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幸福密码(二)》

个人日记

营养:好身体,好未来
1. 儿子带给我的感慨
“儿子,睡吧,不早啦,明天还要上班呢。”
时针已经指过12点了,隔着门缝依然能看到对面儿子的房间还亮着灯光。
我本身就是个夜猫子,晚上比白天工作效率高,但发现儿子比我有过之无不及,有时他是为了赶设计,有时肯定是在玩儿游戏。
“儿子,记着吃早点?”这是看着儿子匆匆离去的背影我常说的话。
“儿子,中午吃了什么?”回答多半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快餐。
“儿子,加班吗?今天晚上想吃什么?”这是下班前我们在MSN上常有的对话。
“我累了,不想吃了。”水果、酸奶就成了那天我们的晚餐。
因为儿子是个产品设计师,每天面对电脑的时间大大超过面对妈妈的时间,所以,我不知道他早点、中饭会吃什么,而我们下班回到家的时间多在晚8点左右,即使回家做最简单的晚餐,吃完也会9点多了。我们可能会在小区外的餐馆吃饭,也可能只吃些水果,喝点酸奶就算一顿了。久而久之我开始担心儿子的营养是否能充足并均衡摄入。
“儿子,好长时间我们没有运动了,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去打羽毛球吧?”
“拜托!老妈,我哪有时间,都快忙死了。”
“儿子,今天天气真不错,起来,我们围着小区跑一圈?”
“求求老妈,让我再睡会儿。”
我们一家人从儿子四五岁就建立起来的,每年能坚持几个月的户外游泳运动已经因儿子的学业和我工作性质的改变停止有十多年了。早几年我们还能抽空一家人轮番上阵的家庭羽毛球赛也休战了。我们的冰鞋、轮滑鞋已经都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了。总之,规律的体育运动已经远离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曾给儿子一瓶男士多种维生素,很长时间了也不见他认真地吃。问起来他的回答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他认为自己还年轻,没有必要吃这些东西。我曾很头痛的是他和现在很多人一样对未来健康的漠视。唯一让我欣慰的是他还没有什么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否则那会更让我担心。
这让我想到二十多年前。记得那时有人提出,为了延缓皮肤衰老,女性到了25岁一定要开始注意自己的皮肤护理了。当时我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与重视程度就和现在的儿子一样。带给我触动的是当时的一位同事,那时的她应该比其他人都重视护肤养颜,所以脸上的皮肤比有些年轻人还光滑润泽,但唯一暴露年龄的是她的脖子,如果不看脸,脖子上的皱褶要让她比实际年龄大出十几岁。当时我就想如果她在开始护理面部皮肤时就注意颈部皮肤护理该多好。十几年过去了,“怎么你脖子比我们还光滑”?已经多次有人这样说。我想是因为我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关注颈部皮肤保养的原因。
同样,因为知道了现代种植方式导致果蔬营养成分比几十年前减少了5%~40%,所以这十几年,我已经养成每天补充多种维生素等膳食补充剂的习惯,身体状况并没有因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受到影响,工作精力甚至比年轻人还旺盛。
“妈妈,能不能给我们公司的同事讲讲营养和健康的知识?”不久前的一天,儿子的话让我一时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毛病。搞不清这个一向自恃身体健康,拒绝我健康建议的大男孩何时开始有所转变的?
