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有“春晚”

灵歌亲语

 

 

1983年发生了一件很值得一说的大事,诞生了一件伴随国人至今的“大娱乐”事件。说它是“大娱乐”事件,是因为参与这件事的人数,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人几乎全民上阵,它就是被人们亲切称之为“春晚”的事件。 


 

图片

1983年,我大学毕业的第二年。1982年春,父亲让在北京的大哥,通过父亲老战友“走后门”买了台日本进口日立牌14寸彩电,我还记得当时的价格是1900元,这在那时候也算是稀罕玩意了。所以,当1983年“春晚”首播时,我家成为“电视一族”已一年有余了,全家人其乐融融的坐在小客厅里观看了第一届“春晚”,往事如烟,温馨难忘。

1983年的“春晚”都有什么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呢?我不妨说说我自己比较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先说这台首届“春晚”的影响力,一个数据可以说明,在一项关于“我最喜欢的历届春晚”的观众投票评选中,1983年的首届“春晚”以40万票高居榜首,足以说明观众对这一届“春晚”的喜爱程度。600平方米的小演播室、60多位演职人员、200名现场观众——1983年的“春晚”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第一次现场直播、第一次观众参与点播互动、第一次设立晚会主持人……对于这台“春晚”的细节,我不在此多说了,但凡过来人都记忆犹新,我只说两件记忆较为深刻的事情,这两件事涉及到李谷一和刘晓庆。


图片    先说李谷一。翻开1983年的“春晚”节目单,发现上面并没有李谷一演唱《乡恋》的节目,但她确实在晚会上演唱了这首歌曲,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记得我刚才写到,这届“春晚”的“三个第一次”吗?其中有个“第一次观众参与点播互动”,就是这个“点播互动”,让李谷一备受争议的《乡恋》冲破层层疑虑和阻力,最终登上首届“春晚”的舞台。“春晚”一开始直播,观众的互动电话就通过现场布置的4部热线电话机纷纷打了进来,负责电话记录的女记录员捧着一盘记录纸条来到总导演黄一鹤面前,请他过目。黄一鹤翻开一看,几乎都是点播李谷一《乡恋》的。这让黄一鹤有点措手不及,晚会刚开始就遭遇“禁歌”的雷区,他一时陷入窘境,不知如何是好?一旦同意晚会直播《乡恋》,就等于此歌解禁了,他有这么大的权力吗?他看了一眼坐在观众席上的当时的广电部部长吴冷西,心里想,还是让领导定吧,他向女记录员使了个眼色,指着吴冷西部长说:你去问那位老同志。
吴冷西看了之后马上摇了摇头,将盘子放到了面前的桌上。可没过多久,女记录员又端来第二盘记录纸条,黄一鹤一看,还是点《乡恋》的。黄一鹤又指了指吴冷西,女记录员再次把盘子送到了吴冷西桌上。吴冷西看了看,稍稍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摇摇头。就这样,一连端了四五盘后,吴冷西有点坐不住了,在过道里来回踱步,还掏出手帕不时的擦汗。终于,他走进导演间,沉默良久,猛地一跺脚,操着南方口音对黄一鹤说:“黄一鹤,播!”听了领导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傻眼了,因为事先并没有准备《乡恋》的磁带(那个时期还没有现场伴奏,所有的歌曲都是提前准备好磁带,在现场播出时演员只要对口型就行)。最后还是一位技术人员跑回家拿来一个《乡恋》磁带,才解了这个燃眉之急。此时,直播现场的李谷一已经唱了四五首歌了,并不知道后台发生了什么?当听到主持人姜昆报出:节目《乡恋》,李谷一准备时,连李谷一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不管是在当时看,还是现在看,《乡恋》都不能不说它是中国社会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件大事。一曲《乡恋》的解禁,冲破了人们长期以来对所谓“靡靡之音”的模糊认识和主观歪曲,使真正意义上能够让人的身心得到愉悦、舒缓、陶冶、享受的音乐,从此走进大众生活,走进精神世界,从此意义上讲,《乡恋》功不可没。


