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培养是教育唯一的出路

个人日记





从根本上教育培养好孩子,就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关于自我价值等级与相应心理状态的分析: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为零的时候,他觉得活的没意义,生命没价值,他会自杀;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为正30%时,处于极度自卑状态;当上升到50%时,出于自卑和防御状态,别人在一旁说话,他总怀疑是在欺骗自己,经常提防老师和同学,当自我价值上升到80%以上,开始产生学习欲望,此时也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当上升到90%以上,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会自觉控制和克制自己,远离不良倾向,抵制腐朽思想侵蚀,并努力完善自己。

培育孩子的自我价值,要坚持做到“十要是不要”。

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发展。孩子自我评价首先来源于别人对他的评价,最重要的是父母的评价。通过父母和老师对孩子优点的肯定和确认,使孩子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自我评价,认识到“我能行”、“我最好”、“我最棒”。通过让孩子多做事,多参与,多体验,不断提高和积累做事的能力,增强自信。通过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使孩子明辨是非,确认价值走向,从而自觉地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偏离人生轨道,使自我意识不断强化,使自我价值不断上升。

具体做法是:坚持做到“十要十不要”。


1.要相信孩子,不要老是怀疑孩子。相信孩子是家长对孩子的第一态度。常言说:“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前句话不对,后句话却是百分之百正确。孩子是自己的好,这是一种对孩子的信任,一种态度,一种观念,更重要的是一种力量。孩子要成长,要往前走,需要一股力量的驱动,这种力量是一种合力,有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美,但最根本的是父母的相信,它是孩子成长的原动力,任何力量替代不了。世界上三中力量最大。一是自然的力量,二是爱的力量,三是相信的力量。自然的力量有地震、海啸、洪涝、冰雪、干旱等。相信的力量却常常被人忽视。家长对孩子的相信,使孩子有个稳定的成长环境,前进有动力,受挫有靠山,受惊有港湾。家长对孩子的相信,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找到自我价值。

对孩子相信,就是要相信孩子潜能无限,有无限的理解力,有无限的想象力,有无限的创造力。相信孩子是个天才,能成才,相信孩子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即使在孩子遭遇挫折,遭遇失败,犯严重错误,不管别人怎样看,作为父母这种信念一刻也不能动摇。

美国人认为:“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他有时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增值。”成功学创始人拿破仑·希尔的成长经历,再次验证了信念的力量,他不止一次地说:“是我的继母造就了我!”他的继母怎样做的呢?他在演讲中说:“我小时候,众人认为他是进地狱的人假如有什么坏事,人们都会都会怀疑是我干的,特别是我的父亲和哥哥。后来母亲去世,父亲再婚,我断然认为新母亲不会对我有同情心。一天,父亲把弟兄几个叫到一块,指着我继母说:‘这就是拿破仑,是几位弟兄中最坏的一个!’继母娘两眼闪着泪光,把双手热情地搭在我的双肩上,微笑着说:‘这是最坏的孩子么?完全不是,他恰恰是这些孩子中最伶俐的一个!我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把他伶俐的品质发挥出来!’我的继母总是鼓励我依靠自身的力量,制定大胆的计划,坚毅的前进,后来证明这些计划就是我人生的支柱。”拿破仑的继母相信劣迹斑斑的孩子会变好,结果奇迹出现了,一个问题孩子成为引领千千万万人走向成功的成功导师。

事实上,我们不少家长是在随便怀疑孩子。一个小学年级的孩子,从来没考过100分,这一次他的数学考了100分,兴高采烈地跑回家,人还在外,得意的叫声已经飘进屋里:“爸爸,我考了100分!”爸爸第一反应是:“你没作弊吧!”孩子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其实,这正是提升孩子自信心,确认自我的好机会,但却被爸爸一句话打了下去。怀疑孩子是教子大忌,家长要切切牢记。日本一位母亲拉着上幼儿园的孩子,找到著名儿童教育家铃木镇一说:“铃木先生,你是儿童教育专家,你看我的儿子能成才吗?”铃木头也没抬,说:“不能!”那位母亲很疑惑,说:“你头都没抬,怎么看得那么准?”铃木回答:“因为你怀疑孩子不能成才,所以他成不了才。”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家长要相信孩子,信任孩子,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大有作为,这是一条真理。



2.要适当做弱者,不要居高临下,总想当强者。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竞争力,做生活中的强者,但能否如愿,取决于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取决于家长能否站对位置,在孩子面前是当强者,还是适当做弱者。

为什么这样说呢?来看强者是怎样形成的?

人脑是个指挥部,它有两个指挥中心,一个是显意识,一个是潜意识。显意识指挥人的有意识行为,潜意识指挥人的无意识行为及自动化行为。比如:你要眨眼,马上就可以眨眼;你要看书,马上就可以看书;你要写字,马上就可以写字,这些属于有意识行为,是属于显意识指挥的。但是,如果你下一道命令“起一身鸡皮疙瘩”,看一看是否会真的起一身鸡皮疙瘩?不会。因为这不是显意识智慧的范畴。但是,一阵寒风袭来,全身马上就本能的起鸡皮疙瘩,这个鸡皮疙瘩是汗毛眼的骤然收缩,以保护体内热量的散发,这种现象是潜意识的自动指挥的结果。因为所有本能的反动化行为都是由潜意识指挥的。