“为什么想到请我讲课呢?”我疑惑的问。
“公司的几个同事总是今天头晕、眼睛干涩,明天感冒、胃痛还有失眠……”儿子说道。
“给你的维生素你都没有好好吃过,你会认同妈妈说的话?”我话中带刺地对儿子说。
“谁说的,我早就拿到公司去了,每天都在吃呢。”我发现一直放在书柜上的多维片是不见了。
我很开心地去儿子公司给那十几个喊我阿姨的年轻人讲了一场主题为“职场健康”的营养课,用那几个孩子的话来说是为他们做了营养扫盲。无论是经常感冒的、总闹胃痛的、视力减退的和记忆力退步的,健康测试让他们发现自己都在亚健康的队伍里,饮食测试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膳食营养存在着不足和不均衡的重大隐患。
美国保健和营养学领域知名权威教授简·卡珀先生,曾这样描述人体对营养的需求程度,他说:“我们大脑对营养的渴求,如同干涸皲裂的河床对清澈泉水的渴求,当潺潺的泉水静静的流淌到河床时,正如营养进入了我们的大脑,我们会立刻轻巧飞翔起来。”同样,我们人体的每一个细胞也一样渴求营养的滋润,来维持莹润饱满的生命,这样人体就会获得充沛的精力和持久的健康。
今天,我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现状无论怎样搭配仍很难做到理想均衡。我们都能吃饱,但我们很难吃好,营养素的摄入仍会有“隐性饥饿”。所以,现在才有把三餐之外补充必要营养素的行为称为健康第四餐的说法。所以,我们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注重每日合理搭配我们的饮食,科学的补充营养第四餐,真正满足每日身体所需,维护持久的健康和未来的幸福。
小贴士
据最近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目前主要存在两大营养问题:
l 营养缺乏普遍存在
13亿人钙摄入不足;5.8亿人维生素A边缘缺乏;200万人缺碘;1.6亿人能量和蛋白质缺乏;农村0.74~1.15亿营养缺乏,5岁以下1400万低体重、生长迟缓;2亿人贫血。
l 与营养相关性疾病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2亿人超重,6000多万人肥胖,1.6亿人血脂异常患者,4000多万人血糖异常,1.6亿多人患高血压(2004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以上数字还不包括有问题没有就医甚至自己都不知道的人。


2. 做得多不如做得对
壮壮是个葆婴宝宝,是幼儿园里出了名的聪明豆。一次幼儿园的数学公开课,妈妈们坐在教室后面看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做数学游戏。
“小朋友们,谁能看出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小球啊?谁想到了就请举手告诉我……”
幼儿园老师拿了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小球,按照一红三黄一蓝地顺序重复摆放着。小朋友们面面相觑,只见壮壮把手高高举起,“老师是要我们找规律。”
“哦,说得很对。那谁能发现这里有什么规律呀?”也许老师惊讶壮壮的回答,提出了问题后,她就盯着看壮壮的反应,结果壮壮噌得一下又干脆利索地举起了小手,稚气地说,“老师,我知道。是颜色的规律,是按红黄蓝、红黄蓝的顺序放的。”
壮壮妈妈说到这里忍不住就笑了起来,说:“张大夫,您知道吗,当时很多小朋友还在那里想,我也没反应过来呢,壮壮那么快就想到了,我都紧张到脸一下子红了,手心直出汗。要知道,我小时候总是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比儿子的反应力差远了,哈哈……”更令她激动还在后面。
“还有什么规律呢?”老师仍在期待更多小朋友能回答。这时,壮壮再次举起了手。“它们都是单数。一三一,一三一。”
老师带着小朋友们给壮壮鼓起了掌,当妈妈的激动得差点掉下眼泪来,那种为儿子感到的骄傲让她感到眩晕,这下她可是亲眼领略了儿子这个精豆的风采了。
更多分享QQ381644940
0~6岁是孩子发展智力的关键期,2岁时宝宝的大脑发育完成60%,6岁时完成了90%。有人说:孩子的聪明1/3来自遗传,1/3与营养有关,1/3来自后天环境的影响,所以父母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营养和快乐的学习环境将影响孩子至少2/3的智力水平。
刚才的一幕对一个成人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很令壮壮妈妈感慨万千。她很庆幸自己这些年格外重视孩子成长关键期的膳食营养摄入和必要的补充,很庆幸在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用在葆婴营养课学到的育儿方法给孩子营造了快乐的成长环境,更庆幸当很多人怀疑是否有必要这样养育孩子的时候自己的坚持。
壮壮还有一个老师给起的外号,叫“漏网之鱼”。
那时因为幼儿园流行手足口病时,有一天妈妈送孩子上幼儿园,发现早上送去时班上还有14个孩子,下午去接的时候就剩下4个了。转天再送孩子去幼儿园,发现就只有壮壮一个宝宝。8个老师看壮壮1个孩子,老师们都笑称壮壮是“漏网之鱼”,
