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步功

个人日记

 第五节 真法五步功辅导
  通督之后,即进入第五步,这在周天功中算是已经达到目的往往有人问,通关后如何练法?真气运行法有进一步提高的内容和阶段,这里概要地提出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作为继续锻炼的要求:
1、 真气运行法在沟通任督过程中,一步有一步的,及通关后,只要按照练功形成的条件,经常加功练习就成了。书中有持之以恒,循乎自然“的要求,功夫越深,效果 越好。通关只是完成了基础阶段,以后坚持锻炼,才能出好效果。特别是练功治病者,通关前即能改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一些轻浅的功能性疾病也能治愈,严 重、顽固的器质性疾病就需要累以时日,不断旺盛真气,积气驱病。不能以为通关了,就大功告成,百病皆愈。但只要坚持炼下去,各种病疾都有会慢慢地好起来。
2、通关后体内还会有很多气攻病灶的反应,练功者就不知怎么办好。如初通关时气在头上乱窜,前额有重胀感,可以不去理它。只守住上丹田,使力量集 中在百会(泥丸宫,此处为百脉之会),则百脉扳依,其它乱行乱窜的现象就减少了,不过需要较长的时间。长守此窍还可以开发智能,使人聪明。如果通关后反而 感到真气不足或胃消化功能 不如以前好,那么可以意守中丹田,再培补中气,则下丹田真气也就更加旺盛起来。下丹田是长期意守之处,什么时候守这一部位都是对的。
3、以静 为务,功夫越深,入静越好,只有能够深度入静,体内生理功能就恢复越好,这是静极生动的自然规律,过去叫做“道”,古人把这种功夫叫做修道。静字贯彻着修 道的始终,开始都是不能入静,故必须有方法,渐进入门,慢慢达到入静。所以五步功以后就再不要求用这个方法,那种方法,实际上追求方法,反而成为杂念了。 入静深了能体会到三田成一体,继而无物无我进入虚无境界,还有什么方法可追求呢?当然真法的高级境界也是分层次、分阶段一步一步达到的,这些就属于真法提 高班的内容,可以在以后深造、提高。
  自学真气运行法大部份人炼到“通督”,就以为完成了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其实才完成了真气运行法初级阶 段前四步功,对第五步功法很少有人掌握。就是有人入静好,在静定中出现的一些高级境界,反而因恐惧不理解而消失,致使功力徘徊不前。为此,将第五步功练功 过程中,自然出现的境界作一简介,为深入修炼真气运行法者指点路径。
       “元神蓄力育生机”的含义是,高度入静“恬淡虚无”的精神意识状态,即元神,可以使生命的物质和动力“精气神”蓄集化合,从而孕育出旺盛的生命机能。真法 第五步是在高度入静的状态下进行的。以此,在炼第四步功时,学者对通督和气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督只是入门的标志。炼气功气感仅仅是初级阶段的产物, 随这入静程度的加深,功力的增加,气感稳定而转入胎息到虚空,进入光的境界·····。这就要求在通督阶段,千万不要被变化不定的气感所缠绕而复生杂念, 更不要在气感稳定时意念导引追求气感,一心在“静”上下功夫,就会自然出现以下四种层次的练功境界。
       一、因势利导运周天
       方法;当通督以后,即可重按第一步功意守心窝部。当心窝部的气感在练功过程中自然向下丹田运动时,可因势利导按第二步功将真气推进下丹田,然后再按第三步 功意守下丹田。当真气进入督脉时,可按第四步功修炼,当真气活跃于头部时,不要急于向下导引,静以待之,真气自然会通过印堂,沿鼻部向下运行,此时,可顺 其自然复炼第一步。这样前四步功随真气的自然运行因势利导,动静互化,运转周天,完成于一次功中。通常一次功中可自然运转周天数周。
       反应:随着真气的旺盛,经脉的调通,局部的反应渐趋稳定,而出现全身整体的暖,凉,大,小,轻,重等感觉。所谓暖,指练功入静时,全身如春日沐浴,温暖舒 适,心情愉悦;所谓凉,指练功入静时,如漫步皎月下,心胸开阔,清爽宁静。所谓大,指练功时感觉到身躯高大无比;所谓下,指练功时感到形体缩小。
       时机:在因势利导运转周天的修炼过程中,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有时在练功中出现呼吸极其细微缓慢的现象,此为胎息产生的征象,可保持此时入静之佳境,寂然 处之。如果念头稍动,元神即化为识神,入静的佳境即受破坏。胎息是通督以后入静程度加深后的自然反应,产生胎息的时间,每个人不同,谁入静好,谁的胎息就 来的快。
       二、静守胎息化虚空
       方法:当练功中自然产生胎息现象时,可以不再守丹田,顺其自然保持入静的佳境。
       反应:初起出现胎息的时间短,次数少,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出现胎息的次数就增多,时间也会自然加长,随每次功中胎息时间的增长,练功时就会出现感到自身 虚空不存在的现象。初时是局部的虚空,功力增加后就会出现整个身体不存在的感觉,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时机:进入“物我两忘”的虚空境界后,就顺其自然,定守虚空。
       三、打破虚空现光明
       方法:当练功中出现“物我两忘”的虚空境界后,就顺其自然定守虚空,不可复求丹田,或产生追求的念头,破坏高度入静的佳境。
       反应:随着虚空境界的稳定,此时,一般的慢性病可治愈,并已具备内气外放的能力,但最好不用。一心静定,直指上乘。
       时机:当练功中出现印堂有明光闪现时,说明功力进入中等层次。初起明光闪现,一晃而过不稳定,随着静定纯熟,丹光自然稳定,就可于光明境中进行修炼。
        四、祥光深处觅真身
        方法:当练功中印堂显现有明光稳定时,可定守于明光之中心。明光之中又会凸显出明光,继续定守明光之中心,又会凸现明光,再继续定守。或者,当印堂明光显现时,将明光送入下丹田。在下丹田定守明光中心;或者将明光定于中丹田位置。
       反应:光是气功修炼的中高级层次。在修炼光的初级阶段,由于心念不纯静,明光易于幻化,或化山水草木,或化人物形态,种种幻景,随心念变化,干扰静定,总 要见如不见,一心静定,守住明光,幻景就会消除,而现赤,白,绿,蓝,黄,紫等祥光。一心定守于祥光中心,功力达到一定程度,光中会有自身的形象显现出 来,道家叫“赤子”,佛家谓“法身”,其实质是自身的生命信息高度集中的反应。
       时机:光的修炼是气功修炼的中高层次,属性功范围。功力愈高,越讲究悟性,越讲修德,在修德中提高悟性,彻悟练功之机。

