性才有力量。‘见到’当然不是眼睛见到,而是心地法眼亲证本性,本性是没有相的,眼睛只能见有相的东西,那时候你人也没有了,还有什么眼睛?还有什么看见?法身虽无相可见,但不是断灭空,它是真实的大功能,大能量,世界上举凡一切事相、境界都是它显现、变幻的。比如电,眼不能见,但离开它,世界就不能运转。又如‘海水中盐味’,人能看见海水,海水里的盐味却看不见,但它确实存在!
我们用功到缘心息下,世界都化空,便时到神知,心领神会而见道了。所以叫做心地法眼可以见道。见道了是不是就成功了呢?很多人以为这样就成功了,不是的,没有成功,还差得远哩。刚打开宝藏见到一点影子,仅是法身边事,不相干,生死犹不能了,还须努力向前,除尽恶习才是了手时。
刚刚明心见性的时候只是初悟,破本参,才跨过第一道门槛,妄习犹在,生死不能了。须勤于保护,历境练心,把多生历劫执著的妄习消灭光,真正做到与《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应,处顺境而不喜,遇逆境而不恼,丝毫无动于衷,才能了思惑而了分段生死。《金刚经》说:过去、现在、未来心皆不可得。心既不可得,还动什么?真见性的人只有这个觉性,其他一切都不可得,还须更向上,觉性与不可得也不住才为真了。若见境生心,随念而转,就不是见性开悟的人。罗汉之所以有四果之分,也是在是否生心动念上划分的。初果罗汉在山林里,清净无染,但是,到城市里就不免眼花缭乱思念纷起了,这就是思惑未了之故。思惑者,对境生心,迷于事相之思想也,就是对幻境惑当真实,产生占有之妄想也。
第二步:亲证无为。一切事情尽管来,我心不动。这是真正随顺,而不是压住它不动。压住它不动是不行的。要尽管应酬各种事情,随顺一切事缘,没有什么好的,没有什么坏的差别感,好的不喜,坏的不厌,这样我们的心才能平静,而到达平等无为之境。做到这个地步就能变化自在了,分段生死也就了了。第一步是在生死当中得自在,第二步是变化自在,能变粗为细,变短为长,到达第八地菩萨的位次,至少能显现三十多个意生身。
第三步:微细流注消灭。微细流注就是上面讲的作意。作意在八识田里流动,你平时看也看不见,深入金刚萨埵大定,才能见到而消灭它。到这一步,微细流注都消灭光后,能显现百千万亿化身,度百千万亿众生。这时侯才真到家,不是一开悟就好了,差得远,所以,还要好好的用功。
修行的六个要点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恋著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是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认事物为真,抓牢不放,是不值达者一笑的愚痴之事,学佛修道是大智大慧的大丈夫事业,不是小根小慧的人所能胜任的。要成道,第一要看破一切。死心塌地地打坐,才能入定开悟,假如在座上想这样、想那样,妄念纷飞地乱想,那就完了。一定要一切放下,像个死人一样才行。
第二:打坐持咒,心念耳闻。这是修心密的要诀,对入定开悟,关系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毫无折扣地照之实行。人的妄念动惯了,不专心致志地倾听持咒的心声,把意根摄住,妄念息不下来,妄念不息何能入定、开悟?所以必须心念耳闻,一个字一个字从心里念出来,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摄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渐渐入定。
第三:念起即觉,不压不随。念头来时,要能看见,如果看不见就跟著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纷飞不能入定了。所以要念起即觉,既不随之流浪,也不压制不起,只不理睬它,提起正念,一心持咒,妄念自然化去而安然入定。
第四:按时上座,不急不缓。每天按时上座,养成习惯就容易入定,最好早上打坐,凌晨更好。坐时不要急于入定,心情平和地以一种平常心安然入座,不急不缓地从容持咒,既不要求入定开悟,更不妄求神通。以要求入定、开悟、发神通等的一念即是妄心,此心一起,即障自悟门,非但不得开悟,而且不能入定。
第五:下座观照,绵绵密密。把打坐中的静定功夫推广到日常动用中去,在行、住、坐、卧当中冷冷自用;绵绵密密地观照,一切无住,既不让境界拉著跑,也不随妄念流浪。
第六:心量广大,容纳一切。修道人心量不能小,要宽宏大量地容纳一切,纵然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他还要更好,没有丝毫爱、恶、喜、厌的观念。随缘随份地做一切善事,时时处处潇洒自在,没有患得患失之心,亦无毁誉成败之念。这就是最大的神通。
记住这六点,照之修行,决定能打开本来,亲证佛性。做好这六点,丝毫不懈,保证能圆证菩提,得大成就!