我与壮壮妈妈认识多年了,深知她当妈妈的不易。经历多年不孕,36岁时好不容易有了壮壮,她对孩子的重视和希望从她给孩子取名“壮壮”就可见一斑。记得当年每次听讲座时,她都会坐在第一排,并且认认真真地做笔记。在她成为葆婴的营养顾问以前她就对科学营养有了深刻的了解,她重视孩子成长过程中基础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更关注孩子6岁前大脑发育和增强免疫的营养补充。
她曾骄傲的告诉我,壮壮在幼儿园的每次体检,结果总是高居前三甲。到现在孩子的血色素没有低过14克/分升。周围很多父母都向她“取经”,而“壮壮”的名字也成了他儿子健康的真实写照。
记得当年做儿科医生时,每天医院诊室的楼道里都挤满了抱着孩子候诊的人,护理部候诊小桌上长长一溜病历本,家长往往等候一两小时,坐到诊室里还没能和医生多说几句话,药方就开了,不可能有时间再多问什么,因为后面还有更多患儿在等待。治疗室内外是儿科最热闹的地方,按处方提前准备好的输液瓶像流水线上的装备,孩子们都瞪着惊恐的大眼睛,当进入治疗室后孩子在里面哭,父母在外面哭,有时发现父亲比母亲哭得还伤心。
现在回想起来,要是所有父母都像壮壮妈一样,稍微懂得一些营养知识,孩子就能少生病、少遭罪,父母也不用跟着着急上火,最重要的是健康的孩子才会更聪明。这不,壮壮妈妈又眉飞色舞的讲起来……“很多妈妈都想为孩子做很多,但做得多不如做得对。下课铃响了,小朋友们都跑出教室,我不用惦着脚找儿子,6岁壮壮一米三三的个子让我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他。”
我眼前仿佛已经看到那令人欣慰的画面。



3. 父母手中掌握着孩子未来健康的标准
我是在做健康讲座时认识安宁妈妈的。在讲座中安宁妈妈提出一个问题,“您刚才讲孩子的血色素低于11克就是贫血,安宁很长时间了一直是在10克左右,就差一点点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更多分享QQ381644940
我见到的安宁比起同龄孩子来说从体格上差异确实不大,但脸色明显没有妈妈光鲜,眼睛里感觉缺少了一点点孩子特有的那种灵气。

由于在讲座现场,我没能和安宁妈妈交流更多细节内容,但她的话让我想到这是很多父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除了和安宁妈妈类似的问题,还有父母会对我说“孩子微量元素测评结果就在标准线上啊”“我们身高、体重和标准差的并不多呀”。当我问是在标准范围的高值?中线?还是底限呢?多数人会摇头说不太清楚了。
“孩子上学了,大家希望孩子的学习是100分呢?还是80分?或者60分就行?”我这样问着安宁妈妈和其他父母。
“那还用说,当然希望孩子要考100分啦。”齐刷刷地所有人都这样说。
“但为什么对孩子的健康标准我们就可以满足于80分,甚至60分呢?要知道,孩子正处在人生成长最快速的时期,为什么不尽可能让孩子的血色素达到甚至高于11克呢?因为正常的标准是11~14克/分升。长时间在标准值低限甚至连低限都达不到,就意味着孩子的成长会有隐患,意味着他的营养摄入可能会有隐性饥饿。”我开始有些生这些父母的气了,因为,每次讲座后问题最多的父母正是对健康报这种态度的人,而那些对健康营养选择高标准的父母问题就会少很多。
看到安宁妈妈和其他父母若有所思的表情,我继续说道:“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对孩子的健康选择怎样的标准。同时,父母要定期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比如体格成长标准、膳食营养摄入标准、微量元素测评标准等。”
说到健康标准,我的脑海中马上就想到一个人,那是我的偶像,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教育促进研究中心顾问、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孙淑侠教授,她也是葆婴葆苾康营养中心的专家团成员。老太太已经年近70岁,但鹤发童颜,皮肤细嫩,面色红润,气质优雅,精神矍铄,思维敏捷,除了在委员会坚持工作外,她经常为国家部委、军委的老干部们做健康讲座,还能精力充沛的周游世界。
她是如何保持青春靓丽的呢?一次,我带着好奇和疑问与她聊起这其中的秘密。
原来孙教授每天除了重视日常均衡饮食外,几十年来还坚持补充维生素等营养,我发现国家营养学会建议每天摄入100毫克的维生素C,孙教授居然在建议量外每天多吃400毫克。 “您这可不像话,给老百姓一个标准,自己却偷偷按另外一个标准吃。” 我半开玩笑地说。
看我疑惑的眼神,孙教授笑着说:“人活着有四个标准:活着的标准,活得好的标准,预防的标准,治疗的标准。按照活着的标准,现在人们可以什么都不用补,因为这比起解放前好多了。国家的营养素摄入建议标准是根据国情,针对最广大的人群基本健康给出的,如果长时间不能达到这个标准就会出现健康问题。而我毕竟年纪大了,平常吃得不多,吸收能力也下降了,通过饮食摄入的营养肯定会不充足。我希望活得更健康、更有品质,希望80岁时还能腿脚灵便,继续周游世界呢。”
孙教授告诉我,目前中国人均寿命是72.9岁,而人均健康寿命是62.35岁,中间相差的10年在做什么?很多人在这个时候被疾病缠身,下不了楼,出不了门,无法享受美好生活。
孙教授的话让我想起在首都机场经常能看到那些上岁数的国外老人,他们仍能精神焕发的来中国旅游,而在我们这里呢,身边那些七老八十的老人多半连门都不敢出了。
“如果人们能在更年轻的时候打下高品质的健康基础,其实七老八十的人照样可以周游世界呢。”我想这不就是孙教授的真实写照嘛。
我们主张通过日常饮食为身体健康摄入足够的营养,如果真能做到的话,绝对没有必要再额外补充。但实际情况呢?
