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行漫记之一:天府少城感受慢生活

灵歌亲语



 


 

(一)  天府少城感受慢生活

 


 
    郑州飞成都,一个半小时。云层以上是蓝天,云层以下是尘埃。飞机穿行在蓝天与尘埃之间,感受宇宙与人类碰撞所带来的大气变换。想想不远的从前,大地可以直通蓝天,蓝天将白云植入大地,蓝色的天空与黄色的大地,是相亲相爱的一对佳侣。如今,蓝天想见大地,还要看雾霾的眼色。重重雾霾阻隔了蓝天与大地的纯美“爱情”,而棒打鸳鸯者,就是人类无限膨胀贪婪的欲望。尽管我们坐上能逾万米的飞行器,也只能,翻越霾层见蓝天,穿过霾层瞰大地,雾霾主宰并毁掉了我们原本可以无限美好的空中之旅。

 

飞机按时抵达成都双流机场,走出机场直奔网上预定的尊城国际酒店。

 

叫了出租车,跟司机说了半天,也没搞明白酒店的具体位置。不知道是我们没说清楚呢,还是司机压根就没听懂我们的“普通话”。最后,只好拨通酒店的电话,让酒店前台小姐跟司机说。只听两个人在电话两端“叽里咕噜”一通超快节奏的四川话,OK,搞定!好悬啊,幸好电话打的及时,出租车正好与酒店擦肩而过,还好,前面有个可以掉头的路口。

 

酒店住房很不错,四个字:洁净温馨。应该属于公寓式酒店,客厅、套间、卫生间、淋浴房,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路由器等,基本满足需要。虽然价格贵了一点,但很值。因为我们当初选择酒店位置时,专门挑在离成都宽窄巷子比较近的地方,而尊城国际酒店就在宽窄巷子的对面,隔一条马路,十分方便。看着这超宽敞的酒店住房,两个人住,是不是有点太浪费了?抑或奢侈?如果是一家几口人来住,那倒是满划算的。算了,不去纠结了,俗话说“穷家富路”嘛,呵呵。

 

在成都,我们只安排了两天行程。计划看两个地方:宽窄巷子和杜甫草堂,去杜甫草堂时,顺便把浣花溪“捎带”看了。

 

第二天中午饭,是由夫人的发小(战友)在宽窄巷子里请的。夫人的发小很能干,转业后进入省政府机关工作,一个“大龄”女军官,现在已是某部门的秘书长了。

 

    剩下的时间,留给亲戚们。夫人是四川人,亲戚大都居住四川。用了一个晚上,招呼亲戚们的事情就顺利完成。

 

晚饭,由夫人的外甥和外甥女请吃火锅。

真是啊,到了天府之国,不吃一顿火锅,等于白来一趟四川。其实,我和夫人都属于对火锅“敬而远之”的主儿,客随主便吧。外甥畅畅,年少老成,锐意进取,自己当老板,事业初创,但已见成效,前途光明。外甥女竹竹,是一位优秀的公务员,千里挑一考进省级机关,且为人厚道,为家孝顺,属于外秀内慧的好女孩。

 

晚饭后,我们一行人又到华西医科大学看望夫人的堂叔,一位80多岁的老教授。

老人一家人见了我们十分激动,因为相隔遥远,我们很久没见面了。堂叔家庭特殊,夫人和儿子都患有疾病,80多岁的堂叔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可想生活不易。但堂叔秉着一个老知识分子的乐观豁达精神,并没被生活重担压倒,让我们十分敬佩感动。

两位年轻的外甥和外孙女,也深受感染,当即表示,以后要多来看望三舅爷(他们是这样论辈的),要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听了两位晚辈的话,深感欣慰。如今的社会,像这样怀有赤子之心、忠孝之德的年轻人,真是不多见了。

愤男怨女满蓦然回首皆是,孝子贤孙踏破铁鞋难寻。

 

     用了一个半天,悠然自在的逛完了宽窄巷子。

成都的宽窄巷子,与我们算是“初见”。一个很有味道的名字,一个很有年代感的旧时光的影框。

我是一个有着浓重怀旧情结的人,凡是遇到沾“旧”字的东西,我都像见到久违的老友,情怀驿动,倍感亲切。

 

297年前,清帝康熙派三千铁骑追剿叛乱者准格尔残部至西藏,将其尽数剿灭。大军挥师北上,留下千余人的清军驻守成都,并修筑满城(也叫少城)。今天的宽窄巷子就是当年清军少城留下的遗址。