再如:一位家长孩子一有错,张口就骂,抬手就打。听了一堂亲子教育课,她知道这样做不对,下次决心改正。但不久孩子又一次犯错误,还是照打不误。问她:“为什么?”她说:“身不由己。”这个“身不由己”就是潜意识指挥的结果。“身不由己”是习惯性的,因为习惯性行为主要由潜意识指挥。

再如,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潜意识认为“我就不是学习的料”,一贯表现对学习的消极应付。但有时受到一些鼓励,或老师的开导,或听了家长苦口婆心的劝告,使他产生了“我也要好好学习”的想法。他在采取了一些行动后,便坐在书桌前,拿起一本书看起来。然而由于潜意识中的坚持“我不是学习的料”的消极主观采取不予配合的态度,于是,手中虽拿着书,眼睛也好像在看书,但脑子里却不知不觉的溜走了。代之而来的是脑子里不是出现一些打电子游戏的画面,就是动画片中大战恐龙的画面……潜意识的指挥使他心不在焉。潜意识不改变,他的学习就很难上去。

有关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有95%以上属于习惯行为,习惯主要有潜意识指挥,潜意识一旦形成,相当难改。

潜意识的能量是巨大的,它有一定的活动规律。你越是多想惨的或不好的东西,它就令你越惨,甚至会摧毁你的生命。相反,若是你多想好的事情,多鼓励自己,潜意识便施展它的威力,助你达成目标。我们家长要注意开发和利用孩子的潜意识,给潜意识大量不断地输入成功的积极的信息,在他的潜意识里树立正面的成功的自我形象。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我是强者,我是成功者,我拥有成功才能,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会成功,我一定能够成功!要是孩子成为强者,家长就要适当做弱者。如果家长一味把自己当强者,把孩子当成笨蛋,傻瓜,任你宰割奴隶,总嫌孩子笨手笨脚,碍手碍脚,慢手慢脚,处处代孩子办事情。久而久之,在孩子潜意识里会形成负面的失败的自我形象,它就会认为自己是个“笨蛋”,是个弱者,这叫做“老子英雄儿混蛋”。如果把孩子当强者,适当把自己当弱者,多欣赏,多鼓励,多表扬,多看孩子的优点和优势,在他潜意识里会形成正面的自我形象,让他为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骄傲和自豪,逐渐由一时冲动走向比较理性,考好了不翘尾巴,考砸了不灰心丧气,遇困难不低头,遇挫折不后退,愈战愈勇,愈挫愈战,这叫“老子英雄儿好汉”。



3.要确认孩子的优点当伯乐,不要老盯着孩子的缺点当挑刺大王

确认原理是董博士成功教子的八大工具之一。从我大量与各种类型的家长的沟通,几年来开展成功教子的研究,以及本人的实践,使我确认这一原理非常有效。我这里引用一个故事对确认原理再做一说明。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位年轻国王,很喜欢雕塑。有一次,他雕塑了一尊美丽少女的雕像,并把它当做有生命的人那样,和她说话,欣赏她,爱她。结果,奇迹出现了,少女活了,变成一位真正美丽的少女,并成为国王的王后。虽然这是一个神话,反映的是一种真实的心理效应。这种把期望转变为现实的效应被心理学家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确认原理有两种基本使用做法。其一,孩子本身就有某种优点或者优势,他本人也没意识到,你也没有发现。如果你希望孩子成功,就要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优势,闪光点,并且发自内心的赞美孩子,表扬孩子,肯定孩子,常对孩子说:“你真棒!”“你真行!”“像个男子汉!”“像个才女!”等一类的话,你就会看到孩子越来越表现的像你所期望的那样,越来越符合你所赞美的那种成功形象,孩子的优点会越来越多,表现的会越来越好!

其二,孩子没有某种优点,你却希望他有那种优点,那你就对他来个确认,说他有这种优点。刚开始,孩子听了可能有点莫名其妙,或者感到懵懵懂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你说的是啥,也不知是咋回事。这是你不要管他的反映,你尽管继续确认,说他有这种优点,慢慢在他的潜意识里就会萌发出一个小小的信念:是的,我真有这种优点。在以后的行动中,也会微妙的表现出来。这时,你不要高兴得太早,而要继续确认,就像培育幼苗一样,精心培土浇水施肥。你会发现,孩子会表现的越来越想你期望的那样,再继续确认,把这种优点固定下来,形成习惯。比如,孩子各科成绩都很好,唯有数学成绩不好,你不要责备他,反过来,要欣赏他,赞赏他,确认他,发自内心的说:“我儿子有数学天赋”,“我儿子可喜爱数学啦”“我儿子的数学下次一定能考好!”经过这样反复不断地确认,他会由不喜欢数学转而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然后再确认,会由愿望产生兴趣,再确认,会由兴趣产生学习方法,再确认,由方法转化为学习数学的能力。能力有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提高了,数学成绩也就上去了。

因此,我们家长要当伯乐,围绕孩子的优点做文章,不断地发现优点,确认优点,培育优点,挖掘优点,赞美优点,展示优点,扩大优点,积累优点,激发优点。

如果你害怕孩子失败,经常盯住孩子的缺点不放,在缺点上大做文章,经常批评孩子,指责孩子,否定孩子,提醒孩子,惩罚孩子,动不动张口“真笨!”“真差劲!”“没出息!”“窝囊废!”,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表现得像你批评的那样,越来越笨,越来越没自信,越来越感到自己没希望。