我们需要大力普及健康营养知识,既不要盲目补充,更不能对摄入不足或不均衡掉以轻心。因为,我们和孩子20年后的健康并不取决于20年后的生活水平,而是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意识和行动。
4. 砸开幸福的“金蛋”
电视上大家喜爱的《非常6+1》栏目,有一个环节是砸金蛋获幸运大奖。对于那些迫切想要宝宝的夫妻来说,一个宝贝的降生就仿佛是中了大奖、砸到了金蛋。老高的好朋友就是这样。
这对夫妇结婚十年不孕,他们是电视上常说的那家不孕不育医院的常客,每次治疗每人都要给医院贡献4000元,每个月去2次,一年未果。
有朋友介绍祖传秘方,要价150元一颗,还不知里面有何成分,每次一定要当面吃下才行。家里人都没见过这等金贵的东西,但求子心切,宁可信其有,也不愿意错过可能怀孕的机会,这样又过去半年。
那些电视上广告说得天花乱坠的能改善肾功能、性功能的保健品,包括伟哥都在他们的试验田里耕耘过,但是幸运的金蛋还是没有砸开。
看到他们如此这般地折腾,和我一样主张基础营养,同时也是全国各地满天飞的推动营养知识普及的老高,建议他们从调整基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入手,加强基础营养的摄入,重点关注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同时夫妇两人注意锻炼身体,改变以往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放松渴望孩子的紧张心情。就是这么简单,一年后,他们终于砸开那个幸运的金蛋,生了一个7斤八两的“千金”。 更多分享QQ381644940

因为这件事情老高可出了名。不久,她的表妹也来求援了。
她表妹两口子结婚后也一直不孕,还记得当时她活灵活现的描述他们的检查,让我就好像看到这样一副场景:男方身单体薄,一看就像是灾荒年出生,从小营养不良而且没有长开的人。精子检查结果:能跑会动的A级精子只有2%,行动缓慢的B级精子有5%,能喘气不能动的C级精子有2%,死活没反应的D级精子(死精)占91%。
这两口子奔波于西医院、中医院之间,百折不挠的求子精神令人钦佩。先是挂号难,大医院的不孕专科,连去3次才挂上号,每月自费化验费用、药费1000多元,中药、偏方喝了无数,还是没有成果。最后他表妹急得大病一场。问题是他们并不相信老高给他们的营养建议。
记得当时他们两口子每完成一个疗程,老高都会告诉我结果,我曾开玩笑说,他们要是坚持拒绝我们的建议,治到八十岁更没办法有结果了。
一次闲谈中,我把这件事说给了经常往返中国、美国的乐乐妈妈。
“在美国,商店出售的测孕试纸说明书上都会专门提示:我们的饮食是无法保证营养能够全面、均衡的摄入,准备怀孕和已经怀孕的女性每天有必要补充多种维生素,以保证母婴健康所需。正常人准备怀孕都要提前注意多种营养素的补充,长时间不孕的人难道不知道要从营养上调整吗?”乐乐妈妈一脸不解的表情。
看来,让更多不孕不育的人在治疗不孕不育的同时关注自己基础营养摄入是一个还需要大力推动的事情。
“张大夫,我表妹怀孕了。”终于,有一天老高一进办公室就对我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原来,她表妹夫前一段出了工伤,老高安慰表妹,何不趁此机会让老公好好休养一段时间,放松心情,有规律地生活。同时建议夫妇俩坚持补充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还有卵磷脂等营养,还帮他们列了一大堆健康饮食的食谱。事情就是这样神奇和简单,金蛋又被砸出来了。
看老高那个兴奋劲就好像是她自己中了大奖,这让我深有感触。其实工作期间,我常接触很多有着健康困惑的人,其中很多人并非是器质性问题。当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建立之后,很多时候幸福家庭就不再是一个梦中的金蛋,幸运降临会成为一种必然。只是要更多的人们相信求医不如求己还需要一段时间。
5. 纸人妈妈照样生出健康娃 更多分享QQ381644940