学佛,是大丈夫事业。大丈夫,慷慨豪放,能舍、能放。小根小器不行,他执著的很,所以难成道。我们师父说,越是那些被人看不起的人,比如妓女、戏子,在这些人当中,倒有些慷慨之士(当然不是个个都是呵),而越是达官贵人,哦哟!越是执著得利害,一点都碰不得的样子。所以莲池大师说:‘下等人有上上智。’人品都不是一样的,有的人慷慨豪放,大方的很,有的人却小气的不得了,根器都不是一样的。
说到‘定’,实在说来,就在于能舍不能舍,知道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都不粘著,那就是‘定’,假如你样样都作为真的,不能放,怎么能定啊?定不下来。比如,有钞票的人,很苦哦,苦在什么地方呢?苦在他要想方设法怎么样保护这些钞票,保值啊!很多人就是这样:‘我现在有50万,物价这么涨,再下去就只成5万了,再过些日子,连5万也不值了。哦,买金子,可金子不生利息啊,而且,现在的金子,只出不收进。烦心,买美钞?美钞也会贬值的,干脆!把钱存到国外去……’阿弥陀佛!其实财产是流通的,要保是保不住的。之所以保不住,其一,兵荒马乱的兵灾,遇到这种情况,连命都保不往,何况财产;其二,国家的法令,法一变,或被抄家抄了去,那些想把财产存到国外去的人,恐怕就是这个心理;其三,火灾、水灾,所谓水火无情是也;其四,盗贼刀枪,遭绑票;其五,留给子孙,若子孙后代不孝,花天酒地,不但害了子孙,其结果仍然是倾家荡产……你们看,保不住财产的因素太多了。哎!人就是想不开,免不了要做守财奴,死了以后,还要做个守财鬼。真的,有件真实的故事,讲给你们听哦:以前有位银行家,叫徐蔚如,是位大居士,当时是和印光大师在一块弘扬净土宗的,因为有钱,做了很多的好事,在他的金库里,都是锭器啊、有价证券啊、什么钻石、美钞、法郎、英镑,都是这些东西。他死了之后,就守在这个金库边上。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他和我们师父王骧公还有亲戚关系,又是净土宗的学人,心想他一定是往生了。我们密宗有个法,能把中阴身勾来,为他说法,送他到西方去,如果已经生西了,就没有中阴身。我们师父就查找,一看,没有中阴身。好!那一定是往生了。不过又一转念,他是银行的总经理呀,金库都是他的家产啊,再看看,就到金库边上去寻,一找,找来了,哎呀!你还守在金库边上啊,太可怜了!你怎么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这个样子,你不成了个守财鬼了吗?这是徐蔚如,是位蛮有名气的大居士。