Luke举两个正面的例子。一个爷爷对上幼儿园的孙子说:“听你爸爸说,昨天老师又表扬你啦?上课坐得直,放学时还帮小朋友把凳子搬到墙边,是吗?”他兴致很高地说:“是!老师说这是助人为乐!”接着,他放下饭碗,拿起拖把,把客厅和卧室拖了一遍。

不仅小孩子喜欢别人表扬他的优点,大孩子和我们大人也喜欢别人欣赏他的优点。一位初中一年的学生,经常和父母顶嘴吵架,成了问题孩子。他父母找到我,罗列了孩子一大堆罪状,请求帮他孩子度过初三。我问:“孩子没优点吗?”他俩几乎同声说没有。又经过几次交谈,我发现孩子不但有志气,而且有才气。我掌握了这两点以后,和孩子进行沟通,决定从这里切进去。在和孩子沟通中,首先真心实意地肯定了孩子的优点,赞美了孩子的优点,孩子的自信心大大提升,经常与我联系,汇报学习情况,逢年过节发个短信送祝福。春节后他母亲给我打电话,说孩子大变样啦,还表示要参加四月份的家长训练营,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4.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要当扼杀孩子智慧萌芽的刽子手。

好奇心就是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孩子生下来大脑是一张白纸,而从生下来那天起,孩子对身边的事物都感兴趣,对新异刺激都表示关注。随着身体的发育,她要通过自己的感官去尝试,去体验,去探索。最明显的两点表现是:一是好问。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天上为什么会打雷?会下雨?”“为什么花儿是红的,叶是绿的?”“白天醒醒躲到哪里去了?”“晚上太阳下山了,是不是回家睡觉了?”他还会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的妈妈的妈妈是谁?”等,有时问得你垭口结社,甚至面红耳赤。二是好动。他们经常充当小小的破坏分子,摔坏玩具,拆东西,甚至拆开电视机,看看那些说话、唱歌、跳舞的小人,躲在哪个角落里,或者是翻箱倒柜拨弄父母的书籍或爱心之物,他们把自己种的种子天天挖出来,看看它是怎样发芽的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引起的。

虽然好奇心人人皆有之,但孩子的好奇心不像大人那样受局限,而是表现的无拘无束。孩子正因为有天生的好奇心,才促使他们去探索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去接触各种事物。这样的接触与探索,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童年生活,而且获得了有关外界事物的状态和性质的知识。同时,由于外界各种事物的刺激,增强了大脑细胞的活力,加快了大脑神经细胞的快速反应,使大脑的潜能得到释放,使孩子的创造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而我们有些家长却把孩子的好奇看成“胡扯八道”,“歪门邪道”,“离经叛道”,“钻牛角尖”,“不务正业”,总想让孩子一门心思用到提高分数上。对于孩子的好奇心表现为“不耐烦”,甚至斥责。对孩子来说,就目前和将来,仅课堂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用的,这适应不了形势的需要,因为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我们都知道,当前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只是表面现象,竞争的实质是当前世界是人才与智慧的竞争,创造与创新的较量。你是个人才,不一定会创造;你有智慧,不一定会创新。。作为一个民族,不创新就不能立于世界之林。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过一段令国人震撼的话:“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很好的教育,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不允许有爱因斯坦那样‘离经叛道’的现象出现,这样只能培养守业人才。”

就孩子本身而言,好奇是共性的,但孩子的侧重点、触及点各有差异。你的孩子在这方面好奇,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而别的孩子却对这个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相对来说,这时你的孩子就是独一无二的,它就会感到自豪和骄傲,增强自信和勇气,在他心目中会产生这样一个信念:你引我也引,我比你更引。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心,正确对待孩子的所谓“离经叛道”行为。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叫周军,上五年级时,他的妈妈被班主任叫到学校,说周军在数学课上把一条蜥蜴拿出来玩,全班女同学吓得尖叫,乱哄哄的。老师给周军的结论是:淘气包,贪玩,常捉弄女同学,学习成绩不好,希望家长配合。他母亲把周军领回家,并没有批评他,她认为:不分青红皂白训斥批评,是教育者的大忌。她心平气和地问孩子:“你抓蜥蜴,不怕咬吗?”儿子说:“蜥蜴没有毒,不咬人。”“你怎么知道?”“书上说的。”“什么时候抓到的?”“七八天啦!”“这么久了,你喂它什么?”“我没有喂,书上说,它饿急了会咬掉自己的尾巴。”我想试一试,看是不是真的,至今他还没咬掉自己的尾巴。母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鼓励他实践下去,并指导他如何作好记录。还叮咛,不该把蜥蜴带进学校,影响班级纪律。两个星期后,儿子兴奋地说:“蜥蜴没尾巴了!”母亲与儿子一起剖开蜥蜴的肚皮,在它的肚子里找到了尾巴,儿子兴奋得不得了。正在这时,县里要举办科技发明小论文竞赛,母亲指导他整理蜥蜴实验观察报告,送到县获二等奖。后来同学们选他担任科技活动小组长,还当了学习委员,先后考进县重点中学和大学。十几年来,周军先后得到20多次奖励,并被单位委派两次出国深造。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创造与创新也是孩子的天性。他们脑子没有那么多的框框,善于打破常规,创造新秩序。好奇心与创造是相辅相成的,好奇心是前提,创造与创新是归宿。在儿童时代,孩子们不可能把神舟七号送入太空,但孩提时代的好奇,却是他们未来在太空遨游的第一个踏板。比如,孩子未经家长和老师的指导,把红色和蓝色搅在一起,结果他发现了紫色,对大人而言,不算什么,但在孩子的眼中,这是神奇而难忘的杰作。因此,我们要珍惜孩子的好奇,保护孩子的好奇,并善于把孩子的好奇引入恰当的轨道,就像周军的母亲那样。