 

 

文章评论

心有翼

[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14562.htm]http://baike.baidu.com/view/314562.htm[/url] 入静

心有翼

[ft=,4,][B]1、初级:姿势自然舒适,呼吸柔和,对杂念有所控制,能按本功法要求,进入良性诱导,一念代万念。 [/B][/ft] [ft=,4,][B]  2、中级:在初级功的基础上,对外界干扰基本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身体放松,呼吸绵绵而深长,自感若有若无,常出现轻,重,暖,痒等感觉。 [/B][/ft] [ft=,4,][B]  3、高级:在中级功的基础上,口鼻呼吸渐微,若有若无。身体出现浮,轻,飘,若存若亡。神气相凝,不自觉进入虚,融,空之境,功后犹如熏香沐浴,身轻神悦,思维敏捷,达到最佳境界。 [/B][/ft]

心有翼

呼吸入静法[ft=,4,]  呼吸入静法又称随息法,也就是意念集中在呼吸上,随呼吸上下出入,以达到一念代万念的方法。对初学者来说,呼吸入静法是一个方便法门。 [/ft] [ft=,4,]  呼吸入静可以只注意吸气,而呼气不着意随之而出,也可以只注意呼气,不注意吸气,或随呼吸上下出入。 [/ft] [ft=,4,][/ft] [ft=,4,]  练功者有了一定基础,全身经络已经畅通的情况下,可以着意于全身皮肤上,用皮肤的毛细孔吸进天地宇宙间的清灵之气,呼出全身的病气,浊气,用这种意念配合呼吸一段时间善,然后放松,什么都不想,呼吸自然,保持头脑空白和身体松弛舒适的状态,一旦杂念上来,再用皮肤呼吸法排出杂念,这样一念代万念,就能逐步进入入静的深层次。 [/ft] 意守入静法[ft=,4,]  这是最常用的入静法,意守的穴位主要有上中下丹田、会阴、命门、涌泉.意守法的优点是容易聚气,得气较快,但缺点是火候不容易掌握。所谓火候就是指神意于穴位的轻重程度。一般要求似守非守,轻轻着意,勿忘勿助,或者呼气时放开,或者吸气时放开。千万不可死死守住,否则就会出现阳气上亢、气滞的现象,引起全身各方面的不适,特别是头昏脑胀。意守穴位,一般以意守下丹田为普遍(肚脐下一寸五分),因为下丹田为真气生发之海,一般练[/ft][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48885.htm][ft=#136ec2,4,]周天功[/ft][/url][ft=,4,]多以意守下丹田为主。 [/ft] [ft=,4,][/ft] [ft=,4,]  意守穴位最好配合观想. [/ft] 体感入静法[ft=,4,]  练功一段时间以后,全身经络都已通气,这时体内出现各种感触。佛家有“八触”之说,即动、痒、轻、重、凉、热、涩、滑。 实际上,体内的感觉不止“八触”。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会完全相同。归纳起来,最重要的感觉是真气在体内发动的感觉,如真气的流动、窜动、跳动感,还有全身通气时真气的颤动感(类似通电的感觉)和气场感,还有真气生发时的热感。总之,练功者可以细细地体会这些感觉,仔细地在全身搜寻这些感觉,不知不觉也就把各种杂念排除了,从而达到入静的目的。以笔者的体验,体感入静法的效果比较好,——方面这种入静法比较轻松,不会带来任何流弊,或者引起紧张,一方面这种方法能提高内省的功力,为日后的现想法以及出现一些高功能打下基础。[/ft]