还有,我们江苏镇江,有三大寺庙,就是金山寺、甘露寺、还有焦山的宝慧寺。听我们禅宗师父庄慈老法师讲,就是当时定慧寺的方丈,讲经说法能得到天人雨花的供养,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法师,非常有名气,所以四面八方都供养他老人家。他的金子多得不得了,都是一箱一箱的金条,都存放在库房里,库房的钥匙,总是攥在手里不放。他圆寂了后,那些弟子们可乱了套,都说,库房的金子,师父在时不好去拿,现在可以去拿了,一看,库房的钥匙还紧紧地攥在师父的手里,掰也掰不开。是啊,人死了以后,尸体都僵硬了,掰不动了。有的人说:‘现在不好掰,还是先给师父做做佛事……’有的说:‘时间越长,越掰不动。’有的说:‘不要紧,可以用热手巾捂,捂软了就掰开了。’七嘴八舌,大约了过了三个‘七’,等不及了,赶快用热手巾来捂,捂著捂著,总算把攥在手里的钥匙拿出来了,急急忙忙到库房去,门一打开,‘轰’地一下,从库房里窜出一条大蟒蛇。可怜,这位能讲经说法的大法师,竟堕落到畜牲道里去了。为什么?因为掰他的手,一时起了嗔心,嗔心一起,就聚集成毒性,于是就堕落成一条大蟒蛇。哎!贪、嗔、痴三毒,是学佛人的大忌。
我们平常总是说,要除‘五盖’即财、色、名、食、睡。第一个就是‘财’,要舍,要放,看来也是蛮难的。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在这些地方用功、做工夫。座上,要心念耳闻;座下,要紧密观照。我们禅宗有两句话,叫做:‘生处放叫熟,熟处放叫生。’生处,就是我们做工夫,很生疏,常常忘掉了,这要熟起来,时时刻刻不忘记保护,心空无住。熟处,就是我们著相,顶熟,一下子就碰上去了,就粘著了,这个爱著相的习气,要在做工夫的过程中,让它生疏下去。
其实做工夫,只要知道诀窍,肯做,大家都能成就,人人都是佛,哪个不能成就啊,所以说学佛、成道、没有难处!
修法一段时间后,看禅宗的东西,有点理解了,那是理上的悟道。文字理解没有多大用处。因为没有亲证,定力不够,道理虽然明白一些,但是事情来了就挡不住了。所以解悟不能了生死,一定要证悟,亲自见到本性才有力量。‘见到’当然不是眼睛见到,而是心地法眼亲证本性,本性是没有相的,眼睛只能见有相的东西,那时候你人也没有了,还有什么眼睛?还有什么看见?法身虽无相可见,但不是断灭空,它是真实的大功能,大能量,世界上举凡一切事相、境界都是它显现、变幻的。比如电,眼不能见,但离开它,世界就不能运转。又如‘海水中盐味’,人能看见海水,海水里的盐味却看不见,但它确实存在!
修法一段时间后,看禅宗的东西,有点理解了,那是理上的悟道。文字理解没有多大用处。因为没有亲证,定力不够,道理虽然明白一些,但是事情来了就挡不住了。所以解悟不能了生死,一定要证悟,亲自见到本性才有力量。‘见到’当然不是眼睛见到,而是心地法眼亲证本性,本性是没有相的,眼睛只能见有相的东西,那时候你人也没有了,还有什么眼睛?还有什么看见?法身虽无相可见,但不是断灭空,它是真实的大功能,大能量,世界上举凡一切事相、境界都是它显现、变幻的。比如电,眼不能见,但离开它,世界就不能运转。又如‘海水中盐味’,人能看见海水,海水里的盐味却看不见,但它确实存在!