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环境。要把孩子的好奇引入大自然,观察花草虫鱼,春夏秋冬,阴晴雨雪,电闪雷鸣。要把孩子引入知识的海洋,讲故事,做实验,逛书店,购书刊,用书籍满足孩子的好奇和求知欲。其次,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提问。一要鼓励孩子提问,不能对提问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孩子一旦失去好奇心,再重新激起是相当困难的。高尔基说:“对儿童的问题,如果只回答说‘等着吧,长大了就会懂’,这等于打消儿童的求知欲望。”

二是回答孩子问题要有启发性。对那些定向性的问题(如“是什么”之类),可以直接简明的回答。对那些有因果关系或较复杂的逻辑关系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是”与“不是”,要引导孩子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让孩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答案,并告诉他:这些事,你上学以后读的书多了,懂得的道理多了就会知道的。三是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大人确实不知道,要切记不要乱说,防止误导。如实告诉孩子:“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等我查查书问问别人再告诉你。”尽可能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案。
5.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把孩子的意见不当回事。

在生活中常遇到这种情况,大人在谈事情的时候,孩子突然插进嘴来,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或主见。不少家长这时都会不耐烦地说:“去去,到一边去,小孩子懂啥!”“安心学习吧,别管恁些闲事!”有时孩子即使说得对,大人也不听取。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什么也不说,想说也不说。孩子认为,既然你把我的话当回事,你说得对,我也不听。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互不信任,互相猜疑,互相对立,互相敌对的关系。

Luke老师认为教子成功的第一秘诀是调整亲子关系,关系不正,教子不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应是朋友关系,不应是主仆关系,应该做到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孩子对家务事发表意见,不管对不对,合理不合理,一定有他的理由,家长要认真听取,酌情采纳。这样,既显示了家庭的民主氛围,又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觉到他是这个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他的一言一行都要对这个家庭负责,对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负责。他要设法不使自己成为家庭的累赘和包袱,而要使自己成为家庭姓王的动力,从而自觉做到自控、自律、自强,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

尊重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反映了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是民主和谐的家庭,或是专制独裁家庭的生活两种生活方式,决定了两种家庭的生活命运,也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当前,民主是主流,从大的方面讲,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是一种管理国家的方式,从一家一户讲,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民主的生活方式,意味着自由、平等、尊重、宽容、多元、妥协、接纳等观念浸透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体现于生活的每一细节。什么是“民主”呢?民主就是尊重。尊重别人叫修养,渴求别人的尊重叫人性,每个人都有自重感,自尊感,不尊重别人就是不通晓人性。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说:“人性至深的本质就是苛求别人的尊重。”孩子也是如此,但更渴求的是父母对自己的尊重。爱因斯坦说:“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让每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敬。”阿克顿说,民主的实质,就是“像尊重自己的权利一样尊重他人的权利。”由此我们引申到家庭教育,对孩子一定要尊重,尊重他的生存权、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隐私权。

我们要教会孩子尊重,即尊重别人尊重自己。要孩子学会尊重,家长首先尊重孩子,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以什么的态度对待别人。你尊重了孩子,孩子就会尊重你,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尊重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会赢得别人的关注和合作。一个不会尊重别人的人,是孤立的,可悲的,在社会上是站不住脚的。教会孩子尊重,就是培养一种民主素质和民主的生活方式,是给孩子奠定将来的立身之本,是一笔足以让孩子幸福一生的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同时,也为国家培养真正的公民。

从与家长的沟通中我发现,凡与老师关系不好的,与同学格格不入的,关系紧张的,在家里与父母的关系也不好。追其根源,是父母对孩子不尊重,十个孩子至少有八个爱过父母的打,在家里说话不算数。我们常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给我初一,我给你十五。”说的就是你看不起我,我也看不起你。要想使孩子养成懂事,懂礼貌,努力学习的好习惯,家长就要从尊重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节做起。



6.要就事论事,不要搞破坏性批评。

破坏性批评大致有五:

①结论性批评。如孩子在这件事上撒了谎,你不分青红皂白,随便说他是“撒谎的孩子”。孩子这次作业没按时完成,你说他是“爱贪玩的孩子”,从一件事上就给孩子定性下了结论,等于给他戴上了一顶帽子,会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形成一个概念:我就是这样的人,我永远变不好。

②算总账。孩子一旦犯错误,家长就把过去的“陈芝麻烂黑豆”一股脑抖擞出来,反来复去,叨叨个没完。孩子会想,过去的已经改了,现在还提,说明父母对我不相信,再努力也难熬成个人。

③夸大其词。由于孩子年幼无知,有些错误免不了重视,家长说了一次又一次,孩子没有彻底改点,家长就说:“这个问题我都说一千遍一万遍了,你就是记不住!”其实才说了两三遍,孩子会认为,你的批评不实事求是,胡扯八道。