心有翼

[B][ft=,4,]呼吸虽为肺所主,但其根本在肾,肾的纳气功能在外循环中起着呼吸之根的作用。就是说,肺从自然界所吸入的清气,必须要通过肾的摄纳,才能有根,才能深入体内。我们见到身体虚弱的人,呼吸表浅,说话有气无力,时断时续。老百姓常说这种人没有底气。这种底气就是肾气。肾气虚弱,影响纳气,就没有底气。[/ft][/B]

心有翼

[B][ft=,4,]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在操作方法上,和第三步一样,仍然是继续意守丹田。但在意义上不同的是,第三步的意守丹田是在通任督之前,第五步的意守丹田是在通任督之后。 任督疏通后,要继续意守丹田。因为通任督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反复通、一通再通,才能将任督彻底疏通。当任督彻底疏通,任督脉真气充盈、满溢之后,小周天才能带动大周天,真气才能分注大周天十二正经循环,最后打通大周天。 可见,意守丹田是个长期任务。[/ft][/B]

心有翼

[ft=,5,][B]止念 [/B] [B][/B] [B]1、有念即止[/B] [B]静坐之中,始终保持警惕,如有杂念生出,随即除去,这样即使前念消除,后念不生,当下无念,即是清静。或者有的念头,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比如明天要不要去做一件事情,那么可以先考虑一下,有了结果马上停止。这样心中不抱负担,停上之后一般不会再来。倘若还有其它事情需要考虑,仍用这个办法解决之。实在考虑不好的问题,就先放下再说,不必苦思冥想,耽误做功。这样逐渐减少,自然达到无念的地步。老子《[/B][/ft][url=http://www.neiyang.cn/][B][ft=#498b31,5,]道德经[/ft][/B][/url][ft=,5,][B]》日:“损之又损,直至于无为。”损者减少之意,无念即无为境界。[/B] [B]这种做法的好处,比较便于掌握。但是就怕杂念太多,脑子不断地思考问题,此起彼伏,按下葫芦又起瓢,弄的不可招架,一加急躁,杂念更多。所以还不算是上善的方法,但在一般人可以试行,短时间内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B] [B]2、收回忘掉[/B] [B]这种方法,属于心法,需要有点悟性才能做到。静坐之时如有杂念,即用微意收归身内,然后忘掉,一忘而杂念自无,可以想象自身如同大冶洪炉,熔化一切物我念想,所有杂念如似雪花片片,入炉即为消熔。这样杂念生出,即收归身内,“忘”了之后,化为乌有。遂生遂收,遂收遂忘。渐渐导心入静,自臻清静无为之妙境。为什么说修炼需要悟性,这个“忘”字需要“悟”(领会)了才能做到。所谓“忘”,非是一般人什么都不知道的傻忘,乃是对于自我心性层次的一种调节,即由杂念丛生的心境,移入一念不存的静地。马丹阳祖师曾言:“心者,非同猫狗蠢然无心也。务在存心于清静之域,而无邪心也。故俗人无清静之心,道人无尘垢之心,非所谓俱无心而与木石同也。”此中“无心”“忘” 之本义。邪心即邪妄之心,可见“忘”字非猫狗蠢然之忘,亦非俗人无心之忘,乃是修炼所要深入的一种境界。以“忘”的境界来行持入境,这是中华道家独有的心法。[/B] [B]3.顺其自然[/B] [B]这种方法,是一种易简法门,即不加任何意念,自卫然入静。假若浮游乱想,萦绕心怀虽然杂念不重,但是暗里许多,一时分辩不清,如同乱丝无头,用“有念即止”法难以清理,用“收回忘掉”法难以控制。这时就不用管他,只须自己静坐不动,顺其自然,听其自生自灭。只要自心将其置之不理,这些杂念也就成为“假想”,因为念自心生,心中静坐不理,杂念失去市场,也就无奈我何,只有仍归自心,化为静念。在做功中只要身体稳坐不动,任他杂念自动起伏,经过一段时间的 “假想”之后,杂念自然也就平息下去,而自然归于静境。中间猛然一觉,心念全消,此时身心自静,舒畅难言。就象不听话的孩子,淘气玩耍,大人劝其回家安分,反而和大人较劲,这时索性不去管他,等他玩累玩乏了后,无处可去,不用劝说,自然乖乖地回家了。这种顺其自然的办法,有一点须要注意,倘若恶念,必须马上用第一种方法除掉,决不姑息,否则其害更强烈。[/B] [B]以上三种办法,以最末一种方法为上善之法,第二种办法为中善之法。因为做功夫的时候,杂念纷扰,已经够人厌烦,再加上去除杂念这个心念,又是一个念头,譬如两个人在那里吵架,已经闹得不可开交,难分难解,旁边又添上一个强制劝架的人,三个人闹成一团,如何能够解决问题?劝和原是好意,总要等他们二人火气将消,再用巧妙的手段打动人心,则一劝自然平息。如果劳神费力,强迫压制,手段未免太拙。但是这些用法都要因势利导,如果两人争吵激烈,非用强迫不可制止,也未必不可强制使之平息。比较起来,上述的三种方法,第一种“有念即止”,属于意念法:第二种属于“收回忘掉”,属于微意法;第三种“顺其自然”,属于无意法,我们练习止念入静的功夫, [/B] [B]当然以不动意念(或微用意念)者为优。故以第一种为下善,第二法为中善,第三法为上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使用[/B] [/ft]

