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

个人日记

       梆,梆,啪……天上云多星不明,地上缺多路不平,塘中渔多水不清,朝中官多出奸臣哪~! …… 梆,梆,啪……人穷只怕志气短,少怕轻浮老怕狂天怕乌云地怕荒,人怕老弱树怕伤。臣最怕君不正,孝子就怕父不良梆,梆,啪……列位观众,今天某人给大家要讲的故事是《九美图》 梆,梆,啪……。
     很多年前,很多乡镇处在一片详和、平静的自然村状态下,人们家里没有电视,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顶多也是在重大节日里有一些诸如舞龙和舞狮的活动,或者宗姓太公寿辰的社戏,这些活动通常会受到十里八乡的乡亲围观和喝彩,这对于那时的人们恐怕是乡亲们最大的乐事和新鲜事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给我印象深刻还有那些行走在岁月里的说书人,那些说书人是我小时候最好奇的对象,还有他们说的那些能让人们几天几夜都欲罢不能的故事,诸如《包公案》、《三侠五义》、《施公案》等传统评书,通常这些说书人说完一本评书需要十天半个月,于是这段时间他们会吃、喝、住都在村子里,他们也不会收什么费用,客气点也就给几包香烟。但这恐怕也是村里人最为享受的精神娱乐了。
      每次说书人来了后,全村的老少爷们会提前搬好櫈子在那等着,说书人来了后在八仙桌上摆上小架子鼓,一杯茶,拿起手板(八仙中曹国舅手里的那玩意儿)就“啪、啪……”了起来,一边用小棍子击鼓一边打起手板,听说这一通是有技巧和学问的,小时候的我听不懂只听得出来还是有些节拍的,只要停止了打鼓,轻轻的啪着手板就知道唱词就出来了,“杨槐伺立大道前,飞鸟寒冬身影潜。西风败草繁华尽,春和秋冷夏炎炎。列位观众请听好,今日大家听我言。”“言什么?今日来一段五鼠大闹开封前”, …… 梆,梆,啪……然后又是一段很长的鼓板连敲。说书人有很多是盲人,那时的我以为所有的盲人都会说书,因为他们给人算命的时候也是出口成章,“丙火生人性太刚,能软服来不服强。男犯羊刃必有伤,命中造就克前房。……”也不记得那些出品连篇的民间谚句了
      那时,我一直都不明白,那些盲人怎么会把一本书说得如此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让乡亲们兴奋、入神!后来我才明白,这些民间的说书人其实是那时的一种职业,他们入职前需要严格的拜师,入他们的组织,每年的三月初三是他们的三皇会,拜的是天、地、人三皇。他们的职业就是算命和说书,由于他们都是盲人,因此算命时只推算人一生的运程,另外有水平的盲人也会成为说书人。这些盲人一般都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拜师,说书也从那时候开始,完全凭借听力和记忆,由于没有外界影响,因此他们的说书水平在当时来说还是很高的。我之所以知道这些,得益于我的一位隔房的爷爷就是盲人,每年三月初三四方的盲人和一些说书人都在他家聚会,名曰三皇会,也因此会有更多的机会听说书人说书,那时候小,根本只是凑凑热闹。这些民间传承其实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盲人的生活和就业问题。可惜,今天街头只见算命的先生,再也不见了说书人!
      说书人,这个民间为百姓带来无限欢乐的艺人,在我很小的时候是经常可见的,有的是与正常人一样,也有些是盲人。这些游走于江湖的艺人,用自己的双脚走遍了十里八乡,也独自品尝着生活的灾难和艰苦,但却用他们的乐观和睿智为那个时代人们带去了无限欢乐,他们日经岁月垂炼的口技和那调侃人世间百态的警世恒言,常常会引来人们更多的思考和朴素的认识。阅尽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传承中国几千年圣贤的哲理,于今在中国民间传承的上千年的说书艺人恐怕早己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再也不见了他们的踪影……。
     “ 三载同窗情如海,山伯难舍祝英台,相依相伴送下山,又向钱塘道上來……”。
      十多年前去黄山
旅游,在九江闸口摆渡,等候车上船好后摆渡到长江对岸,中途会有半个多小时。开渡前,上来一对妇人,一妇人携二胡,一妇人脖颈上挂着一只面鼓,手里居然也拿着手板。其中一妇人开腔口言:各位客官,长途颠波,时长难熬,我们二位为各位旅客献上点微薄技艺,为客官们解去途疲劳。说完其中携二胡的妇人开口唱了起来,就是这段黄梅戏《十八相送》,朋友和同事们唏嘘了起来,大家都认为无非是别人乞讨的方式而己。妇人唱完后看到我们的反应就说了:各位客官,别看我们身贱微小,我们没有偷也没有抢,没有躺在家里要人养,我们只不过想为舟车劳顿的你们解解乏而己,你们不欣赏不鼓掌,但也不要瞧不起我们这些江湖艺人,比那些鸡鸣狗盗、打家劫舍之辈,贪污腐败、残害百姓之徒我们是不是高尚了很多……!一席话把我们都说得不再作声了,然后另一妇人也打起鼓,和着手板来说了一段唱词,说的正是小时候说书人在说书时说的清词: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你对我,我对他,长亭对村效。人心对世风,好人对人渣。今日好,明日差,相聚对分家。吴江流水白茫茫,百宝箱沉美娇娘。……”
      好一场说词,满车人不停鼓起掌,叫起好来,前面妇人开始收起小费,每个人不再说话,很自觉的掏出了五块、十块……。多年后我才知道她们可说唱的都是名段,是中国的古文化上的内容。
    这是我最后一次看到与我小时候相类似的说书人,虽然她没有讲故事,但是和那些说书人一样,说的是警世词语,这也是说书人常常在说书时最喜欢说的清词,和现在电视上那些说书的只讲故事不讲名言还是有些不同的。之后再也没有看到这民间的艺人了,连我那一辈子没有见过光明的帮人算命的隔壁爷爷也去世了……。
    
 …… 梆,梆,啪……“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青史几行名姓,顷刻兴亡过手,北邙无数荒坵,前人田地后人收,说什么龙争虎斗!” …… 梆,梆,啪……


         一直想写写关于说书人的故事,纪念这种民间的艺术形势,缅怀这种消逝的传统!

文章评论

闲潭梦落花

这种职业现在还有吗?可以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闲潭梦落花

是值得传承的民间艺术,值得发扬光大!让我们的后代也能看到如此精彩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