④人前教子。古人云:“人前教子,背后教妻。”这句话是老黄历,早该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可现在仍有些家长奉为神明,把它当做治家格言。“人前教子”不顾孩子面子,伤了孩子自尊,即使你说得对,他心里也不服气。至于“背后教妻”,当今实属罕见。现在妇女经济独立了,男女双方是平等的,谁也别想教训谁,谁离开谁都能过。

⑤带情绪性批评。现在人们的心理压力过大,父亲或母亲在单位或社会上得到不公正的看待,回到家里本应通过夫妻双方互相沟通来缓解压力,却偏偏遇上其他家长来告孩子的帐,或学校班主任打来电话,说孩子惹祸或陷入网瘾,让去走一趟。此时,家长心中怒火骤然上升,一肚子的委屈借机喷发出来,劈头盖脸向孩子发泄,哪句话解恨就说哪句:“笨蛋!”“饭桶!”“下监狱的料!”“进地狱的人!”“你要是能考上大学,叫日头打西出来!”“我哪等做的孽啊,生了你这个不争气不要脸的孩子!”孩子自尊受到严重伤害,在以后的日子里,想让他增长自信心是非常困难的。

孩子毕竟是孩子,没有那么多的阅历,没有那么丰富的知识背景,常常对问题看法片面或偏激,或做错事。他们把事情做错事常态,做对是特例。我们家长整天和孩子打交道,其实并不知道“孩子”这个定义。什么是孩子呢?“孩子”有三层含义:孩子是人,孩子是成长中的人,孩子是最终独立走上社会的人。是人就要对他尊重,破坏性批评恰恰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他是成长中的人,就难免犯错误,难免重犯,一犯再犯。尤其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每天瞬息万变,大人有时还招架不了,更何况孩子!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很多事情不知道怎样处理。就孩子的成长而言,他是不断经受挫困难而成长的,不断犯错误而成长的,困难和挫折教训了他们,使他们比较聪明起来。那些在安乐窝里,在蜜糖罐里,在保险柜里,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不会健康成长的。“吃一堑长一智”,只有经受磨难,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的孩子,才能独立走向社会。

孩子一旦犯了错误,家长应理性地就事论事,帮助孩子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是客观的问题或是主观的问题,主客观各占多少成分,并指出错误可能造成的后果,找出改正的方法,并把这些错误隐含的有利因素提炼出来,沉淀在孩子的头脑中,作为以后的借鉴。



7.要循循善诱,不要喋喋不休,唠叨挑剔。

家长通常犯得毛病是唠叨,孩子最烦的也是家长的唠叨,对家长最恼恨的唠叨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家长往往从衣着、吃饭、爱好、性格、学习、做事等,一天到晚喋喋不休地唠叨挑剔,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的好,人家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人家的家长是天才,自己的孩子是蠢材。家长的唠叨内容并不都是错的,对的成分也不少,说的也在理,有些还是实实在在的忠告,甚至是至理名言,但孩子为啥也烦呢?原因是本来说一遍就记住啦,你一遍不多,两遍不少,反反复复,翻来覆去的唠叨,等于低估了孩子,把孩子看扁了。俗话说:“好话三遍,猪狗都烦。”孩子是个人,比猪狗灵性强得多,你把他看得还不如猪狗,能不烦么!

在一个家庭,唠叨反映在两个主题上,一是夫妻,二是母子(或母女),两个主体,一个发源地—女人。一个家庭女人的唠叨毁了两个人:一是毁了丈夫,导致婚宴不美满。二是毁了孩子,伤了孩子自尊,导致孩子自我价值缺失,以致引发出孩子身上诸多问题。为了说明女人的唠叨对人的伤害,我先举几个婚姻上的例子,看看喋喋不休地唠叨,对家长造成不幸的巨大杀伤力。

拿破仑三世、林肯、托尔斯泰、苏格拉底,都是世界上的大名人,然后,他们由于妻子的唠叨,使得婚姻凄惨,一生遭遇不幸婚姻的痛苦煎熬。

拿破仑三世是拿破仑皇帝的侄子,他的妻子尤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尤琴经常对丈夫进行无端的挑剔和唠叨,甚至在丈夫正处理国务时,就冲进办公室又哭又闹,威胁辱骂,唠叨不停。拿破仑三世无法在家生活,经常深更半夜在亲信的陪伴下,到外边鬼混。

美国第十六届总统林肯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贫民总统,他征服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却征服不了妻子的唠叨。20多年来,妻子常对他唠叨、斥责、发怒、抱怨、贬低,说林肯走路没弹性,姿势不优雅,耳朵大,颧骨高,鼻子不正,嘴唇前凸,手和脚太大,头部太小,外表像个痨病鬼。林肯忍受不了这种唠叨和挑剔,常常不敢回家,只得在旅馆或宾馆过夜。后有人评价林肯一生最大的不幸,不是被刺,而是婚姻。

托尔斯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文豪,他的两部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呐卡列尼娜》,在世界文坛上光芒四射,他拥有美丽的妻子,本应是幸福美满的一对。他的妻子渴求名声,金钱和财富,经常歇斯底里的躺在地上打闹,并用跳井喝药威胁,唠叨不停。直到晚年,托尔斯泰一看到妻子就不舒服,一回到家就头疼,他忍受不了家中的悲惨和不快,终于在82岁那年,即1910年10月的一个大风雪之中,逃离夫人闯进寒冷的黑夜。11天后,他因肺炎死在一个小火车站,临死要求不让夫人来到身边。