走进宽窄巷子,仿佛迎面拂来历史的尘风,耳畔掠过八旗子弟横刀跃马的铮铮铁蹄声,脑海涌出清朝大军横扫神州四方的猎猎旌旗,还有那末代皇朝一步步走向末落的衰颓背影……

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是三条平行排列的清朝古街道,加上周围的四合院落群组成了现在的宽窄巷子景区。它是仅存的当年清军少城的遗留。其实历史上的清军少城是很有规模的一座城中之城,可惜经历岁月乱世的摧残,大都化作历史尘灰随风飘散,散落在人们的记忆里,流失在纷乱年代的车辙里。

 


     宽窄巷子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从双流机场出来,我们开始坐的是机场大巴,后来下车又叫的出租车。有趣的是,在大巴上,正好遇见两位前往文殊院的女僧侣,操一口江浙人通用的普通话腔调。

她们和我们一样,人生地不熟,生怕坐过了站点,不停地向司机和周围旅客打听到文殊院在哪里下车最近?因为下了飞机已是傍晚7点多钟了。

两位中年女僧侣,面目清秀,举止文雅,一身灰色僧衣和胸前一串醒目的佛珠十分显眼。

我对佛教研究甚少,对女僧侣更是鲜有了解。但看眼前这两位,精神饱满,谈吐雅致,处事精炼,仪态大方,真是让我开了眼界。以往对大街上所谓化缘甚至以僧人之身行诡骗之事的“假佛假道”,常嗤之以鼻,避而远之。今天之遇,甚感一种尊敬、亲切、友善、高雅的气息,弥漫在两位女僧侣的身上……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佛家子弟,才是真善美的化身,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佛之修身养性的真义体现吧。

 心想,两位女僧侣千里迢迢前往成都文殊院,一定有其必去的道理。这使我对文殊院有了一份好奇心。可惜,因为时间关系,最终没有把文殊院作为这次成都逗留的“看点”之一。

后来了解到,文殊院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也是成都佛教协会的驻地。哦,那两位来自江浙的女僧侣,不会是来文殊院“公干”的吧?说不定,还是两位佛界“女干部”呢。成都文殊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大业年间,始称信相寺。后唐武宗灭佛毁寺,文殊院也未能幸免于难。唐宣宗修复,历经八百年与世共存。后遭清顺治元年第二次毁寺,康熙三十六年再次重建,改称文殊院,延续至今,真是历经磨难啊。

 

佛虽与我无缘,但我欣赏真佛真义。尘世间,佛徒与我,都为天赐肉身,七情六欲谁都不缺。无非是,佛路更静更净,尘路难静难净。陌路相遇,佛之善好,我之心慰。偶尔得知,川中亲友亦有信佛之人,原有困惑,现似有释惑了。

 

     宽窄巷子是成都地区民间市井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那些龙塘客栈、精雕门头、参天梧桐、原住民的茶馆等等,见证了近三百年无数来往于成都天南海北茶客商旅的繁华景象。也由此得以印证成都居民“安逸”生活节奏的渊源,从而了解了现代成都人散淡闲适的街巷慢生活画卷的构成。

呵呵,我认为,成都人的“安逸”生活状态,不是所谓慵懒散漫的性格习惯,而是一种历史文化沉淀的传承和发扬。宽窄巷子被誉为“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奇了。总之,旅者进成都,天府少城一定不要错过!

 

     南方有巷子,北方有胡同。

在这里,我们邂逅文明的背影,感受文化的沉淀。

还听到了纯纯的文艺腔,嗅到了浓浓的烟火味。

从书斋到市井,灵魂要做好穿越的准备。

虽然,热闹与喧嚣,是书斋里人竭力回避的。

而,巷子胡同里的喧闹,书斋陋室里的静呆,都是生活与思考的源泉,缺一不可。

 

宽窄巷子,一位三百岁的老者。

如今,返老还童,如似一个时尚甚至有点癫狂的少者。

呵呵,那是:

吃货的天堂,

怀旧者的家园,

爱情的落脚处,

垂暮者的欢乐地。

 

我们是什么?我和夫人是这一切的欣赏者和朝拜者:

感受川文化的真谛,

领略川人趣的火热,

体验川生活的安逸,

向往川精神的自信。

                                                           
















文章评论

若曦

[em]e163[/em][em]e160[/em]

飘雪

院长出去玩儿了?[em]e113[/em]

一心一境

等了一年虽然不是第一沙发,但也值,先抢个位子再看[em]e120[/em][em]e121[/em]

红姐

中午好远梦兄!我的这里也是音乐用不上[em]e160[/em]

随缘

[em]e179[/em][em]e179[/em][em]e181[/em][em]e160[/em][em]e160[/em]

屏栏赏雪

去过成都一次,宽窄巷子去过两次,记忆犹新[em]e10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