刚坐到电脑前,MSN就弹出了对话框,一个小帅哥在朝我咪咪笑。仔细一看是原来的同事子涵爸爸和我打招呼,不用猜,小帅哥一定是他的宝贝子涵了。看到面前的挺胸叉腰的子涵,一下子就回忆起很多以往的故事。
当年子涵的妈妈可是个标准的骨感美女,接近170厘米的个子体重只有50公斤,刚怀子涵的时候,全家人都跟着崩溃了。因为准妈妈太瘦了,身体素质本身就差,怀孕之后妊娠反应特别强烈,每天都狂吐,家里天天想办法帮她食补营养,可是她吃进去又马上都吐出来了,怀孕4个多月了还是天天猛吐,体重非但没有增加,反倒降低到46公斤,家里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我妈悄悄跟我说,按她们的老经验,这个孩子肯定好不了。”子涵爸爸当时心事重重地告诉我。“那准妈妈的想法是什么呢?”一看他的脸色我就知道这句话问到了他的痛处。“她真的很想要这个宝宝,但难受上来她……”我很能理解他此时的心情,因为他曾经认为是自己不好,还说:也许要孩子是个错误。
其实,准妈妈早孕出现呕吐、嗜酸等现象,是身体对妊娠的正常反应,与准妈妈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也与准妈妈体内营养素是否均衡有关,还可能与心理状态有关。有研究发现:缺锌的准妈妈更容易出现孕吐和食欲不振。欧美的科研人员研究成果表明,妊娠呕吐、嗜酸,实际上是胎儿吸收营养、避免有害物质侵袭的一种自卫反应。
看着这个愁眉不展的大男孩,我建议他要相信医院的检查,不仅看准妈妈的体重长没长,更要看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情况,孕吐是自然现象,而我们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保证给孩子充足的成长营养?
根据子涵妈妈自身的体质和早孕反应的情况,我建议她放松心情,减轻心理压力,家人多多给予情感上的关爱,帮她调整饮食,可以通过膳食以外的营养补充保证母婴的营养需求,特别是要注意优质蛋白、DHA、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只要基础营养充足,瘦弱的准妈妈也能孕育健康结实的孩子。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
“张大夫,我能在做爸爸的阶段和你们在一起太幸福了。”
“有什么好消息吗?”那天他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让我十分好奇地追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原来,前一天他陪子涵妈妈做最后一次产前检查,看到同诊室里好几个比子涵妈妈胖很多的待检准妈妈检查下来有贫血的,有孩子成长缓慢与月龄不符的,但这个到临产前体重只有57公斤的准妈妈各种检查全都是正常。医生都很惊奇这个因剧烈孕吐曾被强制补充氨基酸、脂肪乳的瘦妈妈是如何做到的。
子涵降生了,体重2.9公斤,比起很多孩子这并不是个大宝宝,但婆婆很满意,按她以往的经验,这样的“纸人”儿媳妇是难以做妈妈的。

记得当年曾去他家看望子涵和他的妈妈,当生后十几天的子涵能肘支撑的趴在温暖的床上抬头看着惊喜不已的爸爸妈妈时,让我感到开心的不只是这两口子的笑脸,更欣慰的是那个一直不认同孕期基础营养素补充的婆婆已经成为天天提醒子涵妈妈注意补充营养的人。
更让人欣喜的是孕期均衡的营养补充让子涵妈妈的奶水很好,到了生后100天,子涵的身高、体重都已经超过了同龄孩子的标准。
“张大夫,子涵已经4岁5个月了,在幼儿园的班里年龄倒数第三,个子可是全班第一。老师总夸他上课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好……” 更多分享QQ381644940
时间过得真快,已经多年没看到子涵一家人了,但看来做爸爸的也和做妈妈的一样,只要谈起孩子就兴奋,即使在MSN上交流,我好像已经看到子涵爸爸这个西北男人特有的笑容了。
几年来,不断地听父母们分享她们孕育孩子的幸福历程,这是最让我感到特别骄傲和开心的事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