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夫人兰西勃,彪悍泼野,脾气暴躁,絮絮叨叨,苏格拉底无法在家,常常躲在雅典大街的树下,思考哲理。悍妇一词由此而来。

以上几个例子足以看出女人唠叨的普遍性,顽固性,危害性,破坏性。

家庭问题专家桃乐丝·迪克斯写道:“一个女人可能拥有全天下每一种美德,但是如果她脾气暴躁,唠叨个不停,喜欢挑剔和个性孤僻,那么她拥有的其他美德全部等于零了。许多男人之所以失去冲动,而且放弃了奋斗机会,是因为他太太总是对他的每一个希望和心愿猛泼冷水,她永远无休止的挑剔。”

美国成功大师卡耐基更是对唠叨的危害揭露无余,他说:“在魔鬼发明的所有恶毒办法中,唠叨是最厉害的。”它像眼镜蛇毒一样,总是具有毁灭性,置人于死地。

唠叨虽具有杀伤力,但事实从没有是唠叨的人如愿以偿。卡耐基说:“女人总相用唠叨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丈夫,但是从古至今,这种方法从没有发生过效用——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回过头来,再看看母亲对孩子的唠叨。唠叨是一种轻视,一种不尊重,一种不考虑后果的信口开河,它对孩子的自信心是一种长期的打击和折磨,对孩子的自尊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和折磨。孩子的心是脆弱的,他经不起这种打击。开始他会用两手堵塞进耳朵,或者把自己的房门“砰”一声关上。如果你再隔着房门歇斯底里的唠叨,他会跑到大家上与小混混发泄对唠叨的不满,钻到网吧里寻求快乐,去体验虚幻的自我价值感。此时,他会安心学习吗?有些家长一拿起电话就哭诉:“哎呀,孙老师,我的孩子不好好学习,躲进网吧不出来,竟交些坏朋友,替我想个招吧!”家是孩子赖以生存的地方,是孩子安身立命的地方,你的唠叨让他在家无立身之力,无生存空间,他不跑出家门怎么办?他不在外边过应怎么办?这还是好的,有点自尊。假如孩子自卑到极点,走极端怎么办?你一个独生子女,孩子真要走到绝路上,你可后悔晚矣!到那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千金难买早知道,万金难买后悔药。”的真正含义。好唠叨的家长听了以上几个故事,是该反思反思自己的行为啦。

的确,孩子是需要提醒,需要忠告,需要督促。因为孩子生下来一无所知,它的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在环境的影响下,可能发展为杰出的人,也可能成为平庸的人,可能是天才,也可能是蠢材,可能是天才,也可能是魔鬼。对孩子的成长,家长应负起责任,不可掉以轻心,不能放任自流,不能让他“二大爷放牛随便溜”。古人云:“从善如登”,“从恶如流”,说的是“学坏容易学好难”。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要打准备仗,打主动仗,积极干预,主动出击,切切不可“临时抱佛脚”。

但是,要讲方法,讲个度。所谓方法就是奋发诱导,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谓“度”,就是停止唠叨,适可而止,对孩子要说好话,话说好,会说话。

为什么会唠叨呢?心理学家分析说:“受到压抑和打击,常常会造成唠叨。”男人和女人钻进洞穴独处,如关上门在屋睡觉,独自喝酒抽烟。女人都喜欢与他人倾诉,见人就想把心中的压力说一说。女人们这种“倾诉的特征”,在当前社会各方面压力比较大的背景下,很容易把握不住“度”,因此,由倾诉就变成了“唠叨”。为了孩子,女人要学会自我减压,遇事要阳光心态,不要把内心的压抑时时刻刻表现在脸上。女人的脸是全家的晴雨表,女人的脸有阳光,全家会立刻乌云密布;女人的脸有笑意,全家会马上阳光灿烂。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环境,女人最大的任务,就是使自己天天快乐。



8.要为孩子的精彩事加油,不要漠然视之。

学习是孩子的本能行为,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孩子生下来,就利用各种感官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究和研究,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自我演示和表现。在探究的过程中,会做出很多令人头疼的事情,同时也会演绎出令大人们惊叹不已的精彩事情。比如:孩子昨天还不会叫“爸爸”,今天一起床,突然喊了一声“爸爸”,太精彩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首诗你只教了两三遍,孩子就会背,太精彩了!电视上的广告词,他看了一遍就会说,太精彩了!幼儿园的阿姨今天教了一个新词语,到家就用上了,而且恰如其分,太精彩了!这一件件的精彩事闪烁着孩子身上的智慧火花和思想火花,正是这些小小的火花,激励起孩子的自豪感,自信心,从而,促进自我价值的不断上升。孩子的精彩事,并不向英雄豪杰的惊天动地之举,而是他每天的一个小小进步,或者是超乎他这个年龄段的智能表现。正是因为这些精彩事微小,对大人来说微不足道,而常常被家长们忽略或漠然视之。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注,受到父母关注的孩子因精神营养充分而茁壮成长,就像得到充沛的阳光雨露而枝繁叶茂一样。当孩子在他的生命中,始终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他,他意识到他任何微小的进步,都会被父母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就会涌起把事情做好的冲动。当父母为孩子的每个微小进步而欢欣鼓舞时,对孩子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最害怕的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无人在意。当他在做事情时,如果没有人为他高兴为他喝彩,他就会兴味索然,失去继续做下去的热情和兴趣。”因此,我们家长要欣赏和赞美孩子的微小进步,为他的微小进步鼓掌加油,为他的精彩事大声喝彩。这样做,会迅速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找到继续前进的动力。如果你再执着的话,可以把孩子的精彩事,分年龄段整理出来,挂在他的床头,或把他亲手折叠的纸品艺术,亲手制造的玩具,满本都是“小红花”“小红旗”的作业本,珍藏保存起来,在节日生日或有意义的日子里,展现出来共同欣赏,会使他的自我价值成倍增长。当孩子一旦从内心里找到“我最好!”“我是有价值的”那种感觉,他内心的生命之火就被点燃了,他的生命就开始向外扩张,开始发奋学习,千方百计提高技能。