图片

下面说说关于刘晓庆的一段小插曲。刘晓庆是最晚进“春晚”节目组的,当她从外地片场赶到央视时,距离直播只剩几天了。来的晚不说,一到排练现场就给黄一鹤出了一道难题。大家都知道,刘晓庆率直的性格是出了名的,只是没想到竟如此不分时间场合。她见到黄一鹤还没说半句客套话,就提出了一个让黄一鹤始料不及的要求,她说:我有好几年没回家乡过年了,想在晚会中给爸妈拜个早年,你看行不行?因为,刘晓庆是首届“春晚”上唯一的女主持人,她明白自己是有这个条件的。这种要求,要是搁在现在,那就不是个事儿,导演巴不得主持人都拿自己“说事儿”和“调侃”呢,更希望在现场多多“煽情”。可在当时,第一届现场直播晚会,又是在极其正规严肃隆重的央视直播现场,任何试图表现自我情感的状况,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都必须按照事先审查好的程序内容进行。面对刘晓庆这个“合情合理”的请求,再次把黄一鹤难住了,从严肃的政治性说,那是绝对不合适的,可从春节合家团圆的气氛来说,那又是有情可原的。怎么办,黄一鹤无权决定,只好请示自己的顶头上司,主观晚会的台长王枫。王枫也拿不定主意,他再次把难题“上交”给广电部长吴冷西。吴冷西权衡利弊,最终同意刘晓庆的请求,但有个前提,那就是刘晓庆必须保证完全按准备的台词说,不能多说一个字,也不能说错一个字。

刘晓庆此时很“乖”,在直播现场,她规规矩矩的按照实现撰写的稿子说:今天是除夕之夜,我在这里向远在老家、坐在电视机前的爸妈拜个早年。真是没多说一个字,也没说错一个字。当看到刘晓庆在主持过程中按照台词自然地给父母拜完早年,坐在监视器旁的黄一鹤才松了一口气,王枫和吴冷西也松了口气。


图片

虽然,1983年的首届“春晚”的演职人员不过60人,但它所创造的经典节目,至今仍是不可逾越的艺术巅峰,这包括李谷一的《乡恋》(这台晚会上,李谷一共唱了7首歌,这个记录至今没有打破),王景愚的哑剧《吃鸡》,马季的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郑绪岚的歌曲《太阳岛上》等。赵忠祥担任晚会的报告员,刘晓庆、王景愚、姜昆、马季担任主持人,主要演员有(按出场顺序):侯宝林、郭启儒、李谷一、马季和赵炎、索宝莉和牟玄甫、斯琴高娃和胡松华、严顺开、赵青(赵丹之女)、王景愚、姜昆和李文华、袁世海、侯耀文和石富宽、马长礼、郑绪岚、李维康、刘晓庆等,整台晚会共48个节目。



说到“春晚”,多少与我有点“渊源”,怎么说呢?追溯历史,其实中国“春晚”最早的雏形,是1956年春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录制的一台聚各界大师级人物于一堂的“春节大联欢”。因为当时没有电视、网络,只能以纪录片的形式事先录制好,然后再到电影院播放。

1956年的春节是212日,我是229日出生,可以说我是追着中国第一届“春晚”的锣鼓声来到这个世界的,呵呵,喜庆啊!


图片    
虽然这部纪录片是黑白的,且拍摄效果很差,但看后,那种莫名的亲切喜悦之感难以言表,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感慨。中国人民长期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欺凌,终于有了翻身作主、扬眉吐气的日子,(此处必须要有热烈的掌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不管将来中国走向如何,都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里程碑!

这届“春晚”的总导演张俊祥,执行导演林农、谢晋、岑范;作词管华;作曲郑律成;舞台监督谢添;音乐赵鸿声;主持人郭振清。

整台“春节大联欢”虽然只有10个节目,但观其演员阵容足以让我们震撼和羡慕了,不妨列出看看:

第一个节目:儿童合唱《我们为你们歌唱》表演者北京市少年之家友谊合唱队;

第二个节目越剧《春香传》选段,表演者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范瑞娟、吕瑞英;

第三个节目京剧《四进士》,表演者周信芳

第四个节目京剧《宇宙锋》,表演梅兰芳

第五个节目女声独唱《刘胡兰》插曲,表演者郭兰英;

第六个节目京剧评剧《刘巧儿》选段,表演新凤霞;

第七个节目魔术(戏法),表演者杨小亭(中国杂技团);

第八个节目相声《夜行记》,表演侯宝林、郭启儒;

第九个节目歌剧《草原之歌》选段,表演者中央实验歌剧院;

第十个节目大合唱《向社会主义前进》,领唱周小燕

现场出席的嘉宾有:老舍巴金周立波杜鹏程孙谦陈其通袁雪芬梅兰芳侯宝林钱学森沫若荣毅仁乐松生郭兰英张瑞芳白杨等,其中有的人既是演出者,又是应邀嘉宾。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从上之下,左数:梅兰芳、侯宝林、新凤霞、郭兰英、王文娟、周信芳、周小燕) 