我们用功到缘心息下,世界都化空,便时到神知,心领神会而见道了。所以叫做心地法眼可以见道。见道了是不是就成功了呢?很多人以为这样就成功了,不是的,没有成功,还差得远哩。刚打开宝藏见到一点影子,仅是法身边事,不相干,生死犹不能了,还须努力向前,除尽恶习才是了手时。
刚刚明心见性的时候只是初悟,破本参,才跨过第一道门槛,妄习犹在,生死不能了。须勤于保护,历境练心,把多生历劫执著的妄习消灭光,真正做到与《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应,处顺境而不喜,遇逆境而不恼,丝毫无动于衷,才能了思惑而了分段生死。《金刚经》说:过去、现在、未来心皆不可得。心既不可得,还动什么?真见性的人只有这个觉性,其他一切都不可得,还须更向上,觉性与不可得也不住才为真了。若见境生心,随念而转,就不是见性开悟的人。罗汉之所以有四果之分,也是在是否生心动念上划分的。初果罗汉在山林里,清净无染,但是,到城市里就不免眼花缭乱思念纷起了,这就是思惑未了之故。思惑者,对境生心,迷于事相之思想也,就是对幻境惑当真实,产生占有之妄想也。
第二步:亲证无为。一切事情尽管来,我心不动。这是真正随顺,而不是压住它不动。压住它不动是不行的。要尽管应酬各种事情,随顺一切事缘,没有什么好的,没有什么坏的差别感,好的不喜,坏的不厌,这样我们的心才能平静,而到达平等无为之境。做到这个地步就能变化自在了,分段生死也就了了。第一步是在生死当中得自在,第二步是变化自在,能变粗为细,变短为长,到达第八地菩萨的位次,至少能显现三十多个意生身。
第三步:微细流注消灭。微细流注就是上面讲的作意。作意在八识田里流动,你平时看也看不见,深入金刚萨埵大定,才能见到而消灭它。到这一步,微细流注都消灭光后,能显现百千万亿化身,度百千万亿众生。这时侯才真到家,不是一开悟就好了,差得远,所以,还要好好的用功。
修行的六个要点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恋著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是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认事物为真,抓牢不放,是不值达者一笑的愚痴之事,学佛修道是大智大慧的大丈夫事业,不是小根小慧的人所能胜任的。要成道,第一要看破一切。死心塌地地打坐,才能入定开悟,假如在座上想这样、想那样,妄念纷飞地乱想,那就完了。一定要一切放下,像个死人一样才行。
第二:打坐持咒,心念耳闻。这是修心密的要诀,对入定开悟,关系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毫无折扣地照之实行。人的妄念动惯了,不专心致志地倾听持咒的心声,把意根摄住,妄念息不下来,妄念不息何能入定、开悟?所以必须心念耳闻,一个字一个字从心里念出来,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摄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渐渐入定。
第三:念起即觉,不压不随。念头来时,要能看见,如果看不见就跟著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纷飞不能入定了。所以要念起即觉,既不随之流浪,也不压制不起,只不理睬它,提起正念,一心持咒,妄念自然化去而安然入定。
第四:按时上座,不急不缓。每天按时上座,养成习惯就容易入定,最好早上打坐,凌晨更好。坐时不要急于入定,心情平和地以一种平常心安然入座,不急不缓地从容持咒,既不要求入定开悟,更不妄求神通。以要求入定、开悟、发神通等的一念即是妄心,此心一起,即障自悟门,非但不得开悟,而且不能入定。
第五:下座观照,绵绵密密。把打坐中的静定功夫推广到日常动用中去,在行、住、坐、卧当中冷冷自用;绵绵密密地观照,一切无住,既不让境界拉著跑,也不随妄念流浪。
第六:心量广大,容纳一切。修道人心量不能小,要宽宏大量地容纳一切,纵然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他还要更好,没有丝毫爱、恶、喜、厌的观念。随缘随份地做一切善事,时时处处潇洒自在,没有患得患失之心,亦无毁誉成败之念。这就是最大的神通。
记住这六点,照之修行,决定能打开本来,亲证佛性。做好这六点,丝毫不懈,保证能圆证菩提,得大成就!
文章评论
3164649717
鄙视|做人别太贱,小嘴别太欠!!!
2258786815
尘世里迷失了方向的我该如何自救?
1779443226
只要你过的比我好……
2648325589
合的人意,恐非我意,合的我意,恐非人意,我意人意,恐非天意,合的天意,自然如意,如意如意,万事如意。
A粉嫩小洞 @艹
既然爱她,那就不要嫌弃她,!
好饥渴。哥哥快来。求舔
蓄电池专业环保设备
女性资讯
孤独通向精神的两极 一是绝望 一是无边的自由。
二十岁大学生雏MM
Time date but not sorrowful.
1276907616
时间催人易老,时间转换人心,终究耗不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