9.要接受孩子的爱,不要拒绝孩子的爱。

什么是爱?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美好感情。爱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世上所有的人都需要爱。人对爱的需求有两种:施爱的需求,被爱的需求。二者缺一是有缺陷的爱,二者兼有是完整的爱,完美的爱。我们要培养矮子从小具有爱心,让他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生活,爱大自然,爱国,爱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心情是愉快的,心态是阳光的,人际关系是良好的。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必定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奉献是现实生活的主旋律,正因为人人乐于奉献,才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使社会融洽和谐。奉献是什么?奉献就是施爱的需求。对于乐于奉献的人来说,他觉得对别人施爱比被别人爱快乐得多,施爱比被爱更有意义,更能提升人的自我价值,更能体现人的自我价值,最终满足人的最高境界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孩子对爱的需求,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需求。孩子在8岁前表现为被爱的需求,主要是母亲的爱,对母亲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从母亲的乳汁可以获得营养,从母亲的胸怀可以获得安全感。一旦母亲对他不爱,他好像进入一个黑洞,感到恐慌,空虚和无聊。在这个阶段,孩子还不会或者不懂得对别人施爱,只能对自己被人爱而感到高兴,从而感激对他爱的人。比如,给老人端杯水,好吃的东西让别人尝一口,玩具让同伴玩一会,对孩子来说,那是一种游戏,拔高一点,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答谢。这里或许多多少少,带一点儿讨好,拍马,逞能的味道。有一天,我的4岁孙子对我说:“爷,明儿你要是带我去公园玩,我给你捶捶背,端杯水。”我眼睛一亮,这小家伙太聪明啦!于是满口答应,说话不及,他给我端了一杯水。孩子的举动,不能算作向我施爱,那只是游戏,因为爱别人应是不讲条件,无怨无悔。他的要求也不等同于我们成年人的讨价还价,等价交换,也是一种游戏。在这些游戏中,虽没有施爱的需求,但却是施爱的萌芽,只是没有形成“施爱”的观念而已。

到了8—10岁,随着孩子接触面的多样化,在他心中会产生一种新的感情,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唤起爱。孩子第一次想要以报偿的形式送给父亲或母亲或他人(老师,爷爷,奶奶,同学等)一份礼物,如一张贺卡孩子从该的或一个精巧的手工艺品。虽然过去也送过,但这次与过去有本质的不同。此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产生,第一次由被人爱转变为爱别人。这种爱叫做初级的“爱的冲动”。孩子从爱的初级阶段到爱的成熟阶段还会持续许多年。在这几年里,他会慢慢的深刻体会到:别人给予的爱,已不能再满足他的需求,而别人的需求,与自己的需求同等重要,“给与”比“取得”更能使自己快乐。正是因为“给予”更能体现孩子的生民价值和活力,父母必须要接受孩子的爱,假如不接受,孩子将是感到痛苦的。再者,通过“爱”的“给予”,那种儿童时代所残存的“自我为中心”就会慢慢消退。孩子一旦走出“自我为中心”的牢笼,就会从孤独中得到解脱,体验和感受到真正爱的甜蜜和幸福。

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对孩子的爱要欣然接受,不能拒绝。8岁前要唤醒孩子的爱,培养孩子爱的萌芽。当你洗衣服时,孩子会插进手来,甚至把衣袖弄湿,你不要管他洗的干净不干净,应表示欢迎应接纳,并说:“我儿子(女儿)真好,会帮妈妈洗衣服啦!”他会为帮你洗衣服而高兴,未得到你的夸奖而高兴。他虽不懂得爱,但他知道他的这种做法能使妈妈高兴,下次还会这样做。其实,孩子的爱是在爸爸妈妈的不断夸奖表扬中,慢慢在心中扎根,并逐渐成熟的。假如你不留心或不接受孩子的这种最初行为,他就像小小的嫩苗被火辣辣的太阳晒蔫了一样,很难恢复到原来天真可爱稚嫩的模样。比如:当孩子长到十岁,一天爸爸因工作劳累而疲惫不堪的回到家里,一屁股坐进沙发。这时孩子正做作业,忙站起来给你倒杯水,递到面前说:“爸爸,请喝茶,喝茶解乏!”如果你这样说:“去去,学习去,真是心没二用!我累不累还用你操心!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啦!”真是大煞风景!孩子的自我价值一下子跌倒谷底,他心中会想,是爸爸不通情达理,或是我狗咬耗子——多管闲事!下次再不这样干啦!我们还常常还遇到这种情况,你到超市亲手给孩子买点小吃之类,刚递到他手里,你说尝尝吧,他却不肯,东西到他手里就成了他的,这说明孩子缺乏分享意识,需要唤醒和诱导。这时,你不妨学得好吃点,给孩子要,当他给了,立即予以确认。或者说:“你奶奶年纪大,让她吃点,她会更喜欢你的。”“你爸爸工作很辛苦,让他尝尝,会减少他的痛苦!”请相信,孩子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家长的用心良苦,总有一天会奏效的。