在我读到这段史料的时候,心里一直在思考,这样的文艺盛会,为什么仅此一回,往后直到1983年真正意义上的“春晚”出现,中间相隔27年,再没有类似的春节联欢会出现。

让我们看看这台“春节大联欢”产生的背景,也许会找出答案。这台“春节大联欢”发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第四个年头,从1953年到1955年,这3年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意气风发、欣欣向荣、扬眉吐气、斗志昂扬的3年。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不在这里例举什么数据或业绩,那些都只是表面形式的。我只用一个历史符号或一个时代评价来说明,在这3年中,中国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怎样史无前例的昌明?就是早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理想国度的十个“没有”标准,在1955年基本实现了,那就是:

一没有贪官污吏;

二没有土豪劣绅;

三没有赌博;

四没有娼妓;

五没有小老婆;

六没有叫花子;

七没有结党私营之徒;

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

九没有人吃磨擦饭;

十没有人发国难财。

而在这3年中,1955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尤为突出,也是最令人振奋的一年。简单例举几件事:新版人民币正式发行,从此新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自己的货币;发现并开采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中国油气产量有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中国的粮食棉花产量双双创出历史新高;兰新黄河大桥通车、长江武汉大桥开工建设;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达到预期目的,使世界帝国主义不敢再小觑中国;开始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可以说,1955年,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最具标志性的一年。如果再加上前面的3年,从1949年到1955年,这6年,不管从那个角度说,都可称之为伟大的时代,因为那是一个有信仰、有理想、有热血、有朝气的时代。

虽然当时的中国还十分落后贫穷,但那时候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是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最壮丽美好的巅峰时期,甚至远超过现在的中国现实社会。所以才有了19562月自然而然的“春节大联欢”。
    可是,为什么接下来的几年甚至若干年就没有再举办录制这样的盛会呢?稍微熟悉中国“文革”前17年历史的人都知道,1956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政治社会就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太正常的局面,比如:1956年后陆续出现的“反右派”、“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大跃进”、“社教”、“庐山反右倾”、“整风”、“四清”等等,直到“文革”爆发,始终就没消停过。再看看那些出席1956年“春节大联欢”的嘉宾,其中有多少人不是被打这个“派”,就是打成那个“分”子,所以从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看,都不会再有人或有心思搞什么“春节大联欢”,因为那些各界精英们都随着历次运动沉浮起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谁还有心情搞什么大联欢呢?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1956
年至1983年,两届晚会相隔27年。岁月流失,历尽风雨,时代变换,音容已远。但通过这两台晚会的节目、演员及风格来看,它们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甚至有着惊人相似的地方。晚会风格简约朴实,演员阵容豪华大气,演出节目雅俗共赏,现场氛围快乐和谐。没有华而不实,没有哗众取宠,没有生搬硬套,没有庸俗低趣(这是我写此文时的感觉)。

从“那个”第一届“春晚”到“这个”第一届“春晚”,两届“春晚”都可称作“第一”,这也是中国文艺史上唯一的奇景,也是非常值得记忆和书写的一页。两届“春晚”之间,我从娘胎来到这个世界,经历了童年、少年、青年时代,也是我的“最青春”时期。27岁,人生最俏丽的年华,人生最充满希望的阶段,也是人生最变化莫测的时期。

198210月到19832月,大学毕业走进党政机关工作4月有余,开始了自己一生的“公仆”生涯。

现在回头再看:

没有选择,只有机遇。

没有愧对,只有遗憾。

没有成就,只有努力。

没有失败,只有平庸。

机遇不是奇遇,是命运所至,顺其自然。

遗憾不是后悔,是心愿不至,随波逐流。

努力不是成功,是履职尽责,问心无愧。

平庸不是本意,是环境使然,无可奈何。

其实,人生何求?只求平安度过。

其实,情路悦否,只求彼此对路。

其实,荣华何顾?只求心境恒淡。

其实,贫陋何惧,只求精神清雅。

27岁,对于还没有婚嫁的年轻人,那是“无婚一身轻”的黄金时期。但对我来说,并不尽然。家有患病多年的老父亲,我重担必须压身,责无旁贷。所以,比起同龄人来说,我的青春时代,并不都是浪漫轻快,更多的是尽心尽责,忠孝两顾。辛苦而温馨,无怨无悔。

 

              














文章评论

秋水

大赞[em]e179[/em][em]e179[/em][em]e179[/em][em]e179[/em]

元元

[em]e160[/em][em]e156[/em][em]e157[/em][em]e163[/em][em]e178[/em]送远梦老师![em]e189[/em][em]e189[/em][em]e189[/em]

雪菲

学习了!谢谢您又为大家带来一次春晚的渊源和回顾![em]e160[/em] [em]e160[/em] [em]e183[/em] 你们当时的生活水平可真是“土豪”呀[em]e179[/em] !清晰记得83年春晚我们一村子的人是挤在大队的院落里围观看的晚会,精彩处我们欢呼鼓掌呢![em]e113[/em] [em]e18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