心有翼

[ft=,4,][B]1、身静,身体不动谓之身静。[/B][/ft] [ft=,4,][B][/B][/ft] [ft=,4,][B]2、心静,念头不动谓之心静。 做到身体安静之后,思想上的束缚尚未解除。这时,要用“听息”的方法,做到以心听气,心气合一。此时心无杂念,万缘放下。以往事情不回想,眼前事情不牵挂,未不事情不打算,大脑神经完全进入休息状态,这样就是精神世界得到安静了。心中起念,谓之“心不动,即心静”。此为静功之中层。 3、意静,不知有我谓之意静。 心中做到无念之后,功夫尚未彻底。此时还有一个自我存在,心中并未完全干净。更进一步,由心气合一,逐渐做到忘记自我,入于混混沌沌的境界,似乎睡着一样,什么也不知道,并且也不是做梦,此时当然不知有我,进入“忘我”的境界。[/B][/ft] [ft=,4,][B][/B][/ft] [B][ft=,4,]听息[/ft][/B] [B][ft=,4,]注意:所谓“听息”,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好象是听呼吸出入之声。但是呼吸出入,本来要求无声。所言“听息”的意思,是求其凝神内注,专心养静;并非死死去守耳窍,也不是去听呼吸的声音。“听”的意思,就是为了精神集中的意思,只要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慢慢似听非听地去做,这就算是对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都要顺其自然变化,不要用意念去强行支配。[/ft][/B] [B][/B] [ft=,4,][B] 听到后来,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达“入静”的境界。 [/B][/ft] [ft=,4,][B][/B][/ft]