10.对孩子要无条件的爱,不要有条件的爱。

爱是阳光,爱是雨露,万物生长靠太阳,孩子成长需要爱。普天下的父母都有一颗爱心,爱孩子的动机都是好的。但有的把孩子爱成了天才,成就了孩子的未来,有的把孩子爱成了蠢材,葬送了孩子的未来。究其原因,是父母在向孩子施爱的过程中,有的是真爱,有的是假爱。这个假爱并不是家长主观上要把孩子培养成坏孩子,而是父母的言行客观上带来假爱的后果,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犹如农民种田一样,有的在孩子心田播下优良种子,有的埋下伪劣种子,伪劣种子坑农民一季,伪劣种子坑孩子毁孩子一生。

啥叫真爱?真爱的内涵应包括:爱的前提是理解和尊重,爱的定义是风险和责任,爱的方法是关心和帮助,爱的目的是使别人快乐和幸福。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的爱,任何一个人的成熟都离不开爱他人。董博士讲:“孩子刚出生时,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他只具备成为人的可能性。如果给他适当的‘养分’,他会发展成人,而如果没有给他‘养分’的成分不正确,那么,孩子的‘精神人’可能根本就没有发育或发育不良,导致孩子不按人的方式来行为,是类似于人类的动物。”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孩子的‘精神人’发育的最重要养分。前面我谈到自我价值的实质是自信,自尊,自爱,其核心价值是自尊。孩子自尊的最初来源是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所谓无条件的爱,就是当孩子有了优点要爱,有了缺点也要爱,成功了要爱,失败了也要爱,甚至触犯了条规也要对孩子爱,对孩子的生命给予祝福。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就是父母不以孩子成绩优劣,相貌特征,职业特点,性格差异及父母各人的喜好与厌恶为标准。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你的孩子。正是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才使孩子知道自己是个好孩子,知道自己是有价值的。正是父母无条件的对孩子尊重,理解和宽容,才使孩子放心做事,不担心因为做了错事换训斥,遭白眼。

我们不少家长对孩子表现出有条件的爱,尤其是在学习成绩上表现更为突出。孩子考个好成绩,家长满脸笑容,高兴得比孩子还高兴,又是许愿旅游,又是许愿买东西,你说咋办就咋办,快神经啦。要是考个差成绩,家长一脸沮丧,难受的比孩子更难受,好像地球末日已经来临,饭也吃不下,觉得睡不好,闹腾的全家黑云压城,雷鸣电闪。家长的这种态度,不仅使孩子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心灵中埋下一颗隐形的奴性种子,他会产生这样一个观念:他只有做了让爸妈高兴的事,爸妈才爱他,他的灵魂深处,感到他被父母所支配,从而产生事事取悦父母的想法。当一个人产生了取悦别人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时,这就是他心中的奴性,他像奴隶一样被别人任意支配和宰割,也就是脑袋长在自己身上,却听任别人随意调遣,他的“自我”成了别人的“自我”。有些孩子正上课,别人一个手机打过来,他竟然不顾老师在课堂上讲,站起来就跑出去混;有的正做作业,窗外传来一声呼哨,他扔下作业给爸妈连招呼都不打,就跑出去混,等等,原因是为了取悦那些人。到了这种地步,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无从谈起。

有的家长甚之又甚,孩子考不好,对孩子不是骂就是打,孩子忍受不了家长的折磨,铤而走险,走上极端。最典型的是浙江金华中学高二学生徐力杀母事件。徐力从小学到中学,多次被评为“三好生”,妈妈在单位是工会主席,但妈妈对徐力的期望太沉重——每次考试必须在班里排前十名。高二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徐立排在全班18名,回到家里,妈妈对他用木棍和皮带狠打了一顿,徐力求饶,马仍不肯,并恶狠狠地说:“反正你是我生的,打死你也没关系!”徐力感到走投无路,拿起门后的木榔头砸向妈妈的头部。徐力在监狱中说:“妈妈整天逼着我考前十名,我感到压力太大了,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于是,他在疯狂和压抑中,走向毁灭。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有无限的潜能,都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有的数学好,有的英语好,有得作文好,有的虽然学习成绩平平,但在其它方面却有过人之处。我们不能事事让孩子都拿第一,更不能以自己的感受和喜好为出发点,武断专横,对孩子横挑鼻子竖挑眼,不分青红皂白乱训斥。说穿了,家长有条件的爱,实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是高层次的自私,更高意义的自私。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经常想着他是个成长中的孩子,是你今生今世唯一的孩子。

 

本空间推荐的其他文章(灵心归元:QQ582687443