心有翼

[ft=,4,][B]意守丹田 [/B][/ft] [ft=,4,][B]是指在精神作用的指挥下,有意识地诱导思想专注于[/B][/ft][url=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E4%B8%B9%E7%94%B0&ampch=w.search.yjjlink&ampcid=w.search.yjjlink][ft=,4,][B]丹田[/B][/ft][/url][ft=,4,][B]([/B][/ft][url=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E5%85%B3%E5%85%83%E7%A9%B4&ampch=w.search.yjjlink&ampcid=w.search.yjjlink][ft=,4,][B]关元穴[/B][/ft][/url][ft=,4,][B]),进行呼吸[/B][/ft][url=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E5%90%90%E7%BA%B3&ampch=w.search.yjjlink&ampcid=w.search.yjjlink][ft=,4,][B]吐纳[/B][/ft][/url][ft=,4,][B],使精神不涣散,呼吸自然放松,心平气和,呼吸节奏达到缓匀状态,意气合一。古代有“存想丹田,太一紫房”、“抱元”“守一”等说法。 [/B][/ft][url=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E6%84%8F%E5%AE%88&ampch=w.search.yjjlink&ampcid=w.search.yjjlink][ft=,4,][B]意守[/B][/ft][/url][ft=,4,][B]丹田所侧重的就是[/B][/ft][url=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E7%B2%BE%E7%A5%9E%E9%9B%86%E4%B8%AD&ampch=w.search.yjjlink&ampcid=w.search.yjjlink][ft=,4,][B]精神集中[/B][/ft][/url][ft=,4,][B]、呼吸自然,思想与行为(这里特指呼吸)相统一、协调。 所谓意守丹田,多指意守[/B][/ft][url=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E4%B8%8B%E4%B8%B9%E7%94%B0&ampch=w.search.yjjlink&ampcid=w.search.yjjlink][ft=,4,][B]下丹田[/B][/ft][/url][ft=,4,][B]。下丹田有人认为在脐下一寸五分[/B][/ft][url=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E6%B0%94%E6%B5%B7%E7%A9%B4&ampch=w.search.yjjlink&ampcid=w.search.yjjlink][ft=,4,][B]气海穴[/B][/ft][/url][ft=,4,][B]处,也有人认为在脐下三寸关元穴处。当然,意守丹田并非指仅守住一个[/B][/ft][url=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E7%A9%B4%E4%BD%8D&ampch=w.search.yjjlink&ampcid=w.search.yjjlink][ft=,4,][B]穴位[/B][/ft][/url][ft=,4,][B]点,而是指意守在以穴位为中心的一定的范围内。 在练功的初期,由于思想不容易一下子集中,丹田不能马上守住,可先采用逐步放松法,使思想渐渐集中,杂念逐步减少,从而达到[/B][/ft][url=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E6%B0%94%E6%B2%89%E4%B8%B9%E7%94%B0&ampch=w.search.yjjlink&ampcid=w.search.yjjlink][ft=,4,][B]气沉丹田[/B][/ft][/url][ft=,4,][B]的入静状态。应当指出,意守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预防和排除杂念,在运用过程中,不要过分用意,要似守非守,[/B][/ft][url=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E8%8B%A5%E5%8D%B3%E8%8B%A5%E7%A6%BB&ampch=w.search.yjjlink&ampcid=w.search.yjjlink][ft=,4,][B]若即若离[/B][/ft][/url][ft=,4,][B]。如果勉强死守,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紧张。因此,要注意意守的火候,即意守时的注意力的强度。意守强度太小,杂念难以排除,丹田也难以守住;意守强度偏大,虽然杂念可以减少,但易招致[/B][/ft][url=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E5%A4%B4%E7%97%9B&ampch=w.search.yjjlink&ampcid=w.search.yjjlink][ft=,4,][B]头痛[/B][/ft][/url][url=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E5%A4%B4%E8%83%80&ampch=w.search.yjjlink&ampcid=w.search.yjjlink][ft=,4,][B]头胀[/B][/ft][/url][ft=,4,][B],精神紧张等不适症状的出现。所以,练功初期意守火候比起“似有似无”应偏大些,精神要放松,以头不胀痛为度,这样有助于排除杂念,帮助入静。随着练功实践的加长,可逐渐减小意守的强度,渐渐达到似守非守,绵绵若存的程度。 [/B][/ft]

心有翼

[ft=,4,][B]丹田呼吸的方法是,吸气时小腹在向四处扩张,呼气时觉得小腹由四外向内压缩为一点。吸气时扩张的范围最好在周围半米内,整个小腹都在呼吸。丹田呼吸要尽可能做到深呼吸,呼吸时要细、柔、慢、长、匀。好的气功功法里都有深呼吸这一说。用丹田呼吸,不仅可以起到近似于意守下丹田的作用,而且,用深呼吸结合起来后,又可进一步发展为胎息,即气功高层次修炼中所出现的真息现象。 [/B][/ft] [ft=,4,][B]  修命功、找健康、就要先从腹部训练开始,这是根基,而[/B][/ft][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49808.htm][ft=#136ec2,4,][B]意守丹田[/B][/ft][/url][ft=,4,][B]和丹田呼吸,都是腹部训练的方法。进行丹田呼吸时要息息归脐。[/B][/ft]

心有翼

[url=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gxNjEwMTg0.html]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gxNjEwMTg0.html[/url] 动功 [url=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gxNDQ5MTAw.html]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gxNDQ5MTAw.html[/url]

心有翼

[url=http://www.zqyxf.com/zfbbs/forum.php?mod=viewthread&amptid=19512&amppage=30#pid290902]http://www.zqyxf.com/zf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512&page=30#pid290902[/url] 无边

心有翼

[url=http://wenku.baidu.com/view/352cffddad51f01dc281f14a.html]http://wenku.baidu.com/view/352cffddad51f01dc281f14a.html[/url] 明心见性 和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